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3277U -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3277U
CN204753277U CN201520442852.6U CN201520442852U CN204753277U CN 204753277 U CN204753277 U CN 204753277U CN 201520442852 U CN201520442852 U CN 201520442852U CN 204753277 U CN204753277 U CN 2047532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rail beam
rail
bearing
roof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28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望青
罗世东
耿杰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428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32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32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32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浮轨道梁,具体地指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包括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两条接触轨、固定在轨道梁顶部的承轨台和安装在承轨台顶部的轨道;所述的轨道绕其轴线横向偏转倾斜布置,轨道顶面横向偏转的角度为θ;所述的两条接触轨一高一下倾斜布置,两条接触轨的中心线的连接面与轨道的顶面平行;所述的轨道梁向轨道超高一侧横向偏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施工难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且本实用新型更容易控制超高的精度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浮轨道梁的设计施工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背景技术
磁浮交通轨道在线路曲线地带通常需要设置超高,设置超高的目的是抵消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快速、稳定、满足设计速度和经济舒适地通过圆曲线,现有技术实现磁浮曲线轨道超高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将承轨梁倾斜布置来实现轨道超高。
方法一:利用承轨梁下的土工基础实现超高,承轨梁下的基础面倾斜布置,承轨梁倾斜安放实现偏转,轨面线、车辆两侧的接触轨线与梁顶面线平行、梁的结构竖向轴线与轨面线垂直,这样不会影响轨道的设计安装,也不会影响车辆制造参数。如专利号为“CN204325812U”的名为“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介绍了一种磁浮曲线轨道实现超高的模式,该结构通过在承轨梁梁体的下方设置一上端面为倾斜布置的混凝土底板来实现超高,承轨梁梁体通过底板倾斜布置,结构简单,能够满足轨道轨道梁的要求,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承载面需要浇筑成倾斜的基础面,浇筑形状为不规则状,承轨梁由直线段过渡到曲线段时,梁体轴线由竖直逐渐过渡到倾斜状态,梁体表现为空间扭转,施工难度极大,施工精度难以控制;
2、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承载面倾斜布置,底板两侧受力不均匀,运营后期易发变形、承轨梁陷槽、超高度不够等病害,严重时可能影响车辆运营的舒适性与安全。
方法二:承轨梁下端安装混凝土底座,上端面倾斜布置,混凝土底座的下端面水平布置并固定在土木基础上,如专利号为“CN202626819U”的名为“中低速磁浮曲线轨道梁”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介绍的一种通过倾斜布置钢筋混凝土底座承载面实现超高。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混凝土底座的下端面设置有支座,实际使用时,超高一侧的支座受力远大于轨道内侧的支座,长期使用下,超高一侧的支座可能出现损毁的问题;
2、承轨梁由直线段过渡到曲线段时,梁体轴线由竖直逐渐过渡到倾斜状态,梁体表现为空间扭转,施工难度极大,施工精度难以控制;
综上所述,现有的技术中通过将承轨梁倾斜布置来实现轨道超高存在诸多的问题,须开发一种承轨梁不用倾斜布置就能实现轨道超高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技术实现轨道超高容易出现的支座易损坏、施工难度大、施工精度难以控制等问题,提供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包括轨道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轨道梁两侧的两条接触轨、固定在轨道梁顶部的承轨台和安装在承轨台顶部的钢轨枕;所述的钢轨枕横向偏转倾斜布置,其左右两侧端部设置有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的F型轨道;所述的轨道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所述的两条接触轨一高一低倾斜布置,两条接触轨轴线的连接面与轨道的上端面平行;所述的轨道梁向轨道超高一侧横向偏移。
进一步的所述的钢轨枕从直线段到曲线段其中心点处水平高度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梁为箱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轨台包括固定在轨道梁顶面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一支座布置于靠轨道梁内侧的上端面,其高度小于第二支座;所述的第二支座布置于靠轨道梁外侧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梁顶面横向偏转角度θ由下式计算而来:
θ = 57.3 tan - 1 { v 2 127 R }
其中:v为列车通过的速度,km/h;R为轨道梁的曲率半径,m。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梁向轨道超高一侧横向偏移的距离Δ由下式计算而来:
Δ=hsinθ
其中:h为两条接触轨轴线的连接面与轨道上端面之间的距离,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横向不偏转,结构施工简单,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曲线段轨道梁的施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使用半超高的模式,具体的超高方式通过承轨台的支座高度来调整,调整模式方便简单。承轨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轨道安装就位后再行浇筑,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轨道超高偏转的精度;
3、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向超高一侧横向偏移,充分考虑了列车偏转后与接触轨之间的距离,保证列车通过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轨道梁的宽度与承轨台的宽度对应,满足接触轨安装限界的要求,安装结构布置简单合理;
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施工难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且本实用新型更容易控制超高的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轨道横向剖切图);
图2:本实用新型图1中轨道与钢轨枕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轨道梁;2—接触轨;3—钢轨枕;4—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包括轨道梁1,轨道梁1的两侧安装有接触轨2,两条接触轨2分置轨道梁1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图纸的左侧为左方向,图纸的右侧为右方向,图纸的上为上方向,图纸的下为下方向),两条接触轨2一高一低两者轴线的连接面与水平面倾斜。
轨道梁1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支座作为承轨台,其中位于轨道梁1内侧(轨道梁1的内侧指曲线轨道朝向其圆心的一侧,外侧指背向圆心的一侧,其中轨道梁1的外侧即超高一侧)的为第一支座4,位于轨道梁1外侧的为第二支座5,第一支座4的高度小于第二支座5的高度,两者的上端面呈倾斜布置。
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的上端设置有钢轨枕3,钢轨枕3通过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的倾斜上端面支承倾斜布置。如图2所示,钢轨枕3的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两条F型的轨道6,轨道6向列车提供向上的支撑力和导向力,轨道6的上端面设置有感应板,列车通过转向架上设置的感应式直线电机与感应板之间产生斥力推动列车前进,轨道6的上端面指的是F型轨道6与钢轨枕3连接部位的上端面,而不是指感应板的上端面。
由于钢轨枕3的倾斜布置,两条轨道6一高一低,形成超高模式,其中轨道6的上端顶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即超高角度,根据超高公式可计算出θ,
θ = 57.3 tan - 1 { v 2 127 R } 式1
其中:v为列车通过的速度—km/h,R为轨道梁1的曲率半径—m。
轨道6的上端面与两条接触轨2的轴线的连接面平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h,实际应用时,该距离h和列车的下端面与接触轨2连接端的距离相等,因此h可根据列车的具体设计参数得到。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超高模式为半超高,即钢轨枕3在直线段和曲线段其中心点的水平高度始终保持不变。轨道6超高以后,轨道6与接触轨2的相对位置不能变化,接触轨2与梁体的距离变近,无法满足带电体与结构间最小距离要求。
因此轨道6在施工时,需要充分考虑轨道6和接触轨2之间距离的变化。本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将轨道梁1横向向外侧偏移一距离完成接触轨2和梁体结构的对应。如图1所示,轨道梁1的中心线和轨道6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Δ,Δ可根据h和θ的几何关系计算出来,
Δ=hsinθ式2
其中:h为两条接触轨2的中心线的连接面与轨道6顶面之间的垂直高度,mm。
实际应用时,根据上述的两个公式精确计算出轨道梁1与轨道6之间的关系,根据超高结构模式精确调节接触轨2和梁体结构之间的距离关系,通过调节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来实现对轨道6超高的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包括轨道梁(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置于轨道梁(1)两侧的两条接触轨(2)、固定在轨道梁(1)顶部的承轨台和安装在承轨台顶部的钢轨枕(3);所述的钢轨枕(3)横向偏转倾斜布置,其左右两侧端部设置有两条上端面处于同一平面的F型轨道(6);所述的轨道(6)上端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所述的两条接触轨(2)一高一低倾斜布置,两条接触轨(2)轴线的连接面与轨道(6)的上端面平行;所述的轨道梁(1)向轨道(6)超高一侧横向偏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轨枕(3)从直线段到曲线段其中心点处水平高度保持不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梁(1)为箱梁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轨台包括固定在轨道梁(1)顶面的第一支座(4)和第二支座(5);所述的第一支座(4)布置于靠轨道梁(1)内侧的上端面,其高度小于第二支座(5);所述的第二支座(5)布置于靠轨道梁(1)外侧的上端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梁(1)顶面横向偏转角度θ由下式计算而来:
θ = 57.3 tan - 1 { v 2 127 R }
其中:v为列车通过的速度,km/h;R为轨道梁(1)的曲率半径,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梁(1)向轨道(6)超高一侧横向偏移的距离Δ由下式计算而来:
Δ=hsinθ
其中:h为两条接触轨(2)轴线的连接面与轨道(6)上端面之间的距离,mm。
CN201520442852.6U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Active CN2047532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2852.6U CN204753277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2852.6U CN204753277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3277U true CN204753277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8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2852.6U Active CN204753277U (zh) 2015-06-25 2015-06-25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32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1964A (zh) * 2015-06-25 2015-09-1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109778606A (zh) * 2019-02-28 2019-05-2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跨座式单轨的大跨度组合桥结构及其在曲线段的设置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1964A (zh) * 2015-06-25 2015-09-1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104911964B (zh) * 2015-06-25 2017-03-22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109778606A (zh) * 2019-02-28 2019-05-21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跨座式单轨的大跨度组合桥结构及其在曲线段的设置方法
CN109778606B (zh) * 2019-02-28 2023-12-15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跨座式单轨的大跨度组合桥结构及其在曲线段的设置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2483B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WO2016091052A1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CN205369009U (zh) Pc梁三维调整预应力支座
CN110029540A (zh) 一种高速磁浮交通双线箱梁与轨道结构
CN104911964B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CN104480854B (zh) 水平向可调支座
CN109763419A (zh) 一种新型的悬挂式单轨桥墩与轨道梁的连接结构
CN204753277U (zh) 一种磁浮交通曲线轨道梁
US5291834A (en) Rail for magnetic levitation vehicle
CN107905046A (zh) 轨道变形调整装置及应用所述装置的磁浮铁路轨道
CN104627195A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脱轨安全防护装置
CN204325812U (zh) 中低速磁悬浮交通工程低置线路曲线承轨梁结构
CN204325909U (zh) 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
CN110029538A (zh) 一种含纵横梁式轨排的高速磁浮轨道与桥梁梁部结构
CN204548142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脱轨安全防护装置
CN110029541A (zh) 一种纵横梁式高速磁浮钢结构轨排
US4029019A (en) Track for vehicles
CN210561503U (zh) 一种含纵横梁式轨排的高速磁浮轨道与桥梁梁部结构
CN100447028C (zh) 支承系统和支承
CN210287984U (zh) 一种高速磁浮交通双线箱梁与轨道结构
JP2019026057A (ja) 異軌間直通システム
CN209836687U (zh) 一种纵横梁式高速磁浮钢结构轨排
CN103132450B (zh) 竖向活动横向限位支座
CN210561505U (zh) 一种含有π型轨道的梁轨一体化中低速磁浮轨道梁
CN209975275U (zh) 一种高速磁浮轨道交通弹性支撑线路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