CN217998180U -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8180U
CN217998180U CN202221426383.5U CN202221426383U CN217998180U CN 217998180 U CN217998180 U CN 217998180U CN 202221426383 U CN202221426383 U CN 202221426383U CN 217998180 U CN217998180 U CN 217998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ell lid
lid
end surface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263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龙建
陈民勇
杨红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 Creation Safety For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 Creation Safety For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 Creation Safety For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 Creation Safety Foreve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263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8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8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8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所述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包括井座、凸起部、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及井盖组合体;所述井座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凸起部呈矩形设置,并凸出于所述井座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安装台设置于所述井座,并位于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台设置于所述凸起部,并位于所述上端面的上方;所述井盖组合体包括内井盖和外井盖,所述内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外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其中,所述内井盖呈圆形设置,所述外井盖呈矩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能够解决井盖容易沉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现有的井盖、井壁(身)设计不尽合理:井圈和井壁(身)均采用圆形柱体,导致井壁周边和井盖周边路基填土难以压实,容易造成井盖沉降,同时,井壁采用普通红砖砌体,因为强度不足,也会造成井盖沉降和周边路面破损。如何解决井盖沉降问题以及路面平整度问题,已成为设计人员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旨在解决井盖容易沉降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所述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包括:
井座,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凸起部,呈矩形设置,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井座的上端面;
第一安装台,设置于所述井座,并位于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之间;
第二安装台,设置于所述凸起部,并位于所述上端面的上方;以及
井盖组合体,包括内井盖和外井盖,所述内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外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其中,所述内井盖呈圆形设置,所述外井盖呈矩形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盖组合体还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内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内井盖设置于所述内框,所述外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台,所述外井盖设置于所述外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台设置有沉槽,所述外框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沉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井盖和所述外框铰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井盖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外井盖均与所述外框铰接。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外井盖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的打开方向相异。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外井盖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的贴合面呈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井座的连接处呈倒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座呈矩形设置,所述井座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防脱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座还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的一端开设于所述井座的内壁面,另一端开设于所述井座的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包括井座、凸起部、第一安装台、第二安装台及井盖组合体;所述井座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凸起部呈矩形设置,并凸出于所述井座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安装台设置于所述井座,并位于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台设置于所述凸起部,并位于所述上端面的上方;所述井盖组合体包括内井盖和外井盖,所述内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外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其中,所述内井盖呈圆形设置,所述外井盖呈矩形设置。所述井座整体体积较大,且凸起部呈矩形设置,方便工人施工,井座整体的受力面积也较大,该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中外井盖的受力也比较均匀,如此,可以有效地消除沉降和周边路面破损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沿I-I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沿K-K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685193680000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包括:
井座100,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上端面110和下端面120;
凸起部200,呈矩形设置,所述凸起部200凸出于所述井座100的上端面110;
第一安装台300,设置于所述井座100,并位于所述上端面110和所述下端面120之间;
第二安装台400,设置于所述凸起部200,并位于所述上端面110的上方;以及
井盖组合体500,包括内井盖520和外井盖540,所述内井盖52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300,所述外井盖54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400,其中,所述内井盖520呈圆形设置,所述外井盖540呈矩形设置。
具体地,所述井座100的中部设置有与井壁对接的口,所述中部指的是井座100的几何中心处。所述井座10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矩形,也可以设置为圆形,或者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由于井座100是预制件,由工厂直接加工成型,因此为便于加工,本实施例将井座100的形状设置为矩形。所述井座100的材料为混凝土材料,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为加强井座10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井座100的内部搭设钢筋700,对所述钢筋700的排列组合、数量均不作具体限制。
所述凸起部200呈矩形设置,所述凸起部200与所述井座100一体成型,材料均为混凝土材料。凸起部200凸出于所述井座100的上端面110,且凸起部200呈矩形设置,在对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施工时,将沥青铺设于井座100的上端面110上,并通过机器沿着凸起部200的边进行压实,矩形设置的凸起部200方便工人施工。
目前现有的井壁通常都设置为圆形,需要配置相应的圆形井盖,为便于施工,凸起部200又呈矩形设置,因此在井座100的第一安装台300上安装有内井盖520,该内井盖520为圆形井盖,用以封闭井口;第二安装台400位于第一安装台300的上方,在第二安装台400上安装有外井盖540,该外井盖540的形状和凸起部200的形状适配,呈矩形设置。车辆或行人驶过或走过路面是,通常会直接接触外井盖540,内井盖520不与外界接触。尤其是在公路上时,外井盖540会受到行驶中的车辆整体较重的压力,因此对外井盖540的结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优选地,可以在外井盖540靠近所述内井盖520的一面设置多条加强筋,以增强外井盖540整体的结构强度。当然,在所述内井盖520上也可以设置加强筋,用以加强内井盖520的结构强度。
为方便工人抬起外井盖540和内井盖520,在所述外井盖540和所述内井盖520上,均至少开设有一个操作孔,工人通过该操作孔可翘起井盖,方便工人操作。
井座100整体的受力面积较大,可以对外井盖540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该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中外井盖540的受力也比较均匀,可以有效地消除沉降和周边路面破损情况。同时,该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的安装施工与普通路面坑槽修复作业基本一致,适合大型压路机和铣刨机作业,勿需定制和特制设备,可保持施工效率和路面质量与普通路面一致。本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采用装配式设计和施工技术,安装效率较普通井盖提高数倍,养护时间也大大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包括井座100、凸起部200、第一安装台300、第二安装台400及井盖组合体500;所述井座100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上端面110和下端面120;所述凸起部200呈矩形设置,并凸出于所述井座100的上端面110;所述第一安装台300设置于所述井座100,并位于所述上端面110和所述下端面120之间;所述第二安装台400设置于所述凸起部200,并位于所述上端面110的上方;所述井盖组合体500包括内井盖520和外井盖540,所述内井盖52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300,所述外井盖540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400,其中,所述内井盖520呈圆形设置,所述外井盖540呈矩形设置。所述井座100整体体积较大,且凸起部200呈矩形设置,方便工人施工,井座100整体的受力面积也较大,该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中外井盖540的受力也比较均匀,如此,可以有效地消除沉降和周边路面破损情况。
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井盖组合体500还包括内框510和外框530,所述内框510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台300,所述内井盖520设置于所述内框510,所述外框530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台400,所述外井盖540设置于所述外框530。具体地,所述内框510对内井盖520起到支撑的作用,同样地,所述外框530也对外井盖540起到支撑的作用,所述内框510和外框530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所述内框510大致呈L形设置,并安装于第一安装台300,所述外框530大致呈Z形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台400设置有沉槽410,所述外框530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沉槽410。所述外框530的顶部与所述凸起部200的上端面110贴合,所述外框530的底部安装在沉槽410中,该沉槽410可以对外框530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其经过长时间使用后位置发生移动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井盖540和所述外框530铰接。所述外框530上设置有铰接部,所述外井盖540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铰接部通过铰接件铰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井盖540也可以直接安装在外框530中,也可以与外框530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井盖54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当外井盖540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外井盖540与外框530铰接。请参阅图1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井盖540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外井盖540与所述外框530铰接。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外井盖540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540的打开方向相异。这样设计,可以避免设置在道路中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10,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过快时带起井盖,造成危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外井盖540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540的打开方向也可以相同。
请参阅图1和图4,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外井盖540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540的贴合面呈倾斜设置。具体说来,基于前述同样地理由,为避免汽车行驶速度过快时带起井盖,造成危险,因此可以将多个所述外井盖540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540的贴合面呈倾斜设置,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外井盖540与另一个外井盖540的贴合面与外井盖540本身与贴合面相连的边,形成锐角的两条边之间的角度优选地设置为15°~45°。
请参阅图1至图6,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凸起部200与所述井座100的连接处呈倒角设置。具体说来,由于所述凸起部200与所述井座100一体成型,并浇筑成型,将所述凸起部200与所述井座100的连接处呈倒角设置便于对其进行脱模。所述倒角可以是倒斜角,也可以是倒圆角,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6,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井座100呈矩形设置,所述井座100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防脱钩600。具体地,所述井座100为预制件,为便于对井座100进行加工,因此将井座100设置为矩形,同时,由于井座100自身的重量较重,在施工时通常需要吊装机或起重机将井座100吊起放置到指定位置,在井座100的四个拐角处设置防脱钩600,便于通过吊装机或起重机等设备对井座100吊起并安装。
请参阅图8,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井座100还设置有过线孔130,所述过线孔130的一端开设于所述井座100的内壁面,另一端开设于所述井座100的下端面120。具体说来,考虑到智能化发展,可以在井下安装智能电气设备,所述过线孔130可以供井下的智能电气设备的线路穿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包括:
井座,具有沿其高度方向的上端面和下端面;
凸起部,呈矩形设置,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井座的上端面;
第一安装台,设置于所述井座,并位于所述上端面和所述下端面之间;
第二安装台,设置于所述凸起部,并位于所述上端面的上方;以及
井盖组合体,包括内井盖和外井盖,所述内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外井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其中,所述内井盖呈圆形设置,所述外井盖呈矩形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组合体还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内框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所述内井盖设置于所述内框,所述外框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台,所述外井盖设置于所述外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台设置有沉槽,所述外框的底部设置于所述沉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盖和所述外框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盖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外井盖均与所述外框铰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井盖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的打开方向相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井盖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外井盖的贴合面呈倾斜设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井座的连接处呈倒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呈矩形设置,所述井座的四个拐角处设置有防脱钩。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座还设置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的一端开设于所述井座的内壁面,另一端开设于所述井座的下端面。
CN202221426383.5U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Active CN217998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383.5U CN217998180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26383.5U CN217998180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8180U true CN217998180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4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26383.5U Active CN217998180U (zh) 2022-06-09 2022-06-09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8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4422B (zh) 一种可装配埋入式预制空心地下连续墙及其施工方法
JP3092197U (ja) 蓋体の脱落を防止するホール
CN209686219U (zh) 装配式道路桥梁墩柱结构
CN217998180U (zh) 一种车行道防沉降组合井盖
CN203334270U (zh) 一种可装配埋入式预制空心地下连续墙
CN113756364B (zh) 一种无柱地铁车站结构及轨排施工方法
CN211713557U (zh) 钢筋混凝土道口板及平交道口结构
CN102561393B (zh) 拼装式地下构建物及其建造方法
CN207469413U (zh) 一种公路工程预制水沟结构
CN217811217U (zh) 一种具有防堵功能的排水结构
KR200423580Y1 (ko) 도로시공용 측벽블록
CN215289684U (zh) 半预制防撞护栏及应用其的护栏体系
CN221276660U (zh) 水中大尺寸花瓶型高桩承台
CN211849021U (zh) 预制框架式箱涵单元
CN213295948U (zh) 一种装配式路面砖
CN212478176U (zh) 一种带有乳钉式粗糙面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215669693U (zh) 一种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一体化程度高的井盖
CN217758954U (zh) 一种改进型防沉降井盖
CN211278940U (zh) 一种沉箱生产用的底模结构
CN218090958U (zh) 一种铸铁闸井筒
CN208309646U (zh) 一种井盖内支撑结构
CN217710814U (zh) 既有桩基承台的加固结构
CN206611157U (zh) 一种预制电缆工作井
CN208981318U (zh) 用于人工挖孔桩的模板
CN115324115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防井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