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21702U -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21702U
CN217921702U CN202221696633.7U CN202221696633U CN217921702U CN 217921702 U CN217921702 U CN 217921702U CN 202221696633 U CN202221696633 U CN 202221696633U CN 217921702 U CN217921702 U CN 2179217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discharge pipe
gas
pip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6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娄红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ez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ez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ez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ez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6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217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217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217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包括:罐体、分离器和回流管;罐体上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由臭氧、水和药剂共同形成的混合液能够通过流体入口进入到罐体中,回流管位于罐体的外部,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上;分离器设置在罐体的中,并且位于混合液的液面以下;分离器具有液体排放管,并通过液体排放管连接在流体出口上;在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臭氧检测仪。其能够提高对处理后的水中臭氧浓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对臭氧加入量的控制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氧化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在水中自由分解或经催化剂催化产生羟基自由基(·OH),羟基自由基的氧化电位高达2.8V 左右,能够有效氧化水中污染物。基于臭氧为基础的氧化性,臭氧氧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污水污染物去除及给排水的杀菌消毒方面。
在臭氧工艺工程化前,对目标水进行小规模试验,在验证该工艺可行性的同时,还能为设计提供相关的设计参数。目前现有的臭氧试验平台均是采用直接对处理后的水中的臭氧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检测值控制臭氧的加入量,由于经过出样处理后的水中含有大量气泡,因此采用这样的方式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差,进而造成无法对臭氧的加入量进行精确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能够提高对处理后的水中臭氧浓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对臭氧加入量的控制更加精确。
本实用新型供了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包括:罐体、分离器和回流管;
所述罐体上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由臭氧、水和药剂共同形成的混合液能够通过所述流体入口进入到所述罐体中,所述回流管位于所述罐体的外部,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流体入口和所述流体出口上;
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罐体的中,并且位于所述混合液的液面以下,以使所述分离器能够对位于所述罐体中的混合液进行气液分离;
所述分离器具有液体排放管,并通过所述液体排放管连接在所述流体出口上,以使经所述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液体排放管从所述流体出口流入所述回流管,并经所述回流管流回所述罐体中;
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臭氧检测仪,用以检测从所述液体排放管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
较优地,还包括气体排放管;
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气体排放口,所述气体排放管连接在所述气体排放口上,以使所述罐体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到所述罐体之外;
在所述气体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二臭氧检测仪,用以检测从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
较优地,还包括除湿器;
所述除湿器设置在所述气体排放管上,用对从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的气体进行除湿,在沿所述气体排放管内气体的流向上,所述除湿器位于所述第二臭氧检测仪上游位置。
较优地,还包括臭氧破坏器;
所述气体排放管连接在所述臭氧破坏器上,以使所述气体排放管中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臭氧破坏器,所述臭氧破坏器对从所述气体排放管输送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将其排放至大气中。
较优地,还包括臭氧浓度报警器;
所述臭氧破坏器具有排气口,所述气体排放管中的气体进入所述臭氧破坏器并经所述臭氧破坏器处理后从所述排气口排出;
所述臭氧浓度报警器设置在与所述排气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臭氧浓度报警器能够实时检测从所述排气口排出气体中的臭氧浓度,并根据检测到的臭氧浓度值发出报警信息。
较优地,还包括溢流管;
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气体排放口位于所述罐体的顶端,所述溢流管连接在所述出水口上,在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驱动泵,所述溢流驱动泵能够驱动所述罐体中的混合液通过所述溢流管排出到所述罐体之外。
较优地,还包括液面高度检测设备;
所述液面高度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与所述溢流驱动泵电连接,所述液面高度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罐体中的所述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信息,并根据该液面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溢流驱动泵工作。
较优地,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水箱、药剂箱、第一输入管、第二输入管、第三输入管和混合器;
所述混合器设置在所述回流管上,在沿所述回流管内流体的流向上,所述混合器位于所述回流管下游的位置;
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连接至所述混合器,以使所述臭氧发生器生成的臭氧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进入所述混合器中,所述水箱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连接至所述混合器,以使所述水箱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进入所述混合器中,所述药剂箱通过所述第三输入管连接至所述混合器,以使所述药剂箱内的药剂能够通过第三输入管输入到所述混合器中;
进入所述混合器中的臭氧、水、药剂和从所述液体排放管排出的流体共同形成所述混合液后,通过所述流体入口进入到罐体中。
较优地,在所述第一输入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用以调节流向所述混合器的臭氧的流量;
在所述第二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泵,用以驱动所述水箱内的水流向所述混合器;
在所述第三输入管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泵,用以驱动所述药剂箱内的药剂流向所述混合器。
较优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驱动泵和所述第二驱动泵均为计量泵;
所述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一驱动泵、所述第二驱动泵和所述第一臭氧检测仪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臭氧检测仪能够实时将所述液体排放管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接该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工作。
较优地,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pH检测仪,用以检测所述液体排放管排放出的液体的pH值;
所述pH检测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所述液体排放管排放出的液体的pH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pH 值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工作。
较优地,还包括气体排放管;
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气体排放口,所述气体排放管连接在所述气体排放口上,以使所述罐体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到所述罐体之外;
在所述气体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二臭氧检测仪,用以检测从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
所述第二臭氧检测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气体排放管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工作。
较优地,还包括臭氧排放管;
所述臭氧排放管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管上,以使所述第一输入管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臭氧排放管排出到所述第一输入管之外;
在所述臭氧排放管上设置有第三臭氧检测仪,用以检测从所述臭氧排放管排出气体中的臭氧含量;
所述第三臭氧检测仪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所述臭氧排放管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臭氧排放管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工作。
较优地,还包括臭氧破坏器;
所述臭氧排放管连接在所述臭氧破坏器上,以使所述臭氧排放管中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臭氧破坏器,所述臭氧破坏器对所述臭氧排放管输送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将其排放至大气中。
较优地,在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采样口,用以通过所述采样口对所述罐体中的混合液进行取样。
较优地,还包括承托板;
所述承托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罐体的内壁上,在所述承托板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混合液通过的通孔,当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催化剂时,所述承托板能够承托所述催化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采用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罐体中,并且位于所述混合液的液面以下,以使所述分离器能够对位于所述罐体中的混合液进行气液分离;所述分离器具有液体排放管,并通过所述液体排放管连接在所述流体出口上,以使经所述分离器分离出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液体排放管从所述流体出口流入所述回流管,并经所述回流管流回所述罐体中,在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第一臭氧检测仪,用以检测从所述液体排放管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对处理后的水中臭氧浓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对臭氧加入量的控制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2-分离器;3-回流管;4-流体入口;5-流体出口;6-液体排放管;7-第一臭氧检测仪;8-气体排放管;9-气体排放口;10- 第二臭氧检测仪;11-除湿器;12-臭氧破坏器;13-排气口;14-臭氧浓度报警器;15-溢流管;16-出水口;17-溢流驱动泵;18-液面高度检测设备;19-臭氧发生器;20-水箱;21-药剂箱;22-第一输入管;23-第二输入管;24-第三输入管;25-混合器;26-流量调节器;27-第一驱动泵; 28-第二驱动泵;29-控制器;30-pH检测仪;31-臭氧排放管;32-第三臭氧检测仪;33-采样口;34-承托板;35-催化剂;36-回流驱动泵;37-收集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包括:罐体1、分离器2和回流管3。罐体1上具有流体入口4和流体出口5,由臭氧、水和药剂共同形成的混合液(臭氧水)能够通过流体入口4进入到罐体1 中,回流管3位于罐体1的外部,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流体入口4和流体出口5上。分离器2设置在罐体1中,并且位于混合液的液面以下,以使分离器2能够对位于罐体1中的混合液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器2具有液体排放管6,并通过液体排放管6连接在流体出口5上,以使经分离器2分离出的液体能够通过液体排放管6从流体出口5流入回流管3,并经回流管3流回罐体1中。为了使进入回流管3中的液体能够顺畅地流会到罐体1中,可以如1图中所示,在回流管3上设置回流驱动泵36,以驱动回流管3内的液体流回罐体1。在回流管3上设置有第一臭氧检测仪7,用以检测从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其中,分离器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气液两相分离器或者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在纯臭氧或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中,采用气液两相分离器,避免非溶解气体(气泡)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中,采用气液固三相分离器,避免非溶解气体对检测的干扰,防止固体进入系统堵塞损坏设备或干扰溶解臭氧检测,例如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中,除了实现气液分离,还能将沸腾起来的催化剂35或其碎屑分离,沉淀回催化剂床。
由于罐体1内部的混合液经过是在经过分离器2进行气液分离,再流入回流管3,也就是说从罐体1流入回流管3的液体中混有的气泡以经被分离器2滤除,相对于现有技术,此时第一臭氧检测仪7对回流管3内的液体(即液体排放管6排放的液体)臭氧量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第一臭氧检测仪7的检测值对臭氧的加入量进行精确控制。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还包括气体排放管8。在罐体1上设置有气体排放口9,气体排放管8连接在气体排放口9上,以使罐体1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气体排放管8排出到罐体1之外。在气体排放管8上设置有第二臭氧检测仪10,用以检测从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可以根据第二臭氧检测仪10的检测值控制臭氧的加入量。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除湿器11。除湿器11设置在气体排放管8上,用对从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进行除湿,在沿气体排放管8 内气体的流向上,除湿器11位于第二臭氧检测仪10上游位置。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在气体进入气体排放管8内时,先通过除湿器11进行除湿处理,然后再通过第二臭氧检测仪10检测其臭氧含量,这样可以避免因被检测气体中含有水分过多,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出现。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臭氧破坏器12。气体排放管8连接在臭氧破坏器12上,以使气体排放管8中的气体能够进入臭氧破坏器12,臭氧破坏器12对从气体排放管8输送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将其排放至大气中。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气体排放管8直接向外部大气中排放的臭氧而对大气造成污染。其中臭氧破坏器12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而是一种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只是利用了这一现有技术,并不意图对其进行改进,因此对其工作原理,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更优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臭氧浓度报警器14。臭氧破坏器12具有排气口13,气体排放管8中的气体进入臭氧破坏器12并经臭氧破坏器 12处理后从排气口13排出。臭氧浓度报警器14设置在与排气口13相对应的位置,臭氧浓度报警器14能够实时检测从排气口13排出气体中的臭氧浓度,并根据检测到的臭氧浓度值发出报警信息。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二,在实际制作中气体排放口9设置在罐体1的顶端,此时如果罐体1内的液面位置过高(即混合液的液面距离气体排放口9 较近)时,会出现液体跟随气体通过气体排放口9进入到气体排放管8 中,进而影响第二臭氧检测仪10的检测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溢流管15。罐体1上设置有出水口16,气体排放口9位于罐体1的顶端,溢流管15连接在出水口16上,在溢流管15上设置有溢流驱动泵17,溢流驱动泵17能够驱动罐体1中的混合液通过溢流管15排出到罐体1之外。这样可以避免罐体 1内的液面位置过高的现象出现。在实际制作中,溢流管15可以如图中所示,连接至外部收集水池37,这样溢流驱动泵17能够驱动罐体1中的混合液流入到外部收集水池37中。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液面高度检测设备18。液面高度检测设备18设置在罐体1中,并与溢流驱动泵17电连接,液面高度检测设备18实时检测罐体1中的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信息,并根据该液面高度信息控制溢流驱动泵17工作。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对罐体1内液面高度的自动控制,自动化较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是对以上任意实施例中由臭氧、水和药剂共同形成的混合液进入到罐体1中的具体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臭氧的发生器19、水箱20、药剂箱21、第一输入管22、第二输入管23、第三输入管24和混合器25。混合器25设置在回流管3上,在沿回流管3内流体的流向上,混合器25位于回流管3 下游的位置。臭氧的发生器19通过第一输入管22连接至混合器25,以使臭氧的发生器19生成的臭氧能够通过第一输入管22进入混合器25中,水箱20通过第二输入管23连接至混合器25,以使水箱20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二输入管23进入混合器25中,药剂箱21通过第三输入管24连接至混合器25,以使药剂箱21内的药剂能够通过第三输入管24输入到混合器25中。进入混合器25中的臭氧、水、药剂和从液体排放管6排出的流体共同形成混合液后,通过流体入口4进入到罐体1中。其中混合器25可以采用文丘里高效混合器。实际工作时,要保证水箱20中足量的水,药剂箱21中有足量的药剂。
进一步地,如图1中所示,在第一输入管2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26,用以调节流向混合器25的臭氧的流量。在第二输入管23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泵27,用以驱动水箱20内的水流向混合器25。在第三输入管24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泵28,用以驱动药剂箱21内的药剂流向混合器25。
实施例五
基于实施例四,如图1所示,还包括控制器29(可以采用PLC控制器)。流量调节器26、第一驱动泵27、第二驱动泵28和第一臭氧检测仪 7均与控制器29电连接,其中第一驱动泵27和第二驱动泵28均为计量泵。第一臭氧检测仪7能够实时将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29,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该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流量调节器26和/或第一驱动泵27和/或第二驱动泵28工作。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根据第一臭氧检测仪7的检测值,自动对臭氧和/或水/或药剂加入量进行控制,自动化程度较高。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回流管3上设置有pH检测仪30,用以检测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的pH值。pH检测仪30与控制器29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的pH值发送至控制器29,控制器 29能够根据接收到的pH值信息控制流量调节器26和/或第一驱动泵27 和/或第二驱动泵28工作。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根据pH检测仪30的检测值,自动对臭氧和/或水/或药剂加入量的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结合实施例二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如图1 所示,还包括气体排放管8。在罐体1上设置有气体排放口9,气体排放管8连接在气体排放口9上,以使罐体1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气体排放管8 排出到罐体1之外。在气体排放管8上设置有第二臭氧检测仪10,用以检测从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第二臭氧检测仪10与控制器29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29,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流量调节器26和/或第一驱动泵27和/或第二驱动泵28工作。这样能够实现根据第二臭氧检测仪10的检测值,自动对臭氧和/或水/或药剂加入量进行控制。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还包括臭氧排放管31。臭氧排放管31连接在第一输入管22上,以使第一输入管22内的气体能够通过臭氧排放管31排出到第一输入管22之外。在臭氧排放管31上设置有第三臭氧检测仪32,用以检测从臭氧排放管31排出气体中的臭氧含量,第三臭氧检测仪32与控制器29电连接,用以实时将臭氧排放管31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控制器29,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收到的臭氧排放管31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流量调节器26和/或第一驱动泵27和/或第二驱动泵28工作。这样能够实现根据第三臭氧检测仪32的检测值,自动对臭氧和/或水/或药剂加入量进行控制。进一步地,结合实施例二中所记载的技术方案,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臭氧破坏器 12。臭氧排放管31连接在臭氧破坏器12上,以使臭氧排放管31中的气体能够进入臭氧破坏器12,臭氧破坏器12对臭氧排放管31输送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将其排放至大气中。这样能够避免臭氧排放管31直接向外部大气中排放的臭氧而对大气造成污染。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是对以上任一实施例中的罐体1的几个技术细节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在罐体1上设置有采样口33,操作人员通过采样口33 对罐体1中的混合液进行取样,以对混合液中的污染物含量等参数进行检测。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还包括承托板34。承托板34水平设置在罐体1中,并可拆卸连接在罐体1的内壁上,并且承托板34位于混合液的液面之下。在承托板34上设置有允许混合液通过的通孔(图未示出)。这样位于承托板34上面和下面的混合液,能够通过通孔改变与承托板34的相对位置。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向先向罐体1内放置催化剂 35,当罐体1内设置有催化剂35时,承托板34能够承托催化剂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罐体(1)、分离器(2)和回流管(3);
所述罐体(1)上具有流体入口(4)和流体出口(5),由臭氧、水和药剂共同形成的混合液能够通过所述流体入口(4)进入到所述罐体(1)中,所述回流管(3)位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流体入口(4)和所述流体出口(5)上;
所述分离器(2)设置在所述罐体(1)中,并且位于所述混合液的液面以下,以使所述分离器(2)能够对位于所述罐体(1)中的混合液进行气液分离;
所述分离器(2)具有液体排放管(6),并通过所述液体排放管(6)连接在所述流体出口(5)上,以使经所述分离器(2)分离出的液体能够通过所述液体排放管(6)从所述流体出口(5)流入所述回流管(3),并经所述回流管(3)流回所述罐体(1)中;
在所述回流管(3)上设置有第一臭氧检测仪(7),用以检测从所述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体排放管(8);
在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气体排放口(9),所述气体排放管(8)连接在所述气体排放口(9)上,以使所述罐体(1)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到所述罐体(1)之外;
在所述气体排放管(8)上设置有第二臭氧检测仪(10),用以检测从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除湿器(11);
所述除湿器(11)设置在所述气体排放管(8)上,用对从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进行除湿,在沿所述气体排放管(8)内气体的流向上,所述除湿器(11)位于所述第二臭氧检测仪(10)上游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臭氧破坏器(12);
所述气体排放管(8)连接在所述臭氧破坏器(12)上,以使所述气体排放管(8)中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臭氧破坏器(12),所述臭氧破坏器(12)对从所述气体排放管(8)输送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将其排放至大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臭氧浓度报警器(19);
所述臭氧破坏器(12)具有排气口(13),所述气体排放管(8)中的气体进入所述臭氧破坏器(12)并经所述臭氧破坏器(12)处理后从所述排气口(13)排出;
所述臭氧浓度报警器(19)设置在与所述排气口(13)相对应的位置,所述臭氧浓度报警器(19)能够实时检测从所述排气口(13)排出气体中的臭氧浓度,并根据检测到的臭氧浓度值发出报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溢流管;
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气体排放口(9)位于所述罐体(1)的顶端,所述溢流管连接在所述出水口上,在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驱动泵,所述溢流驱动泵能够驱动所述罐体(1)中的混合液通过所述溢流管排出到所述罐体(1)之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液面高度检测设备;
所述液面高度检测设备设置在所述罐体(1)中,并与所述溢流驱动泵电连接,所述液面高度检测设备实时检测所述罐体(1)中的所述混合液的液面高度信息,并根据该液面高度信息控制所述溢流驱动泵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水箱(20)、药剂箱(21)、第一输入管(22)、第二输入管(23)、第三输入管(24)和混合器(25);
所述混合器(25)设置在所述回流管(3)上,在沿所述回流管(3)内流体的流向上,所述混合器(25)位于所述回流管(3)下游的位置;
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22)连接至所述混合器(25),以使所述臭氧发生器生成的臭氧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输入管(22)进入所述混合器(25)中,所述水箱(20)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23)连接至所述混合器(25),以使所述水箱(20)内的水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输入管(23)进入所述混合器(25)中,所述药剂箱(21)通过所述第三输入管(24)连接至所述混合器(25),以使所述药剂箱(21)内的药剂能够通过第三输入管(24)输入到所述混合器(25)中;
进入所述混合器(25)中的臭氧、水、药剂和从所述液体排放管(6)排出的流体共同形成所述混合液后,通过所述流体入口(4)进入到罐体(1)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输入管(2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器(26),用以调节流向所述混合器(25)的臭氧的流量;
在所述第二输入管(23)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泵(27),用以驱动所述水箱(20)内的水流向所述混合器(25);
在所述第三输入管(24)上设置有第二驱动泵(28),用以驱动所述药剂箱(21)内的药剂流向所述混合器(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器(29),所述第一驱动泵(27)和所述第二驱动泵(28)均为计量泵;
所述流量调节器(26)、所述第一驱动泵(27)、所述第二驱动泵(28)和所述第一臭氧检测仪(7)均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
所述第一臭氧检测仪(7)能够实时将所述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29),所述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该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26)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27)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28)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回流管(3)上设置有pH检测仪(30),用以检测所述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的pH值;
所述pH检测仪(30)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所述液体排放管(6)排放出的液体的pH值发送至所述控制器(29),所述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收到的pH值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26)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27)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28)工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气体排放管(8);
在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气体排放口(9),所述气体排放管(8)连接在所述气体排放口(9)上,以使所述罐体(1)中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到所述罐体(1)之外;
在所述气体排放管(8)上设置有第二臭氧检测仪(10),用以检测从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
所述第二臭氧检测仪(10)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29),所述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气体排放管(8)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26)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27)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28)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臭氧排放管(31);
所述臭氧排放管(31)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入管(22)上,以使所述第一输入管(22)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臭氧排放管(31)排出到所述第一输入管(22)之外;
在所述臭氧排放管(31)上设置有第三臭氧检测仪(32),用以检测从所述臭氧排放管(31)排出气体中的臭氧含量;
所述第三臭氧检测仪(32)与所述控制器(29)电连接,用以实时将所述臭氧排放管(31)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29),所述控制器(29)能够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臭氧排放管(31)排出的气体中的臭氧含量信息控制所述流量调节器(26)和/或所述第一驱动泵(27)和/或所述第二驱动泵(28)工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臭氧破坏器(12);
所述臭氧排放管(31)连接在所述臭氧破坏器(12)上,以使所述臭氧排放管(31)中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臭氧破坏器(12),所述臭氧破坏器(12)对所述臭氧排放管(31)输送的气体进行处理后将其排放至大气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体(1)上设置有采样口(33),用以通过所述采样口(33)对所述罐体(1)中的混合液进行取样。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承托板(34);
所述承托板(34)水平设置在所述罐体(1)中,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在所述承托板(34)上设置有允许所述混合液通过的通孔,当所述罐体(1)内设置有催化剂(35)时,所述承托板(34)能够承托所述催化剂(35)。
CN202221696633.7U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Active CN2179217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6633.7U CN217921702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6633.7U CN217921702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21702U true CN217921702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7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6633.7U Active CN217921702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217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15885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12794571A (zh) 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CN213141524U (zh) 一种增效混合臭氧催化氧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8684701U (zh) 一种难降解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系统
CN217921702U (zh) 一种通过臭氧对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
CN205473096U (zh) 紫脲酸母液废水处理系统
WO2023072097A1 (zh) 复合式芬顿法辅以陶瓷薄膜过滤污水处理器
CN208394961U (zh) 一种制药废水处理设备
CN110204119B (zh) 羟基自由基-气浮-脱气自动化水处理设备
CN205838768U (zh) 废水处理装置
CN212610122U (zh) 活性污泥一体式处理装置
CN103979752B (zh) 污水处理方法
CN111285563B (zh) 一种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11570404U (zh) 一种废乳化液处理装置
CN209835851U (zh) 废切削液净化装置
CN207632642U (zh) 一种自循环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7581592U (zh) 一种实验废水处理设备
CN20760843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209481263U (zh) 一种废水重金属捕捉装置
CN215479974U (zh) 一种臭氧复合催化氧化水处理装置
CN206089151U (zh) 芬顿氧化反应一体化装置
KR100836906B1 (ko) 생물학적 처리과정 중 폭기에 의해 발생한 거품을 자동으로 제거해주는 장치가 부착된 외부 침지식 분리막 장치
CN105540952B (zh) 紫脲酸废水处理工艺
CN220555725U (zh) 一种高效净化电镀药水装置
CN203904155U (zh) 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1, 27th Floor, Building 1, No. 38 East Third Ring North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0

Patentee after: Suez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6 31 / F, Taikang financial building, building 1, courtyard 38, East Third Ring Road North,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uez Water Treat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