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8257U -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8257U
CN217918257U CN202222343278.1U CN202222343278U CN217918257U CN 217918257 U CN217918257 U CN 217918257U CN 202222343278 U CN202222343278 U CN 202222343278U CN 217918257 U CN217918257 U CN 217918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ar
support body
bar structure
bicycle
gus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432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Qiy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Qiy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Qiy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Qiya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432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8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8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8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型材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架体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固定的型材结构体,所述型材结构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型材结构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侧盖,所述型材结构体内顶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一侧与自行车架体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一内衬筋板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另一侧的架体固定。本申请中,型材结构体内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型材结构体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作用,两者均与自行车架体固定,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Description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车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
目前市面上常用于自行车的内藏管多为传统圆管型或双腔管型,此类型的自行车型材管料在使用中,易因车架成品焊接后因强度不够会导致变形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架体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固定的型材结构体,所述型材结构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型材结构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侧盖,所述型材结构体内顶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一侧与自行车架体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一内衬筋板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另一侧的架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材结构体内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型材结构体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作用,两者均与自行车架体固定,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底部开口,且所述型材结构体底部设置有弧形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材结构体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撑,使得型材结构体本身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配合与自行车架体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二内衬筋板,所述第二内衬筋板位于型材结构体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二内衬筋板顶部与第一内衬筋板底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内衬筋板一侧与自行车架体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二内衬筋板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另一侧的架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内衬筋板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以此增强了型材结构体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型材结构体对自行车架体的结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内衬筋板远离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口一侧配合的控制器,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筋板上贯穿间隙配合的螺钉,所述螺钉与控制器的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型材结构体远离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对自行车架体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口的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透过安装口对控制器等配电元件进行检修或更换。充电插头的设置,连接电瓶车充电器后,能够对自行车架体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侧盖上贯穿设置有与侧盖间隙配合的螺栓,且所述螺栓与第一内衬筋板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将侧盖与第一内衬筋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内六角沉头螺栓,所述侧盖上开设有与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容纳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孔对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起到了良好的容纳作用,增强了型材结构体外表面的平整度。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靠近第一内衬筋板一侧的厚度小于型材结构体远离第一内衬筋板一侧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CNC或其它精加工,配合侧盖使得型材结构体内部放置的控制器等小配件时更容易使之固定,型材结构体采用多壁厚多型腔的设计,使得型材结构体的结构强度增强,不会在使用中轻易变形,提升了自行车架体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一侧设置有与自行车架体配合的弧形凹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凹口使得型材结构体与自行车架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增强了美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中,型材结构体内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型材结构体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作用,两者均与自行车架体固定,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2、本申请中,型材结构体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撑,使得型材结构体本身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配合与自行车架体焊接;
3、本申请在经过CNC或其它精加工,配合侧盖使得型材结构体内部放置的控制器等小配件时更容易使之固定,型材结构体采用多壁厚多型腔的设计,使得型材结构体的结构强度增强,不会在使用中轻易变形,提升了自行车架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均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型材结构体与自行车架体连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均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型材结构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的右视图。
图中:1、型材结构体;11、弧形凹口;12、第一安装槽;13、弧形部;14、第二安装槽;2、第一内衬筋板;21、安装口;22、螺钉;3、第二内衬筋板;4、自行车架体;5、侧盖;51、容纳孔;6、螺栓;7、控制器;8、充电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包括型材结构体1、第一内衬筋板2和第二内衬筋板3。型材结构体1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4固定,型材结构体1一侧设置有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的弧形凹口11,且型材结构体1的横截面呈矩形。
型材结构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第一安装槽12内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12配合的侧盖5,侧盖5上贯穿设置有与侧盖5间隙配合的螺栓6,且螺栓6与第一内衬筋板2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1底部开口,且型材结构体1底部设置有弧形部13。型材结构体1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撑,使得型材结构体1本身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13配合与自行车架体4焊接。
第一内衬筋板2竖直设置,第一内衬筋板2顶部与型材结构体1内顶壁一体成型,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第一内衬筋板2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第二内衬筋板3水平设置,其位于型材结构体1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上,第二内衬筋板3顶部与第一内衬筋板2底部一体成型,第二内衬筋板3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且第二内衬筋板3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第二内衬筋板3与第一内衬筋板2配合,以此增强了型材结构体1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型材结构体1对自行车架体4的结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了自行车架体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4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为便于在型材结构体1内安装电动自行车的用电原件,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21,第一内衬筋板2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口21一侧配合的控制器7,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间隙配合的螺钉22,螺钉22与控制器7的壳体螺纹连接,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且第二安装槽14内安装有用于对自行车架体4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8。安装口21的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透过安装口21对控制器7等配电元件进行检修或更换。充电插头8的设置,连接电瓶车充电器后,能够对自行车架体4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
为增强型材结构体1表面的平整度,螺栓6为内六角沉头螺栓,且侧盖5上开设有与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容纳孔51。在本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1靠近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的厚度小于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的厚度。在经过CNC或其它精加工,配合侧盖5使得型材结构体1内部放置的控制器7等小配件时更容易使之固定,型材结构体1采用多壁厚多型腔的设计,使得型材结构体1的结构强度增强,不会在使用中轻易变形,提升了自行车架体4的整体强度。
本实施例中自行车架体4型材结构的使用原理为:型材结构体1、第二内衬筋板3、第一内衬筋板2相互配合作用,以此增强了型材结构体1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型材结构体1对自行车架体4的结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了自行车架体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4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型材结构体1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撑,使得型材结构体1本身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13配合与自行车架体4焊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4)固定的型材结构体(1),所述型材结构体(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型材结构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12)内设置有侧盖(5),所述型材结构体(1)内顶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2),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底部开口,且所述型材结构体(1)底部设置有弧形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二内衬筋板(3),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位于型材结构体(1)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顶部与第一内衬筋板(2)底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21),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口(21)一侧配合的控制器(7),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间隙配合的螺钉(22),所述螺钉(22)与控制器(7)的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所述第二安装槽(14)内安装有用于对自行车架体(4)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盖(5)上贯穿设置有与侧盖(5)间隙配合的螺栓(6),且所述螺栓(6)与第一内衬筋板(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6)为内六角沉头螺栓,所述侧盖(5)上开设有与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容纳孔(5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靠近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的厚度小于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一侧设置有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的弧形凹口(11)。
CN202222343278.1U 2022-09-03 2022-09-03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Active CN217918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3278.1U CN217918257U (zh) 2022-09-03 2022-09-03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43278.1U CN217918257U (zh) 2022-09-03 2022-09-03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8257U true CN217918257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2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43278.1U Active CN217918257U (zh) 2022-09-03 2022-09-03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82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2832B (zh) 电动汽车用底盘快换电池箱
KR101345638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하이브리드 배터리 모듈 커버
CN206155129U (zh) 轻量化电动车用电池箱
CN114571976A (zh) 一种集成电动汽车下车体与电池包的一体化结构
CN109159662A (zh) 换电模块及包含其的电动车
CN205355107U (zh) 通用镁合金电池箱
CN217918257U (zh)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CN106450082A (zh) 一种电动汽车铝合金电箱
CN206148497U (zh) 一种集成式电动车电池箱
CN105489801B (zh) 底盘快换电池箱
CN207530002U (zh) 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36114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底盘快换电池箱
CN208498217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箱
CN206125198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车架与上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8344344U (zh) 纯电动车中立柱总成
CN203032356U (zh) 汽车用动力电池模组固定结构
CN209561482U (zh) 一种梯次利用动力电池箱体结构
CN206953970U (zh) 一种可更换电池的快换充电装置
CN218400817U (zh) 一种有太阳能充电的电动摩托车尾箱
CN217672242U (zh) 快换支架及电动汽车
CN215578783U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利于卡接的电子端板
CN108609053A (zh) 一种纯电动车中立柱总成
CN218334135U (zh) 一种抗变形新能源模组端板铝件
CN210364241U (zh)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座桶结构
CN218594482U (zh) 滑板车车架及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