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9485U - 钢筋桁架楼承板 - Google Patents

钢筋桁架楼承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9485U
CN217949485U CN202221780814.8U CN202221780814U CN217949485U CN 217949485 U CN217949485 U CN 217949485U CN 202221780814 U CN202221780814 U CN 202221780814U CN 217949485 U CN217949485 U CN 2179494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bar truss
connecting side
reinforcing
b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081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鲁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78081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94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94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94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模板,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为高强度纤维水泥板;底模板的两侧设置为主连接侧和副连接侧,主连接侧和副连接侧位置相对设置,主连接侧设置为L型,副连接侧设置为与主连接侧相配合的倒L型;所述钢筋桁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呈间隔分布的加强钩,加强钩为L型板;所述钢筋桁架位于下弦钢筋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以及加强板和加强钩均嵌入底模板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的楼承板加工复杂、施工效率低以及楼承板受限于建筑类型应用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Description

钢筋桁架楼承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中,常见有三种类型的楼承板,第一种是传统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构件中的混凝土预制楼承板,但是这种楼承板的缺点是重量大,必须机械吊装,人工辅助安装,存在施工过程安全性低的问题;第二种是镀锌铁皮楼承板,由于这种楼承板采用镀锌铁材料,与石膏粉的粘连性差,因此无法用于住宅建筑进行吊顶,只能用于进行吊顶的公共建筑;第三种是底模板采用水泥板的楼承板,这种楼承板的缺点是底模板需要在工地进行切割,并且钢筋桁架和底模板之间需要用连接件连接,而连接件在底模板上的安装及钢筋桁架和底模板的组装,只能在工地进行人力手工制作,这就导致了加工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达到解决现有的楼承板加工复杂、施工效率低以及楼承板受限于建筑类型应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和底模板,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上弦钢筋、下弦钢筋和腹杆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为高强度纤维水泥板;底模板的两侧设置为主连接侧和副连接侧,主连接侧和副连接侧位置相对设置,主连接侧设置为L型,副连接侧设置为与主连接侧相配合的倒L型;所述钢筋桁架底部嵌入底模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桁架位于下弦钢筋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嵌入底模板内,底模板的上端面位于下弦钢筋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桁架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呈间隔分布的加强钩,加强钩为L型板;所述钢筋桁架位于下弦钢筋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以及加强板和加强钩均嵌入底模板内,底模板的上端面位于下弦钢筋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设计将钢筋桁架嵌入底模板内,而底模板采用高强度纤维水泥板,此方案能够保证钢筋桁架和底模板的连接强度,又能保证钢筋桁架的腹杆钢筋下部不外露,避免腹杆钢筋锈蚀;并且此方案存在以下优势:
1.此方案采用高强度纤维水泥板作为底模板材料,一方面可以通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吊顶,不受限于建筑类型应用;另一方面重量轻,每块楼承板需要两人就可以配合搬运、安装施工;
2.此方案能够在工厂车间进行规模化生产,成品的楼承板能够运输至工地直接进行安装施工,节省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在钢筋桁架下方设计有加强板和加强钩,加强板、加强钩以及腹杆钢筋下部一起嵌入底模板,用于提高钢筋桁架和底模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楼承板,解决了楼承板加工复杂、施工效率低以及楼承板受限于建筑类型应用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图1引出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钢筋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由图5引出的左侧视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钢筋桁架;11、上弦钢筋;12、下弦钢筋;13、腹杆钢筋;2、底模板;201、主连接侧;202、副连接侧;3、加强板;4、加强钩;A、梁翼缘;B、支座竖筋;C、支座水平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1和底模板2;钢筋桁架1包括上弦钢筋11、下弦钢筋12和腹杆钢筋13;底模板2为高强度纤维水泥板;底模板2的两侧设置为主连接侧201和副连接侧202,主连接侧201和副连接侧202位置相对设置,主连接侧201设置为L型,副连接侧202设置为与主连接侧201相配合的倒L型;钢筋桁架1位于下弦钢筋12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13嵌入底模板2内,底模板2的上端面位于下弦钢筋12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钢筋桁架1和底模板2的连接强度,又能保证钢筋桁架1的腹杆钢筋13下部不外露,避免腹杆钢筋13锈蚀。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厂车间通过钢筋桁架1和高强度纤维水泥板两道生产线联合作业而成。在钢筋桁架1生产线上,按照建筑图纸要求的尺寸规格生产单个钢筋桁架1,之后再通过联合生产线设备以三个钢筋桁架1组合为一组,运送到组合生产线的安装设备上,同时,高强度纤维水泥板生产线上,将按照施工图纸规格型号生产的高强度水泥纤维板在水泥初凝之前,也运送到组合生产线上,接下来,将各组钢筋桁架1按照楼承板图纸尺寸要求分别压入每块水泥板内,之后将两者送入养护设备内进行养护,待高强度水泥纤维板凝固达到足够强度后送出,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制作,制作好的楼承板直接进行打包运输至工地进行施工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每块仅需要一至二人即可搬运,搬运至梁上,需要二人配合进行施工安装,楼承板搬运至梁上,参阅图3,其两端放置在梁翼缘A上,两块楼承板之间通过主连接侧201和副连接侧202配合实现拼接,待楼承板铺设一定面积时,需要及时把支座竖筋B和支座水平筋C将钢筋桁架1绑扎或焊接,确保楼承板连成一个整体。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厂车间进行规模化生产,成品的楼承板能够运输至工地直接进行安装施工,节省了加工步骤,并且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劳动强度低,施工操作简单,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底模板2采用高强度纤维水泥板,可以通用于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进行吊顶,不受限于建筑类型应用。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钢筋桁架楼承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4~图6,钢筋桁架1的下方焊接有加强板3;加强板3上方中间位置焊接有呈间隔分布的加强钩4,加强钩4为L型板;钢筋桁架1位于下弦钢筋12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13以及加强板3和加强钩4均嵌入底模板2内,底模板2的上端面位于下弦钢筋12的下方。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关键在于:钢筋桁架1下方设计有加强板3和加强钩4,加强板3、加强钩4全部嵌入底模板2内,用于提高钢筋桁架1和底模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参照实施例一,需要关注的一点在于楼承板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钢筋桁架1在压入水泥板这一阶段时,加强板3和加强钩4要全部压入水泥板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的楼承板,解决了楼承板加工复杂、施工效率低以及楼承板受限于建筑类型应用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

Claims (3)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钢筋桁架(1)和底模板(2),所述钢筋桁架(1)包括上弦钢筋(11)、下弦钢筋(12)和腹杆钢筋(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2)为高强度纤维水泥板;底模板(2)的两侧设置为主连接侧(201)和副连接侧(202),主连接侧(201)和副连接侧(202)位置相对设置,主连接侧(201)设置为L型,副连接侧(202)设置为与主连接侧(201)相配合的倒L型;所述钢筋桁架(1)底部嵌入底模板(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1)位于下弦钢筋(12)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13)嵌入底模板(2)内,底模板(2)的上端面位于下弦钢筋(1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桁架(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加强板(3);加强板(3)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呈间隔分布的加强钩(4),加强钩(4)为L型板;
所述钢筋桁架(1)位于下弦钢筋(12)下方的部分腹杆钢筋(13)以及加强板(3)和加强钩(4)均嵌入底模板(2)内,底模板(2)的上端面位于下弦钢筋(12)的下方。
CN202221780814.8U 2022-07-12 2022-07-12 钢筋桁架楼承板 Active CN2179494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0814.8U CN217949485U (zh) 2022-07-12 2022-07-12 钢筋桁架楼承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0814.8U CN217949485U (zh) 2022-07-12 2022-07-12 钢筋桁架楼承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9485U true CN217949485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0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0814.8U Active CN217949485U (zh) 2022-07-12 2022-07-12 钢筋桁架楼承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94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02219B (zh)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钢-混组合楼盖体系及设计计算方法
CN110725455A (zh) 一种装配式叠合楼板横向连接方法
CN104863296A (zh) 一种整体模块式钢筋桁架楼层板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60723A (zh) 一种带立体桁架临时支撑的装配式大模块半焊接叠合梁板结构
CN108018975A (zh) 锚固连接件及预制楼板装配结构体系
CN217949485U (zh) 钢筋桁架楼承板
CN112854576A (zh) 一种板底外露轻钢的新型混凝土叠合楼板
CN108412099A (zh) 全厚度后埋钢筋连接式混凝土预制板及连接方法
CN211143440U (zh) 一种装配式双向钢筋桁架楼板
CN112012105A (zh) 一种斜拉桥的齿块拉杆组合型索塔锚固结构
CN209723337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架结构组合楼板
CN218345930U (zh) 一种桥梁结构
CN216641055U (zh) 钢壳复合水泥板免拆模剪力墙
CN216196728U (zh) 一种悬挑式预制看台板滑移安装装置
CN214658142U (zh) 一种钢丝网灌浆料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
CN210439668U (zh) 一种波纹钢组合模板及波纹钢-混凝土组合构件
CN211949131U (zh) 一种组合上弦波纹腹板密肋次梁楼盖系统
CN211114317U (zh) 一种钢筋桁架组合楼板
CN114808661A (zh) 一种应用于装配式钢-开孔预制混凝土板组合梁中的并列异形pbl剪力连接系统
CN113653239A (zh) 一种自承式钢筋桁架模板体系施工方法
CN111648255A (zh) 一种适用于快速化施工的变截式悬臂模板和采用变截式悬臂模板的施工方法
CN113123506A (zh) 一种基于uhpc的预制免拆模钢筋桁架楼承板及使用方法
CN220167250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楼板的连接机构
CN204781310U (zh) 一体化建筑模块结构
CN217974834U (zh) 一种用于叠合楼板拼缝的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