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783051U -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783051U
CN208783051U CN201821731656.0U CN201821731656U CN208783051U CN 208783051 U CN208783051 U CN 208783051U CN 201821731656 U CN201821731656 U CN 201821731656U CN 208783051 U CN208783051 U CN 2087830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hone
noise reduction
reaction type
shell
ear headphon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3165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萍
刘艳龙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3165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7830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7830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7830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具有出声口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容纳腔内的喇叭,所述喇叭将容纳腔分隔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耳机还包括有麦克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与麦克风的声孔对应设置的且贯穿壳体内外侧表面的拾音孔,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麦克风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与所述麦克风声孔重叠的部分。本实用新型的耳机可以解决现有入耳式耳机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播放音频信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MP3(音乐播放器)、手机和PAD(平板电脑)等,应用也越来越普及。耳机可以将上述各种电子设备发出的声音直接传输到使用者的耳朵,避免了外界吵杂环境对聆听效果的影响,为使用者提供了优质的声音信号。为了让使用者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够清晰的听到耳机传出的声音,各种降噪耳机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降噪耳机都包括喇叭和麦克风,通过麦克风拾取周围的噪声信号,通过电路将此噪声信号反向后传输给喇叭,由喇叭输出的反向噪声信号与直接进入使用者耳朵的噪声信号相抵消,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降噪方式又分为:前馈式、反馈式、前馈和反馈结合式三种方式。其中,反馈式是指将麦克风放在尽可能接近喇叭的地方,同时接收喇叭发出的信号和外界的噪声信号。排除喇叭的声信号后,只对外界的噪声信号进行反相,达到降噪的效果。目前,现有技术中入耳式小耳机基本是前馈式,也就是降噪麦克风置于后壳处,远离喇叭,这样接收的噪声其实和人耳处接收的噪声还是有差异的。反馈式耳机里面的降噪麦克风置于喇叭前端,相对于前馈式耳机来说,接收到的噪声更接近与人耳接收的噪声。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拾音和降噪效果更好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是提供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以解决现有入耳式耳机降噪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具有出声口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容纳腔内的喇叭,所述喇叭将容纳腔分隔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出声口与所述前声腔连通;
所述耳机还包括有位于前声腔内的麦克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与麦克风的声孔对应设置的且贯穿壳体内外侧表面的拾音孔,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麦克风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与所述麦克风声孔重叠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麦克风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麦克风声孔。
优选地,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麦克风的声孔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拾音孔处覆盖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包括有与壳体内壁适配的贴合面。
优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放置麦克风的麦克风盒,所述麦克风声孔由麦克风盒暴露出;所述麦克风盒包括有与壳体内壁适配的贴合面。
优选地,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声腔的区域包括有突出的出声管,所述出声口位于所述出声管的端部;
所述出声管对应的前声腔形成出声通道,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出声通道内,所述拾音孔形成于所述出声管上。
优选地,所述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声管端部的胶套,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胶套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出声口位于所述前壳上。
优选地,所述拾音孔为圆形、弧形或长方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前馈式入耳式耳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接收到的噪声更接近人耳接受的噪声,对噪声进行滤波处理后可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拾音孔正对麦克风的声孔设计,并在拾音孔处设置了防尘网,可以在对麦克风进行防尘保护的同时,更高效地监测外界噪声,避免噪声在前声腔内扩散,缩短噪声的收入行程,达到更好的收音效果,从而使耳机的降噪效果更优,音质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的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1、后壳;2、喇叭;3、前壳;31、拾音孔;32出声管;33、出声口;4、麦克风;41、声孔;5、麦克风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反馈式耳机里面的降噪麦克风置于喇叭前端,相对于前馈式耳机来说,接收到的噪声更接近与人耳接收的噪声,降噪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拾音和降噪效果更优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具体地,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具有出声口33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容纳腔内的喇叭2,所述喇叭2将容纳腔分隔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出声口33与所述前声腔连通;
所述耳机还包括有位于前声腔内的麦克风4,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与麦克风4的声孔41对应设置的且贯穿壳体内外侧表面的拾音孔31,所述拾音孔31在所述麦克风4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与所述麦克风4声孔41重叠的部分。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前馈式入耳式耳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接收到的噪声更接近人耳接受的噪声,对噪声进行滤波处理后可以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中,拾音孔31正对麦克风4的声孔41设计,可以更高效地监测外界噪声,避免噪声在前声腔内扩散,缩短噪声的收入行程,达到更好的收音效果,从而使耳机的降噪效果更优,音质更佳。
为提高收音效率,优选地所述拾音孔31在所述麦克风4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麦克风4声孔41;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拾音孔31与所述麦克风4的声孔41同轴设置,此时拾音孔31与所述麦克风4的声孔41正对,更有利于对外界噪声收集。
在拾音的过程中,外界环境里的粉尘杂物等也可能从拾音孔31进入耳机容纳腔内,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拾音孔31处覆盖有防尘网,可以有效保护麦克风4等耳机内部部件。
为加强该耳机的装配稳固性,所述麦克风4包括有与壳体内壁适配的贴合面,即麦克风4与壳体的接触面与壳体形状相符,这样可以使麦克风4更好地与壳体连接。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放置麦克风4的麦克风盒5,所述麦克风4声孔41由麦克风盒5暴露出;所述麦克风盒5包括有与壳体内壁适配的贴合面。麦克风盒5的设置,可以在不影响麦克风4本身功能的条件下,更好地保护和装配麦克风4。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是,将麦克风4设计在前声腔之中,这样前声腔中需要预留一部分位置,继而缩小了喇叭2的振动空间。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附图所示,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声腔的区域包括有突出的出声管32,所述出声口33位于所述出声管32的端部;所述出声管32对应的前声腔形成出声通道,所述麦克风4位于所述出声通道内,所述拾音孔31形成于所述出声管32上。
所述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声管32端部的胶套(图中未示出),出声管32的端部设有凹槽部,以使耳套可卡固在凹槽部中,与出声管32固定。所述拾音孔31位于所述胶套的外侧,拾音孔31的拾音功能并不会被胶套影响。
如附图所示,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3和后壳1,所述出声口33位于所述前壳3上。前壳3和后壳1的设计便于耳机的安装和拆卸,利于对耳机的维修保养。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拾音孔31可以设计为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等形状,这些不同形状的拾音孔31均可满足收音功能,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具有出声口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容纳腔内的喇叭,所述喇叭将容纳腔分隔为彼此隔绝的前声腔和后声腔;所述出声口与所述前声腔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还包括有位于前声腔内的麦克风,所述壳体上包括有与麦克风的声孔对应设置的且贯穿壳体内外侧表面的拾音孔,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麦克风上的投影至少包括有与所述麦克风声孔重叠的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麦克风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麦克风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与所述麦克风的声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处覆盖有防尘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包括有与壳体内壁适配的贴合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放置麦克风的麦克风盒,所述麦克风声孔由麦克风盒暴露出;所述麦克风盒包括有与壳体内壁适配的贴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声腔的区域包括有突出的出声管,所述出声口位于所述出声管的端部;
所述出声管对应的前声腔形成出声通道,所述麦克风位于所述出声通道内,所述拾音孔形成于所述出声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出声管端部的胶套,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胶套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扣合在一起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出声口位于所述前壳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为圆形、弧形或长方形。
CN201821731656.0U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Active CN2087830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1656.0U CN208783051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31656.0U CN208783051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783051U true CN208783051U (zh) 2019-04-23

Family

ID=66163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31656.0U Active CN208783051U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7830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586A (zh) * 2020-12-30 2021-05-18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无线耳机高频啸叫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2586A (zh) * 2020-12-30 2021-05-18 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无线耳机高频啸叫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323B (zh) 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CN103686501A (zh) 蓝牙降噪耳机
CN106454574A (zh) 耳塞式耳机麦克风模块
US20140211970A1 (en) Earphone arrangements
CN111491228A (zh) 降噪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579147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14544741U (zh) 降噪耳机
CN208783051U (zh)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CN210405611U (zh) 一种智能无线耳机
CN105263081A (zh) 一种具有抑制回授功能的耳塞装置
CN210868110U (zh) 一种耳塞式骨传导耳机
CN211152189U (zh) 一种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
CN210225716U (zh) 一种增大声腔空间的tws耳机
CN111510807A (zh) 耳机和语音信号的获取方法
CN207995325U (zh) 具有微机电麦克风的耳道式耳机麦克风
CN214627307U (zh) 一种主动降噪蓝牙耳机
CN212727376U (zh) 一种可降噪的耳机喇叭腔体
CN214481199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模组及头戴式耳机
CN211909095U (zh) 耳机
CN210609653U (zh) 一种前腔音嘴内置麦克风降噪耳机
CN212381380U (zh) 耳机头及头戴式耳机
CN207399463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12677367U (zh) 一种降噪耳机
CN206422888U (zh) 降噪耳机
CN212909944U (zh) 一种具有麦克风新装配结构的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