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7348U -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7348U
CN217917348U CN202221890194.3U CN202221890194U CN217917348U CN 217917348 U CN217917348 U CN 217917348U CN 202221890194 U CN202221890194 U CN 202221890194U CN 217917348 U CN217917348 U CN 2179173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roller
jet printer
digital ink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9019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社广
何耀唐
何俭恒
杨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petech Digit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petech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petech Digit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petech Digit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9019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73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73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73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包括贴膜单元和起膜单元;贴膜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底座、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导向辊和贴膜压辊;两个第一安装底座分别安装于打印平台的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第一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的顶部,两个贴膜压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导向辊位于贴膜压辊的上方,第一升降装置带动贴膜压辊下降,贴膜压辊的下辊面和起膜压辊的下辊面均贴近于打印平台的顶面;薄膜展平并贴附在传送带的表面向前运行,可有效保障薄膜使用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连续印刷的图案质量。

Description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喷墨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膜材卷料印刷,一直采用丝网印刷工艺,需要晒版,因而受到晒版的限制,不能连续输出不同的图案,且需要在膜材的打印背面采用胶水贴膜工艺以防止印刷时的膜材移位,完成作业后还需要使用溶剂清洗背胶,作业现场油墨和溶剂挥发气味重,作业环境差,不环保,也不利于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虽然数码喷墨打印的印刷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相对丝网印刷工艺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膜材卷料在打印平面的固定不方便,使用数码喷墨打印输出的制品质量不符合要求,数码喷墨打印一直局限于板材和块料的印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可有效解决膜材卷料在打印平面的固定问题,薄膜卷料不易起皱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使用以上薄膜输送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以推广数码喷墨打印机用于膜材卷料的印刷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位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平台的上方,打印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吸风平台,所述的薄膜输送装置包括贴膜单元和起膜单元;
所述贴膜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底座、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导向辊和贴膜压辊;
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的顶部,两个所述贴膜压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位于所述贴膜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带动所述贴膜压辊下降,所述贴膜压辊的下辊面贴近于所述打印平台的顶面;
所述起膜单元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起膜单元设有起膜压辊,所述起膜压辊的下辊面平齐于所述贴膜压辊的下辊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底座设有安装侧板;
所述安装侧板的中部设有椭圆形的避空腔,两个所述安装侧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所述安装侧板的底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安装侧板的顶部沿打印运行方向朝前向斜上方延伸;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导轨、气缸、气缸安装板和连接座;
两个所述升降导轨分别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安装,所述连接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升降导轨相对的内侧面;所述气缸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侧板的顶部,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板的外侧面;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向下与所述连接座的顶端传动连接;
所述贴膜压辊的左右两端的任一端穿过所述避空腔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座;
所述气缸驱动两个所述连接座,带动所述贴膜压辊的左右两端在所述避空腔中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限位调节丝杆;
两个所述限位调节丝杆安装于所述气缸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调节丝杆的下端抵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旋转侧板;
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的外侧面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气缸安装板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向辊的左右两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另一端的内侧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加强辊;
中空的所述第一加强辊的左右两端分别抵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侧板设有角度调节孔和安装调节孔;
多个所述安装调节孔从左至右贯穿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板面,多个所述安装调节孔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板面,左右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调节孔为一组,每组的所述安装调节孔均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导向辊的左右两端;
多个位于同一圆周的弧形的所述角度调节孔围绕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与所述第一加强辊的连接处的四周设置,所述角度调节孔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的一端,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气缸安装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底座还设有多个底座调节孔;
所述底座调节孔从上至下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多个所述底座调节孔分为两组并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底座调节孔内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底端抵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安装面。
进一步的,所述起膜单元还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导向辊、第二加强辊和第二旋转侧板;
所述第二安装底座、所述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辊、所述起膜压辊、所述第二加强辊和第二旋转侧板的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辊、所述贴膜压辊、第一加强辊和第一旋转侧板的结构一一对应地相同;
所述贴膜压辊通过与放卷机对接的所述第一导向辊向所述打印平台引入待印刷的薄膜,所述起膜压辊通过与收卷机对接的所述第二导向辊从所述打印平台向所述收卷机导出已完成打印的所述薄膜。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贴膜压辊的表面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导向辊和所述起膜压辊的表面材质为合金。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以上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包括放卷机、所述打印平台、收卷机、传送带和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
所述打印平台的下方设有吸风平台;
所述打印平台的外侧面套装有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面输送的打印介质为薄膜,所述打印平台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安装有所述收卷机和所述放卷机,待打印的所述薄膜从所述放卷机输出并通过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从后端引入所述打印平台,已完成打印的所述薄膜从所述打印平台的前端输出,然后通过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输入所述收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贴膜压辊的下辊面和起膜压辊的下辊面均贴近打印平台的顶面(即打印平面),通过安装在打印平台的下方的吸风平台的吸附,薄膜展平并贴附在传送带的表面向前运行,可有效保障薄膜使用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连续印刷的图案质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使用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的薄膜不会卷曲或起皱,具有高精度的打印质量,打印图案不需要晒版,可连续输出不同的图案且效率高,还兼具膜材打印及板材打印的功能,可节省设备安装空间及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薄膜输送装置中的贴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薄膜输送装置中的贴膜单元处于上工位时的薄膜走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薄膜输送装置中的贴膜单元处于下工位时的薄膜走向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薄膜输送装置中的起膜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的实施例的薄膜输送装置中的起膜单元运行时的薄膜走向示意图;
其中:放卷机1;薄膜2;薄膜输送装置3;打印平台4;传送带5;收卷机6;贴膜单元31;起膜单元32;第一安装底座311;第一升降装置312;第一导向辊313;贴膜压辊314;第一加强辊315;第一旋转侧板316;第二安装底座321;第二升降装置322;第二导向辊323;第二加强辊325;第二旋转侧板326;底座调节孔3110;安装侧板3111;避空腔31111;升降导轨3121;气缸3122;气缸安装板3123;连接座3124;限位调节丝杆3125;角度调节孔3161;安装调节孔31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说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位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平台4的上方,打印平台4的下方安装有吸风平台,所述的薄膜输送装置3包括贴膜单元31和起膜单元32;
所述贴膜单元31包括第一安装底座311、第一升降装置312、第一导向辊313和贴膜压辊314;
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分别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4的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12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向辊313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相对的内侧面的顶部,两个所述贴膜压辊3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1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313位于所述贴膜压辊314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12带动所述贴膜压辊314下降,所述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贴近于所述打印平台4的顶面;
所述起膜单元32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4的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起膜单元32设有起膜压辊324,所述起膜压辊324的下辊面平齐于所述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打印平台4的外侧面套装有输送薄膜2的传送带5,打印平台2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收卷机6和放卷机1,待印刷的薄膜卷料安装在放卷机1,薄膜2从放卷机1输出,然后薄膜2从第一导向辊313的上方绕过第一导向辊313的上辊面和前辊面,再由贴膜压辊314的上方绕过贴膜压辊314的后辊面和下辊面进入打印平台4,在打印平台4经过打印的薄膜2,从打印平台4的前端进入起膜压辊324的下方,然后绕过起膜压辊324的下辊面和前辊面输入至收卷机6;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和起膜压辊324的下辊面均贴近打印平台4的顶面(即打印平面),通过安装在打印平台4的下方的吸风平台的吸附,薄膜2展平并贴附在传送带5的表面向前运行,可有效保障薄膜2使用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连续印刷的图案质量。
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12还可以调整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与打印平台4的顶面所在平面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膜材的印刷,并且可通过第一升降装置312将贴膜压辊314升高离开打印平台,使数码喷墨打印机可同时用于板材或者包材的印刷,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具有良好的操作灵活性,可充分地提高数码喷墨打印机的通用性和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设有安装侧板3111;
所述安装侧板3111的中部设有椭圆形的避空腔31111,两个所述安装侧板3111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相对的内侧面,所述安装侧板3111的底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安装侧板3111的顶部沿打印运行方向朝前向斜上方延伸;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12包括升降导轨3121、气缸3122、气缸安装板3123和连接座3124;
两个所述升降导轨3121分别靠近所述安装侧板3111的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安装,所述连接座3124的前后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升降导轨3121相对的内侧面;所述气缸安装板3123安装于所述安装侧板3111的顶部,所述气缸3122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板3123的外侧面;所述气缸3122的输出端向下与所述连接座3124的顶端传动连接;
所述贴膜压辊314的左右两端的任一端穿过所述避空腔31111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座3124;
所述气缸3122驱动两个所述连接座3124,带动所述贴膜压辊314的左右两端在所述避空腔31111中上下移动。
如图2所示,通过控制气缸3122的行程,即可控制贴膜压辊314的左右两端的位置,从而控制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与打印平面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第一升降装置312还包括限位调节丝杆3125;
两个所述限位调节丝杆3125安装于所述气缸3122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调节丝杆3125的下端抵于所述连接座3124的顶部。
如图2所示,薄膜2与打印平面贴近且平整,喷墨打印头降低并尽可能地靠近打印平面,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打印的进度,因此,通过限位调节丝杆3125可以精确地微调贴膜压辊314与打印平面之间的间距,可提高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满足高精度的印刷质量要求的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旋转侧板316;
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的一端的外侧面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气缸安装板3123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向辊313的左右两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的另一端的内侧面。
如图2-4所示,推动第一旋转侧板316的另一端可带动第一导向辊313沿第一旋转侧板316的一端与气缸安装板3123连接的中心点360度旋转,以此可调整第一导辊313的轴心和贴膜压辊314的轴心的连线与打印平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调整薄膜2与贴膜压辊314的辊面贴合所包覆的圆周角的角度(即俗称的包角),薄膜2与贴膜压辊314的辊面的包角越大,薄膜2与贴膜压辊314的辊面的接触面积越大,薄膜2的铺展的平整度越高,打印过程中薄膜2越不容易起皱,从而可通过调整所述包角以提高薄膜2的平整度和打印精度。
图3中的贴膜压辊314处于上工位,此时薄膜2被引入所述薄膜输送装置进行安装,贴膜压辊314远离于打印平面的上方,且位于相对较高的位置。
图4中的贴膜压辊314处于下工位,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与打印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薄膜2贴附于打印平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加强辊315;
中空的所述第一加强辊315的左右两端分别抵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的一端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
如图2-4所示,在两个第一旋转侧板316之间安装第一加强辊315,并使第一加强辊315的左右两端从内侧抵于两个第一旋转侧板316的一端的两个内侧面,不仅可以提高整个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结构刚性,还可以提高第一旋转侧板316和贴膜压辊314的运行平稳性。
中空的第一加强辊315的内部还可用于穿管,可方便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两侧的气缸的供气管路和线缆的布置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设有角度调节孔3161和安装调节孔3162;
多个所述安装调节孔3162从左至右贯穿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的板面,多个所述安装调节孔3162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的板面,左右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调节孔3162为一组,每组的所述安装调节孔3162均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导向辊313的左右两端;
多个位于同一圆周的弧形的所述角度调节孔3161围绕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316与所述第一加强辊315的连接处的四周设置,所述角度调节孔3161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的一端,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气缸安装板3123。
如图2-3所示,将第一导向辊313安装在不同组的两个安装调节孔3162,可使第一导向辊313具有不同的旋转半径,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通过角度调节孔3161和安装在其中的紧固件,可锁定第一旋转侧板316的一端,从而锁定第一导向辊313与贴膜压辊314的相对位置,进而锁定薄膜2在贴膜压辊314的辊面的包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还设有多个底座调节孔3110;
所述底座调节孔3110从上至下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多个所述底座调节孔3110分为两组并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底座调节孔3110内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底端抵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的安装面。
如图2-3所示,通过旋转安装底座调节孔3110内的丝杆,可调整第一安装底座311相对于打印平面的位置,从而微调贴膜压辊314与打印平面的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起膜单元32还包括第二安装底座321、第二升降装置322、第二导向辊323、第二加强辊325和第二旋转侧板326;
所述第二安装底座321、所述第二升降装置322、所述第二导向辊323、所述起膜压辊324、所述第二加强辊325和第二旋转侧板326的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311、所述第一升降装置312、所述第一导向辊313、所述贴膜压辊314、第一加强辊315和第一旋转侧板316的结构一一对应地相同;
所述贴膜压辊314通过与放卷机1对接的所述第一导向辊313向所述打印平台4引入待印刷的薄膜2,所述起膜压辊324通过与收卷机6对接的所述第二导向辊323从所述打印平台4向所述收卷机6导出已完成打印的所述薄膜2。
如图5-6所示,起膜单元32包括与贴膜单元31的部件结构相同的第二安装底座321、第二升降装置322、第二导向辊323、第二加强辊325和第二旋转侧板326,通过起膜单元32中的第二导向辊323和贴膜压辊314调节输出的已完成打印的薄膜2与打印平台4的间隙,以及第二导向辊323与薄膜2的包角,可间接调整薄膜2贴附于贴膜压辊314的拉力,避免该拉力过大可有效避免薄膜2变形,从而保障使用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喷墨打印机的打印质量。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辊313和所述贴膜压辊314的表面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导向辊323和所述起膜压辊324的表面材质为合金。
第一导向辊313和贴膜压辊314为橡胶辊,表面有弹性,均有较好的摩擦力,使薄膜2能充分展平于第一导向辊313和贴膜压辊314的辊面,有效防止贴附于传送带5的薄膜2发生起皱现象。
第二导向辊323和起膜压辊324的辊面为铝合金或其它的合金辊材质,表面相比橡胶辊更为光滑,更不容易磨损对打印后的图案,有利于保障输出的制品质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以上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包括放卷机1、所述打印平台4、收卷机6、传送带5和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
所述打印平台4的下方设有吸风平台;
所述打印平台4的外侧面套装有所述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的顶面输送的打印介质为薄膜2,所述打印平台2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安装有所述收卷机6和所述放卷机1,待打印的所述薄膜2从所述放卷机1输出并通过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从后端引入所述打印平台4,已完成打印的所述薄膜2从所述打印平台4的前端输出,然后通过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输入所述收卷机6。
如图1所示,使用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所述数码喷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的薄膜2不会卷曲或起皱,具有高精度的打印质量,打印图案不需要晒版,可连续输出不同的图案且效率高,还兼具膜材打印及板材打印的功能,可节省设备安装空间及设备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所述数码喷墨打印机,相比现有技术的丝网印刷,印刷的图案不受限制,不需要在薄膜2的打印背面采用胶水贴膜工艺,更加环保,无异味,可改善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
综上所述,如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贴膜压辊314的下辊面和起膜压辊324的下辊面均贴近打印平台4的顶面(即打印平面),通过安装在打印平台4的下方的吸风平台的吸附,薄膜2展平并贴附在传送带5的表面向前运行,可有效保障薄膜2使用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连续印刷的图案质量。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使用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打印过程中的薄膜2不会卷曲或起皱,具有高精度的打印质量,打印图案不需要晒版,可连续输出不同的图案且效率高,还兼具膜材打印及板材打印的功能,可节省设备安装空间及设备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位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平台的上方,打印平台的下方安装有吸风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输送装置包括贴膜单元和起膜单元;
所述贴膜单元包括第一安装底座、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导向辊和贴膜压辊;
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分别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向辊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的顶部,两个所述贴膜压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辊位于所述贴膜压辊的上方,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带动所述贴膜压辊下降,所述贴膜压辊的下辊面贴近于所述打印平台的顶面;
所述起膜单元安装于所述打印平台的后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起膜单元设有起膜压辊,所述起膜压辊的下辊面平齐于所述贴膜压辊的下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设有安装侧板;
所述安装侧板的中部设有椭圆形的避空腔,两个所述安装侧板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相对的内侧面,所述安装侧板的底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内侧面相连接,所述安装侧板的顶部沿打印运行方向朝前向斜上方延伸;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升降导轨、气缸、气缸安装板和连接座;
两个所述升降导轨分别靠近所述安装侧板的外侧面的前后两侧安装,所述连接座的前后两侧分别可滑动地安装于两个所述升降导轨相对的内侧面;所述气缸安装板安装于所述安装侧板的顶部,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安装板的外侧面;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向下与所述连接座的顶端传动连接;
所述贴膜压辊的左右两端的任一端穿过所述避空腔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连接座;
所述气缸驱动两个所述连接座,带动所述贴膜压辊的左右两端在所述避空腔中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升降装置还包括限位调节丝杆;
两个所述限位调节丝杆安装于所述气缸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调节丝杆的下端抵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旋转侧板;
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的外侧面分别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气缸安装板相对的内侧面,所述第一导向辊的左右两端可旋转地安装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另一端的内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加强辊;
中空的所述第一加强辊的左右两端分别抵于两个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一端的相对的两个内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设有角度调节孔和安装调节孔;
多个所述安装调节孔从左至右贯穿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板面,多个所述安装调节孔间隔分布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的板面,左右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安装调节孔为一组,每组的所述安装调节孔均可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导向辊的左右两端;
多个位于同一圆周的弧形的所述角度调节孔围绕于所述第一旋转侧板与所述第一加强辊的连接处的四周设置,所述角度调节孔可拆卸地安装有紧固件的一端,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气缸安装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还设有多个底座调节孔;
所述底座调节孔从上至下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底座,多个所述底座调节孔分为两组并沿前后方向排列,所述底座调节孔内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底端抵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的安装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膜单元还包括第二安装底座、第二升降装置、第二导向辊、第二加强辊和第二旋转侧板;
所述第二安装底座、所述第二升降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辊、所述起膜压辊、所述第二加强辊和第二旋转侧板的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底座、所述第一升降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辊、所述贴膜压辊、第一加强辊和第一旋转侧板的结构一一对应地相同;
所述贴膜压辊通过与放卷机对接的所述第一导向辊向所述打印平台引入待印刷的薄膜,所述起膜压辊通过与收卷机对接的所述第二导向辊从所述打印平台向所述收卷机导出已完成打印的所述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贴膜压辊的表面材质为橡胶,所述第二导向辊和所述起膜压辊的表面材质为合金。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的数码喷墨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卷机、所述打印平台、收卷机、传送带和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
所述打印平台的下方设有吸风平台;
所述打印平台的外侧面套装有所述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顶面输送的打印介质为薄膜,所述打印平台的前方和后方分别安装有所述收卷机和所述放卷机,待打印的所述薄膜从所述放卷机输出并通过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从后端引入所述打印平台,已完成打印的所述薄膜从所述打印平台的前端输出,然后通过所述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输入所述收卷机。
CN202221890194.3U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Active CN2179173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0194.3U CN217917348U (zh)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0194.3U CN217917348U (zh)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7348U true CN217917348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90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90194.3U Active CN217917348U (zh) 2022-07-20 2022-07-20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73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88578Y (zh) 一种平板式服装样板机
TWI761706B (zh) 節能環保型數碼刻字機
CN101130311A (zh) 机头移动式多功能平板喷墨印花机
CN107914460A (zh) 一种冷烫印刷设备
CN110588199B (zh) 一种纸类产品生产用双面印刷工艺
CN217917348U (zh) 用于数码喷墨打印机的薄膜输送装置及其数码喷墨打印机
EP2578405A1 (en) Film transfer apparatus
CN110341299B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中的片料定位装置
CN209794903U (zh) 一种印刷设备
CN210362985U (zh) 一种升降龙门式工业喷绘机
CN110091583B (zh) 一种用于包装袋印刷模切一体机的喷码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02848718B (zh) 多种烫金工艺高效一次成型机构
CN202764388U (zh) 多种烫金工艺高效一次成型机构
CN212219687U (zh) 卷材打印机喷头升降装置
CN113263076B (zh) 一种铝板表面印纹机
CN2690359Y (zh) 导带式数码印花机的贴布装置
CN201633289U (zh) 大型平台式数码彩色打印机
CN211763868U (zh) 一种连续输送过程的压纸装置
CN220947098U (zh) 一种凹印机的防偏机构
EP3552825B1 (en) Fully automatic cold stamping machine of rotating wheel type
CN215751017U (zh) 一种瓦楞纸板自动贴胶带装置
CN219883269U (zh) 一种覆膜机纸张展平装置
CN214774757U (zh) 用于高强度瓦楞纸箱的高精度柔性印刷装置
CN201077190Y (zh) 电磁阀喷头的地毯印花机的传送结构
CN217671644U (zh) 一种多色凹版印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