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6826U -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6826U
CN217926826U CN202222316245.8U CN202222316245U CN217926826U CN 217926826 U CN217926826 U CN 217926826U CN 202222316245 U CN202222316245 U CN 202222316245U CN 217926826 U CN217926826 U CN 217926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hub
hub shell
inner ring
bear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62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主策
吴晓勇
罗勇
侯秋丰
田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xiang Jial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xiang Jial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xiang Jial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xiang Jialong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162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6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6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6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包括:轮毂壳体;接头组件,其联接在轮毂壳体内以用于动力的传递;轴承组件,包括内圈、外圈、法兰圈、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内圈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外表面上,法兰圈与内圈隔开预定距离并用于联接在转向节上,外圈安装在法兰圈前端的内侧,第一动力传递构件设置于法兰圈与内圈之间,第二动力传递构件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法兰外圈的前端部设置有旋铆部;挡圈,其固定嵌装在轮毂壳体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内圈的前端,用于内圈的轴向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挡圈和旋铆部实现对轴承组件轴向定位,通过拆卸挡圈能够对轴承组件进行拆解维护或者更换,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传动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背景技术
通常,轮毂和轴承安装在与驱动轴连接的轮胎上,用于承载车辆转弯时车辆的上下和前后方向的载荷以及水平载荷。等速万向节安装在车辆的驱动轴上,用于动力传递,将动力从发动机或电机传递至车轮。轮毂,轴承和等速万向节一般通过紧固构件组装在一起。
现有技术的等速驱动轴和轮毂轴承通常是通过花键联接,但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等速驱动轴和轮毂轴承之间的联接部分可能会出现螺母松动,侧隙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应运而生,但是现有的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通常采用一体旋铆工艺,如此导致无法做到后市场的拆卸维修,造成整体报废,维修成本偏高,具有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包括:
轮毂壳体;
接头组件,其联接在轮毂壳体内以用于动力的传递;
轴承组件,包括内圈、外圈、法兰圈、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内圈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法兰圈与内圈隔开预定距离并用于联接在转向节上,所述外圈安装在法兰圈前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设置于法兰圈与内圈之间,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法兰外圈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内翻卷以用于外圈轴向定位的旋铆部;
挡圈,其固定嵌装在轮毂壳体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内圈的前端,用于内圈的轴向定位。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法兰圈对应内表面的前端设置有供外圈嵌装的嵌槽且对应内表面的后端设置有供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容置的滚道。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组件对应其后端的法兰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密封件,对应其前端的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密封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毂壳体为后部直径大、前部直径小且中空的阶梯圆柱体结构,所述轮毂壳体对应其前部构造形成有供接头组件容置的容置腔;
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前部上,所述轴承组件的后端与轮毂壳体的后部相抵或者轮毂壳体的前部上设置有与轴承组件的后端相抵的阻挡结构;
所述轮毂壳体的前部还设置有环形嵌口,所述挡圈嵌装在环形嵌口内并与轴承组件的前端相抵。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毂壳体对应容置腔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轮毂盖。
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防尘套,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轴杆,所述防尘套的前端通过第一卡箍固定安装在接头组件的轴杆上,所述防尘套的后端通过第二卡箍固定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前端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轮毂壳体作为球笼外壳与接头组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省去了联接器,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随着重量的减轻,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并且由于没有了省去了联接器,可以减小或消除由于联接器造成的噪音或振动问题,还可以避免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联接部分出现的螺母松动、侧隙等问题;轴承组件的外圈通过法兰圈的旋铆部实现轴向定位,内圈通过挡圈实现轴向定位,如此通过拆除挡圈能够对轴承组件进行拆解维修或者更换,如此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轮毂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法兰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00、轮毂壳体;110、后部;120、前部;121、容置腔;122、环形嵌口;123、阻挡结构;200、接头组件;210、轴杆;300、轴承组件;310、内圈;320、外圈;330、法兰圈;331、旋铆部;332、嵌槽;333、滚道;340、第一动力传递构件;350、第二动力传递构件;360、第一轴承密封件;370、第二轴承密封件;400、挡圈;500、防尘套;600、轮毂盖;700、第一卡箍;800、第二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如图1所示,包括轮毂壳体100、接头组件200、轴承组件300、挡圈400和防尘套500。
如图2和图3所示,轮毂壳体100为后部110直径大、前部120直径小且中空的阶梯圆柱体结构,轮毂壳体100的前部120构造形成有容置腔121,接头组件200联接在轮毂壳体100的容置腔121内以将将动力传递给轮毂壳体100,如此轮毂壳体100作为球笼外壳与接头组件200相结合以直接传递动力,如此省去了常规两者之间的联接器,减轻了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随着重量的减轻,可以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并且由于没有了联接器,可以减小或消除由于联接器造成的噪音或振动问题,还可以避免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联接部分出现螺母松动、侧隙等问题。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轴承组件300限位安装在轮毂壳体100的前部120上,该轮毂壳体100对应轴承组件300的前方设置有环形嵌口122,挡圈400嵌装在环形嵌口122内且与轴承组件300的前端相抵,轴承组件300的后端与轮毂壳体100的后部110相抵或者轮毂壳体100的前部120上设置有与轴承组件300的后端相抵的阻挡结构123,如此实现轴承组件300在轮毂壳体100上的限位安装,如此通过拆卸挡圈400能够方便对轴承组件300进行拆解维修或者更换;具体的,轴承组件300包括内圈310、外圈320、法兰圈330、第一动力传递构件340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350,其中内圈310安装在轮毂壳体100的前部120的外表面上且被限位夹持于挡圈400与轮毂壳体100的后部110之间或者挡圈400与阻挡结构123之间,法兰圈330与内圈310呈预定距离隔开并安装在转向节上,外圈320安装在法兰圈330前端的内侧,第一动力传递构件340设置在法兰圈330的后端与内圈310之间,第二动力传递构件350设置在外圈320与内圈310之间,内圈310构成轴承组件300的内轨道,法兰圈330和外圈320构成轴承组件300的外轨道;法兰圈330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内翻卷以用于外圈320轴向限位的旋铆部331,该旋铆部331可通过摆动碾压的方法形成;具体如图4,法兰圈330对应其内表面的前端设置有供外圈320嵌置的嵌槽332且对应其内表面的后端形成有供第一动力传递构件340容置的滚道333。
如图1所示,防尘套500的前端通过第一卡箍700固定安装在接头组件200的轴杆210上,防尘套500的后端通过第二卡箍800固定安装在轮毂壳体100的前端部上,如此可以防止润滑油从接头组件200泄漏,并且可以防止异物进入接头组件200。
在上述方案中,轴承组件300对应其后端的法兰圈330与内圈310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密封件360且对应其前端的外圈320与内圈310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密封件370,如此可以防止异物进入轴承组件300,并且可以防止内部油脂泄漏。
在上述方案中,轮毂壳体100对应容置腔121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轮毂盖600,如此防止异物进入接头组件200,并且可以防止接头组件200内部油脂泄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轮毂壳体作为球笼外壳与接头组件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省去了联接器,减轻了整体重量,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随着重量的减轻,可以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并且由于没有了省去了联接器,可以减小或消除由于联接器造成的噪音或振动问题,还可以避免在传递动力的过程中联接部分出现的螺母松动、侧隙等问题;轴承组件的外圈通过法兰圈的旋铆部实现轴向定位,内圈通过挡圈实现轴向定位,如此通过拆除挡圈能够对轴承组件进行拆解维修或者更换,如此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壳体;接头组件,其联接在轮毂壳体内以用于动力的传递;轴承组件,包括内圈、外圈、法兰圈、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动力传递构件,所述内圈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法兰圈与内圈隔开预定距离并用于联接在转向节上,所述外圈安装在法兰圈前端的内侧,所述第一动力传递构件设置于法兰圈与内圈之间,所述第二动力传递构件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所述法兰圈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内翻卷以用于外圈轴向定位的旋铆部;
挡圈,其固定嵌装在轮毂壳体的外表面上且位于内圈的前端,用于内圈的轴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圈对应内表面的前端设置有供外圈嵌装的嵌槽且对应内表面的后端设置有供第一动力传递构件容置的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对应其后端的法兰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密封件,对应其前端的外圈与内圈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壳体为后部直径大、前部直径小且中空的阶梯圆柱体结构,所述轮毂壳体对应其前部构造形成有供接头组件容置的容置腔;
所述轴承组件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前部上,所述轴承组件的后端与轮毂壳体的后部相抵或者轮毂壳体的前部上设置有与轴承组件的后端相抵的阻挡结构;
所述轮毂壳体的前部还设置有环形嵌口,所述挡圈嵌装在环形嵌口内并与轴承组件的前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壳体对应容置腔的底部开口处设置有轮毂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套,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轴杆,所述防尘套的前端通过第一卡箍固定安装在接头组件的轴杆上,所述防尘套的后端通过第二卡箍固定安装在轮毂壳体的前端部上。
CN202222316245.8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Active CN217926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245.8U CN21792682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6245.8U CN21792682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6826U true CN217926826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3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6245.8U Active CN21792682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6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39471B1 (en) Bearing device for wheel
EP2857224B1 (en) Bearing device for whe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0481315B (zh) 与车轮轮毂装置一体的等速万向节组件
KR101699710B1 (ko) 휠 베어링 체결 구조 및 체결 방법
US20050277480A1 (en) Flange assembly for supporting a bearing and an end fitting in a driveshaft assembly
KR102224161B1 (ko) 차량의 구동륜 액슬장치
JP2007046703A (ja) 駆動車輪用軸受装置
US20080277999A1 (en) Axle assembly of wheel
EP1314905B1 (en) Bearing device for vehicle
JP4643237B2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KR102543646B1 (ko) 휠베어링 조립체
CN217926826U (zh) 一种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US9636945B2 (en) Bearing device for wheel
CN217926827U (zh) 一种便于维修的轮毂一体化等速万向节
JP2001241459A (ja) アクスルモジュール
KR20150049727A (ko) 차량용 액슬 장치
EP0098817B1 (en) Hub arrangement for a driven vehicle wheel
CN220700818U (zh) 用于机动车的半轴套管、桥壳以及半轴套管-桥壳总成
JP3872655B2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用ラビリンスシール構造
CN209972172U (zh) 驱动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1431097B1 (ko) 휠 베어링 조립체
KR102592730B1 (ko) 차량용 휠베어링
CN107725740B (zh) 变速器输出轴振动阻尼器
JP2005162204A (ja) 車輪用転がり軸受ユニット
JP2022149827A (ja) 車輪用軸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