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9847U -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9847U
CN217949847U CN202221641847.4U CN202221641847U CN217949847U CN 217949847 U CN217949847 U CN 217949847U CN 202221641847 U CN202221641847 U CN 202221641847U CN 217949847 U CN217949847 U CN 217949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teel column
shaped
pull rod
new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418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培琰
张杰胜
李张荣
张俊峰
王建强
焦禹铭
陈兴江
宋义栋
马飞虎
彭应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filed Critical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TCE Group
Priority to CN2022216418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9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9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9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包括U型拉杆,其中U型拉杆从外墙的室外侧穿入并从室内侧伸出;至少两组连接组件,所述U型拉杆的两自由端部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钢柱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组件内包含有L型连接件和槽型件,其中连接件上开设用来微调钢柱垂直度的微调孔;本申请将U型拉杆从外墙的室外穿入从室内穿出,并将拉杆的两端使用连接组件对钢柱进行固定,拉杆与外墙通孔之间的间隙使用泥浆填充,保证拉杆、外墙以及钢柱的有效拉结效果;同时连接组件内的L型连接件,其未开孔的一个肢与钢柱固定;拉杆的自由端穿过另一肢开设微调孔进行螺母固定,通过微调孔对钢柱位置和垂直度进行微调,保证了墙体与钢柱的有效拉结。

Description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建筑建造过程中,通常需采用柱梁结构,以对建筑整体进行支撑。而在柱梁结构搭建过程中,一般需通过柱梁连接节点结构将各部件连接、组装,以形成梁构件,从而完成柱梁结构的搭建,以实现柱梁结构的使用。
本申请用于墙体与新增内钢柱的连接,来对建筑整体进行支撑,参照图1 所示,在外墙1的外部装设新增钢柱3,钢柱3一般沿外墙通高,即钢柱3的高度一般与外墙1的高度相同,有时候会略底,详细参照钢柱安装时的具体结构来确定;采用外墙增加钢柱的做法来保证墙体的安全性。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外墙和钢柱的节点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结构复杂,传统钢柱使用时间久了还有可能出现稳定性不足,且钢柱在安装时需要保证垂直度,还需要和对应的钢梁连接,此时往往在定位时,需要对柱的位置进行微调。基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包括:
至少一组U型拉杆,其中U型拉杆从外墙的室外侧穿入并从室内侧伸出,且U型拉杆的两平行杆水平固设在外墙开设的通孔内;该U型拉杆的两自由端部位于钢柱的两侧;
连接组件,所述U型拉杆的两自由端部分别通过连接组件与钢柱的两端固定;
所述连接组件内包含有连接件,其中连接件上开设微调孔,用来微调新型钢柱垂直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采用“L”型结构;连接件的其中一边贴在外墙的室内侧面上、另一边与钢柱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调孔采用腰形孔、长方形孔或者椭圆形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组件还包含有:
槽形扣件和螺母,所述槽形扣件的中间位置开设圆孔;所述槽形扣件设在连接件背向外墙的一侧,且圆孔与微调孔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槽形扣件的凹槽宽度和连接件宽度相等,槽形扣件套在L形连接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拉杆的两个自由端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U型拉杆的自由端部依次穿过连接件上的微调孔、槽形扣件上的圆孔,最后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墙的室外侧沿外墙的高度等距布置多组通长钢筋,所述通长钢筋位于U型拉杆和外墙之间,其中U型拉杆抵住多组通长钢筋与外墙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通过将U型拉杆从外墙的室外侧穿入并从室内侧穿出,并将拉杆的两个自由端使用连接组件对钢柱进行固定,且拉杆与外墙通孔之间的间隙使用灌浆料压密注浆填充,进而保证拉杆、外墙以及钢柱的有效拉结效果;同时连接组件内的连接件,其为开槽的短肢与钢柱固定;拉杆的自由端穿过另一肢开设的微调孔并配合槽型扣件通过螺母固定,可通过微调孔来对钢柱位置和垂直度进行微调,保证了墙体与钢柱的有效拉结,还保证了外墙体和钢柱的可靠连接,协同变形,保证了外墙体的安全性;
其次,通过在外墙体的室外侧沿着墙体的高度等距设有多个通长钢筋,该通常钢筋与U型拉杆垂直分布,U型拉杆抵住通长钢筋与墙体安装,可保证 U型拉杆与外墙安装时的稳定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与U型拉杆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A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槽形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中的B-B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墙;2、连接组件;21、连接件;211、微调孔;22、槽形扣件;221、圆孔;23、螺母;3、钢柱;4、U型拉杆;5、通孔;6、通长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在外墙1的外部装设置与外墙1等高或者略低的钢柱3,钢柱3均通过U型拉杆4将其固定在墙体上,需要注意的是,U型拉杆4沿着外墙1的高度可以设置多组,多组U型拉杆4的设置可保证钢柱3和外墙安装时的稳定;钢柱3可以选用箱型(如图1中所述)或者H型,在安装的时候,正方或者90度放置均可,具体形状,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包括至少一组U型拉杆4,也可以设置沿着外墙的高度0.5m-1.0m的间距设置多组,具体U型拉杆4的数量视外墙的高度选择,保证外墙和钢柱的稳定(参照图1所示);其中U型拉杆4从外墙的室外侧穿入并从室内侧伸出,参照图2所示,U型拉杆4的开口朝向钢柱3设置,且U型拉杆4的两平行杆水平固设在外墙开设的通孔5内,此时U 型拉杆4的两个平行杆与通孔5之间会存在缝隙,该缝隙采用灌浆料压密注浆罐实,保证U型拉杆4与墙体之间的密封和稳定效果;同时该U型拉杆4 的两自由端部位于钢柱的左右两侧(该方向参照图2中钢柱的位置)。
参照图2所示,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还包括至少两组连接组件2,U型拉杆4的两自由端部分别通过连接组件2与钢柱的左右两端固定(该方向参照图2中钢柱的位置),即从钢柱3的左右两侧对钢柱3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对连接组件2做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3、图4和图5,连接组件2内包含有连接件21,其中连接件采用“L”型结构;连接件21的其中一边贴在外墙的室内侧面上、另一边与钢柱固定;其中连接件21上开设微调孔 211,用来微调新型钢柱垂直度;该微调孔211选用腰形孔;当操作者需要微调钢柱的时候,可直接带动连接件21进行微调,即调节U形拉杆4在微调孔内的位置,进而调节钢柱的位置和垂直度关系,保证钢柱与地面保持垂直;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他同上区别:该微调孔211选用长方形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其他同上区别:该微调孔211选用椭圆形孔。
本申请参照图6和图7,连接组件2还包含有槽形扣件22和螺母23,槽形扣件22的中间位置开设圆孔221;将槽形扣件22设置成U型状结构,并将槽型件22焊接在L形连接件21焊接在背向外墙的一侧,并把圆孔221与微调孔211对应。
参照图4所示,U型拉杆4的两个自由端部均设有外螺纹;U型拉杆4的自由端部依次穿过连接件21上的微调孔211、槽形扣件22上的圆孔221,最后通过螺母23进行固定,此时微调孔211、槽形扣件22上的圆孔221、U型拉杆4的两个自由端部和螺母23,三者的在同一条直线上;当操作者需要微调钢柱的时候,将螺母23松开、槽形扣件22取下,然后带动上下两个连接件进行移动微调,微调到所需位置后,将槽型件22对准U型拉杆4的自由端,并将圆孔221插入到U型拉杆4的自由端,随后使用螺栓23将U型拉杆4、槽型件22和连接件21进行紧固,即可实现对钢柱的微调。
本申请中,参照图1,外墙的室外侧沿外墙的高度等距布置多组通长钢筋 6,其中通长钢筋可以等距设置四组、五组或者六组等,具体数量选择视U型拉杆4的尺寸进行选择;通长钢筋6位于U型拉杆4和外墙之间,其中U型拉杆4抵住多组通长钢筋6与外墙连接,随后使用混凝土将U型拉杆4和通长钢筋6封住(如图1所示);通长钢筋6垂直于U型拉杆4分布,对外墙1 的安装起到一定的抗震,提高腔体的承载能力,同时保证U型拉杆4和外墙1 之间的稳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通长筋源于抗震构造要求,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由于通长钢筋属于现有的比较成熟的结构,故在本申请中,对此具体结构不做详细的赘述。
本申请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证墙体稳固和钢柱的可调性;具体的操作原理如下:图1展示的是墙体与钢柱连接的平面图,图2展示的是墙体与钢柱连接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在墙体的水平方向上,首先钢柱3的左右两侧各75mm(此处的距离视连接件21的具体大小选择)处开设通孔5(通孔的直径视U型拉杆的尺寸进行选择,需要大于U型拉杆中的水平杆的直径);墙体的竖直方向上,沿着墙体竖直高度每0.5—1.0m(此处的距离视钢柱3的具体大小选择)开设通孔5,其中通孔的大小视U型拉杆4的直径选择,通孔5 能够使U型拉杆4导入;
然后在外墙1的室外侧沿着墙体的高度布置多个通长钢筋6;通长钢筋6 的数量视U型拉杆4的尺寸进行选择;然后将U型拉杆4开口朝向钢柱3,随后将U型拉杆4两个平行杆穿入到墙体内开设的通孔5,并从外墙的室内侧穿出一部分,此时U型拉杆4将多个通长钢筋6抵在外墙1的外侧壁上,最后使用混凝土浇筑,将U型拉杆4和通长钢筋6牢牢紧固在外墙1上;
再将钢柱3的左右两侧与L型连接件12未开孔的一肢平行放置,然后将两者进行焊接;
随后将钢柱3及连接的两个连接件21卡在外墙1的室内侧,并将连接件开设的微调孔套在U形拉杆4的两个自由端部,然后在U形拉杆4外再套上槽型件6,并将二者进行焊接,最后将U型拉杆4端部的螺纹处扭紧螺母23,螺母23抵住槽型件和连接件;
当操作者需要调节钢柱3的时候,可将螺母松开,随后微调整钢柱3至完全就位后,再次扭紧螺母23即可,采用上述设置解决了传统的钢柱3无法调节的缺陷、倾斜晃动歪斜和无法进行微调更换的缺陷,本申请的设置可大大减小成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适用范围广;
本申请U形拉杆4可以设置多组,具体数量可以参考外墙1的具体高度, U形拉杆4可沿着外墙1的高度,如图1所示每间隔0.5m-1m的距离设置一组 (具体间隔根据操作者需要进行安装设置),能够保证钢柱3与墙体的稳定性,每组都采用上述同样的方式安装在外墙1上,具体钢柱3的数量视操作者所需选择安装。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故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各种等同变换,均为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U型拉杆(4),其中U型拉杆(4)从外墙的室外侧穿入并从室内侧伸出,且U型拉杆(4)的两平行杆固设在外墙开设的通孔(5)内;该U型拉杆(4)的两自由端部位于钢柱的两侧;
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将U型拉杆(4)与钢柱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2)内包含有连接件(21),其中连接件(21)上开设微调孔(211),用来微调钢柱垂直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1)采用“L”型结构;连接件(21)的其中一肢贴在外墙的室内侧面上、另一肢与钢柱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调孔(211)采用腰形孔、长方形孔或者椭圆形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还包含有:
槽形扣件(22)和螺母(23),所述槽形扣件(22)的中间位置开设圆孔(221);所述槽形扣件(22)设在连接件(21)背向外墙的一侧,且圆孔(221)与微调孔(211)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扣件(22)的凹槽宽度和连接件(21)宽度相等,槽形扣件(22)套在L形连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拉杆(4)的两个自由端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U型拉杆(4)的自由端部依次穿过连接件(21)上的微调孔(211)、槽形扣件(22)上的圆孔(221),最后通过螺母(23)进行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的室外侧沿外墙的高度等距布置多组通长钢筋(6),所述通长钢筋(6)位于U型拉杆(4)和外墙的室外侧之间,其中U型拉杆(4)抵住多组通长钢筋(6)与外墙连接。
CN202221641847.4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Active CN217949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1847.4U CN217949847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41847.4U CN217949847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9847U true CN217949847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8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41847.4U Active CN217949847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9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72383U (zh) 一种稳定的梁柱连接节点
CN211735765U (zh) 型钢混凝土柱梁抗震结构
JP2004176482A (ja) 非埋込み型柱脚の施工方法及びその非埋込み型柱脚構造
JP3798420B1 (ja) 鉄骨・鉄筋補強型乾式ブロック組積工法
CN217949847U (zh) 一种既有外墙与新增钢柱连接节点
JPH10152998A (ja) 既存建築物の耐震補強構造
CN216766203U (zh) 一种带有斜撑结构的装配式梁柱
CN214833454U (zh) 一种加强型钢结构梁柱节点
JP3076539B2 (ja) 閉鎖形断面柱と梁の接合構造
KR102093070B1 (ko) 갭레벨 플레이트와 슬리브 앵커캡으로 전단합성 일체화시킨 내부사각 문형 인프레임 내진 보강 방법
CN21131287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
CN114837060B (zh) 一种桥梁建造工程用安全型临时栈道结构
CN219672083U (zh) 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大层高外脚手架连墙构造装置
CN21941128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梁柱节点连接结构
CN217079269U (zh) 一种建筑工程装配式支撑埋入式剪力墙
CN219527935U (zh) 一种箱型截面梁柱节点结构
CN21397957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钢桁架结构
CN218990493U (zh) 装配式农房
CN115198785B (zh) 一种便于施工的钢结构柱独立抗震基础
CN218623859U (zh) 门柱及框架门楼
CN220704838U (zh) 一种高层抗震框架剪力墙
CN212984299U (zh) 一种新型石材挂件装置
CN220414499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拼装的钢梁柱节点
CN214785949U (zh) 一种板面主次龙骨快装早拆耳形连接件
CN21995221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