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6355U -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6355U
CN217926355U CN202222107905.1U CN202222107905U CN217926355U CN 217926355 U CN217926355 U CN 217926355U CN 202222107905 U CN202222107905 U CN 202222107905U CN 217926355 U CN217926355 U CN 217926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gas
channel
main shaft
axial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079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锋
刘德泼
陶林
池捷成
金赛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gatuobo Clean Power Rug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gatuobo Clean Power Rug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gatuobo Clean Power Rug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gatuobo Clean Power Rug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079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6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6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6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包括壳体、穿设在壳体内的主轴以及套设在主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压气机蜗壳和涡轮蜗壳,第一轴承左侧的主轴上套设有第一背板和压气机叶轮,第二轴承外侧套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右侧的主轴上套设有推力盘、第二背板和涡轮。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空气悬浮轴承,使得空压机的精度提高和振动幅度降低,从而可以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第五气体通道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几”字形通道,利用推力盘两侧轴承座和第二背板之间的压差加上轴承座内的内齿及第二背板一侧的密封齿的缓冲作用从而增大了推力盘的轴向力,总轴向力也随之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背景技术
离心空压机是一种通过机械做功来增加诸如气体的可压缩流体的压力的机器,而离心空压机便是其中的一种,它通过叶轮的转动对气体做功,利用离心升压作用和降速扩压作用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压力能。
现有的两级离心空压机通常采用叶轮背靠背安装,在设计时控制每一级的气动轴向力尽量相等,从而减小轴向力,此法虽可,但是会一定程度上的减小空压机内的轴向力,但由于受到轴向力的影响,降低了整机效率的优化程度;另外在单级压缩带涡轮能力回收压缩空气过程中,涡轮端轴向力远小于压气机端,导致轴向力平衡难问题,降低了轴承的使用寿命。空压机转子的轴向受力平衡成为制约气悬浮离心空压机的重要问题,因此,现急需实用新型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解决了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包括壳体、穿设在所述壳体内的主轴以及套设在所述主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设有压气机蜗壳和涡轮蜗壳,所述第一轴承左侧的所述主轴上套设有第一背板和压气机叶轮,所述第二轴承外侧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右侧的所述主轴上套设有推力盘、第二背板和涡轮,所述壳体的外壁两端分别设有出气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背板上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所述压气机蜗壳内腔与所述压气机叶轮之间设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压气机叶轮、所述主轴外壁和所述壳体端部之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所述轴承座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互连通的第四气体通道,所述主轴外壁与所述轴承座、推力盘、第二背板和涡轮之间形成第五气体通道,所述涡轮蜗壳的内腔与所述涡轮之间形成第六气体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第五气体通道、第六气体通道之间连通;
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七气体通道,所述主轴中部套设有定子,所述主轴与所述定子之间的间隙形成第八气体通道,所述主轴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九气体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第七气体通道、第八气体通道、第九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和出气通道之间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五气体通道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几”字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气体通道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U字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为空气悬浮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内齿,若干个所述内齿位于所述推力盘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背板的一侧设有密封齿,所述涡轮一侧设有与所述密封齿相配合的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主轴两端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空气悬浮轴承,主轴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配合设计,使得空压机的精度提高、发热热量和振动幅度降低,从而可以延长空压机的使用寿命;
压气机叶轮与涡轮背向设置,加上主轴外壁与所述轴承座、推力盘、第二背板和涡轮之间形成第五气体通道,第五气体通道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几”字形通道,利用推力盘两侧轴承座和第二背板之间的压差加上轴承座内的内齿及第二背板一侧的密封齿的缓冲作用从而增大了推力盘的轴向力,总轴向力也随之降低,从而提高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座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内齿,若干个内齿位于推力盘的外侧,使得空压机充入的气体在通过内齿时可以使气体的压力降低,也同时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第二背板的一侧设有密封齿,涡轮一侧设有与密封齿相配合的密封槽,密封齿与密封槽配合设计,从而降低了空压机内高压气体的泄漏量,同时气流从轴承座流入到涡轮蜗壳内,避免涡轮蜗壳内的冷凝水进入空压机壳体内,有效解决空压机的进水问题;
第一背板上设有与出气通道相互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可有效降低空压机的侧轴向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轴承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第二背板与涡轮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壳体,2-主轴,3-第一背板,4-轴承座,5-压气机蜗壳,6-涡轮蜗壳,7-压气机叶轮,8-推力盘,9-第二背板,10-涡轮,11-出气通道,12-进气通道,13-第一气体通道,14-第二气体通道,15-第三气体通道,16-第四气体通道,17-第五气体通道,18-第六气体通道,20-定子,21-第八气体通道,23-内齿,24-密封齿,25-密封槽,26-第一轴承,27-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说明书附图,对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具体公开了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包括壳体1、穿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主轴2以及套设在所述主轴2两端的第一轴承26和第二轴承27,所述第一轴承26和所述第二轴承27均为空气悬浮轴承,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压气机蜗壳5和涡轮蜗壳6,所述第一轴承26左侧的所述主轴2上套设有第一背板3和压气机叶轮7,所述第二轴承27外侧套设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右侧的所述主轴2上套设有推力盘8、第二背板9和涡轮10,所述壳体1的外壁两端分别设有出气通道11和进气通道12,所述第一背板3上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11相互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13,所述压气机蜗壳5内腔与所述压气机叶轮7之间设有第二气体通道14,所述第一背板3与所述压气机叶轮7、所述主轴2外壁和所述壳体1端部之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15,所述第三气体通道15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U字形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15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4、第一气体通道13和所述出气通道11连通;
所述轴承座4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2相互连通的第四气体通道16,所述主轴2外壁与所述轴承座4、推力盘8、第二背板9和涡轮10之间形成第五气体通道17,所述第五气体通道17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几”字形通道,气体通过“几”字形通道使推力盘8两侧的压力形成压差,增大推力盘的轴向力,降低总轴向力,从而降低空压机的整机效率;所述涡轮蜗壳6的内腔与所述涡轮10之间形成第六气体通道18,所述进气通道12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16、第五气体通道17、第六气体通道18之间连通;
所述主轴2与所述第二轴承27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七气体通道,所述主轴2中部套设有定子20,所述主轴2与所述定子20之间的间隙形成第八气体通道21,所述主轴2与所述第一轴承26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九气体通道,所述进气通道12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16、第七气体通道、第八气体通道21、第九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15和出气通道11之间连通。
所述轴承座4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内齿23,若干个所述内齿23位于所述推力盘8的外侧。
所述第二背板9的一侧设有密封齿24,所述涡轮10一侧设有与所述密封齿24相配合的密封槽25。
所述压气机叶轮7与所述涡轮10背向设置,从而降低了空压机的整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向空压机壳体1外壁上的进气通道12内充入气体,气体一部分经过第四气体通道16、第五气体通道17、轴承座4上的内齿23以及配合设置的密封齿24和密封槽25后从第六气体通道18输出,第五气体通道17采用“几”字形设计,利用推力盘8两侧的压差,增大推力盘8的轴向力,从而降低总轴向力;密封齿24和密封槽25采用配合设计,从而降低了空压机内高压气体的泄漏量,同时气流从轴承座4流入到涡轮蜗壳6内,避免涡轮蜗壳6内的冷凝水进入空压机壳体1内,有效解决空压机的进水问题;另一部分经过第四气体通道16、第五气体通道17、第七气体通道、第八气体通道21、第九气体通道和第三气体通道15后从出气通道11输出;压气机向第二气体通道14内进气,经过第一气体通道13和第三气体通道15后从出气通道11输出。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穿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主轴(2)以及套设在所述主轴(2)两端的第一轴承(26)和第二轴承(27),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设有压气机蜗壳(5)和涡轮蜗壳(6),所述第一轴承(26)左侧的所述主轴(2)上套设有第一背板(3)和压气机叶轮(7),所述第二轴承(27)外侧套设有轴承座(4),所述轴承座(4)右侧的所述主轴(2)上套设有推力盘(8)、第二背板(9)和涡轮(10),所述壳体(1)的外壁两端分别设有出气通道(11)和进气通道(12),所述第一背板(3)上设有与所述出气通道(11)相互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13),所述压气机蜗壳(5)内腔与所述压气机叶轮(7)之间设有第二气体通道(14),所述第一背板(3)与所述压气机叶轮(7)、所述主轴(2)外壁和所述壳体(1)端部之间形成第三气体通道(15),所述第三气体通道(15)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4)、第一气体通道(13)和所述出气通道(11)连通;
所述轴承座(4)上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12)相互连通的第四气体通道(16),所述主轴(2)外壁与所述轴承座(4)、推力盘(8)、第二背板(9)和涡轮(10)之间形成第五气体通道(17),所述涡轮蜗壳(6)的内腔与所述涡轮(10)之间形成第六气体通道(18),所述进气通道(12)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16)、第五气体通道(17)、第六气体通道(18)之间连通;
所述主轴(2)与所述第二轴承(27)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七气体通道,所述主轴(2)中部套设有定子(20),所述主轴(2)与所述定子(20)之间的间隙形成第八气体通道(21),所述主轴(2)与所述第一轴承(26)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九气体通道,所述进气通道(12)与所述第四气体通道(16)、第七气体通道、第八气体通道(21)、第九气体通道、第三气体通道(15)和出气通道(11)之间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气体通道(17)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几”字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体通道(15)为呈圆周方向设置的U字形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6)和所述第二轴承(27)均为空气悬浮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内壁上设有若干个内齿(23),若干个所述内齿(23)位于所述推力盘(8)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9)的一侧设有密封齿(24),所述涡轮(10)一侧设有与所述密封齿(24)相配合的密封槽(25)。
CN202222107905.1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Active CN217926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905.1U CN217926355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07905.1U CN217926355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6355U true CN217926355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2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07905.1U Active CN217926355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635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8907A (zh) * 2022-12-07 2023-01-20 江苏科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两级气悬浮离心空压机轴承冷却气路流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8907A (zh) * 2022-12-07 2023-01-20 江苏科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两级气悬浮离心空压机轴承冷却气路流量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48478B (zh) 具有形成扩散器的壁的热屏蔽的电动机驱动的压缩机
CN201265547Y (zh) 平衡型单吸卧式多级离心泵
CN217926355U (zh) 一种充气平衡轴向力的离心空压机
CN112628161A (zh) 一种风冷压气机
US7390162B2 (en) Rotary ram compressor
KR20020062031A (ko) 터보 압축기
JP5722673B2 (ja) 多段遠心圧縮機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ターボ冷凍機
CN211370773U (zh) 气悬浮压缩机
CN202926661U (zh) 离心压缩机
KR20220090364A (ko) 압축기
CN202100491U (zh) 涡轮压缩机
CN215762310U (zh) 一种带中间冷却的两级离心式压缩机
CN112555026B (zh) 平衡轴向力的多推力盘燃气轮机
CN214577793U (zh) 一种风冷压气机
CN114876865A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叶轮封严结构及压缩机
CN113107877A (zh) 气悬浮压缩机
KR100611319B1 (ko) 터보 압축기
CN111980947A (zh) 一种叶轮及旋涡式气泵
CN114370409B (zh) 一种直连式空压机
CN217055677U (zh) 一种循环机
CN218542598U (zh) 一种多级叶轮的压缩机
CN213511221U (zh) 一种对称式多级泵
CN112119221B (zh) 涡轮压缩机
CN213331663U (zh) 一种多级离心风机的浮动环轴密封结构
KR102033355B1 (ko) 소형 터보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