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8308U -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8308U
CN217918308U CN202220917258.8U CN202220917258U CN217918308U CN 217918308 U CN217918308 U CN 217918308U CN 202220917258 U CN202220917258 U CN 202220917258U CN 217918308 U CN217918308 U CN 217918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cabin body
groov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172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庆杰
涂青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n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n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n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njie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172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8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8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8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涉及舱口盖技术领域,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机构;盖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舱体的顶部开设有舱口,盖体的下方活动设置有舱体,舱体的顶部活动设置于连接槽内,舱口设置于连接槽的下方;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柱、第二固定板、紧固弹簧、侧板以及限位板,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盖体的一侧,连接柱的底部贯穿第一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需要将盖体扣合于舱体的顶部时,由于盖体的底部通过铰链与舱体的一侧相连,可以将舱体的一侧翻转连接柱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放开侧板,在紧固弹簧的作用下,将限位板的一侧拉至限位槽的内部,盖体便扣合于舱体的顶部,操作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舱口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背景技术
船舶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按各部分的作用和用途,可综合归纳为船体、船舶动力装置、船舶电气等三大部分,船体是船舶的基本部分,可分为主体部分和上层建筑部分,主体部分一般指上甲板以下的部分,它是由船壳(船底及船侧)和上甲板围成的具有特定形状的空心体,是保证船舶具有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体强度的关键部分,船体一般用于布置动力装置、装载货物、储存燃油和淡水、以及其他各种舱室,将一些文件置于其所适配的舱室后,由于船舶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晃动,所以需要利用防进水的盖子将舱室盖住,防止文件掉出和水进入到舱室内。
目前市场上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盖体的表面覆盖有防水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水渗透盖体从而进入到舱室内,文件置于舱室内后,将盖体拿起覆盖于舱室的顶部。
现有的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盖体覆盖在舱室的顶部,可以防止水渗透盖体进入到舱室内,盖体上设有密封圈,为了使得封闭性好,密封圈需要通过盖体牢牢扣合在舱室顶部,这种扣合操作十分费力,非常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存在的盖体覆盖在舱室的顶部,可以防止水渗透盖体进入到舱室内,盖体上设有密封圈,为了使得封闭性好,密封圈需要通过盖体牢牢扣合在舱室顶部,这种扣合操作十分费力,非常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包括盖体以及连接机构;
所述盖体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舱体的顶部开设有舱口,所述盖体的下方活动设置有舱体,所述舱体的顶部活动设置于连接槽内,所述舱口设置于连接槽的下方;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连接柱、第二固定板、紧固弹簧、侧板以及限位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于盖体的一侧,所述连接柱的底部贯穿第一固定板,所述连接柱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设置于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柱相适配的圆孔,所述连接柱的底部活动设置于圆孔内,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紧固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矩形槽的侧壁,所述紧固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且活动设置于限位槽的内部,所述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于盖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紧固弹簧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紧固弹簧设置于限位板的两侧,两个所述紧固弹簧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盖体的三侧。通过设置三组连接机构,便于盖体的三侧与舱体扣合。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提手,两组所述提手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盖体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套设于固定架的顶部,所述活动环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柱。
优选地,所述活动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柱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卡柱的一端活动贯穿卡孔,所述卡柱活动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卡柱间隔均匀分布。套杆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需要打开盖体时,向外拉动侧板,使得限位板与限位槽分离,向上推动盖体,再将卡柱推入到滑动槽内,拉动套杆到达一定的长度,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卡柱被从卡孔推出,套杆和活动杆对盖体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圆槽。通过在连接槽的侧壁开设圆槽,减小连接槽的内壁与舱体外部的接触面积,便于盖体与舱体的扣合过程更流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需要将盖体扣合于舱体的顶部时,由于盖体的底部通过铰链与舱体的一侧相连,可以将舱体的一侧翻转连接柱穿过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放开侧板,在紧固弹簧的作用下,将限位板的一侧拉至限位槽的内部,盖体便扣合于舱体的顶部,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中第一固定板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中第二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的右视图。
图中:1、盖体;2、舱体;3、套杆;4、提手;5、放置槽;6、固定架;7、活动环;8、活动杆;9、第一固定板;10、连接柱;11、限位槽;12、第二固定板;13、紧固弹簧;14、限位板;15、侧板;16、圆槽;17、舱口;18、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包括盖体1以及连接机构;
盖体1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舱体2的顶部开设有舱口17,盖体1的下方活动设置有舱体2,舱体2的顶部活动设置于连接槽内,舱口17设置于连接槽的下方;
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9、连接柱10、第二固定板12、紧固弹簧13、侧板15以及限位板14,第一固定板9固定设置于盖体1的一侧,连接柱10的底部贯穿第一固定板9,连接柱10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第二固定板12固定设置于舱体2的一侧,第二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柱10相适配的圆孔,连接柱10的底部活动设置于圆孔内,第二固定板12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紧固弹簧1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矩形槽的侧壁,紧固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15的一侧,限位板1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15的一侧,限位板14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2,且活动设置于限位槽11的内部,舱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18,铰链18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于盖体1的底部。
其中,紧固弹簧13设置有两个,两个紧固弹簧13设置于限位板14的两侧,两个紧固弹簧13平行设置。
其中,连接机构设置有三组,三组连接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盖体1的三侧。通过设置三组连接机构,便于盖体1的三侧与舱体2扣合。
其中,盖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提手4,两组提手4平行设置。
其中,盖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5,放置槽5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架6,固定架6的一侧开设有通孔,固定架6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活动环7,活动环7套设于固定架6的顶部,活动环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活动杆8,活动杆8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柱。
其中,活动杆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套杆3,套杆3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柱相适配的卡孔,卡柱的一端活动贯穿卡孔,卡柱活动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卡柱间隔均匀分布。套杆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防滑垫,需要打开盖体1时,向外拉动侧板15,使得限位板14与限位槽11分离,向上推动盖体1,再将卡柱推入到滑动槽内,拉动套杆3到达一定的长度,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卡柱被从卡孔推出,套杆3和活动杆8对盖体1进行支撑。
其中,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圆槽16。通过在连接槽的侧壁开设圆槽16,减小连接槽的内壁与舱体2外部的接触面积,便于盖体1与舱体2的扣合过程更流畅。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需要将盖体1扣合于舱体2的顶部时,由于盖体1的底部通过铰链18与舱体2的一侧相连,可以将舱体2的一侧翻转连接柱10穿过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12,放开侧板15,在紧固弹簧13的作用下,将限位板14的一侧拉至限位槽11的内部,盖体1便扣合于舱体2的顶部,需要打开盖体1时,向外拉动侧板15,使得限位板14与限位槽11分离,向上推动盖体1,再将卡柱推入到滑动槽内,拉动套杆3到达一定的长度,在连接弹簧的作用下,卡柱被从卡孔推出,套杆3和活动杆8对盖体1进行支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1)以及连接机构;
所述盖体(1)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盖体(1)的下方活动设置有舱体(2),所述舱体(2)的顶部开设有舱口(17),所述舱体(2)的顶部活动设置于连接槽内,所述舱口(17)设置于连接槽的下方;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9)、连接柱(10)、第二固定板(12)、紧固弹簧(13)、侧板(15)以及限位板(14),所述第一固定板(9)固定设置于盖体(1)的一侧,所述连接柱(10)的底部贯穿第一固定板(9),所述连接柱(10)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第二固定板(12)固定设置于舱体(2)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与连接柱(10)相适配的圆孔,所述连接柱(10)的底部活动设置于圆孔内,所述第二固定板(12)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紧固弹簧(13)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矩形槽的侧壁,所述紧固弹簧(1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15)的一侧,所述限位板(1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侧板(15)的一侧,所述限位板(14)的另一端贯穿第二固定板(12),且活动设置于限位槽(11)的内部,所述舱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18),所述铰链(18)的另一侧固定设置于盖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弹簧(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紧固弹簧(13)设置于限位板(14)的两侧,两个所述紧固弹簧(13)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固定设置于盖体(1)的三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两组提手(4),两组所述提手(4)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5),所述放置槽(5)的底壁固定设置有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架(6)的顶部活动设置有活动环(7),所述活动环(7)套设于固定架(6)的顶部,所述活动环(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卡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套杆(3),所述套杆(3)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柱相适配的卡孔,所述卡柱的一端活动贯穿卡孔,所述卡柱活动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卡柱间隔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开设有圆槽(16)。
CN202220917258.8U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Active CN217918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7258.8U CN217918308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17258.8U CN217918308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8308U true CN217918308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5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17258.8U Active CN217918308U (zh) 2022-04-20 2022-04-20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8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918308U (zh) 一种防进水的船舶舱口盖
CN206585140U (zh) 一种直流充电枪
KR101274579B1 (ko) 공기 주입식 보트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6073574A (en) Kayak hatch cover retention system
CN210212690U (zh) 一种电动冲浪板电池舱防水密封结构
CN211364859U (zh) 一种电动冲浪板
CN107031798A (zh) 站立式小型喷气艇
JPH0897568A (ja) 乾電池ハウジング構造
CN209449510U (zh) 一种多功能钓鱼箱
US5957080A (en) Folding portable boat
CN219172698U (zh) 一种无人机的电池装配结构及无人机
JPH068879A (ja) パトロールボート
KR100428743B1 (ko) 조립식 보트
JPS62125983A (ja) 小型ジエツト推進艇の物入れの構造
CN218005045U (zh) 一种易取电池
CN220599473U (zh) 一种用于海钓船的暗锁
CN215548696U (zh) 四足机器人的机身及四足机器人
CN220672766U (zh) 一种蓄电池盖及蓄电池
CN213861891U (zh) 一种稳定性较好的电动车充电器
KR900005197Y1 (ko) 조립식 보트
CN218258488U (zh) 一种中心罩储物兜结构及电动车
CN216906599U (zh) 一种船舶系缆挡鼠板
CN117712980A (zh) 一种新型电缆交叉互联箱
CN219106433U (zh) 一种快拆式电池盖
CN210642073U (zh) 多功能水上钓鱼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