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1625U -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1625U
CN217901625U CN202122595766.7U CN202122595766U CN217901625U CN 217901625 U CN217901625 U CN 217901625U CN 202122595766 U CN202122595766 U CN 202122595766U CN 217901625 U CN217901625 U CN 217901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chamber
regulating
heat
det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957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岩
马进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ftcom Sma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ftcom Sma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ftcom Sma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ftcom Smar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957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1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1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1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保温箱,检测装置和温度调控装置均设置于保温箱内。温度调控装置包括测温部和调温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气室和检测元件,安装件具有容置腔,气室即设置于该容置腔内,且能够与外部连通,测温部用于检测气室内的温度,而调温部设置于检测装置外,且信号连接于测温部,调温部用于调整气室内的温度。调温部包括电加热器或换热式加热器,或者调温部也可同时包括电加热器和换热式加热器,以共同对检测装置加热,实现对于气室内温度的调节。以此解决检测元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不能调控和恒定的问题,以有效保证检测元件的测量性能及整机产品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气监测和检测仪器设备中通常使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通过测量气体在某个确定电位电解时所产生的电流从而得到气体的浓度值,但是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测量性能、精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容易受到使用环境温度以及被测量气体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与波动都会导致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测量性能不稳定。但是当前市场上大多数检测装置还不具备调控传感器所处环境温度的功能,即不能有效保证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测量性能及整机产品的性能。
因此,亟需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以解决检测元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不能调控和恒定的问题,以有效保证检测元件的测量性能及整机产品的性能。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包括:
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气室和检测元件,所述安装件具有容置腔,所述气室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能够与外部连通,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气室内气体的浓度;
温度调控装置,包括测温部和调温部,所述调温部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外,且信号连接于所述测温部,所述测温部用于检测所述气室内的温度,所述调温部用于调整所述气室内的温度,所述调温部包括电加热器和/或换热式加热器;
保温箱,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温度调控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内。
可选地,所述调温部还包括信号连接的温度计和温控器,所述温度计和所述电加热器和/或所述换热式加热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上,所述温控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电加热器和/或所述换热式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和/或所述换热式加热器用于调整所述安装件的温度,所述温度计用于检测所述安装件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测温部包括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主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气室内的温度,所述主控制器用于调控所述温控器的目标温度。
可选地,所述电加热器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加热板,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调控所述电加热板的加热功率,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连接于所述温控器。
可选地,换热式加热器包括控制阀和换热板,所述控制阀用于调控所述换热板的换热速率,所述控制阀信号连接于所述温控器。
可选地,换热式加热器还包括调温件,所述调温件用于调控所述换热式加热器内换热介质的温度。
可选地,所述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还包括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和所述排气装置均穿过所述保温箱连通于所述气室。
可选地,所述进气装置包括伸入所述气室内的气体管道,所述测温部和所述检测元件均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管道内的气体。
可选地,所述安装件为金属材质。
可选地,所述保温箱包括外壳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于靠近所述气室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保温箱,检测装置用于实现对待检测物质的检测功能,而温度调控装置则用于调整检测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而位于检测装置和温度调控装置外部的保温箱则用于保持检测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具体地,温度调控装置包括测温部和调温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气室和检测元件,安装件具有容置腔,气室即设置于该容置腔内,且能够与外部连通,以保证外部的气体能够进入气室内,测温部用于检测气室内的温度,而调温部设置于检测装置外,且信号连接于测温部,调温部用于调整气室内的温度。调温部包括电加热器或换热式加热器,或者调温部也可同时包括电加热器和换热式加热器,以共同对检测装置加热,实现对于气室内温度的调节。从而有效解决检测元件所处的环境温度不能调控和恒定的问题,保证检测元件的测量性能及整机产品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件;2、气室;3、温度传感器;4、电化学气体传感器;5、电加热器;6、温度计;7、进气装置;8、排气装置;9、保温箱;91、外壳;92、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实现检测元件在恒定温度下运行的目的,保证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和使用性能,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通过温度采集、温度设置、加热控制和温度保持等手段使得检测元件所处环境温度保持恒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装置、温度调控装置和保温箱9,可知的,温度调控是改变检测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的手段,而为保证该环境温度的缓慢波动,除不断进行加热或降温之外,还应进行保温,以减缓温度流失的速度,因此检测装置和温度调控装置均应设置于保温箱9内。
具体地,温度调控装置包括测温部和调温部,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1、气室2和检测元件,安装件1具有容置腔,气室2即设置于该容置腔内,且能够与外部连通,以保证外部的气体能够进入气室2内,测温部用于检测气室2内的温度,而调温部设置于检测装置外,且信号连接于测温部,调温部用于调整气室2内的温度。可选地,调温部包括电加热器5或换热式加热器,或者调温部也可同时包括电加热器5和换热式加热器,以共同对检测装置加热,实现对于气室2内温度的调节,而关于测温部和调温部如何通过相互配合以实现对于气室2内温度的调节将在下文详细说明。另外,本实施例中,检测元件可选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4,电化学气体传感器4是通过测量气体在某个确定电位电解时所产生的电流从而得到气体的浓度值,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受使用环境温度以及被测量气体温度影响严重。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保温箱9和温度调控装置的设置,使得气室2内的温度能够始终处于预设温度下,以此保证了设置于检测装置内,用于检测气室2内气体浓度的电化学气体传感器4的检测结果始终准确有效。
进一步地,调温部还包括信号连接的温度计6和温控器,温度计6和电加热器5、换热式加热器均设置于安装件1上,利用电加热器5、换热式加热器均可实现对安装件1的加热,而温控器用于调控电加热器5、换热式加热器。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只设置了电加热器5,利用电加热器5可直接对安装件1进行加热,而温度计6可直接检测安装件1的温度,但是为保证加热温度合适,还需要采用温控器进行调控,温控器信号连接于电加热器5,温控器根据温度计6的信号数据实时控制电加热器5的加热功率。
更进一步地,测温部包括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和主控制器,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气室2内的温度,主控制器用于调控温控器的目标温度,温度传感器3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4均设置于气室2上且位于保温箱9内。具体地,主控制器可读取温度传感器3检测到的气室2内的温度数据,以此获得气室2内的实时温度,并判断此时气室2内的实时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根据判断结果发出是否需要温控器调整目标温度的指令,而温控器以温度计6的实时温度来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利用电加热器5、换热式加热器以对安装件1进行加热。当主控制器读取到的气室2内的实时温度低于气室2内的预设温度时,主控制器通过温控器读取温度计6的实时温度,若温度计6的实时温度低于温控器设置的目标温度,则温控器继续保持利用电加热器5、换热式加热器以对安装件1进行加热。当主控制器获取到的温度计6的实时温度与温控器设置的目标温度相同时,主控制器还需对比温度计6的温度数据与温度传感器3的温度数据,对比两个温度数据的差异来进行是否继续加热或停止加热或者提高温控器的目标温度的指令,以此实现自动控制加热温度趋近目标温度。可以理解的,若气室2内的实时温度仍低于气室2内的预设温度,但是温度计6的实时温度已与温控器的目标温度一致,则此时温控器将不能发生指令以对安装件1继续加热,则此时需要主控制器发出是否继续加热的指令,或者可提高温控器的目标温度,以使其可继续发生指令以使安装件1保持被加热状态。
再结合保温箱9的保温功能,使温度调控装置能够以相对较低的能耗进行加热补偿,以保持气室2内的温度维持在预设温度附近。保温箱9包括外壳91和保温层92,保温层92设置于保温箱9靠近气室2的一侧,以避免热量流失,保温层92可选用聚氨酯材料,不仅具有保温性能,还可保证保温箱9的结构强度。而本实施例中安装件1则可选用金属材质,以便于热传导,保证温度改变的速率。
可选地,电加热器5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加热板,控制电路用于调控电加热板的加热功率,控制电路信号连接于温控器。在需要进行温度调控时,可参照前述控制模式,利用控制电路以控制电加热板是否继续加热。
而对于换热式加热器则包括控制阀和换热板,可知的,换热板具有换热流道,可以通过向换热流道内通入一定温度的气体或液体介质以实现对气室2内温度的提升或降低,而控制换热介质进入换热流道内的控制阀则信号连接于温控器,并参照前述控制模式以控制换热介质是否进入换热流道,以及进入换热流道内换热介质的流量。
可选地,换热式加热器还包括调温件,该调温件用于调控进入换热式加热器内的换热介质的温度,可以理解的,在需要改变换热板的换热效率时,除调整换热介质的流速、流量外,还可以改变换热介质的温度,或者前述参数同时改变。
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还包括进气装置7和排气装置8,为了实现待测气体进入位于保温箱9内的气室2,则保温箱9上设置有供进气装置7的通孔,而安装件1相对应的设置有避让孔,以便于进气装置7和排气装置8能够穿过保温箱9和安装件1连通于气室2。
另外,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温度传感器3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4所检测的气体为同一气体,进气装置7还包括一气体管道,该气体管道伸入气室2内,而位于气室2上的温度传感器3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4均是检测这一气体管道内的气体。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装置,包括安装件(1)、气室(2)和检测元件,所述安装件(1)具有容置腔,所述气室(2)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能够与外部连通,所述检测元件用于检测所述气室(2)内气体的浓度;
温度调控装置,包括测温部和调温部,所述调温部设置于所述检测装置外,且信号连接于所述测温部,所述测温部用于检测所述气室(2)内的温度,所述调温部用于调整所述气室(2)内的温度,所述调温部包括电加热器(5)和/或换热式加热器;
保温箱(9),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温度调控装置均设置于所述保温箱(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部还包括信号连接的温度计(6)和温控器,所述温度计(6)和所述电加热器(5)和/或所述换热式加热器均设置于所述安装件(1)上,所述温控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电加热器(5)和/或所述换热式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5)和/或所述换热式加热器用于调整所述安装件(1)的温度,所述温度计(6)用于检测所述安装件(1)的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部包括信号连接的温度传感器(3)和主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所述气室(2)内的温度,所述主控制器用于调控所述温控器的目标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5)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加热板,所述控制电路用于调控所述电加热板的加热功率,所述控制电路信号连接于所述温控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换热式加热器包括控制阀和换热板,所述控制阀用于调控所述换热板的换热速率,所述控制阀信号连接于所述温控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换热式加热器还包括调温件,所述调温件用于调控所述换热式加热器内换热介质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还包括进气装置(7)和排气装置(8),所述进气装置(7)和所述排气装置(8)均穿过所述保温箱(9)连通于所述气室(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装置(7)包括伸入所述气室(2)内的气体管道,所述测温部和所述检测元件均用于检测所述气体管道内的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1)为金属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9)包括外壳(91)和保温层(92),所述保温层(92)设置于靠近所述气室(2)的一侧。
CN202122595766.7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Active CN217901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5766.7U CN21790162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95766.7U CN21790162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1625U true CN217901625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0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95766.7U Active CN217901625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1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1339U (zh) 一种微型生化分析仪样品检测室温度快速精确控制系统
CN110242552B (zh) 一种水泵性能测试系统
CN115020765A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控制方法
CN104199488B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比色杯反应液恒温控制装置及方法
WO2020207228A1 (zh) 一种基于反馈控制的电动汽车电池冷板测试系统
CN217901625U (zh) 一种自动调温恒温检测设备
CN107085010A (zh) 一种冷媒散热器测试装置及方法
JP2007248462A (ja) 液位検出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CN111367333B (zh) 高精度分布式水冷温控装置及方法
CN201560339U (zh) 热阻和湿阻测试系统排汗导湿仪的环境系统
CN108841716A (zh) 一种实现培养皿梯度温控的装置
CN114935951B (zh) 一种燃料电池测试夹具温度控制方法
CN215633292U (zh) 一种整车发动机冷却热管理系统
CN110671185A (zh) 一种冷却调节系统及发动机
KR101875702B1 (ko) 세포의 대사열 변화량 측정용 초정밀 항온장치
KR100744021B1 (ko) 연료전지 가습장치의 가스 온도 조절장치
CN210953586U (zh) 一种稳流气体分析仪
CN115597302A (zh) 恒温循环水路系统及恒温循环水箱
CN106622424A (zh) 一种用于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的水浴恒温装置
CN214122074U (zh) 露点仪恒温器
CN103091231B (zh) 一种减少红细胞参数测量误差的方法以及温度控制装置
CN218601198U (zh) 一种热管单管传热性能测试装置
JPS6215195B2 (zh)
CN218469377U (zh) 一种可实时称重的源瓶恒温槽
CN111504517A (zh) 水冷设备换热量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