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2958U -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2958U
CN217962958U CN202221237049.5U CN202221237049U CN217962958U CN 217962958 U CN217962958 U CN 217962958U CN 202221237049 U CN202221237049 U CN 202221237049U CN 217962958 U CN217962958 U CN 217962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shell
temperature
scraper convey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704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重乐
李昌斌
李博
邢兆阳
陈月莉
余创波
李玉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k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k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k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704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2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2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29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属于高温除尘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静电除尘器因高温容易导致刮灰系统齿轮卡死及工作不稳定,再者,输送机因无法保温导致高温粉尘输送过程存在温度流失的问题。该装置包括:集灰导流板,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清灰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用于去除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埋刮板输送机,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用于将所述高温粉尘输送至下料口。

Description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温除尘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通过阴阳极收集烟气中的灰分,灰分落到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的下弧板上,并且在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的下部堆积,由于长时间堆积导致灰分的自主流动能力比较差,若没有外力对堆积的灰分进行清除,则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灰分堆积物的高度会不断增加,使得阴阳极搭接,导致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失效。
现有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内部装有沿着下弧面摆动的刮灰系统,当刮灰系统沿着下弧面摆动时,可以将堆积的灰分带到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正下部的落灰口,然后灰分可以随着拉灰装置排出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保证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长期稳定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刮灰系统在设备内部摆动时带动高温粉尘运动至落灰口进入埋刮板输送机,由于刮灰系统在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内工作,且圆筒型卧式静电除尘器内的温度比较高,在高温工况下,刮灰系统的壳体与刮灰机构容易膨胀,造成运动齿轮卡死,导致刮灰系统经常发生故障;再者,现有的高温类型的埋刮板输送机,其设备选取耐高温的材质,设备壳体外部做水冷夹层,通过循环水对设备进行冷却达到输送高温物料的目的。或者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上部敞口设计,与外界环境充分接触,充分散热,以达到输送高温物料的目的。
综上所述,现有的静电除尘器因高温容易导致刮灰系统齿轮卡死及工作不稳定,再者,输送机因无法保温导致高温粉尘输送过程存在温度流失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用以现有的静电除尘器因高温容易导致刮灰系统齿轮卡死及工作不稳定,再者,输送机因无法保温导致高温粉尘输送过程存在温度流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包括:
集灰导流板,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
清灰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用于去除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
埋刮板输送机,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用于将所述高温粉尘输送至下料口;其中,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包括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集灰导流板至少包括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所述首端溜灰板的下部、所述末端溜灰板的上部均与壳体连接,所述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所述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
所述首端溜灰板、所述末端溜灰板均与水平面呈20°-70°倾斜角。
优选地,所述集灰导流板还包括至少1个中间溜灰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接触;
所述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呈20°倾斜角,所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至少呈20°倾斜角;或者
所述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呈40°倾斜角,所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至少呈40°倾斜角;或者
所述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呈70°倾斜角,所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至少呈70°倾斜角。
优选地,每组所述集灰导流板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且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上设置第二保温层;
每组所述集灰导流板的首端、末端均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密封接触;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形成腔体。
优选地,所述清灰系统包括:
动力气进口,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外部,与动力气主管道连接,向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内提供有压有温无氧气体;
电磁控制阀,其设置所述动力气主管道上,位于动力气进口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之间;
动力气主管道,其一端位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高温静电除尘器内;
清灰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与所述动力气主管道连接,用于去除堆积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动力气支管;
所述动力气主管道的出口垂直连接多个动力气支管,相邻两个所述动力气支管之间间隔0.2米~2米,每个所述动力气支管的出口设置一个清灰装置;
当多个所述动力气支管位于中间溜灰板上时,每个动力气支管与所述清灰装置均与中间溜灰板倾斜角度一致;或者当所述动力气支管位于首端溜灰板上时,每个动力气支管与所述清灰装置均与首端溜灰板倾斜角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其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且所述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设置保温材料,所述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的顶部,用于接收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其中,所述高温粉尘的温度介于350℃-600℃;
所述埋刮板输送机还包括:
进料口,其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壳体的顶部,用于接收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其中,所述高温粉尘的温度介于350℃-600℃;
第一轴,其位于埋刮板输送机外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一齿轮,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内的中间段上设置两个第二齿轮;
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链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且与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另一侧的两个第三齿轮连接;
刮板,其设置在两个所述链条上,用于在所述链条带动下,将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的所述高温粉尘刮送至下料口;
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其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且所述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设置保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包括多段;
首端壳体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轴,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和第二轴,中间段壳体用于设置进料口、下料口;
或者首端壳体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轴和进料口,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第二轴和下料口;
或者首端壳体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轴和下料口,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第二轴和进料口;
其中,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首端壳体和中间段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所述中间段壳体和所述中间段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所述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
优选地,所述内层壳体的上表面位于两个所述链条的正上方,其上设置陶瓷纤维层和所述外层壳体;
所述内层壳体的下表面与埋刮板输送机底板的下表面相接触,其下以及两侧均设置耐磨浇注料和所述外层壳体;
所述内层壳体的两侧,均设置陶瓷纤维层和所述外层壳体,其中,所述陶瓷纤维层的厚度为300mm,所述耐磨浇注料的厚度为30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轴贯穿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设置,其第二端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外;
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上;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上;
且所述轴承和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之间设置填料。
优选地,所述轴承和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外设置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之间充氮气密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包括:集灰导流板,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清灰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用于去除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埋刮板输送机,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用于将所述高温粉尘输送至下料口;其中,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包括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设置集灰导流板,避免因高温导致刮灰系统包括的运动齿轮卡死的问题;该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其结构简单,可以在高温下自由伸缩,避免了因高温膨胀而导致除尘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再者,通过设置在集灰导流板上的清灰系统,可以加速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的回收,避免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进一步地,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的埋刮板输送机,其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避免现有高温粉尘输送时,温度容易流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灰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气支管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截面示意图;
其中,集灰导流板1,埋刮板输送机2,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清灰系统4,带角钢支撑1-2,第一轴2-1,第一齿轮2-2,电机2-3,第二齿轮2-4,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保护罩2-6,刮板2-7,内层壳体2-8,外层壳体2-9,陶瓷纤维层2-10,耐磨浇注料2-11,导轨2-12,限位装置2-13,进料口2-14,下料口2-15,第二保温层3-1,第一保温层3-2,动力气进口4-1,动力气主管道4-2,清灰装置4-3,电磁控制阀4-4,动力气支管4-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灰导流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动力气支管4-5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截面示意图;以下结合图1~图6,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如图1所示,该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主要包括集灰导流板1、清灰系统和埋刮板输送机2。具体地,两组集灰导流板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且集灰导流板1靠近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一端设置排灰口,排灰口下方设置埋刮板输送机2。在实际应用中,该集灰导流板1结构比较简单,其内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底部,在高温下自由伸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高温膨胀导致除尘器停止工作的问题。
进一步地,该集灰导流板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用于收集高温粉尘。但由于高温静电除尘器温度变化、高温粉尘性质改变或者气体状态改变等因素会导致高温粉尘沿溜灰板下落的能力降低,比如,煤热解工况中设备内温度为450-600℃,热解气中的焦油为气态焦油,高温粉尘粘性低,但由于温度降低后焦油冷凝为液态,与高温粉尘混合后形成沥青状物质,粘性增大,溜灰板容易积灰结焦,单纯靠重力难以满足高温粉尘收集。优选地,在每组集灰导流板1的上方至少设置一个清灰系统4,通过该清灰系统4,该清灰系统4耐高温,作用的气体可以直接通入高温静电除尘器内,可以加速堆积在集灰导流板1上的高温粉尘的回收,避免堆积在集灰导流板1上的高温粉尘,因热解气中的焦油因温度变化变为液态时,与高温粉尘混合在集灰导流板1上积灰结焦,单纯依靠重力难以满足高温粉尘收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灰导流板1的高温粉尘通过排灰口进入到埋刮板输送机2。为了避免高温粉尘进入到埋刮板输送机2后,存在失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埋刮板输送机2,其包括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通过设置在双层结构之间的保温材料,可以对通过下料口2-15进入的高温粉尘进行保温,确保运输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度流失。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灰导流板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底部,集灰导流板1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之间形成封闭腔体。因为高温静电除尘器内部为易燃易爆气体,运行前后需要对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气体进行置换,所以集灰导流板1不能做成密封结构。
示例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组集灰导流板1至少包括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具体地,首端溜灰板的下部和末端溜灰板的上部均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且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需要说明的是,首端溜灰板的下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末端溜灰板的上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焊接方式连接,也可以是固定方式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再者,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这里的接触,可以是上部的端面与下部的端面相接触,可以是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搭接在首端溜灰板的上部的上方,也可以是末端溜灰板的下部通过支撑杆搭建在首端溜灰板的上部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触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示例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组集灰导流板1至少包括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具体地,首端溜灰板的下部和末端溜灰板的上部均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且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需要说明的是,首端溜灰板的下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末端溜灰板的上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这里的连接可以是焊接方式连接,也可以是固定方式连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再者,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这里的接触,可以是上部的端面与下部的端面相接触,可以是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搭接在首端溜灰板的上部的上方,也可以是末端溜灰板的下部通过支撑杆搭建在首端溜灰板的上部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接触的具体方式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20°-70°;相应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为20°-70°。由于集灰导流板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在实际应用中,首端溜灰板的下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末端溜灰板的上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出口之间的距离,为了能够实现集灰导流板1的作用,即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优选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或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
具体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20°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20°,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20°,可以为25°,可以为30°,可以为35°,还可以为40°,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20°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20°~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20°,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25°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25°,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25°,可以为30°,可以为35°,可以为40°,还可以为45°,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25°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25°~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25°,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30°,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30°,可以为35°,可以为40°,可以为45°,还可以为50°,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0°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30°~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30°,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5°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35°,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35°,可以为40°,可以为45°,可以为50°,还可以为55°,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35°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35°~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35°,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40°,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40°,可以为45°,可以为55°,可以为60°,还可以为65°,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40°~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40°,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5°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45°,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45°,可以为50°,可以为55°,可以为60°,还可以为65°,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5°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45°~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45°,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0°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50°,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50°,可以为55°,可以为60°,可以为65°,还可以为70°,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0°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50°~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50°,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5°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55°,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55°,可以为60°,可以为65°,还可以为70°,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55°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55°~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55°,70°。
示例地,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60°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至少为60°,比如,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为60°,可以为62°,可以为65°,可以为68°,还可以为70°,在该实施例中,当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40°时,只要确保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大于等于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就行,而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可以介于60°~70°之间,同时,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也可以分别为60°,70°。
上述实施例中,当集灰导流板1由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组成时,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相接触的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之间不进行焊接,由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组成集灰导流板1可以在高温下自由伸缩,解决了高温膨胀的问题;再者,因为高温煤气工况容易产生爆炸,集灰导流板1之间搭接的作用是为了在爆炸中释放掉局部冲击力,不至于对溜灰面产生破坏性冲击。
进一步地,集灰导流板1还包括至少1个中间溜灰板,中间溜灰板的两端分别与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接触。
具体地,一种方式:如图1所示,首端溜灰板的下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中间溜灰板的下部接触,中间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末端溜灰板的上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
另一种方式,还包括带角钢支撑1-2,如图2所示,首端溜灰板的下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首端溜灰板的上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的侧部角钢上,即首端溜灰板通过带角钢支撑1-2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侧壁上,且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相接触;末端溜灰板的上部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连接,末端溜灰板的下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上,即末端溜灰板通过带角钢支撑1-2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侧壁上,且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相接触;中间溜灰板的上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的侧部角钢上,且与侧部角钢焊接,中间溜灰板的下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上。
上述实施例中,当集灰导流板1由首端溜灰板、末端溜灰板和至少一个中间溜灰板组成时,由于中间溜灰板的上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的侧部角钢上,末端溜灰板的下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上,因此,中间溜灰板的上部与末端溜灰板的下部之间留有间隙;首端溜灰板的上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的侧部角钢上,中间溜灰板的下部设置在带角钢支撑1-2上,因此,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中间溜灰板的下部之间留有间隙,基于此,由首端溜灰板、末端溜灰板和至少一个中间溜灰板组成集灰导流板1可以在高温下自由伸缩,解决了高温膨胀的问题;再者,因为高温煤气工况容易产生爆炸,集灰导流板1之间搭接的作用是为了在爆炸中释放掉局部冲击力,不至于对溜灰面产生破坏性冲击。
示例地,集灰导流板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底部,由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工况要求,为了避免热量流失,优选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上设置有第一保温层3-2;进一步地,为了避免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通过溜灰板的缝隙落入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之间空腔内,长时间积灰难以去除,优选地,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和集灰导流板1之间还设置第二保温层3-1,且第二保温层3-1为轻质保温材料。
因为集灰导流板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内部,在实际应用中,由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组成的集灰导流板1,因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分别与水平面之间呈不同的倾斜角,所以会导致由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组成的集灰导流板1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3形成的空腔会大小不同。比如,若形成的空腔大,则高温静电除尘器内可利用的空间就越小;相应地,若形成的空腔小,则高温静电除尘器内可利用的空间就越大。为了能够使得集灰导流板1上的高温粉尘可以顺畅落灰,一般情况下,都是尽可能增大集灰导流板1的设置角度,但内置集灰导流板1为了尽可能少的侵占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空间,在满足使用要求、落灰顺畅的基础上溜灰板与水平面的角度尽可能小。
示例地,如图1所示,该清灰系统4包括动力气进口4-1,电磁控制阀4-4,动力气主管道4-2和清灰装置4-3。具体地,动力气进口4-1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外部,与动力气主管道4-2连接,向高温静电除尘器内提供有压有温无氧气体;电磁控制阀4-4设置动力气主管道4-2上,位于动力气进口4-1与高温静电除尘器之间;动力气主管道4-2的一端位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高温静电除尘器内;清灰装置4-3位于集灰导流板1上,与动力气主管道4-2连接,用于去除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
具体地,该清灰装置4-3可以是声波吹灰器,也可以是气体喷嘴。当该清灰装置4-3是声波吹灰器时,其可以将有压有温无氧气体转换为声波对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进行震动,从而去除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当该清灰装置4-3是气体喷嘴时,其可以向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吹有压有温无氧气体,从而去除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有压有温无氧气体可以是加热蒸汽,还可以是加热氮气。由于高温静电除尘器内部为易燃易爆气体,所以通过动力气进口进入的气体一定是不能包含有氧气。当清灰装置为声波吹灰器时,其在将有压有温无氧气体转换为声波对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进行震动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有压有温无氧气体没有转换为声波,其通过清灰装置对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吹气。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清灰系统4通过动力气主管道4-2将其他输送至高温静电除尘器内,动力气主管道4-2从正上方向下通入,由于每组集灰导流板1的面积比较大,但清灰装置4-3作用范围有限,若一个清灰系统4只包括一个清灰装置4-3,则其对集灰导流板1上形成的高温粉尘进行吹气时,会存在漏吹区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优选地,还包括动力气支管4-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动力气主管道4-2会垂直间隔连接多个动力气支管4-5,每个动力气支管4-5上会设置1个清灰装置4-3。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解决集灰导流板1上存在漏吹区域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气支管4-5和动力气主管道4-2均位于集灰导流板1上,当多个动力气支管4-5位于中间溜灰板上时,每个动力气支管4-5与上述清灰装置2均与中间溜灰板倾斜角度一致;当动力气支管4-5位于首端溜灰板上时,每个动力气支管4-5与清灰装置均与首端溜灰板倾斜角度一致。
进一步地,动力气支管4-5位于集灰导流板1上,当动力气支管4-5上连接的清灰装置4-3为声波吹灰器时,声波吹灰器与集灰导流板1的排灰口之间的直线距离介于5~7米。
进一步地,由于声波吹灰器的作用范围为正前方6-9m,周围直径2-3m;而气体喷嘴的作用范围相对于声波吹灰器的作用范围比较小。因此,若设置在动力气支管4-5上的清灰装置4-3为声波吹灰器时,如图3所示,每个动力气主管道4-2上间隔2米设置一个动力气支管4-5,且一个动力气主管道4-2上可以设置多个,每个声波吹灰器均与设置在其下方的中间溜灰板或者首端溜灰板相互平行;若设置在动力气支管4-5上的清灰装置4-3为气体喷嘴时,气体喷嘴位于首端溜灰板的上部。如图3所示,每个动力气主管道4-2上间隔0.2~0.4米设置一个动力气支管4-5,且一个动力气主管道4-2上可以设置多个,每个气体喷嘴均与设置在其下方的中间溜灰板或者首端溜灰板相互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动力气支管4-5上设置的声波吹灰器的数量与动力气主管道4-2的长度相关,也与上述有温有压无氧气体的气压和气量相关,动力气支管4-5的长度与集灰导流板1的面积相关;动力气支管4-5上设置的气体喷嘴的数量与动力气主管道4-2的长度相关,也与上述有温有压无氧气体的气压和气量相关,动力气支管4-5的长度与动力气主管道4-2和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之间的距离相关。
在实际应用中,压缩气体通过动力气进口4-1进入到动力气主管道4-2,动力气主管道4-2穿过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壳体3、第二保温层3-1或者动力气主管道4-2穿过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壳体3、第二保温层3-1、第一保温层3-2和集灰导流板1后进入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内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磁阀24控制动力气主管道4-2的气体通断,动力气主管道4-2中的气体最终通过动力气支管4-5和清灰装置4-3转换成高强度的声波或者风力作用于集灰导流板1上的积灰,使积灰顺着集灰导流板1滑动到埋刮板输送机2里面后被运走,除尘器可以高效稳定运行。
示例地,如图4~图6所示,该埋刮板输送机2主要包括进料口2-14,第一轴2-1,第二链条,刮板2-7、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
在实际应用中,进料口2-14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的顶部,而当埋刮板输送机2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的下方时,可以将进料口2-14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排灰口相对设置,即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内的高温粉尘可以进入到埋刮板输送机2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的顶部设置进料口2-14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该埋刮板输送机2包括的第一轴2-1,位于埋刮板输送机2外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一齿轮2-2,位于埋刮板输送机2内的中间段上设置两个第二齿轮2-4。具体地,第一齿轮2-2上设置有皮带或者第一链条,皮带或者第一链条与提供动力的电机2-3连接,当第一齿轮2-2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轴2-1转动,第一轴2-1转动可以带来设置在第一轴2-1上的两个第二齿轮2-4转动。
进一步地,在两个第二齿轮2-4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链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链条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二齿轮2-4上,相应地,在埋刮板输送机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二链条同时设置在第二齿轮2-4和第三齿轮上,从而可以在第二齿轮2-4转动的情况下,绕着第二齿轮2-4和第三齿轮进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2另一端的第三齿轮,数量也是两个,且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2-4相对应,由于第二齿轮2-4在第一轴2-1的带动下转动,可以带动第二链条转动,所以,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2另一端的第三齿轮,其可以是从动轮,即这两个第三齿轮可以不需要额外在设置外置电机2-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的排灰口的高温粉尘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的堆积,或者因为温度原因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沉积,优选地,在两个第二链条之间还设有刮板2-7,当两个第二链条在第一轴2-1带动下绕着第二齿轮2-4和第三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刮板2-7转动,当刮板2-7转动到埋管板输送机的底板上方时,可以带动落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的高温粉尘移动至下料口2-15,从而可以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的高温粉尘从排灰口运输至下料口2-15。
该高温物料保温输送的埋刮板输送机2,其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避免现有高温粉尘输送时,温度容易流失的问题;再者,通过在第一轴2-1上设置两个第二链条,并且增大了链条的规格,同时因壳体进行了内保温,解决了埋刮板输送机2内部高温时,设备膨胀的问题;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二链条上设置刮板2-7,可以将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的沉积的高温粉尘刮送至下料口2-15,从而可以解决高温粉尘因温度变化而沉积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的问题。
示例地,该高温物料保温输送的埋刮板输送机2包括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为了方便运输和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优选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可以包括多段,但在实际应用中,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是必须的,中间段壳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一种只包括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一种包括首端壳体、尾端壳体和一个中间段壳体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一种包括首端壳体、尾端壳体和多个中间段壳体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
在实际应用中,一种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其首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一轴2-1,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和第二轴,中间段壳体用于设置进料口2-14、下料口2-15;一种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其首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一轴2-1和进料口2-14,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第二轴和下料口2-15;一种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其首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一轴2-1和下料口2-15,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第二轴和进料口2-14。
示例地,进料口2-14可以设置在首端壳体的顶部,可以设置在中段壳体的顶部,还可以设置在尾端壳体的顶部;下料口2-15可以设置在尾端壳体的底部,可以设置在中段壳体的底部,还可以设置在首端壳体的底部。
具体地,当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包括首端壳体,多个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一种方式,首端壳体的顶部设置进料口2-14时,还可以在靠近首端壳体的中间段壳体顶部设置进料口2-14,相应地,靠近尾端壳体的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的底部设置下料口2-15;一种方式,首端壳体的底部设置下料口2-15时,还可以在靠近首端壳体的中间段壳体底部设置下料口2-15,相应地,靠近尾端壳体的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的顶部设置进料口2-1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温物料保温输送的埋刮板输送机2,其收集的高温粉尘为高温粉尘,其温度介于450℃~600℃,为了避免输送高温粉尘时,因高温使得壳体产生膨胀导致壳体损坏的问题,优选地,该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若包括多段时,则在每段接触的区域设置有膨胀间隙。
具体地,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首端壳体和中间段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中间段壳体和中间段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
示例的,设置在第二链条上的刮板2-7的数量可以包括多个,多个刮板2-7可以依次对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的高温粉尘进行刮送,在实际应用中,刮板2-7的下表面与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实际应用中,链条、导轨2-12、刮板2-7的制备料为耐热合金钢,比如15CrMo、35CrMo、42CrMo等铬钼钢和12Cr1MoV等铬钼钒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链条、导轨2-12、刮板2-7的具体材料不做限定。
示例地,该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包括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在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之间设置有保温材料。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埋刮板输送机2一般会悬挂于其他设备底部,为了避免过大的重量对配套设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设置在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之间的保温材料尽量选用质量比较轻的材质;但由于埋刮板输送机2内设置的链条、刮板2-7碰撞容易造成内层壳体2-8以及轻质保温材料被破坏的问题,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与高温粉尘和刮板2-7直接接触的区域,选用耐磨浇注料2-11的形式进行保温,其保温厚度为300mm,侧壁与顶部为了减轻重量选用容重为220kg/m3的陶瓷纤维模块进行保温,其保温厚度为300mm。
即内层壳体2-8的上表面位于两个链条的正上方,其上设置陶瓷纤维层2-10和外层壳体2-9;内层壳体2-8的下表面与埋刮板输送机底板的下表面相接触,其下以及两侧均设置耐磨浇注料2-11和外层壳体2-9;内层壳体2-8的两侧,均设置陶瓷纤维层2-10和外层壳体2-9。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包括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时,若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同时也包括多段,即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包括首端壳体、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或者包括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时,其每段壳体相应的也包括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
举例来说,当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包括首端壳体、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时,其包括首端壳体包括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中间段壳体包括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尾端壳体也包括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具体地,首端壳体包括的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的形状与首端壳体的形状一致,中间段壳体所包括的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的形状与中间段壳体的形状一致,尾端壳体所包括的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的形状与尾端壳体的形状一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首端壳体、中间段壳体、尾端壳体所包括的内层壳体2-8和外层壳体2-9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只要外层壳体2-9和内层壳体2-8之间设置的保温材料一致,且起到的作用一致即可。
示例地,第一轴2-1的第一端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外,其包括的第二端也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外,即第一轴2-1贯穿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设置。在实际应用中,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上开孔设置轴承,第一轴2-1贯穿轴承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上。为了提高第一轴2-1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密封性,优选地,在第一轴2-1和轴承之间、轴承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填充有密封填料。为了避免第一轴2-1和轴承之间漏气,优选地,在轴承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外设置保护罩2-6,即在第一轴2-1的第一端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设置保护罩2-6,在第一轴2-1的第二端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设置保护罩2-6;且保护罩2-6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通过充如氮气进行密封。
由于首端壳体内至少用于设置第一轴2-1,尾端壳体内至少用于设置第二轴,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高温粉尘的温度比较高,第一轴2-1和第二轴在高温作用下会将热量分别传递到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上,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会产生局部高温,导致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的强度降低,之后会导致第一轴2-1和第二轴倾斜,致使高温物料保温输送的埋刮板输送机2工作失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在保护罩2-6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充入氮气时,氮气不但可以对保护罩2-6和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之间进行密封,其还可以对来自第一轴2-1转动时产生的高温进行降温,即对来自第一轴2-1的高温进行降温,从而避免高温导致埋刮板输送机壳体2-5变软的问题发生。
示例地,该埋刮板输送机2还包括电机2-3、导轨2-12和导轨2-12限位装置2-13。具体地,电机2-3与第一轴2-1并排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2外,通过第一链条与第一齿轮2-2连接;
在埋刮板输送机2内的底部和中部分别并排设置两个导轨2-12,导轨2-12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链条的正下方,两个第二链条分别卡在导轨2-12上;每个导轨2-12上方均设置一个限位装置2-13,限位装置2-13用于限制第二链条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包括:集灰导流板,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清灰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用于去除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埋刮板输送机,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用于将所述高温粉尘输送至下料口;其中,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包括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设置集灰导流板,避免因高温导致刮灰系统包括的运动齿轮卡死的问题;该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其结构简单,可以在高温下自由伸缩,避免了因高温膨胀而导致除尘器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再者,通过设置在集灰导流板上的清灰系统,可以加速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的回收,避免堆积在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进一步地,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的埋刮板输送机,其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避免现有高温粉尘输送时,温度容易流失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灰导流板,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底部,用于收集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
清灰系统,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用于去除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
埋刮板输送机,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下方,用于将所述高温粉尘输送至下料口;其中,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包括的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为双层结构,且双层结构之间设置保温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导流板至少包括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所述首端溜灰板的下部、所述末端溜灰板的上部均与壳体连接,所述首端溜灰板的上部与所述末端溜灰板的下部接触;
所述首端溜灰板、所述末端溜灰板均与水平面呈20°-70°倾斜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灰导流板还包括至少1个中间溜灰板,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首端溜灰板和末端溜灰板接触;
所述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呈20°倾斜角,所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至少呈20°倾斜角;或者
所述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呈40°倾斜角,所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至少呈40°倾斜角;或者
所述首端溜灰板与水平面呈70°倾斜角,所述末端溜灰板与水平面至少呈70°倾斜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组所述集灰导流板与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之间设置第一保温层,且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上设置第二保温层;
每组所述集灰导流板的首端、末端均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密封接触;两组所述集灰导流板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壳体形成腔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系统包括:
动力气进口,其设置在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外部,与动力气主管道连接,向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内提供有压有温无氧气体;
电磁控制阀,其设置所述动力气主管道上,位于动力气进口与所述高温静电除尘器之间;
动力气主管道,其一端位于高温静电除尘器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高温静电除尘器内;
清灰装置,其设置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与所述动力气主管道连接,用于去除堆积在所述集灰导流板上的高温粉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动力气支管;
所述动力气主管道的出口垂直连接多个动力气支管,相邻两个所述动力气支管之间间隔0.2米~2米,每个所述动力气支管的出口设置一个清灰装置;
当多个所述动力气支管位于中间溜灰板上时,每个动力气支管与所述清灰装置均与中间溜灰板倾斜角度一致;或者当所述动力气支管位于首端溜灰板上时,每个动力气支管与所述清灰装置均与首端溜灰板倾斜角度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其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且所述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设置保温材料,进料口设置在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的顶部,用于接收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其中,所述高温粉尘的温度介于350℃-600℃;
所述埋刮板输送机还包括:
进料口,其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壳体的顶部,用于接收来自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的高温粉尘,其中,所述高温粉尘的温度介于350℃-600℃;
第一轴,其位于埋刮板输送机外的第一端上设置第一齿轮,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内的中间段上设置两个第二齿轮;
第二链条,两个所述第二链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齿轮上,且与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另一侧的两个第三齿轮连接;
刮板,其设置在两个所述链条上,用于在所述链条带动下,将设置在埋刮板输送机底板上的所述高温粉尘刮送至下料口;
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其包括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且所述内层壳体和外层壳体之间设置保温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包括多段;
首端壳体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轴,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和第二轴,中间段壳体用于设置进料口、下料口;
或者首端壳体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轴和进料口,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第二轴和下料口;
或者首端壳体用于设置所述第一轴和下料口,尾端壳体用于设置第三齿轮、第二轴和进料口;
其中,首端壳体和尾端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首端壳体和中间段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所述中间段壳体和所述中间段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所述中间段壳体和尾端壳体之间设置膨胀间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壳体的上表面位于两个所述链条的正上方,其上设置陶瓷纤维层和所述外层壳体;
所述内层壳体的下表面与埋刮板输送机底板的下表面相接触,其下以及两侧均设置耐磨浇注料和所述外层壳体;
所述内层壳体的两侧,均设置陶瓷纤维层和所述外层壳体,其中,所述陶瓷纤维层的厚度为300mm,所述耐磨浇注料的厚度为300mm。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贯穿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设置,其第二端位于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外;
所述第一轴的第一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上;所述第一轴的第二端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上;
且所述轴承和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之间设置填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和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外设置保护罩;
所述保护罩和所述埋刮板输送机壳体之间充氮气密封。
CN202221237049.5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Active CN217962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7049.5U CN217962958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7049.5U CN217962958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2958U true CN21796295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7049.5U Active CN217962958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29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62958U (zh)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CN205555549U (zh) 节能环保的顶堆门架取料场
CN113877309A (zh) 一种输送带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CN110260346A (zh) 一种锅炉除灰渣装置
CN114950732A (zh) 一种内置灰斗清积灰去结焦保温输送装置
CN103307616A (zh) 锅炉冷渣碎焦干排组合装置(机)
CN103557697A (zh) 一种新式回转窑
CN218936375U (zh) 一种捞渣机的炉底排渣装置
CN216259610U (zh) 一种输送带粉尘收集处理装置
CN202902309U (zh) 锅炉冷渣碎焦干排组合装置
CN104033894A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鳞斗式输渣系统
CN213737341U (zh) 一种防堵型曲线落煤结构
CN218459798U (zh) 高温静电除尘器内置集灰导流装置
CN211339383U (zh) 一种带水封两段式出焦装置
CN218859483U (zh) 高温物料保温输送的埋刮板输送机
CN209583084U (zh) 一种煤粉输送系统
CN212746527U (zh) 一种立式锅炉
CN209541334U (zh) 一种煤烘干冷却系统
CN203927896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冷鳞斗式输渣装置
CN203866248U (zh) 一种焦炉除尘设备
CN213578485U (zh) 一种利用烟气加热的煤烘干除尘及进料系统
CN106833692A (zh) 一种油砂干馏系统
CN208222544U (zh) 一种对冲燃烧锅炉二次风箱清灰装置
CN112208956A (zh) 一种落煤管自动清理防堵塞装置
CN219121062U (zh)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710075 7th floor, block B, Huajing Plaza, No.20, Fenghui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Longj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75 7th floor, block B, Huajing Plaza, No.20, Fenghui South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XIKU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