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7584U -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 Google Patents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7584U
CN217917584U CN202221514080.9U CN202221514080U CN217917584U CN 217917584 U CN217917584 U CN 217917584U CN 202221514080 U CN202221514080 U CN 202221514080U CN 217917584 U CN217917584 U CN 2179175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rod
movable
mounting structure
shielding component
fully autom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140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磊
李加兵
李静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140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75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75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75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其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座,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座的侧壁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螺母,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活动夹座,具有贯通其两侧壁的第一通道。连接杆,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其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一端上具有与所述螺母适配的螺纹。限位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能够与所述活动夹座抵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转动连接杆快速调节活动夹座和固定夹座之间的松紧程度,操作简单便捷。

Description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普及到了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在给人们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城镇化人口的集中,城市中所配套的车位难以满足需求,也带来了停车难的问题,尤其是地下车库数量有限,导致大量的车辆只能在户外风吹日晒。
由于夏季阳光强烈,停在户外的车辆在遭受太阳的暴晒时会导致车内温度过高。一方面会降低驾乘人员在进入车内后的舒适感。另一方面,车内温度的升高会加速车内皮具塑料制品线路等老化。另外,在高温下,座椅塑料等车内装饰品可能会释放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对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市面上陆续出现了多款汽车遮阳篷。但这些汽车遮阳篷普遍存在的问题是:(1)需要人工打开和关闭遮阳篷,打开和关闭遮阳篷的过程不便捷。(2)遮阳篷拆装过程繁琐;(3)拆装遮阳篷的过程可能会对车辆造成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汽车遮阳篷拆装过程繁琐,从车上拆下或装配遮阳篷时可能会对车辆造成划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固定夹座,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
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座的侧壁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螺母,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活动夹座,具有贯通其两侧壁的第一通道;
连接杆,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其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一端上具有与所述螺母适配的螺纹;
限位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上能够与所述活动夹座抵接。
该安装结构能够通过转动连接杆快速调节活动夹座和固定夹座之间的松紧程度,操作简单便捷,简化了遮阳篷的拆装过程,防止了在拆装的过程中对车辆造成划伤。另外,该安装结构可以实现无痕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夹座上具有导轨,所述活动夹座上具有与所述导轨相适配的滑动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具有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上套设有手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因遭受阳光暴晒导致车内温度升高,驾乘人员舒适感降低,车内线路老化及车内饰品释放有害气体影响驾乘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该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包括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通过安装座和螺丝与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连接,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安装至安装对象上。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包括:
壳体,包括壳壁和由所述壳壁限定形成的容纳腔体;
第二通道/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且至少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侧壁上;
遮挡组件;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组件收起和展开,以在预定位置形成遮挡屏障;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有光伏板和/光伏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能够通过驱动组件将收纳在壳体内的遮挡组件展开,使遮挡组件在车辆上方形成遮挡屏障,减少车辆在户外时所受到的阳光直射,降低车内的温度,从而延长车内皮具塑料制品线路的使用寿命,以及避免座椅塑料等车内装饰品在高温下释放有害气体,影响驾乘人员身体健康。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伸缩部,所述遮挡组件的一端连接与所述伸缩部连接;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
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收卷部,与所述遮挡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收卷所述遮挡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杆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侧壁上设有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伸缩部,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远离与所述第二活动杆铰接的一端上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的活动板;
驱动件,包括电机,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收卷部,与所述遮挡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收卷所述遮挡组件;
所述遮挡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收卷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内壁上设有能够与遮挡组件贴合连接的限位杆或张紧轮。
进一步地,所述收卷部包括收卷筒,所述收卷筒通过收卷套管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套管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平面涡卷弹簧与所述收卷筒连接,所述收卷筒与所述遮挡组件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由顶部弧形盖板、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盖板和所述连接板两侧的安装板组成,所述弧形盖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间隙限定构成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行李架,所述车载行李架包括行李框和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所述行李框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上方具有开口的框体;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至少设置在所述行李框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收卷部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驱动件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安装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安装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载行李架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弧形盖板;12连接板;13安装板;2遮挡组件;31第一活动杆;32第二活动杆;33连接轴;34第一齿轮;35活动板;4电机;41输出轴;42第二齿轮;51收卷筒;52收卷套管;53限位杆;6安装结构;61 固定夹座;62螺母;63活动夹座;64连接杆;65限位件;66导轨;67滑动条;68手柄;69安装座;70行李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安装结构6,如图5-图7所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固定夹座61、第一开口、螺母62、活动夹座63、连接杆64、限位件65。所述固定夹座61的内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座61的侧壁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所述螺母62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活动夹座63具有贯通其两侧壁的第一通道。所述连接杆64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其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一端上具有与所述螺母62适配的螺纹。所述限位件65套设在所述连接杆64的另一端上能够与所述活动夹座63抵接。
该安装结构能够通过转动连接杆该安装结构能够通过转动连接杆快速调节活动夹座63和固定夹座61之间的松紧程度,操作简单便捷,简化了遮阳篷的拆装过程,防止了在拆装的过程中对车辆造成划伤。另外,该安装结构可以实现无痕安装。
在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夹座61上具有导轨66,所述活动夹座63上具有与所述导轨66相适配的滑动条67。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在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64具有所述限位件65的一端上套设有手柄68。这样是设置方式可使得在操作时更加的省力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该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包括所述的安装结构6,所述安装结构6通过安装座69和紧固件与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连接,所述安装结构6用于将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安装至安装对象上。其中,所述紧固件可选用螺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安装对象”主要是指车辆的顶部。通过车辆的蓄电池为全自动汽车遮阳篷提供电能。当然,也可以额外设置蓄电池为全自动汽车遮阳篷提供电能。
如图1-图4所示,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包括壳体1、第二通道/第二开口、遮挡组件2以及驱动组件。所述壳体1包括壳壁和由所述壳壁限定形成的容纳腔体。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且至少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组件2收起和展开,以在预定位置形成遮挡屏障。
为了实现电能的“自给自足”,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光伏板和/或光伏薄膜。通过光伏板和/或光伏薄膜为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展开和收起提供电能。
在设置了光伏板和/或光伏薄膜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增设一个蓄电池,用于储存光伏板和/或光伏薄膜产生的电能。需要说明的是,光伏板和 /或光伏薄膜产生的电能不仅可用于为遮阳篷提供能量,还可为汽车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能够通过驱动组件将收纳在壳体1内的遮挡组件2展开,使遮挡组件在车辆上方形成遮挡屏障,减少车辆在户外时所受到的阳光直射,降低车内的温度,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感,延长车内皮具塑料制品线路的使用寿命,避免座椅塑料等车内装饰品在高温下释放有害气体,影响驾乘人员身体健康。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组件2包括遮阳布。采用柔性材质的遮阳布一方面便于收卷在壳体1内,减少占用空间。另一方面采用轻量化的设计能够降低整体装置的重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部、驱动件以及收卷部。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与所述伸缩部连接。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2 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4。所述第二活动杆3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轴 33,所述连接轴33上套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41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的第二齿轮42。所述收卷部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收卷所述遮挡组件2。需要说明的是,遮挡组件2的“一端”指的是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遮挡组件2的“另一端”指的是能够沿第二通道/第二开口伸出壳体1外的一端。
在一种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杆31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侧壁上设有光源,所述光源可选用LED灯。进一步地,所述光源选用条形灯,条形灯设置在第一活动杆31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底壁。条形灯的分布方式与第一活动杆31和/或第二活动杆32的长度方向相同。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在该遮阳篷展开之后,打开该光源,提供照明。
当车辆需要遮阳时,所述电机4启动,其输出轴41正转,带动第二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34转动,使得连接轴33转动,以使得第二活动杆32和第一活动杆31转动伸展,将遮阳组件2伸展出壳体 1外,伸展至适当位置时,电机4停止运行。在无需遮阳的情况时,电机4 反转,原理同上所述,将遮阳组件2收缩至壳体1内。
对于如何启动和停止电机4的运行,一方面可通过设置按钮的形式,通过按钮控制电机4的启停。另一方面可以设置一个控制器,通过遥控器的方式控制电机4的启停。具体地,将电机4设置为与该控制器电连接,遥控器与控制器无线连接,例如可通过蓝牙,4G/5G等方式实现。该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具体工作原理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相应的教导,此处不在过多赘述。
对于如何使得遮阳组件2伸展或收缩至适当的位置时,电机4即停止运行。可以通过在控制器中导入相应的程序实现。这种控制程序也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过多的赘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卷部包括收卷筒51,所述收卷筒51 通过收卷套管5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套管52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平面涡卷弹簧与所述收卷筒51连接,所述收卷筒51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遮阳组件2伸展至壳体1外侧时,在此过程中会对平面涡卷弹簧进行拉紧,在遮阳组件2收缩的过程中,平面涡卷弹簧会逐渐复位,带动收卷筒51转动,对遮阳组件2进行收卷。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由顶部弧形盖板11、连接板12 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盖板11和所述连接板12两侧的安装板13组成,所述弧形盖板11和所述连接板12之间的间隙限定构成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
其中,弧形的盖板11能够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小风阻。需要说明的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该全自动遮阳篷是处于收纳状态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部、驱动件以及收卷部。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所述第一活动杆31 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31远离与所述第二活动杆32 铰接的一端上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的活动板35。所述驱动件包括电机4,所述第二活动杆3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轴33,所述连接轴33上套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41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的第二齿轮42。所述收卷部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收卷所述遮挡组件2。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3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收卷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遮阳篷处于未使用状态下,通过活动板35将第二通道/第二开口闭合,提高设备在未使用状态下的密封性,防止雨水、灰尘颗粒进入设备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安装板13的内壁上设有能够与遮挡组件2 贴合连接的限位杆53。所述限位杆53的两端与所述壳体两侧的安装板13 的内壁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限位杆53对遮挡组件2起到拉紧作用,使遮挡组件2在收卷时更加的平顺。在另一种可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杆53可以用张紧轮替换。其目的也是为了对遮挡组件2起到拉紧作用,使遮挡组件2在收卷时更加的平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载行李架,如图8所示,所述车载行李架包括行李框70和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所述行李框70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上方具有开口的框体;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至少设置在所述行李框70一侧。该车载行李架在具备载物的功能前提下,还具有遮阳的功能。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既可以设置在所述行李框70的前后两端,也可以设置在行李框70的左右两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夹座(61),其内部具有容纳空间;
第一开口,设置在所述固定夹座(61)的侧壁上与所述容纳空间连通;
螺母(62),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活动夹座(63),具有贯通其两侧壁的第一通道;
连接杆(64),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一开口伸入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其位于容纳空间内的一端上具有与所述螺母(62)适配的螺纹;
限位件(65),套设在所述连接杆(64)的另一端上能够与所述活动夹座(63)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座(61)上具有导轨(66),所述活动夹座(63)上具有与所述导轨(66)相适配的滑动条(6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4)具有所述限位件(65)的一端上套设有手柄(68)。
4.一种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通过安装座(69)和螺丝与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连接,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将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安装至安装对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包括壳壁和由所述壳壁限定形成的容纳腔体;
第二通道/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腔体连通且至少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一侧侧壁上;
遮挡组件(2);
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组件(2)收起和展开,以在预定位置形成遮挡屏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有光伏板和/光伏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伸缩部,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与所述伸缩部连接;所述伸缩部包括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铰接;
驱动件,包括电机(4),所述第二活动杆(3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轴(33),所述连接轴(33)上套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41)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的第二齿轮(42);
收卷部,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收卷所述遮挡组件(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31)和/或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侧壁上设有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伸缩部,包括第一活动杆(31)和第二活动杆(32);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一端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31)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活动杆(31)远离与所述第二活动杆(32)铰接的一端上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能够打开或闭合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的活动板(35);
驱动件,包括电机(4),所述第二活动杆(3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轴(33),所述连接轴(33)上套设有第一齿轮(3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41)上套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34)啮合的第二齿轮(42);
收卷部,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另一端连接,用于收卷所述遮挡组件(2);
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板(3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收卷部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部包括收卷筒(51),所述收卷筒(51)通过收卷套管(52)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收卷套管(52)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平面涡卷弹簧与所述收卷筒(51)连接,所述收卷筒(51)与所述遮挡组件(2)的一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顶部弧形盖板(11)、连接板(12)以及设置在所述弧形盖板(11)和所述连接板(12)两侧的安装板(13)组成,所述弧形盖板(11)和所述连接板(12)之间的间隙限定构成所述第二通道/第二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3)的内壁上设有能够与遮挡组件(2)贴合连接的限位杆(53)或张紧轮。
13.一种车载行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行李架包括行李框(70)和权利要求4-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所述行李框(70)包括内部设有容纳空间且上方具有开口的框体;所述全自动汽车遮阳篷至少设置在所述行李框(70)一侧。
CN202221514080.9U 2022-06-15 2022-06-15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Active CN2179175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4080.9U CN217917584U (zh) 2022-06-15 2022-06-15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14080.9U CN217917584U (zh) 2022-06-15 2022-06-15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7584U true CN217917584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2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14080.9U Active CN217917584U (zh) 2022-06-15 2022-06-15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75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37661B2 (en) Automobile sunshade
US6086133A (en) Vehicle window shade arrangement
US5860466A (en) Windshield shelter
US4848827A (en) Extensible roof for automobile
US5443300A (en) Powered glare screen device
US11279210B2 (en) Roof rack assembly and hood light-blocking fabric assembly that are capable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KR20170141585A (ko) 태양광 발전이 가능한 루프랙 조립체
US10819272B2 (en) Roof rack assembly and hood light-blocking fabric assembly that are capable of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US20200254862A1 (en) Vehicle automatic covering device
CN101254740A (zh) 汽车自动防护罩
US5751488A (en) Motorized sunscreen for motor vehicles
CN217917584U (zh) 安装结构、全自动汽车遮阳篷和车载行李架
KR101262648B1 (ko) 탄성 롤블라인드와 차양각도 조절암이 결합된 모터작동식 차창외부 덮개장치
US20170145739A1 (en) Integrated Shade System as a Window Covering
CN116278680A (zh) 遮阳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WO2001074614A1 (fr) Ventilation d'une cabine d'automobile
US7121610B2 (en) Combination shade and handle device
US20090242151A1 (en) Whole-covered sunshade assembly
CN108674154B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遮阳装置
CN218558507U (zh) 一种汽车驾驶室遮阳装置
CN220577028U (zh) 一种汽车全景电动遮阳帘
KR102498828B1 (ko) 자동감김 구동부가 구비된 자동차 보호덮개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 커버방법
KR101662094B1 (ko) 전천후 차량용 전면유리 롤스크린 장치
CN216401124U (zh) 一种车载遮阳装置及车
CN216268599U (zh) 遮阳帘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