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7677U -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7677U
CN217997677U CN202121845871.5U CN202121845871U CN217997677U CN 217997677 U CN217997677 U CN 217997677U CN 202121845871 U CN202121845871 U CN 202121845871U CN 217997677 U CN217997677 U CN 217997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beams
adjustable
support
adjustab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58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祥
谢浩
李慈航
李小和
王亚飞
胡耀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58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7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7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76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涉及交通领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梁,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支承台,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子梁的下方;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与支承台之间,且至少一个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这种梁的调节系统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应用了上述梁的调节系统的轨道系统。

Description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通过平原或河流区域,一般铺设路基结构作为走行道。路基结构的上部结构是主梁,下部结构为支承台或桥墩。当相邻支承台或桥墩的下部地基基础地质情况差异较大或者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采用不同的基础形式时会造成梁的地基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这种不均匀沉降对路基结构的受力有着较大的影响。需要设置一种路基的调节系统,对路基的进行抬升和纠偏。相关的路基的调节系统的调节精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一种轨道系统,以解决如何提高梁的调节系统的调节精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梁,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支承台,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子梁的下方;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与所述支承台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子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
进一步的,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
进一步的,相邻的所述子梁的端部设置于相同的所述支承台的上方。
进一步的,沿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梁之间形成伸缩缝,且两个所述可调支座相对于所述伸缩缝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宽度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的,相邻两所述支承台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挡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轨道板,设置于所述梁的上方,所述轨道板用于承载轨道。
进一步的,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支承台的下端面与地面的间距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的梁,多个设置于子梁下方的支承台,以及设置于子梁与支承台之间的可调支座,且至少一个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通过将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可以充分利用子梁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增加可调支座与子梁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从而在通过可调支座对子梁进行纠偏的过程中,提高可调支座对子梁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一种子梁与可调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另一种子梁与可调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另一种子梁与可调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中的一种子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2、轨道板;10、梁;11、子梁、111、第一子梁;112、第二子梁;113、第一子梁的尾端;114、第二子梁的首端;20、支承台;30、可调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不同的对象,不表示各对象之间具有相同或联系之处。应该理解的是,所涉及的方位描述“上方”、“下方”、“外”、“内”均为正常使用状态时的方位,“左”、“右”方向表示在具体对应的示意图中所示意的左右方向,可以为正常使用状态的左右方向也可以不是。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路基结构,其中,路基为任何用于承载人员或车辆的结构,该路基既可以是直接承载在路面上的结构,也可以是通过桥墩或拉索等承载于路面上的结构,例如,该调节系统可适用于桥的路基结构,该桥的路基结构可以理解为该桥的箱梁;例如,该调节系统也可以适用于低置路基结构,此处的低置路基是指路基结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在1米范围内的路基结构。下面以低置路基结构为例,对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框架路基的结构形式对调节系统不造成任何影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调节系统1包括:梁10、支承台20和可调支座30。梁10包括多个子梁11,各子梁首尾连接形成梁10,以形成沿预设方向延伸的梁10。具体的,沿梁10的延伸方向,子梁11的两端分别为首端和尾端,且梁10的延伸方向由首端指向尾端,各子梁11的尾端与相邻的子梁11的首端连接。可选的,梁10的延伸方向为首尾不相接的非封闭形状,例如直线或具有开口的圆弧,位于梁10的端部的子梁11的首端或尾端不存在相邻的子梁11,位于端部的子梁11的首端或尾端不与其他子梁11连接;可选的,梁10的延伸反向可以为环绕形成的封闭图形,例如圆形或椭圆形,各子梁11的首端和尾端均存在相邻的子梁11,各子梁11均首尾相接。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均将梁10的延伸方向称为长度方向,将与梁10的梁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为宽度方向。
支承台20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支承台20沿梁1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于梁10的下方,以将梁10承受的载荷传递至地面。可选的,沿各子梁11的延伸方向,多个支承台20间隔设置于子梁11的下方,以对各子梁11进行更可靠地支撑。
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和支承台20之间,在高度方向上,可调支座30可以调节子梁11的与可调支座30接触的部分与支承台20的间距,通过可调支座30调节子梁11的不同位置与支承台20的间距,可以对子梁11与地面的间距进行整体调节,或对子梁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具体的,子梁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承台20,且多个支承台20与子梁11之间设置有可调支座30。通过可调支座30同步调节子梁11的各部分与支承台20的间距,使子梁11的各部分与支承台20的间距发生相同大小的改变,从而使子梁11发生平动,进而调节子梁11与地面的间距,即,改变子梁11的高度;通过可调支座30分别调节子梁11的各部分与支承台20的间距,使子梁11的各部分与支承台20的间距发生不同大小的改变,从而使子梁11发生转动,进而调节子梁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即,改变子梁11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水平面可以理解为相对完全静止的水所形成的平面。可选的,可调支座30设置于所有支承台20与子梁11之间,以对子梁11与的不同部分与各支承台20的间距进行更加灵活的调节。
其中,至少一个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即,至少一个支承台20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且至少一个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与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的支承台20之间,从而对子梁11的端部与支承台20的间距进行调节,进而调节子梁11的端部与支承台20的间距,通过使子梁11的端部与支承台20的间距的改变量,与子梁11的其他部分与支承台20的间距的改变量不同,可以使子梁11发生旋转,从而调节子梁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示例性的,子梁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且子梁1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下方均设置有支承台20,在子梁11的第一端与该第一端下方的支承台20之间设置有可调支座30,且在子梁11的第二端与该第二端下方的支承台20之间不设置可调支座30。通过可调支座30调节子梁11的第一端与支承台20的间距,使子梁11的第一端绕子梁11的第二端旋转,从而调节子梁11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各子梁11通过支撑台20在地面至上,在地面的沉降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下,支撑台20可能会发生下沉,同时,由于在不同位置的路面的沉降的程度可能不同,设置于不同位置的支承台20发生下沉的程度也不同。如果用于支撑子梁11的多个支承台20发生相同程度的沉降,则子梁11的各部分也发生相同程度的沉降,对于发生均匀沉降的子梁11,需要通过可调支座30将子梁11的各部分抬升相同的高度,从而将子梁11进行整体抬升;如果用于支撑子梁11的多个支承台20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则子梁11的各部分也对应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此时,子梁11不仅会发生沉降还会发生偏转,对于产生了沉降和偏转的子梁11,需要通过可调支座30将子梁11的各部分抬升不同的高度,从而在将子梁11进行抬升的同时使子梁11旋转,从而对子梁11进行纠偏。通过可调支座30根据各子梁11的沉降程度,对各子梁11进行抬升和纠偏,以使各子梁11的相邻的端部平顺连接,可以理解为,使子梁11的相邻的端部位于相同的高度,并使相邻的子梁11的延伸方向相同,从而使各子梁11连接形成具有平顺表面的梁10。在对子梁11进行纠偏的过程中,可调支座30与子梁11的旋转中心越远,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调节精度越高。可以理解为,在通过可调支座30将子梁11抬升相同高度的前提下,可调支座30距子梁11的旋转中心越远,子梁11旋转的角度越小,从而通过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进行精度更高的纠偏。通过将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能够增大可调支座30与子梁1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进而提高通过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进行纠偏时的调节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该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包括: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的梁,多个设置于子梁下方的支承台,以及设置于子梁与支承台之间的可调支座,且至少一个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通过将可调支座设置于子梁的端部,可以充分利用子梁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增加可调支座与子梁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从而在通过可调支座对子梁进行纠偏的过程中,提高可调支座对子梁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对于向下沉降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或对于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预设角度的子梁11,可以通过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进行整体或局部的小范围抬升,从而在小行程范围内对子梁11进行整体抬升或纠偏;对于向下沉降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或对于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预设角度的子梁11,则需要通过对支撑台20进行抬升,在更大的行程范围内对子梁11进行整体抬升或纠偏。可以理解为,通过可调支座30适用于对子梁11进行小行程范围内的整体抬升或纠偏,将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会在提高子梁11的纠偏精度的同时减小子梁11的纠偏角度的范围,但是通过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进行纠偏适用于小角度范围内的纠偏,对子梁11的纠偏的角度范围要求不高,因此,将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的端部,在提高了子梁11纠偏的精度的同时,还能够满足对子梁11的纠偏的角度范围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子梁11的两端均设置有可调支座30,以从子梁11的两端对子梁11进行抬升。在通过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进行纠偏的应用场景下,通过设置于子梁11的两端的可调支座30分别对子梁11的两个端部进行不同程度的抬升,可以使子梁11绕自身的几何中心旋转,从而更便于将相邻的子梁11调节为具有相同高度,且延伸方向相同的状态。同时,在子梁11的两端均设置可调支座30,还可以通过可调支座30使子梁11的一端向上运动,并使子梁11的另一端向下运动,增大子梁11纠偏的角度调节范围。可选的,两个可调支座30可以设置于子梁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也可以设置于子梁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设置于子梁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可调支座30,可以调节子梁11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子梁1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可调支座30,通过设置于子梁11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进行调节,并同时对子梁11的高度进行调节,以使各子梁11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且各子梁11与地面的间距相同,从而使由各子梁11首尾相接形成的梁10具有平顺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设置于相同的支承台30的上方。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第一子梁111与第二子梁112相邻,且第一子梁的尾端113与第二子梁的首端114连接,第一子梁的尾端113和第二子梁的首端114设置于同一个支承台20的上方,即,至少一个支承台30用于同时支撑两个相邻的子梁11的相邻的端部。将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设置于同一个支承台20上,在节省调节系统的施工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使相邻的子梁11的相邻的端部产生相同程度的沉降,从而使各子梁11的纠偏调节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可调支座30同时与相邻的子梁11的相邻的端部接触,可以理解为,通过一个可调支座30同时对两个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进行抬升,在节调节系统的施工成本的同时,能够将两个具有相同沉降程度的端部抬升相同的距离,从而在简化了对子梁11的抬升和纠偏的过程的同时,还提高了子梁11的抬升和纠偏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沿子梁11的长度方向,相邻的子梁11之间形成伸缩缝,即,相邻的子梁11的尾端和首端之间间隔预设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子梁11沿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可能会发生变化,此时,子梁11的端部会发生相对于支承台20的沿子梁11的长度方向的运动,通过在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之间设置伸缩缝,使各子梁11的端部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相对支承台20的运动,从而释放由于温度变化在子梁11内形成的热应力,并减小了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之间发生运动干涉的可能性,延长了子梁11的使用寿命。两个可调支座30相对于伸缩缝对称设置,无需使可调支座30跨越伸缩缝而与两个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接触,从而减小了可调支座30的尺寸,同时,将两个可调支座30相对于伸缩缝对称设置,通过使两个对称设置的可调支座30将相邻的子梁11的端部抬升相同的距离,可以使具有相同的沉降距离的子梁11的端部抬升相同的距离,从而在简化了对子梁11的抬升和纠偏的过程的同时,还提高了子梁11的抬升和纠偏的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调支座30设置于子梁1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可调支座30对子梁11的宽度方向的不同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抬升,可以调节子梁11的宽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相邻的支承台20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以减小由于支撑台20的间距过小,导致子梁11与支承台20之间发生应力集中的可能性。可选的,在子梁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支承台20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000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子梁11包括:底板113、右边墙114、顶板115和左边墙116,底板113、右边墙114、顶板115和左边墙116包围形成框架型箱梁,该框架型箱梁与支承台20共同形成框架路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梁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挡墙40,挡墙40与梁10的端部抵接,用于承载梁10的沿长度方向的载荷,限制梁10相对支承台20的沿梁10的长度方向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可以为任何用于承载轨道列车,并使轨道列车可以在其上沿预设方向形成的轨道系统。例如,该轨道系统可以为轮轨交通的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还可以为磁浮轨道交通的轨道系统。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该轨道系统为高度轮轨交通系统为例,对轨道系统的结构进行示例性的说明。轨道系统的类型,仅对轨道系统上承载轨道结构及附属设施具有影响,而对轨道交通系统的用于承载轨道的结构不造成任何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该轨道系统包括:如图1至5中任意一幅所示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1,以及轨道板2。轨道板2设置于梁10的上方,轨道板2用于承载轨道,具体的,轨道板2设置于子梁11的顶板115的上方。通过可调支座30对各子梁11进行抬升和纠偏,使各子梁11的长度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并使各子梁11与地面之间的间距相同,从而使各子梁11首尾相接形成的梁10具有平顺过渡的上表面,以使梁1上承载的轨道板2能够形成平顺的结构,并使轨道板2上承载的轨道形成平顺的结构,以使行驶于轨道上的列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其中,上述平顺的结构可以理解为,该结构的各部分的与地面的间距相同或连续变化,且该结构的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同或连续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高度方向上,支承台20的下端面与地面的间距小于第二预设阈值,从而形成具有低置路基的轨道系统。通过将梁1支撑在路面上方,可以使轨道被稳固地支撑于该低置路基之上。可选的,支承台20的下端面与地面贴合且通过固定桩于地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梁,由多个子梁首尾连接而成;
支承台,设置有多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子梁的下方;
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与所述支承台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所述可调支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子梁的端部设置于相同的所述支承台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子梁的长度方向,相邻的所述子梁之间形成伸缩缝,且两个所述可调支座相对于所述伸缩缝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座设置于所述子梁宽度方向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支承台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挡墙。
9.一种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
轨道板,设置于所述梁的上方,所述轨道板用于承载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所述支承台的下端面与地面的间距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CN202121845871.5U 2021-08-09 2021-08-09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Active CN217997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5871.5U CN217997677U (zh) 2021-08-09 2021-08-09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5871.5U CN217997677U (zh) 2021-08-09 2021-08-09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7677U true CN217997677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87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5871.5U Active CN217997677U (zh) 2021-08-09 2021-08-09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76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2483B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CN110846958B (zh) 一种斜拉桥上无砟轨道施工线形精度控制方法
CN111155383B (zh) 大跨度自锚式钢箱梁悬索桥轨道放样与测量方法
WO2003021043A1 (fr) Palier reglable
CN110029540A (zh) 一种高速磁浮交通双线箱梁与轨道结构
WO2016091052A1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CN205369009U (zh) Pc梁三维调整预应力支座
CN110939028A (zh) 一种磁浮轨道的可调支座
CN109763419A (zh) 一种新型的悬挂式单轨桥墩与轨道梁的连接结构
CN211689691U (zh) 一种磁浮轨道系统
CN217997677U (zh) 框架路基的调节系统及轨道系统
CN107905046A (zh) 轨道变形调整装置及应用所述装置的磁浮铁路轨道
CN104911964A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204325812U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US20220162806A1 (en) Ballastless track section for a rail vehicle
KR102161144B1 (ko) 교량 가설용 트랜스포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 가설 공법
WO2000001888A1 (en) Railway system and its supporting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ir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110029538A (zh) 一种含纵横梁式轨排的高速磁浮轨道与桥梁梁部结构
CN204753277U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216378953U (zh) 隧道内铺设的磁浮轨道梁系统
CN110029541A (zh) 一种纵横梁式高速磁浮钢结构轨排
CN215482344U (zh) 一种桥梁安装用支架沉降补偿装置
CN211689693U (zh) 一种磁浮轨道的可调支座
CN210561503U (zh) 一种含纵横梁式轨排的高速磁浮轨道与桥梁梁部结构
CN209703284U (zh) 新型的悬挂式单轨桥墩与轨道梁的连接结构及墩梁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