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5892U -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 Google Patents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5892U
CN217935892U CN202221359476.0U CN202221359476U CN217935892U CN 217935892 U CN217935892 U CN 217935892U CN 202221359476 U CN202221359476 U CN 202221359476U CN 217935892 U CN217935892 U CN 217935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ise reduction
noise
reduction channel
wireless bluetooth
bluetooth head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594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anze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anze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anze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anze Acoust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594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5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5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5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喇叭机构和降噪机构;耳机外壳内设有内腔,耳机外壳的外壁设有连通内腔的出音管,喇叭机构和降噪机构均安装于内腔;耳机外壳的外壁还设有均连通内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喇叭机构包括降噪主体和麦克风;降噪主体挖设有第一降噪通道和第二降噪通道;第一降噪通道的两端分别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第二降噪通道的第一端口与第一降噪通道的中部连通,第二降噪通道的第二端口安装有麦克风,且麦克风与第二端口之间具有连通内腔的进气间隙;上述的结构,减缩风噪效果显著,用户在运动时,能大幅度地降低风噪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运动耳机的音质。

Description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耳机(Earphones;Headphones;Head-sets;Earpieces)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目前,市面上具有各种类型的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其中主动降噪技术为成熟的现有技术,主动降噪是通过麦克风收集噪音,再经过声学工程师们计算和设计出的一系列软硬件算法,由电路生成于噪音相反的反向声波,通过喇叭发射出去,最终噪音和反向声波相互抵消,实现降噪。上述的主动降噪蓝牙耳机在室内使用时,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但是,在室外使用时,由于环境中存在风噪,特别是在走路、跑步或骑行时,耳机使用环境中的风噪会比较大,风吹从耳机的进气口吹进耳机内会生产呼呼嗡嗡的噪音,严重干扰使用者听歌的音质。然而,现有的主动降噪蓝牙耳机暂时无法实现大幅度降低风噪,运动时听歌依然存在风噪的干扰,导致运动类型耳机的音质无法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主动降噪蓝牙耳机暂时无法实现大幅度降低风噪,运动时听歌依然存在风噪的干扰,导致运动类型耳机的音质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外壳、喇叭机构和降噪机构;所述耳机外壳内设有内腔,所述耳机外壳的外壁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出音管,所述喇叭机构和所述降噪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耳机外壳的外壁还设有均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喇叭机构包括降噪主体和麦克风;所述降噪主体挖设有第一降噪通道和第二降噪通道;所述第一降噪通道的两端分别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降噪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第二端口安装有所述麦克风,且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具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降噪通道为弧形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尺寸由其第一端口向其第二端口逐渐增大。
可选地,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中部嵌设有降低风噪层。
可选地,所述降低风噪层为海绵层、泡棉层或网布层。
可选地,所述第二端口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麦克风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麦克风的麦头正对所述第二降噪通道。
可选地,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出音管位于所述耳机外壳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降噪主体包括壳体和适配盖合所述壳体的盖板;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噪通道和所述第二降噪通道。
可选地,所述喇叭机构包括一动圈单元和多个动铁单元;所述动圈单元靠近所述出音管,多个所述动铁单元位于所述动圈单元的旁侧。
可选地,所述内腔设有均连通所述出音管的一动圈容置槽和多个动铁容置槽,所述动圈单元适配安装于所述动圈容置槽,多个所述动铁单元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动铁容置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用户户外运动时,空气在流动时会产生风噪,空气流速越快,产生的风噪越大,风噪过大时,风噪从进气口进入第一降噪通道内,其中一部分风噪从进气口流出第一降噪通道,形成空气环流,减缩并排出一部分风噪,只有少部分风噪流进第二降噪通道内,大大减小了流进耳机外壳内的风噪,然后麦克风接收到风噪噪音,通过喇叭发射出与风噪噪音相反的反向声波,最后风噪噪音和反向声波相互抵消,降噪效果好。因此,上述的结构,减缩风噪效果显著,用户在运动时,能大幅度地降低风噪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运动耳机的音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隐藏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机构的另一视角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降噪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耳机外壳;110、内腔;120、出音管;130、进气口;140、出气口;
200、喇叭机构;210、动圈单元;220、动铁单元;
300、降噪机构;310、降噪主体;311、第一降噪通道;312、第二降噪通道;312a、第一端口;312b、第二端口;313、进气间隙;314、嵌入槽;315、安装槽;316、壳体;317、盖板;320、麦克风;330、降低风噪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提供一种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外壳100、喇叭机构200和降噪机构300。
其中,参照图1-图5,所述耳机外壳100内设有内腔110,所述耳机外壳100的外壁设有连通所述内腔110的出音管120,出音管120用于连接耳塞(图未示出),用户将耳塞插进耳朵内,进行耳机佩戴。
其中,参照图1-图5,所述喇叭机构200和所述降噪机构300均安装于所述内腔110。所述耳机外壳100的外壁还设有均连通所述内腔110的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40,进气口130和出气口140位置相对设置。
其中,参照图1-图5,所述喇叭机构200包括降噪主体310和麦克风320。所述降噪主体310挖设有第一降噪通道311和第二降噪通道312。所述第一降噪通道3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30和所述出气口140连通。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的第一端口312a与所述第一降噪通道311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的第二端口312b安装有所述麦克风320,且所述麦克风320与所述第二端口312b之间具有连通所述内腔110的进气间隙313,外界空气能沿第一降噪通道311和第二降噪通道312从进气间隙313流进所述内腔110内,以平衡喇叭机构200振动时产生的气压。
参照图1-图5,用户户外运动时,空气在流动时会产生风噪,空气流速越快,产生的风噪越大,风噪过大时,风噪从进气口130进入第一降噪通道311内,其中一部分风噪从进气口130流出第一降噪通道311,形成空气环流,减缩并排出一部分风噪,只有少部分风噪流进第二降噪通道312内,大大减小了流进耳机外壳100内的风噪,然后麦克风320接收到风噪噪音,通过喇叭(动圈喇叭或动铁喇叭)发射出与风噪噪音相反的反向声波,最后风噪噪音和反向声波相互抵消,降噪效果好,去掉风噪噪音后的空气从第二降噪通道312的第二端口312b流进耳机外壳100内,来平衡喇叭机构200振动时产生的气压,使喇叭机构200能更好地发声。因此,上述的结构,减缩风噪效果显著,用户在运动时,能大幅度地降低风噪的干扰,从而进一步提升了运动耳机的音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第一降噪通道311为弧形通道,减小对空气的阻挡,使风噪噪音快速地沿第一降噪通道311从出气口140流出,从而将大部分风噪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的尺寸由其第一端口312a向其第二端口312b逐渐增大,空气从第二降噪通道312较窄的一端流动至较宽的一端,空气的流速会被减慢,从而降低空气流动时形成的风噪噪音,具有进一步降低风噪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的中部嵌设有降低风噪层330,降低风噪层330能吸收并减缩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内的部分风噪,具有进一步降低风噪的效果,最后流动到麦克风320位置的风噪已经被大幅度消除和降低,降低风噪的效果好,即使在走路、跑步或骑行时风吹进耳机内也不会生产呼呼嗡嗡的噪音,提升耳机听歌的音质。
进一步地,所述降低风噪层330为海绵层、泡棉层或网布层,海绵层、泡棉层或网布层具有吸收降低噪的作用,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5,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的中部挖设有嵌入槽314,所述降低风噪层330适配嵌设于所述嵌入槽314,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5,所述第二端口312b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315,所述麦克风32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315,安装方便,且所述麦克风320的麦头正对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以便麦克风320能快速接收到从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传来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进气口130、所述出气口140和所述出音管120位于所述耳机外壳100的同一侧。用户佩戴时,出音管120结合耳塞插接于耳朵内,所述进气口130、所述出气口140朝向并贴近用户的耳朵,使所述进气口130、所述出气口140避开用户运动时的迎风面,从而将降低空气流进第一降噪通道311时产生的风噪,是风噪最小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降噪主体310包括壳体316和适配盖合所述壳体316的盖板317。所述壳体316与所述盖板317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噪通道311和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便于在降噪主体310内加工所述第一降噪通道311和所述第二降噪通道312,简化加工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所述喇叭机构200包括一动圈单元210和多个动铁单元220。所述动圈单元210靠近所述出音管120,多个所述动铁单元220位于所述动圈单元210的旁侧。其中,动圈单元210为动圈喇叭,动铁单元220为动铁喇叭。通过动圈单元210和动铁单元220分别分出不同频率的声波,能丰富该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的音质。
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5,所述内腔110设有均连通所述出音管120的一动圈容置槽和多个动铁容置槽,所述动圈单元210适配安装于所述动圈容置槽,多个所述动铁单元220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动铁容置槽,便于将动圈单元210和动铁单元220固定安装与所述内腔110。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外壳、喇叭机构和降噪机构;所述耳机外壳内设有内腔,所述耳机外壳的外壁设有连通所述内腔的出音管,所述喇叭机构和所述降噪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内腔;所述耳机外壳的外壁还设有均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喇叭机构包括降噪主体和麦克风;所述降噪主体挖设有第一降噪通道和第二降噪通道;所述第一降噪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降噪通道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第二端口安装有所述麦克风,且所述麦克风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具有连通所述内腔的进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通道为弧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尺寸由其第一端口向其第二端口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噪通道的中部嵌设有降低风噪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低风噪层为海绵层、泡棉层或网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的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麦克风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麦克风的麦头正对所述第二降噪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所述出气口和所述出音管位于所述耳机外壳的同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主体包括壳体和适配盖合所述壳体的盖板;所述壳体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噪通道和所述第二降噪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机构包括一动圈单元和多个动铁单元;所述动圈单元靠近所述出音管,多个所述动铁单元位于所述动圈单元的旁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设有均连通所述出音管的一动圈容置槽和多个动铁容置槽,所述动圈单元适配安装于所述动圈容置槽,多个所述动铁单元分别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所述动铁容置槽。
CN202221359476.0U 2022-05-31 2022-05-31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Active CN217935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9476.0U CN217935892U (zh) 2022-05-31 2022-05-31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59476.0U CN217935892U (zh) 2022-05-31 2022-05-31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5892U true CN217935892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0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59476.0U Active CN217935892U (zh) 2022-05-31 2022-05-31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5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323B (zh)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CN102835133B (zh) 适于风噪声抑制的助听器
CN213638177U (zh) 一种耳机
CN106454574A (zh) 耳塞式耳机麦克风模块
CN213522326U (zh) 一种半入耳式带三麦克风的耳机
CN210579147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14544741U (zh) 降噪耳机
CN217935892U (zh) 降噪防损的无线蓝牙耳机
CN216565544U (zh)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CN212727376U (zh) 一种可降噪的耳机喇叭腔体
CN211909132U (zh) 一种双12寸有源四分频线性阵列音箱
CN214205811U (zh) 减弱耳机风燥结构
CN210670507U (zh) 一种降噪耳机主体及降噪耳机
CN210807564U (zh) 耳机
CN208783051U (zh)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CN207968806U (zh) 一种高保真的耳机喇叭
CN103634719B (zh) 一种耳机
CN220693315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WO2024027456A1 (zh) 耳机及耳机系统
CN212086464U (zh) 一种主动降噪tws耳机
JP3224623U (ja) 補聴器付きイヤホン
CN212486758U (zh) 一种耳机
CN219627880U (zh) 一种具有双出音孔的气传导耳机
CN219780343U (zh) 出声腔结构及开放式耳机
CN215581647U (zh) 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