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8936U -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8936U
CN217928936U CN202222263204.7U CN202222263204U CN217928936U CN 217928936 U CN217928936 U CN 217928936U CN 202222263204 U CN202222263204 U CN 202222263204U CN 217928936 U CN217928936 U CN 217928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oke
plate
air
channel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632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费学钊
陈承飞
王志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632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8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8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8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集成灶机头包括机头壳体、挡烟板组件和导烟装置。机头壳体内限定出吸烟通道,挡烟板组件位于机头壳体的顶部,其内限定出容置腔。导烟装置的风机位于容置腔内,风机能够朝吸烟通道的吸烟口吹风,以在挡烟板组件的下方形成负压区,从而引导逃逸至挡烟板组件附近的油烟朝吸烟口移动。当烹饪产生的部分油烟飘移至挡烟板组件前方时,该部分油烟随即在负压作用下被重新吸回至挡烟板组件下方,进而随风机吹出的风进入吸烟通道。该集成灶机头能够有效吸收烹饪产生的油烟,防止油烟从挡烟板组件的前方逃逸,提高集成灶烟机模块的吸烟效果,避免油烟污染厨房空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传统的集成灶烟机头的挡烟板虽然能阻挡大部分油烟,但由于烟机头吸烟口处的负压强度有限,若锅具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较多时,则快速升腾的油烟就无法被全部吸入,其中部分油烟被烟机头上方的挡烟板阻挡后再次被吸入吸烟口,而另一部分油烟则会飘离吸烟口处的负压区域,或逃逸至挡烟板的上方,导致这部分油烟不能被有效吸入,污染厨房内空气,影响用户健康和使用体验。
因此,亟需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能够有效吸收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防止油烟逃逸,避免污染厨房空气,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灶机头,包括:
机头壳体,所述机头壳体内限定出吸烟通道;
挡烟板组件,设置于所述机头壳体的顶部,所述挡烟板组件内限定出容置腔;
导烟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风机被配置为能够朝所述吸烟通道的吸烟口吹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烟装置还包括相扣合的盒体和盒盖,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限定出通风腔,所述通风腔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吹出的风经由所述通风腔吹向所述吸烟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烟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盒体底部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盒体围设出导风通道,所述导风通道与所述通风腔连通,所述导风通道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吸烟通道的吸烟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盒体内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凸筋,多个所述凸筋将所述通风腔分隔为多个出风通道,每个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均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导风通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导风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筋,每相邻两个所述分隔筋之间均限定出导风槽,每个所述出风通道内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条形孔,多个所述条形孔与多个所述导风槽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多个所述凸筋于所述盒体内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凸筋均呈S形弯曲。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烟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挡烟板组件上设置有进气孔,外部空气能够在所述风机的作用下经由所述进气孔通入所述容置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的优选方案,所述挡烟板组件包括导流板、挡烟顶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导流板的一边与所述机头壳体连接,另一边与所述挡烟顶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设于所述导流板的两端并与所述机头壳体连接,所述挡烟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挡烟顶板远离所述导流板的一边与所述机头壳体连接,以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进气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燃气灶、框架、烟机模块、功能模块以及如上所述的集成灶机头,所述燃气灶和所述集成灶机头均位于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烟机模块和所述功能模块均位于所述框架的内部,所述烟机模块的进烟口与所述吸烟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通过在机头壳体顶部的挡烟板组件内设置导烟装置,使得导烟装置的风机能够不断朝吸烟通道的吸烟口吹风,以在挡烟板组件的下方形成负压区,从而引导逃逸至挡烟板组件附近的油烟朝向吸烟口移动。即,当烹饪产生的部分油烟飘移至挡烟板组件前方时,该部分油烟在负压作用下会被重新吸回至挡烟板组件下方,进而随风机吹出的风进入吸烟通道。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机头能够有效吸收烹饪产生的油烟,防止油烟从挡烟板组件的前方逃逸,从而提高集成灶烟机模块的吸烟效果,避免油烟污染厨房空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灶机头内的空气和油烟的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局部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集成灶机头的导烟装置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导烟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的局部视图。
图中:
1-机头壳体;2-挡烟板组件;3-导烟装置;
11-吸烟通道;111-吸烟口;12-背板;13-前板;
21-导流板;22-挡烟顶板;23-第一侧板;24-容置腔;
231-进气孔;
31-风机;32-盒体;33-盒盖;34-导风板;35-固定板;36-通风腔;37-导风
通道;
321-凸筋;322-出风通道;323-条形孔;
341-分隔筋;342-导风槽;
100-燃气灶;200-框架;300-烟机模块;400-功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灶机头,应用于集成灶。该集成灶机头包括机头壳体1、挡烟板组件2和导烟装置3。
其中,参阅图1和图2,机头壳体1内限定出吸烟通道11,挡烟板组件2设置于机头壳体1的顶部,挡烟板组件2内限定出容置腔24。导烟装置3包括风机31,风机31设置于容置腔24内,风机31被配置为能够朝吸烟通道11的吸烟口111吹风。
本实施例提供的集成灶机头,通过在机头壳体1顶部的挡烟板组件2内设置导烟装置3,使得导烟装置3的风机31能够不断朝吸烟通道11的吸烟口111吹风,以在挡烟板组件2的下方形成负压区,从而引导逃逸至挡烟板组件2附近的油烟朝向吸烟口111移动。即,当烹饪产生的部分油烟飘移至挡烟板组件2前方时,该部分油烟随即在负压作用下被重新吸回至挡烟板组件2下方,进而随风机31吹出的风进入吸烟通道11(如图4所示,图中实心箭头为空气流动方向,实线的曲线箭头为油烟流动方向,虚线的曲线箭头为风机31作用下产生的高速气流流动方向)。本实施例的集成灶机头能够有效吸收烹饪产生的油烟,防止油烟从挡烟板组件2的前方逃逸,从而提高集成灶烟机模块300的吸烟效果,避免油烟污染厨房空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可选地,参阅图1,机头壳体1包括背板12和前板13,背板12与前板13之间为吸烟通道11。挡烟板组件2安装于背板12的顶端,挡烟板组件2与前板13之间的空间即为吸烟口111。
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2,导烟装置3还包括相扣合的盒体32和盒盖33,盒体32和盒盖33均位于容置腔24内。盒体32和盒盖33限定出通风腔36,通风腔36与风机31的出风口连通,风机31吹出的风经由通风腔36吹向吸烟通道11。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盒体32和盒盖33均沿挡烟板组件2的长度方向延伸,风机31吹出的风能够经由通风腔36扩大覆盖整个挡烟板组件2的下方,从而在挡烟板组件2下方形成负压区,以防止飘移至挡烟板组件2附近的油烟逃逸,保证烹饪产生的油烟能够全部被吸入吸烟通道11内。
可选地,参阅图2和图5,导烟装置3还包括安装于盒体32底部的导风板34,导风板34与盒体32围设出导风通道37,导风通道37与通风腔36连通,导风通道37的出风口朝向吸烟通道11的吸烟口111。导风板34与盒体32的底部之间呈夹角设置,以形成出口朝向吸烟口111的导风通道37,风机31吹出的风由通风腔36流入导风通道37,进而由导风通道37吹向吸烟口111,以在挡烟板组件2下方形成负压区。导风板34的设置,使得风机31产生的风能够沿指定方向流动,从而引导飘至挡烟板组件2附近的油烟向吸烟口111流动,进而有效吸收油烟,防止油烟逃逸。
具体地,风机31产生的风通过导风通道37吹出(如图4中实心箭头所示),可以产生高速气流,高速气流紧贴挡烟板组件2的下边缘流动(如图4中虚线曲线箭头所示),由于康达尔效应的存在,高速气流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并在挡烟板组件2下方形成一股朝向吸烟口111流动的强劲气流,以在挡烟板组件2的前方形成一道气流屏障,该气流屏障能够阻止飘至挡烟板组件2前方的油烟逃逸,同时挡烟板组件2前方的油烟会在强劲气流的作用下向吸烟口111的强负压区流动(如图4中实线曲线箭头所示),最终通过集成灶的烟机模块300排出至室外。
可选地,参阅图7和图8,盒体32内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凸筋321,多个凸筋321将通风腔36分隔为多个出风通道322,每个出风通道322的一端均与风机3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均与导风通道37连通。多个凸筋321的设置使得风机31产生的风能够分别聚集在多个出风通道322内,保证每个出风通道322内的风都具有一定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导风通道37处吹出的风具有足够的风速,足以在挡烟板组件2下方形成负压区。
继续参阅图7和图8,可选地,导风板3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筋341,每相邻两个分隔筋341之间均限定出导风槽342,导风槽342与盒体32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导风通道37。每个出风通道322内于盒体32的底部均设置有条形孔323,多个条形孔323与多个导风槽342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导风槽342的设置能够减小对出风通道322内流出的风的流速损失,使每个出风通道322内流出的风都能保持一定的流速,进而在挡烟板组件2下方形成负压区。条形孔323的设置使得出风通道322内的风能够顺利流出,以减小气流流动阻力,进一步确保流动至导风通道37内的风的流速。
可选地,参阅图7和图8,多个凸筋321于盒体32内对称分布,每个凸筋321均呈S形弯曲。对称分布的多个凸筋321能够使每个出风通道322内的风量相当,进而使导风通道37内的风均匀地流出,保证挡烟板组件2下方的负压区压力均衡,从而更好地吸收油烟,防止油烟逃逸。S形弯曲的凸筋321能够使出风通道322圆滑过渡,从而减小风流动时的阻力,进而减少流速损失。
可选地,参阅图2和图5,导烟装置3还包括固定板35,固定板35固定于容置腔24内,风机31安装于固定板35上。固定板35为风机31提供了安装基础,以使风机31能够稳定地固定于容置腔24内。本实施例中,固定板35的一端与机头壳体1的背板1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延伸至容置腔24内。
可选地,参阅图5和图6,挡烟板组件2上设置有进气孔231,外部空气能够在风机31的作用下经由进气孔231通入容置腔24。风机31启动后,容置腔24内形成负压,外部空气经由进气孔231进入容置腔24,进而进入风机31的进风口,以使风机31能够不断地向挡烟板组件2下方吹风。风机31产生的风的流动方向如图6中实心箭头所示,风机31作用下产生的高速气流流动方向如虚线曲线箭头所示,实线曲线箭头所指方向为油烟流动方向。
可选地,参阅图5,挡烟板组件2包括导流板21、挡烟顶板22、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导流板21的一边与机头壳体1连接,另一边与挡烟顶板22连接,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分设于导流板21的两端并与机头壳体1连接,挡烟顶板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连接,挡烟顶板22远离导流板21的一边与机头壳体1连接,以围设形成容置腔24。风机31、盒体32和盒盖33均位于容置腔24内,导流板21靠近背板12一端的下方即为吸烟通道11的吸烟口111,导流板21远离背板12的一端开设避让口,以使导风板34经由该避让口伸出,从而使风机31产生的风能够不断吹向吸烟口111。进一步地,挡烟顶板22与导流板21、第一侧板23、第二侧板以及机头壳体1的背板12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后期检修维护时方便拆卸。优选地,挡烟顶板22为玻璃板,结构强度足,且外形美观。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5,进气孔231设置于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上,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位置处空间充足,无遮挡,因此有利于外部空气通入容置腔24。优选地,进气孔231设置有多个,增大了外部空气进入容置腔24的通道,以便于为风机31补风。
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集成灶,包括燃气灶100、框架200、烟机模块300、功能模块400以及如上所述的集成灶机头,燃气灶100和集成灶机头均位于框架200的顶部,烟机模块300和功能模块400均位于框架200的内部,烟机模块300的进烟口与吸烟通道11连通。燃气灶100用于烹饪各种食物,烟机模块300包括吸油烟机,吸油烟机能够将油烟从吸烟通道11吸入,并通过排烟管道将油烟排出至室外,以达到除油烟的目的。功能模块400可以包括消毒柜、储藏柜、蒸烤箱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该集成灶能够有效吸收烹饪产生的油烟,防止油烟从挡烟板组件2的前方逃逸,从而提高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避免油烟污染厨房空气,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头壳体(1),所述机头壳体(1)内限定出吸烟通道(11);
挡烟板组件(2),设置于所述机头壳体(1)的顶部,所述挡烟板组件(2)内限定出容置腔(24);
导烟装置(3),包括风机(31),所述风机(31)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4)内,所述风机(31)被配置为能够朝所述吸烟通道(11)的吸烟口(111)吹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装置(3)还包括相扣合的盒体(32)和盒盖(33),所述盒体(32)和所述盒盖(33)限定出通风腔(36),所述通风腔(36)与所述风机(3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31)吹出的风经由所述通风腔(36)吹向所述吸烟通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装置(3)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盒体(32)底部的导风板(34),所述导风板(34)与所述盒体(32)围设出导风通道(37),所述导风通道(37)与所述通风腔(36)连通,所述导风通道(37)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吸烟通道(11)的吸烟口(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32)内设置有间隔分布的多个凸筋(321),多个所述凸筋(321)将所述通风腔(36)分隔为多个出风通道(322),每个所述出风通道(322)的一端均与所述风机(31)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均与所述导风通道(3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筋(341),每相邻两个所述分隔筋(341)之间均限定出导风槽(342),每个所述出风通道(322)内于所述盒体(32)的底部均设置有条形孔(323),多个所述条形孔(323)与多个所述导风槽(342)一一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筋(321)于所述盒体(32)内对称分布,每个所述凸筋(321)均呈S形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装置(3)还包括固定板(35),所述固定板(35)固定于所述容置腔(24)内,所述风机(31)安装于所述固定板(3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组件(2)上设置有进气孔(231),外部空气能够在所述风机(31)的作用下经由所述进气孔(231)通入所述容置腔(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板组件(2)包括导流板(21)、挡烟顶板(22)、第一侧板(23)和第二侧板,所述导流板(21)的一边与所述机头壳体(1)连接,另一边与所述挡烟顶板(22)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分设于所述导流板(21)的两端并与所述机头壳体(1)连接,所述挡烟顶板(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挡烟顶板(22)远离所述导流板(21)的一边与所述机头壳体(1)连接,以围设形成所述容置腔(24),所述进气孔(231)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3)和所述第二侧板上。
10.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100)、框架(200)、烟机模块(300)、功能模块(400)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机头,所述燃气灶(100)和所述集成灶机头均位于所述框架(200)的顶部,所述烟机模块(300)和所述功能模块(400)均位于所述框架(200)的内部,所述烟机模块(300)的进烟口与所述吸烟通道(11)连通。
CN202222263204.7U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Active CN217928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3204.7U CN217928936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63204.7U CN217928936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8936U true CN217928936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9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63204.7U Active CN217928936U (zh) 2022-08-26 2022-08-26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8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29580C (en) Vent hood for a kitchen stove
CN217928936U (zh)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KR100519857B1 (ko) 슬라이드타입 레인지후드
US20060011621A1 (en) Wall mounted microwave oven having an exhaust ventilation system
CN115388444A (zh) 一种烟机头及集成灶
CN113864847A (zh) 排烟组件及集成灶
CN217004599U (zh) 吸油烟装置及应用其的集成灶
CN210861190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1316277U (zh) 一种集成灶的风箱结构
CN209877015U (zh)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8495042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096115U (zh) 顶吸式吸油烟机
KR20000060555A (ko) 벽걸이형 전자렌지
CN21809612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17154273U (zh) 一种油烟机
CN111503672A (zh) 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CN219014425U (zh) 新型集成灶
CN218763549U (zh) 烹饪电器
CN218442455U (zh) 一种集成灶燃气组件
CN218672320U (zh) 一种集烟罩及吸油烟机
CN218495049U (zh) 集成灶
CN216790298U (zh) 一种双进风吸油烟机
CN219693304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5295058U (zh) 集烟罩、油烟机及油烟机橱柜一体机
CN213696534U (zh) 一种蒸汽烤箱的箱门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