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82208U -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82208U
CN217982208U CN202222015371.XU CN202222015371U CN217982208U CN 217982208 U CN217982208 U CN 217982208U CN 202222015371 U CN202222015371 U CN 202222015371U CN 217982208 U CN217982208 U CN 2179822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differential
group
control circuit
coil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153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德勇
王云峰
郑量
马志海
谢昭家
朱成彬
雷俊
刘志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153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822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822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822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该加热测温电路包括:激励线圈,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使烹饪器具产生电涡流;第一差分线圈组,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一电信号;第二差分线圈组,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二电信号;开关切换单元,分别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和第二差分线圈组;采样线圈,用于采样激励线圈的第三电信号;控制电路,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第二差分线圈组、开关切换单元和采样线圈;其中,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导通控制电路和第一差分线圈组,使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电信号,或导通控制电路和第二差分线圈组,使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二电信号。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升对烹饪器具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时,需要对烹饪器具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以烹饪装置为例,为了实现对烹饪装置的良好控制,使烹饪装置对烹饪器具进行加热,需要测量烹饪器具的温度。
相关的一种方式是通过热敏电阻来检测烹饪器具的温度,但是由于热敏电阻的位置设置问题,导致温度检测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能够提升对烹饪器具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加热测温电路,该加热测温电路包括:激励线圈,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使烹饪器具产生电涡流;第一差分线圈组,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一电信号;第二差分线圈组,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二电信号;开关切换单元,分别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和第二差分线圈组;采样线圈,用于采样激励线圈的第三电信号;控制电路,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第二差分线圈组、开关切换单元和采样线圈;其中,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导通控制电路和第一差分线圈组,使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一电信号,以及导通控制电路和第二差分线圈组,使控制电路接收到第二电信号。
其中,第一差分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第二差分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其中,第一线圈对应激励线圈设置;第二线圈套设于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第三线圈套设于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开关切换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用于导通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同名端,形成第一差分线圈组,或者导通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的同名端,形成第二差分线圈组。
其中,激励线圈设置为线圈盘,第一线圈对应线圈盘的中心设置。
其中,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分别套设于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的不同位置。
其中,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的电性参数相同。
其中,加热测温电路还包括:电容,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激励线圈的第一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激励线圈的第二端;开关单元,开关单元连接激励线圈的第二端,以及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电路。
其中,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连接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
其中,加热测温电路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第二差分线圈组和控制电路。
其中,采样线圈套设于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
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烹饪装置,该烹饪装置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加热测温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测温电路,该加热测温电路利用开关切换单元导通控制电路和第一差分线圈组,以及导通控制电路和第二差分线圈组采集相应电信号,进而控制电路能够利用多种电信号确定烹饪器具的温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利用一组差分线圈和采样线圈进行温度确定的方式,本申请利用两个差分线圈组和采样线圈进行温度确定,能够解决移动烹饪器具造成的温度偏差大的问题,进而提升对烹饪器具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测温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激励线圈、第一线圈、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测温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激励线圈、第一线圈、第二线圈、采样线圈和烹饪器具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加热测温电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加热测温电路包括:激励线圈LX1、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二差分线圈组20、开关切换单元30、采样线圈L3和控制电路40。
其中,激励线圈LX1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使烹饪器具400产生电涡流。
第一差分线圈组10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一电信号。
第二差分线圈组20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二电信号。
开关切换单元30分别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1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
采样线圈L3用于采样激励线圈LX1的第三电信号。
控制电路40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二差分线圈组20、开关切换单元30和采样线圈L3;其中,开关切换单元30用于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使控制电路40接收到第一电信号,或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使控制电路40接收到第二电信号。
具体地,可以基于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确定修正值,利用修正值对原本的计算方式进行补偿,从而确定出烹饪器具400的温度。
其中,激励线圈LX1用于对烹饪器具400进行谐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在电压零点附近,利用第一差分线圈组1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进行测量,进而分别得到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
其中,第一差分线圈组10中的部分线圈可以与激励线圈LX1和烹饪器具分别互感。第一差分线圈组10中的其余线圈可以与激励线圈LX1互感。第二差分线圈组20中的部分线圈可以与激励线圈LX1和烹饪器具分别互感。第二差分线圈组20中的其余线圈可以与激励线圈LX1互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圈与线圈之间电磁感应现象的强弱程度不仅与它们之间的互感系数有关,还与它们各自的自感系数有关,并且取决于两线圈之间磁链耦合的松紧程度。如,把表征两线圈之间磁链耦合的松紧程度用耦合系数"k"来表示,通常一个线圈产生的磁通不能全部穿过另一个线圈,所以一般情况下耦合系数k<1,若漏磁通很小且可忽略不计时,k=1。另外,两线圈间的互感系数M是线圈的固有参数,它取决于两线圈的匝数、几何尺寸、相对位置及磁介质。M的值反映了一个线圈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磁通的能力。
在一应用场景中,在加热过程中,在电压零点附近,开关切换单元30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一差分线圈组10与激励线圈LX1和烹饪器具400发生电磁感应,得到第一电信号。
然后,开关切换单元30进行切换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第二差分线圈组20与激励线圈LX1和烹饪器具400发生电磁感应,得到第二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切换单元30可以是单刀双掷开关,也可以是双刀双掷开关。在开关切换单元30为双刀双掷开关时,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常闭,以及第二开关常开。或者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常开,然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导通。
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发送至控制电路40。
同步的,控制电路40还会接收到采样线圈L3的第三电信号。
其中,控制电路40可以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三电信号获得烹饪器具的温度值,也可以根据第二电信号和第三电信号获得烹饪器具400的温度值。
然后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获得烹饪器具400的偏移量,基于偏移量获取温度补偿系数。具体地,可以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峰值比确定烹饪器具400的偏移量。也可以根据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峰值差确定烹饪器具400的偏移量。然后基于偏移量进行查表,确定温度补偿系数。
其中,上述过程中涉及的查表操作中的表为预先根据烹饪器具的偏移量和温度补偿系数对应存储的。由此,在实际测温过程中确定烹饪器具的偏移量后,可以根据查表,快速确定出温度补偿系数。
利用温度补偿系数对温度值进行补偿,得到最终的温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开关切换单元30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以及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采集相应电信号,进而控制电路40能够利用多种电信号确定烹饪器具400的温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利用一组差分线圈和采样线圈进行温度确定的方式,本申请利用两个差分线圈组和采样线圈L3进行温度确定,能够解决移动烹饪器具400造成的温度偏差大的问题,进而提升对烹饪器具400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继续参阅图1进行说明:
第一差分线圈组10包括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
第二差分线圈组20包括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
其中,第一线圈Ls1对应激励线圈LX1设置。如,第一线圈Ls1设置于激励线圈LX1的电磁耦合范围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激励线圈LX1设置为线圈盘,第一线圈Ls1对应线圈盘的中心设置。其中,第一线圈Ls1和激励线圈LX1同轴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圈Ls1可以同轴设置于激励线圈LX1的一侧,如,设置于激励线圈LX1靠近烹饪器具一侧,或设置于激励线圈LX1远离烹饪器具一侧。
第二线圈Ls2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第三线圈Ls3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可以理解,线圈除了呈圈状的区域,还包括连接线,圈状区域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连接线则负责连接电源,以接入电信号。
开关切换单元30分别连接第一线圈Ls1、第二线圈Ls2和第三线圈Ls3,用于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的同名端,形成第一差分线圈组,或者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的同名端,形成第二差分线圈组。
其中,在开关切换单元30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时,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通过开关切换单元30和第二线圈Ls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线圈Ls1的第二端和第二线圈Ls2的第二端均与控制电路40连接。其中,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和第二线圈Ls2的第一端为同名端,即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的同名端相连,第二线圈Ls2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
其中,在开关切换单元30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时,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通过开关切换单元30和第三线圈Ls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线圈Ls1的第二端和第三线圈Ls3的第二端均与控制电路40连接。其中,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和第三线圈Ls3的第一端为同名端,即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的同名端相连,第三线圈Ls3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
可以理解,载流线圈之间通过彼此的磁场相互联系的物理现象称为磁耦合。根据两个线圈的绕向、磁感电流的参考方向和两线圈的相对位置,按右螺旋法则确定磁感电流产生的磁通方向和彼此交链的情况。若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方向一致,则两线圈绕线的起始端互为同名端,两线圈绕线的终止端也互为同名端。
因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的同名端相连,则第二线圈Ls2与激励线圈LX1之间的互感能够消除第一线圈Ls1与激励线圈LX1之间的互感,使控制电路40接收到的第一电信号只是第一线圈Ls1与烹饪器具反射的电涡流的互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的电性参数相同。如,第一线圈Ls1中的每一匝线圈比第二线圈Ls2中的每一匝线圈粗,但是第二线圈Ls2的线圈匝数比第一线圈Ls1的线圈匝数多。第三线圈Ls3和第二线圈Ls2的电性参数相同。
可以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在电性参数相同的条件下,使得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与激励线圈LX1分别形成的互感在数值上是相同的。因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的同名端相连,则可相互抵消。
控制电路40通过连接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采集到第一电信号,以及控制电路40通过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采集到第二电信号,控制电路40通过连接采样线圈L3采集到第三电信号。则控制电路40根据第一电信号、第二电信号和第三电信号确定烹饪器具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开关切换单元30切换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时第一线圈Ls1能够参与两个差分线圈组,减少线圈的数量,节省成本,并且因第一线圈Ls1设置于激励线圈LX1的中心处,减少线圈的数量能够便于安装与布局。
由此,本申请利用两个差分线圈组和采样线圈L3进行温度确定,能够解决移动烹饪器具400造成的温度偏差大的问题,进而提升对烹饪器具400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线圈Ls2和第三线圈Ls3分别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的不同位置。如,第二线圈Ls2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输入端的连接线上;第三线圈Ls3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输出端的连接线上。或者,第二线圈Ls2和第三线圈Ls3间隔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输入端的连接线上或输出端的连接线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线圈Ls1呈立体螺旋状,第一线圈Ls1和激励线圈LX1同轴设置。
通过将第一线圈Ls1对应线圈盘的中心设置,能够在进行温度测量时,第一线圈Ls1能够与烹饪器具400进行电磁耦合,得到相对较大互感,进而能够提升测量出的温度的准确性。
其中,采样线圈L3套设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在一应用场景中,采样线圈L3与烹饪器具不互感,可远离烹饪器具的放置区域设置。采样线圈L3的电性参数可以与第一线圈Ls1的电性参数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在烹饪器具400移动,位置发生变化时,烹饪器具400与激励线圈LX1互感的区域也发生变化,进而烹饪器具400反射的电信号也发生变化。因此,第一电信号也发生变化,而采样线圈L3采样激励线圈LX1的第三电信号不发生变化,则按照原始计算的温度是不准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第一差分线圈组1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的电信号进行温度补偿。
进一步,参阅图3,该加热测温电路包括:激励线圈LX1、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二差分线圈组20、开关切换单元30、采样线圈L3、控制电路40、电容C1和开关单元50。
其中,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激励线圈LX1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激励线圈LX1的第二端。电容C1和激励线圈LX1形成谐振单元。
开关单元50连接激励线圈LX1的第二端,以及开关单元50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电路40。开关单元50响应于控制信号PPG开启或关闭。其中,开关单元50可以是三极管或MOS管。其中,在开关单元50为三极管时,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激励线圈LX1的第二端、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和三极管的基极用于接收控制信号PPG。
进一步,控制电路40包括:驱动电路41,驱动电路41连接开关单元50的控制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PPG。
在一应用场景中,在加热过程中,激励线圈LX1和电容C1在开关单元50的控制信号PPG的作用下产生电磁振荡,进而对烹饪器具400进行加热。在测温时,控制电路40接收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二差分线圈组20以及采样线圈L3分别采集的相应电信号,进而控制电路40能够利用多种电信号确定烹饪器具400的温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利用一组差分线圈和采样线圈进行温度确定的方式,本申请利用两个差分线圈组和采样线圈L3进行温度确定,能够解决移动烹饪器具400造成的温度偏差大的问题,进而提升对烹饪器具400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进一步,加热测温电路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60,信号处理单元60分别连接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二差分线圈组20和控制电路40。
因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二差分线圈组20的电信号为模拟信号,则需要信号处理单元60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输出入至控制电路40。
以下结合图4介绍下测温原理:
参阅图4,当激励线圈LX1进行谐振加热时,谐振电流i1流经激励线圈LX1所在的谐振回路。采样线圈L3绕在导磁体上,激励线圈LX1的谐振回路穿过导磁体,使其感应激励线圈LX1上流过的谐振电流i1,并生成相应的谐振采集电压u5。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输出的测量电压标示为u23。
具体地,当烹饪器具400放置在激励线圈LX1上时,激励线圈LX1与烹饪器具400的感应电感Lr互感,得到互感M1r,从而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ir,其中,感应电流ir流经感应电感Lr和等效热阻Rz。
在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导通时,第一线圈Ls1与激励线圈LX1和烹饪器具400分别互感,第二线圈Ls2与激励线圈LX1互感。因此,烹饪器具400的感应电感Lr与第一线圈Ls1产生互感Mr2,而不与第二线圈Ls2产生互感;激励线圈LX1与第一线圈Ls1产生互感M12,而与第二线圈Ls2产生互感M13。
同理,在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导通时,也会如上述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谐振电流i1可以由采样线圈L3测得,具体地,Uin为i1的映射电压,因此,通过采样线圈L3所输出的谐振采集电压u5即可得到谐振电流i1;u23为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输出的测量电压。则在激励线圈LX1、第一线圈Ls1、第二线圈Ls2、采样线圈L3和电感Lr的电感值确定以及其相互位置确定后,则Mr2也可以确定。因此,可计算得到烹饪器具400的电参数LR,其中,电参数LR可以是磁导率或电导率或等效热阻Rz。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线圈L3可以为激励线圈LX1的电流互感器,以互感的形式采样流过激励线圈LX1上流过的谐振电流。
由于Lr是烹饪器具400的感应电感,感应电感Lr的温度系数较小;而等效热阻Rz具有较大的温度系数,大多数不锈钢或者铁材质温度系数在0.001~0.007之间(20℃),因此当测量出u23、u5和i1即可推导出烹饪器具的热阻Rz,然后,再根据预先设立的热阻-温度函数T=f(Rz)即获取烹饪器具400的温度。
进而,可以利用两个差分线圈组的电信号生成补偿系数,对烹饪器具400的温度进行补偿,得到最终的温度。
在一应用场景中,烹饪器具400为金属锅具,激励线圈LX1可以是线圈盘,采样线圈L3采样激励线圈LX1的电流;第一线圈Ls1采样烹饪器具400的电信号和激励线圈LX1的电信号,第二线圈Ls2套设在激励线圈LX1上,采样激励线圈LX1的电信号,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同名端相连组成第一差分线圈组10。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同名端相连组成第二差分线圈组20。
第一差分线圈组10或第二差分线圈组20能够消除激励线圈LX1对其电信号而只保留烹饪器具400对其电信号(相位和幅值),对采样线圈L3采样得到的电信号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或第二差分线圈组20的电信号求相位差,即△φ1=ΦL3-ΦLs1_Ls2,其中,ΦLs1_Ls2表示第一差分线圈组10的相位,即第一电信号的相位,ΦL3表示采样线圈L3的相位,即第三电信号的相位。即△φ2=ΦL3-ΦLs1_Ls3,其中,ΦLs1_Ls3表示第二差分线圈组20的相位,即第二电信号的相位,ΦL3表示采样线圈L3的相位,即第三电信号的相位。即可间接的得到金属锅具的电参数(磁导率和电导率),而金属锅具的电参数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故可建立金属锅具温度与△φ的函数。但金属锅具处于激励线圈LX1不同位置,虽然金属锅具本身电参数保持不变,但是通过采样线圈L3、第一差分线圈组10或第二差分线圈组20测量的△φ会发生变化,故引入第二差分线圈组20的电信号进行补偿。
烹饪器具400对第一线圈Ls1有互感Mr2,对第二线圈Ls2没有互感;激励线圈LX1对第二线圈Ls2有互感M13,同时也对第一线圈Ls1有互感M12,令M13=-M12,故对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的互感只有Mr2,将Mr2转化电信号得到第一电信号u23,同时采样线圈L3也测得激励线圈LX1的信号u5,对u23和u5两组信号求相位差△φ1=ΦL3-ΦLs1_Ls2。同理,第二差分线圈组20也会得到第二电信号。
然后利用采集的第二差分线圈组20的第二电信号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的第一电信号,确定出补偿值ε。具体地,可以根据第二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的峰值比确定出补偿值ε。具体地可以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式确定补偿值ε。
烹饪器具400相对激励线圈LX1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即系数ε固定,则烹饪器具400的温度可表示为T=K*△φ+C(K和C为事先根据相位和温度的关系拟合得到的常量),而当烹饪器具400位置相对激励线圈LX1发生变化时候△φ则发生变化,第二差分线圈组20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采集的电信号也发生非对称变化,即系数ε也随之发生变化,即可理解为△φ随着烹饪器具400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可得到公式T=K*(△φ+ε)+C。
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烹饪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烹饪装置200包括加热测温电路100。
加热测温电路100可以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加热测温电路,具体参阅上述任一实施例,这里不做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参阅图6,烹饪装置200包括面板300和加热测温电路100。
其中,面板300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其中的第一侧面为加热面,用于放置烹饪器具400,加热测温电路100设置于第二侧面。可选地,面板300采用非金属耐热材料制作,如微晶材料。
其中,加热测温电路100中的激励线圈LX1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烹饪器具400在该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涡流,以实现激励线圈LX1对烹饪器具400的加热。
在测量烹饪器具400的温度时,对激励线圈LX1提供激励信号,以使激励线圈LX1产生交变磁场,烹饪器具400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涡流,电涡流进一步通过电磁感应使第一差分线圈组10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一电信号;第二差分线圈组20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二电信号,以及采样线圈L3组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三电信号;控制电路40根据第一电信号、第二电信号和第三电信号确定烹饪器具400的温度。
参阅图7,该烹饪装置包括火线端L、零线端N、保险F1、整流单元D1、电感L1、二极管D4、电容C1、电容C2、激励线圈LX1、第一线圈Ls1、第二线圈Ls2、第三线圈Ls3、采样线圈L3、开关K1、开关K2、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驱动、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10、电容C11、第一信号处理单元6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
其中,火线端L连接保险F1的第一端,保险F1的第二端连接整流单元D1。零线端N连接整流单元D1。其中,保险F1可以是保险丝或者空气开关等保险组件。
整流单元D1连接电感L1的第一端,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激励线圈LX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激励线圈LX1的第二端。
二极管D4的正极接收工作电压VSS。采样线圈L3、第二线圈Ls2、第三线圈Ls3套设在电感L1与激励线圈LX1的连接线上。采样线圈L3连接第一信号处理单元61。
第一线圈Ls1对应激励线圈LX1设置。
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和第二线圈Ls2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和第三线圈Ls3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和第二线圈Ls2的第一端为同名端,第一线圈Ls1的第一端和第三线圈Ls3的第一端为同名端。
第二线圈Ls2的第二端连接开关K2的第一端,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第三线圈Ls3的第二端连接开关K1的第一端,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第一线圈Ls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以此,通过开关K2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采集到第一电信号,通过开关K1导通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采集到第二电信号。
激励线圈LX1的第二端连接IGBT的第一端,IGBT的第二端接地,IGBT的控制端连接IGBT驱动,用于接收IGBT驱动发送的控制信号PPG。
IGBT驱动连接MCU。
第一信号处理单元61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0和MCU。第一信号处理单元61用于将采样线圈L3采集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并经由电阻R10降压,得到AD1输入至MCU。
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连接电阻R11的第一端,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电容C11和MCU。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用于分别将第一线圈Ls1和第二线圈Ls2,以及第一线圈Ls1和第三线圈Ls3采集的电信号进行转换,并经由电阻R11降压,得到AD2输入至MCU。
其中,第一信号处理单元61和第二信号处理单元62中包含运放、滤波等电路,将第一电信号、第二电信号和第三电信号处理完后输入MCU,以使MCU完成温度计算。
在其他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可以是电磁炉,电磁电饭煲、电磁料理机等。
综上,本申请利用开关切换单元30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一差分线圈组10,以及导通控制电路40和第二差分线圈组20采集相应电信号,进而控制电路40能够利用多种电信号确定烹饪器具400的温度,相比于相关技术中利用一组差分线圈和采样线圈进行温度确定的方式,本申请利用两个差分线圈组和采样线圈L3进行温度确定,能够解决移动烹饪器具400造成的温度偏差大的问题,进而提升对烹饪器具400进行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根据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测温电路包括:
激励线圈,用于在通电时产生交变磁场,使烹饪器具产生电涡流;
第一差分线圈组,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一电信号;
第二差分线圈组,用于感应电涡流产生第二电信号;
开关切换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差分线圈组和所述第二差分线圈组;
采样线圈,用于采样所述激励线圈的第三电信号;
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差分线圈组、所述第二差分线圈组、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和所述采样线圈;
其中,所述开关切换单元用于导通所述控制电路和第一差分线圈组,使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电信号,以及导通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差分线圈组,使所述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二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差分线圈组包括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二差分线圈组包括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三线圈;
其中,所述第一线圈对应所述激励线圈设置;所述第二线圈套设于所述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所述第三线圈套设于所述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
所述开关切换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圈、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用于导通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同名端,形成所述第一差分线圈组,或者导通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的同名端,形成所述第二差分线圈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线圈设置为线圈盘,所述第一线圈对应所述线圈盘的中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分别套设于所述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的不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和所述第三线圈的电性参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测温电路还包括:
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激励线圈的第一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激励线圈的第二端;
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连接所述激励线圈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用于发送控制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测温电路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差分线圈组、所述第二差分线圈组和所述控制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样线圈套设于所述激励线圈的连接线上。
10.一种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测温电路。
CN202222015371.XU 2022-08-01 2022-08-01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Active CN2179822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5371.XU CN217982208U (zh) 2022-08-01 2022-08-01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15371.XU CN217982208U (zh) 2022-08-01 2022-08-01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82208U true CN21798220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15371.XU Active CN217982208U (zh) 2022-08-01 2022-08-01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822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10062A (en) Metal base cookware 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power supply and gating control circuit using infra-r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improved induction heating coil arrangement
CN104770061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603834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4770060B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EP3200560B1 (en) Induction cooking apparatus
CN108700476A (zh) 感应式温度感测
CN107436198B (zh) 锅具温度检测系统、方法和电磁炉
JP2013218942A (ja) 誘導加熱装置
CN107289474A (zh) 一种电磁炉炊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电磁炉炊具
US11268921B2 (en) Determin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cookware in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s
EP2209352A1 (en) Induction cooking heater and method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CN217982208U (zh)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CN208188611U (zh) 一种基于双线圈的测温电路及感应测温装置和烹饪装置
EP3448117A1 (en) Control system, induction cooker and method
EP3836754A1 (en) Cooking apparatus
JP2001155846A (ja) 電磁調理器用加熱調理容器の温度制御装置
JP2865674B2 (ja) 電磁調理器
CN218545930U (zh)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CN116263357A (zh)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JP7400096B2 (ja) 加熱回路及び調理器具
CN113660746B (zh) 加热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CN116263358A (zh) 加热测温电路以及烹饪装置
CN215187467U (zh) 一种耦合线圈和家用电器
CN208273289U (zh) 电磁炉的加热装置、电磁炉
CN209448919U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其电流检测电路和电烹饪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