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91938U -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91938U
CN217991938U CN202221858275.5U CN202221858275U CN217991938U CN 217991938 U CN217991938 U CN 217991938U CN 202221858275 U CN202221858275 U CN 202221858275U CN 217991938 U CN217991938 U CN 217991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edly connected
wall
silicon steel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582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建达
章伟兴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UAJING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UAJ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UAJING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HUAJING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582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91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91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91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修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硅钢的稳定性不理想,不便于修边,容易对硅钢造成损伤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板,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齿轮,通过传动齿轮、辅助齿轮、控制杆、配合杆、限制块与带动杆的配合,实现了启动电机限制块自动固定硅钢,增强了硅钢打磨时的稳定性,防止硅钢受到损伤,同时打磨装置移动对硅钢进行修边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修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背景技术
硅钢具有导磁率高、矫顽力低、电阻系数大等特性,因而磁滞损失和涡流损失都小。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电器以及电工仪表中的磁性材料。为了制造电器时满足冲剪加工的需要,还要求有一定的塑性。为了提高磁感性能,降低磁滞损耗,要求其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并要求板型平整,表面质量好。
现有的技术的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在实际使用时,硅钢的稳定性不理想,不便于修边,容易对硅钢造成损伤,所以我们提出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硅钢的稳定性不理想,不便于修边,容易对硅钢造成损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板,底座为中空结构,底座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齿轮,底座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齿条,且限制齿条与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限制齿条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板,且复位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摩擦轮,底座的内壁设有控制机构。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触板、升降板、升降齿条、带动齿轮、控制杆、配合杆、连动杆、滑动板、传动轴、拉绳、限制块、滑动齿条、带动杆、打磨装置与限位杆,且接触板数量为两个,所述升降板滑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所述接触板对称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底部,且接触板的底部设有斜面,接触板与摩擦轮相适配,所述升降齿条固定连接在升降板的顶部,所述带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所述控制杆固定连接在带动齿轮的前侧,且带动齿轮与升降齿条相啮合,所述配合杆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且配合杆与控制杆相适配,控制杆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后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内壁,所述连动杆转动连接在配合杆的后侧,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且滑动板的右侧与连动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且传动轴贯穿滑动板,传动轴与滑动板螺纹连接,所述拉绳套设在传动轴的外壁,所述限制块滑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且限制块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外部,限制块与加工板相适配,所述滑动齿条滑动连接在底座的内壁,且滑动齿条与辅助齿轮相啮合,所述带动杆固定连接在滑动齿条的顶部,且带动杆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外部,所述打磨装置固定连接在带动杆的顶部,所述限位杆固定连接在带动杆的右侧,通过带动杆与打磨装置的配合,起到了带动杆移动的同时带动打磨装置移动,方便打磨硅钢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且推动弹簧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推动弹簧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利用推动弹簧的弹力,起到了方便限制齿条复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限制块的底部与压缩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起到了方便限制块复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与带动轴的外壁转动连接,通过支撑套与带动轴的配合,起到了支撑带动轴方便辅助齿轮旋转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的右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杆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带动杆稳定移动的作用。
有益效果:启动电机与打磨装置,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并带动传动齿轮、带动轴与辅助齿轮旋转,限制齿条推动复位板移动,使升降板与升降齿条上升,此时带动齿轮与控制杆旋转并推动配合杆旋转,使连动杆与滑动板移动并带动传动轴旋转,此时拉绳拉动限制块下移,通过限制块与加工板的配合,将硅钢固定,同时辅助齿轮带动滑动齿条移动,带动杆跟随移动并带动打磨装置移动,通过打磨装置对固定的硅钢进行修边;
通过传动齿轮、辅助齿轮、控制杆、配合杆、限制块与带动杆的配合,实现了启动电机限制块自动固定硅钢,增强了硅钢打磨时的稳定性,防止硅钢受到损伤,同时打磨装置移动对硅钢进行修边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的传动齿轮、限制齿条、复位板、推动弹簧、接触板、升降板与升降齿条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的接触板与升降板的三维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的传动齿轮与带动轴和辅助齿轮的三维图。
图中:1、底座;2、电机;3、传动齿轮;4、带动轴;5、辅助齿轮;6、限制齿条;7、复位板;8、推动弹簧;9、接触板;10、升降板;11、升降齿条;12、带动齿轮;13、控制杆;14、配合杆;15、连动杆;16、滑动板;17、传动轴;18、拉绳;19、限制块;20、压缩弹簧;21、加工板;22、滑动齿条;23、带动杆;24、打磨装置;2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板21,通过加工板21,起到了方便加工硅钢的作用,底座1为中空结构,底座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传动齿轮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轴4,带动轴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齿轮5,通过电机2、传动齿轮3、带动轴4与辅助齿轮5的配合,起到了电机2的输出轴旋转的同时方便带动传动齿轮3、带动轴4与辅助齿轮5旋转的作用,底座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齿条6,且限制齿条6与辅助齿轮5相啮合,通过限制齿条6与辅助齿轮5的配合,起到了辅助齿轮5旋转的同时方法限制齿条6移动的作用,限制齿条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板7,且复位板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摩擦轮,通过复位板7与限制齿条6的配合,起到了限制齿条6移动的同时方便带动复位板7移动的作用,底座1的内壁设有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包括接触板9、升降板10、升降齿条11、带动齿轮12、控制杆13、配合杆14、连动杆15、滑动板16、传动轴17、拉绳18、限制块19、滑动齿条22、带动杆23、打磨装置24与限位杆25,且接触板9数量为两个,升降板10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接触板9对称固定连接在升降板10的底部,且接触板9的底部设有斜面,接触板9与摩擦轮相适配,通过接触板9与摩擦轮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带动升降板10升降的作用,升降齿条11固定连接在升降板10的顶部,通过升降齿条11与升降板10的配合,起到了升降板10移动的同时方便带动升降齿条11移动的作用,带动齿轮12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控制杆13固定连接在带动齿轮12的前侧,且带动齿轮12与升降齿条11相啮合,通过带动齿轮12与升降齿条11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带动控制杆13旋转的作用,配合杆14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配合杆14与控制杆13相适配,控制杆1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的后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利用扭转弹簧的弹力,起到了方便控制杆13复位的作用,连动杆15转动连接在配合杆14的后侧,滑动板16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滑动板16的右侧与连动杆15的左侧转动连接,通过配合杆14旋转的同时拉动连动杆15,起到了方便带动滑动板16移动的作用,传动轴17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传动轴17贯穿滑动板16,传动轴17与滑动板16螺纹连接,通过滑动板16与传动轴17的配合,起到了滑动板16移动的同时方便带动传动轴17旋转的作用,拉绳18套设在传动轴17的外壁,通过传动轴17与拉绳18的配合,起到了传动轴17旋转的同时方便拉动拉绳18的作用,限制块19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限制块19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限制块19与加工板21相适配,通过限制块19与加工板21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固定硅钢的作用,滑动齿条22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滑动齿条22与辅助齿轮5相啮合,带动杆23固定连接在滑动齿条22的顶部,且带动杆23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打磨装置24固定连接在带动杆23的顶部,通过辅助齿轮5与滑动齿条22和带动杆23的配合,起到了辅助齿轮5旋转的同时方便带动滑动齿条22与带动杆23移动的作用,限位杆25固定连接在带动杆23的右侧,通过带动杆23与打磨装置24的配合,起到了带动杆23移动的同时带动打磨装置24移动,方便打磨硅钢的作用,底座1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8,且推动弹簧8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推动弹簧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利用推动弹簧8的弹力,起到了方便限制齿条6复位的作用,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0,限制块19的底部与压缩弹簧20的顶部固定连接,利用压缩弹簧20的弹力,起到了方便限制块19复位的作用,底座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的内壁与带动轴4的外壁转动连接,通过支撑套与带动轴4的配合,起到了支撑带动轴4方便辅助齿轮5旋转的作用,底座1的内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杆25的右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槽与限位杆25的配合,起到了方便带动杆23稳定移动的作用。
工作原理:将硅钢放在加工板21的顶部,此时启动电机2与打磨装置24,电机2的输出轴旋转并带动传动齿轮3、带动轴4与辅助齿轮5旋转,此时限制齿条6移动并推动复位板7移动,通过摩擦轮推动接触板9使升降板10与升降齿条11上升,此时两个推动弹簧8一个压缩一个拉伸,通过升降齿条11带动带动齿轮12旋转,此时控制杆13跟随旋转并推动配合杆14旋转,扭转弹簧旋转蓄力,通过配合杆14推动连动杆15使滑动板16向左移动并带动传动轴17旋转,此时拉绳18受到传动轴17旋转收卷带来的拉力拉动限制块19下移并压缩压缩弹簧20,通过限制块19与加工板21的配合,将硅钢固定,同时辅助齿轮5带动滑动齿条22移动,带动杆23跟随移动并带动打磨装置24移动,通过打磨装置24对固定的硅钢进行修边,通过停止电机2,此时电机2的输出轴失去动力停止旋转,推动弹簧8推动复位板7与限制齿条6,此时接触板9与升降板10失去限制在重力的作用下下移并带动带动齿轮12与控制杆13旋转复位,扭转弹簧失去限制带动配合杆14旋转并拉动连动杆15与滑动板16,此时传动轴17旋转,压缩弹簧20失去限制推动限制块19上移与硅钢脱离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板(21),底座(1)为中空结构,底座(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所述传动齿轮(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带动轴(4),所述带动轴(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齿轮(5),底座(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齿条(6),且限制齿条(6)与辅助齿轮(5)相啮合,所述限制齿条(6)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板(7),且复位板(7)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摩擦轮,底座(1)的内壁设有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接触板(9)、升降板(10)、升降齿条(11)、带动齿轮(12)、控制杆(13)、配合杆(14)、连动杆(15)、滑动板(16)、传动轴(17)、拉绳(18)、限制块(19)、滑动齿条(22)、带动杆(23)、打磨装置(24)与限位杆(25),且接触板(9)数量为两个,所述升降板(10)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所述接触板(9)对称固定连接在升降板(10)的底部,且接触板(9)的底部设有斜面,接触板(9)与摩擦轮相适配,所述升降齿条(11)固定连接在升降板(10)的顶部,所述带动齿轮(12)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所述控制杆(13)固定连接在带动齿轮(12)的前侧,且带动齿轮(12)与升降齿条(11)相啮合,所述配合杆(14)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配合杆(14)与控制杆(13)相适配,控制杆(13)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后侧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所述连动杆(15)转动连接在配合杆(14)的后侧,所述滑动板(16)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滑动板(16)的右侧与连动杆(15)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轴(17)转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传动轴(17)贯穿滑动板(16),传动轴(17)与滑动板(16)螺纹连接,所述拉绳(18)套设在传动轴(17)的外壁,所述限制块(19)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限制块(19)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限制块(19)与加工板(21)相适配,所述滑动齿条(22)滑动连接在底座(1)的内壁,且滑动齿条(22)与辅助齿轮(5)相啮合,所述带动杆(23)固定连接在滑动齿条(22)的顶部,且带动杆(23)的顶部延伸至底座(1)的外部,所述打磨装置(24)固定连接在带动杆(23)的顶部,所述限位杆(25)固定连接在带动杆(23)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对称固定连接有推动弹簧(8),且推动弹簧(8)数量为两个,两个复位板(7)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推动弹簧(8)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20),所述限制块(19)的底部与压缩弹簧(20)的顶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壁与带动轴(4)的外壁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杆(25)的右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CN202221858275.5U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Active CN217991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8275.5U CN217991938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58275.5U CN217991938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91938U true CN217991938U (zh) 2022-12-09

Family

ID=84315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58275.5U Active CN217991938U (zh) 2022-07-19 2022-07-19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91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0356B (zh) 一种电动机生产制造用辅助加工装置
CN217991938U (zh) 一种高磁感取向硅钢加工用修边机构
CN207771473U (zh) 一种板材切边毛刺打磨设备
CN219465694U (zh) 一种电机转子冲片毛刺去除机
CN215357664U (zh) 一种矩形管打磨装置
CN216265323U (zh) 一种玻璃钢管道打磨抛光装置
CN212665623U (zh) 一种汽车曲轴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09566000U (zh) 一种摩托车配件用磨光机
CN21561712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壳体打磨用夹具
CN214393548U (zh) 一种功率铁氧体磁芯端面打磨装置
CN218087842U (zh) 一种真空浸漆用连续上料装置
CN214446143U (zh) 一种锂电池组加工用组接固定装置
CN21499632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撑装置
CN210499564U (zh) 一种电机磁块边角打磨装置
CN219005537U (zh) 一种硅钢片加工装置
CN215394248U (zh) 一种家具加工用板材去毛刺装置
CN212946956U (zh) 一种磁环毛刺去除装置
CN218051881U (zh) 一种电机生产用定子铁芯打磨装置
CN218585735U (zh) 一种夹持台架
CN210756932U (zh) 一种用于机械零件加工的打磨设备
CN215432910U (zh) 一种金属制品加工用毛刺去除装置
CN220664477U (zh) 一种碳素生拉弹簧丝生产用收纳装置
CN218160687U (zh) 一种可转换角度摆放机构
CN210756812U (zh) 一种加工轴承用抛光机
CN218746894U (zh) 一种金属表面打磨用水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