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1179U -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1179U
CN217901179U CN202221743592.2U CN202221743592U CN217901179U CN 217901179 U CN217901179 U CN 217901179U CN 202221743592 U CN202221743592 U CN 202221743592U CN 217901179 U CN217901179 U CN 217901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avity
light source
glare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435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希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435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1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1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1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腔体、面光源组件、点光源组件、驱动组件、测试件和测试台组件;所述测试台组件和所述点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面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测试件设置于所述面光源组件上并与所述测试台组件相对设置。本申请实现了车用相机图像质量标准IEEEP2020中对摄像头模组的眩光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眩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光线在摄像头模组内部进行散射和反射,使得摄像头模组的传感器捕获到干扰光线,降低了拍摄影像的对比度和饱和度,造成拍摄影像整体画面或局部画面模糊,即有种起雾感。由于变焦摄像头模组较定焦摄像头模组具有更多的光学元件,光线的散射和反射都更多,所以变焦摄像头模组出现眩光的情况比定焦摄像头模组更为严重。然而在一些需要高精确采集影像的场景中,抗眩光干扰十分重要,如无人驾驶领域,常使用变焦摄像头模组采集周围车辆、路况、人流等信息,若因眩光干扰判断,则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因此,眩光测试为摄像模组的一个重要测试项。车用相机图像质量标准IEEEP2020中严格规定了眩光检测的标准,如何实现相关眩光检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腔体、面光源组件、点光源组件、驱动组件、测试件和测试台组件;所述测试台组件和所述点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面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测试件设置于所述面光源组件上并与所述测试台组件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导通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表面设置为黑色。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点光源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光源发射器,所述光源发射器通过支撑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台组件包括:夹具和转台,所述夹具设置于所述转台上,所述转台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台组件还包括:调节云台,所述调节云台设置于所述夹具和所述转台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测试件包括:图卡。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包括:矩形或D字形。
进一步地,上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中,还包括:移动轮架,所述移动轮架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现了车用相机图像质量标准IEEEP2020中对摄像头模组的眩光检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眩光测试装置的示意图;
图2: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一腔体内部的示意图;
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第二腔体内部的示意图;
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点光源组件和测试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测试台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测试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摄像头模组0、第一腔体1、门扇11、面光源组件2、点光源组件 3、转动件31、转盘311、控制器312、支撑架32、折弯件321、夹持结构322、加强杆323、光源发射器33、安装架34、驱动组件4、滑轨41、滑块42、测试件5、测试台组件6、夹具61、调节杆611、滑杆组件612、夹持件613、转台62、底座621、旋转座622、调节云台63、第二腔体7、移动轮架8、架体81及万向刹车脚轮8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包括:第一腔体1、面光源组件2、点光源组件3、驱动组件4、测试件5和测试台组件6;所述测试台组件6和所述点光源组件3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4 上,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内,所述面光源组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上,所述测试件5设置于所述面光源组件2上并与所述测试台组件6相对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设置于第一腔体1内,测试台组件6和点光源组件3滑动设置于驱动组件4上,面光源组件2设置于第一腔体1上,测试件5设置于面光源组件2上并与测试台组件6相对设置。本实施例利用面光源组件2模拟环境光源,利用点光源组件3模拟局部强光,制造了摄像头模组0进行眩光测试所需的三种环境,即:第一种为模拟亮环境;第二种为亮环境下同时具有局部强光;第三种为模拟暗环境下仅有局部强光。具体操作是: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设置于测试台组件6上,测试台组件6和驱动组件4调整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的位置至预设位置,面光源组件2开启且点光源组件3关闭,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对测试件5进行拍摄,完成在第一种环境下的测定;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设置在预设位置,点光源组件3 和面光源组件2均启动,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对测试件5进行拍摄,完成在第二种环境下的测定;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设置在预设位置,点光源组件3启动且面光源组件2关闭,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进行拍摄,完成在第三种环境下的测定。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了车用相机图像质量标准 IEEEP2020中对摄像头模组0的眩光检测。
具体地,所述眩光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腔体7,所述第二腔体7与所述第一腔体1导通设置,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第二腔体7内。
在本实施例中,眩光测试装置还设置了第二腔体7,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7导通设置,通过驱动组件4使测试台组件6和点光源组件3能够在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7中穿梭。通过设置第二腔体7,能够避免在第三种环境测定时,受到面光源组件2干扰,提升检测精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腔体1和/或所述第二腔体7上设有开口,以便于操作人员取放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等作业。
可选地,所述开口设有门扇11,以确保在检测过程中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7处于密闭的环境,无外界光线干扰。
本实施例中,门扇11通过合页与第一腔体1的开口和/或第二腔体7的开口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腔体7的内表面设置为黑色,确保第三种环境检测下的暗环境,以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度。
如图4所示,所述点光源组件3包括:转动件31和光源发射器33,所述光源发射器33通过支撑架32与所述转动件31连接,所述转动件31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4上。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31通过安装架34设置于驱动组件4上,支撑架 32设置于转动件31上并随转动件31转动,光源发射器33设置于支撑架32 上并随支撑架32运动。
可选地,所述支撑架32包括:折弯件321和夹持结构322,所述夹持结构322设置于所述折弯件321的一端并与所述光源发射器33连接,所述折弯件321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31连接。
可选地,所述折弯件321的折弯处设有加强杆323,所述加强杆323与所述折弯件321形成三角结构,以增强折弯件321的支撑强度。
可选地,所述光源发射器33包括但不限于光纤激光器。
可选地,所述转动件31包括:转盘311和控制器312,所述转盘311与所述控制器312连接,所述支撑架32与所述转盘311连接,以便于调整光源发射器33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测试台组件6包括:夹具61和转台62,所述夹具61设置于所述转台62上,所述转台62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4上,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被夹具61夹持设置于转台62上以进行转动。
具体地,所述测试台组件6还包括:调节云台63,所述调节云台63设置于所述夹具61和所述转台62之间,以便于精确调整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 0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云台63包括但不限于六轴调节器。
在本实施例中,六轴调节器设置于转台62和夹具61之间,该六轴调节器能够对摄像头模组0进行六个自由度的调节,具体地,六轴调节器的驱动部分采用燕尾槽螺旋移动,精度达到毫米级,如X轴能够移动±10mm,Y 轴能够移动±10mm,Z轴能够移动±26mm,侧向倾斜的角度范围为-90°~+30°,前后俯仰的角度范围为-30°~+90°,全景旋转360°。
可选地,所述六轴调节器采用铝合金材质并氧化处理,从而提升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转台62包括:底座621和旋转座622,所述底座621与所述旋转座622转动连接,所述底座621与所述驱动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座622与所述夹具61固定连接,以使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能够相对驱动组件4进行平面360°转动。
如图7所示,所述夹具61包括:调节杆611、滑杆组件612和夹持件613,所述夹持件613设置于所述滑杆组件612上,所述调节杆611与所述夹持件 613连接,所述滑杆组件612设置于所述转台62上。
在本实施例中,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设置于夹持件613的两夹块内,调节件根据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的实际大小利用滑杆组件612调节两夹块的间距,以将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夹紧。此外,通过夹具61的结构设置,能够快速切换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0,提高检测效率。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滑轨41和滑块42,所述滑块42设置于所述滑轨41上,所述滑块42与所述测试台组件6、所述点光源组件3连接,以带动测试台组件6和点光源组件3在第一腔体1和/或第二腔体7内移动。
可选地,所述测试件5包括但不限于图卡;所述图卡为具有镂空图形排布的卡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第二腔体7的截面包括:矩形或D字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7的截面为矩形,测试件5和面光源组件2设置于第一腔体1的顶面,即与测试台组件6正对设置,进行检测,第一腔体1的两侧面可设置均光片,或者,第一腔体1的两侧面也设置测试件5和面光源组件2,使本实施例的第一腔体1的三面作为摄像头模组0 的测试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第一腔体1和第二腔体7的截面设置为D字形,即测试件5和面光源组件2设置在弧面结构上,使测试面更具连贯性。
具体地,所述眩光测试装置,还包括:移动轮架8,所述移动轮架8与所述第一腔体1和/或所述第二腔体7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眩光测试装置还设置有移动轮架8,以便于眩光测试装置移动运输。
具体地,所述移动轮架8包括:架体81和万向刹车脚轮82,所述万向刹车脚轮82与所述架体81连接,所述第一腔体1和所述第二腔体7设置于所述架体81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腔体、面光源组件、点光源组件、驱动组件、测试件和测试台组件;所述测试台组件和所述点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面光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上,所述测试件设置于所述面光源组件上并与所述测试台组件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导通设置,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表面设置为黑色。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光源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光源发射器,所述光源发射器通过支撑架与所述转动件连接,所述转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组件包括:夹具和转台,所述夹具设置于所述转台上,所述转台设置于所述驱动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组件还包括:调节云台,所述调节云台设置于所述夹具和所述转台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云台包括:六轴调节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件包括:图卡。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的截面包括:矩形或D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眩光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轮架,所述移动轮架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连接。
CN202221743592.2U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Active CN217901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3592.2U CN217901179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43592.2U CN217901179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1179U true CN217901179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43592.2U Active CN217901179U (zh) 2022-07-07 2022-07-07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11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9712A (zh) * 2023-12-22 2024-01-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眩光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59712A (zh) * 2023-12-22 2024-01-2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眩光测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6886B (zh) 手机成品检测装置
CN106442327B (zh) 一种用于物体侧面图像信息检测的光学系统
CN103575239B (zh) 光束平行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17901179U (zh) 一种眩光测试装置
CN110823905A (zh) 拍照检测装置及拍照检测方法
CN106502039B (zh) 光学检测设备
CN213462070U (zh) 摄像头的测试系统
US8844146B2 (en) Eyeglass frame shape measurement device
CN205333011U (zh) 手机成品检测装置
CN205383994U (zh) 手机成品检测装置
CN107884422B (zh) 光学检测设备
CN213118181U (zh) 一种fov角度测试设备
CN217904541U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
CN116087222A (zh) 晶圆暗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5448995U (zh) 手机成品检测装置
CN114088354A (zh) 一种电子后视镜测试系统
CN217113329U (zh) 一种几何标定装置
CN214281553U (zh) 一种摄像头测试装置
CN111486872B (zh) 一种陀螺仪功能测试设备
CN212083264U (zh) 一种产品外观检测装置
CN217901183U (zh) 一种内窥镜测试装置
CN112326777A (zh) 磁性液体表面不稳定性的测量装置
CN110588002A (zh) Ccd贴屏机
CN221037945U (zh) 一种实验机
CN219514134U (zh) 一种车载摄像头显示屏监视模组的测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