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0037U - 一种移动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0037U
CN217900037U CN202221906168.5U CN202221906168U CN217900037U CN 217900037 U CN217900037 U CN 217900037U CN 202221906168 U CN202221906168 U CN 202221906168U CN 217900037 U CN217900037 U CN 217900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groove
air conditioner
wire groove
suppor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061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生
林强练
谭腾飞
张燚
黄海强
黄治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19061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0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0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0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底盘、冷凝器、压缩机、下风道部件和支撑板;下风道部件包括下风机和下导流圈,下导流圈包括导流圈本体和中隔板,冷凝器、压缩机、导流圈本体和下风机并排设置在底盘上;中隔板设置在导流圈本体的顶部;支撑板竖直设置在底盘和中隔板之间,且支撑板与压缩机位于冷凝器的同侧;支撑板形成有过线槽,实现支撑和走线一体化,支撑板不仅可以支撑中隔板,还可将移动空调内电线固定在过线槽内,提高了支撑板的利用率;实现支撑和通风一体化,支撑板上形成有通风孔,外界空气可经进风格栅进和通风孔进入冷凝器,进风阻力小,进风顺畅,进风面积大,增加了进风量。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背景技术
移动空调由于安装方便和移动自由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移动空调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呈T型设置,下风道部件呈倒L型设置;在无任何支撑的情况下,下风道部件的一侧会处于悬臂状态;为了维持整机的平衡,现有技术中,采用钣金件支撑条和注塑件支撑板支撑悬臂部分的重量;但使用钣金件支撑条时使用量大,且钣金开模复杂,成本高;使用注塑件支撑板时占用空间大且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钣金件支撑条使用量大、成本高及注塑件支撑板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所述移动空调包括底盘、冷凝器、压缩机、下风道部件和支撑板;所述下风道部件包括下风机和下导流圈,所述下导流圈包括导流圈本体和中隔板;所述冷凝器、压缩机、导流圈本体和下风机并排设置在所述底盘上,且所述中隔板设置在所述导流圈本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冷凝器和下风机的上方;所述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所述底盘和中隔板之间;
所述支撑板形成有过线槽,用于所述移动空调内电线的固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底盘形成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电器盒和第一电线,所述电器盒设置在所述中隔板的顶部且所述电器盒形成有第二进线孔;
所述过线槽包括第一线槽,所述第一线槽的一端与第一进线孔连通,所述第一线槽的另一端与第二进线孔连通;
所述第一电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槽内,且所述第一电线的一端由所述第一进线孔穿出至所述底盘的外部,所述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进线孔穿入至所述电器盒的内部。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槽包括沿所述支撑板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弧线段、第一直线段和第二弧线段;所述第一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连通,所述第一弧线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延伸并与第一进线孔连通;
所述第二弧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连通,所述第二弧线段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延伸并与第二进线孔连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第二电线;所述过线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槽相对设置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二线槽的一端与第二进线孔连通,所述第二线槽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电线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槽内,且所述第二电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压缩机处,所述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进线孔穿入至所述电器盒的内部。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过线槽还包括第三线槽,所述第三线槽的一端与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均连通,所述第三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并与第二过线孔连通;
所述第一电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线槽和第三线槽至所述电器盒内,所述第二电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至所述电器盒内。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均采用圆弧过渡,且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α;所述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最大折弯角为β,其中,α≤β。
进一步可选地,沿所述第一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线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挡线件,所述第一挡线件用于所述第一电线的限位;
沿所述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线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挡线件,所述第二挡线件用于所述第二电线的限位。
进一步可选地,沿所述第一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线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用于所述第一电线的固定;
沿所述第二线槽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线槽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用于所述第二电线的固定。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在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侧形成有进风格栅;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进风格栅与压缩机之间,且所述支撑板形成有多个通风孔;
外界空气可经所述进风格栅和通风孔进入所述冷凝器。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导流圈本体和下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支撑板与压缩机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实现移动空调支撑和走线一体化,支撑板不仅可以支撑中隔板,还形成有过线槽,移动空调内电线可固定在过线槽内,布线规律和固定牢固,不占空间,可达到隐藏线的效果,提高了支撑板的利用率,成本低,材料用料少;解决移动空调内电线布线杂乱和固定不牢固的问题,避免移动空调内电线因悬空松动接触到管路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
(2)移动空调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相对设置,第一电线设置在第一线槽内,且第一电线的一端由第一进线孔穿出至底盘的外部,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由第二进线孔穿入至电器盒的内部;第二电线的设置在第二线槽内,且第二电线的一端延伸至压缩机处,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由第二进线孔穿入至电器盒的内部;线槽的位置与电线的位置相对应,以最短的路径布置电线,保证电线布置规律,避免电线的损耗;
(3)第一线槽、第二线槽和第三线槽均采用圆弧过渡,避免线槽对电线表面的损坏;第一线槽和第二线槽均设置有挡线件,限制对应的电线,无需线扎辅助固定,减少线扎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4)实现支撑和通风一体化,支撑板上形成有通风孔,外界空气可经进风格栅进和通风孔进入冷凝器,进风阻力小,进风顺畅,进风面积大,增加了进风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板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空调内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空调与支撑板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空调与支撑板实施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板;11-第一线槽;111-第一弧线段;112-第一直线段;113-第二弧线段;12-第二线槽;13-第三线槽;141-第一挡线件;142-第二挡线件;15-通风孔;
21-底盘;22-冷凝器;23-压缩机;24-下风道部件;241-下风机;242-下导流圈;2421-导流圈本体;2422-中隔板;25-电器盒;26-蒸发器;27-上风道部件;28-壳体;281-进风格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现有的移动空调中,采用钣金件支撑条和注塑件支撑板支撑悬臂部分的重量;但使用钣金件支撑条时使用量大,且钣金开模复杂,成本高;使用注塑件支撑板时占用空间大且利用率低;
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提供一种移动空调,移动空调包括底盘、冷凝器、压缩机、下风道部件和支撑板;下风道部件包括下风机和下导流圈,下导流圈包括导流圈本体和中隔板;冷凝器、压缩机、导流圈本体和下风机并排设置在底盘上;中隔板设置在导流圈本体的顶部;支撑板竖直设置在底盘和中隔板之间;支撑板形成有过线槽,用于移动空调内电线的固定;
支撑板不仅可以支撑中隔板,还形成有过线槽,移动空调内电线可固定在过线槽内,提高了支撑板的利用率;解决移动空调内电线布线杂乱和固定不牢固的问题,避免移动空调内电线因悬空松动接触到管路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
实施例1
<过线槽>
如图1、图2a、图2b、图3a和图3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空调1,包括壳体28、底盘21、冷凝器22、压缩机23、下风道部件24、蒸发器26、上风道部件27、电器盒25和支撑板1;壳体28罩设在底盘21上;下风道部件24包括下风机241和下导流圈242,下导流圈242包括导流圈本体2421和中隔板2422;冷凝器22、压缩机23、导流圈本体2421和下风机241并排设置在底盘21上;中隔板2422设置在导流圈本体2421的顶部,且中隔板2422的一端向冷凝器22的上方延伸,中隔板2422的另一端向下风机241的上方延伸;
蒸发器26、上风道部件27和电器盒25设置在中隔板2422上,且蒸发器26和上风道部件27并排设置,电器盒25设置在蒸发器26的一侧且靠近压缩机23;壳体28在冷凝器22的进风侧设有进风格栅281;蒸发器26、冷凝器22和压缩机23构成制冷系统,蒸发器26与冷凝器22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交叉设置;
具体地,下风机241包括下蜗壳、下风叶和下电机,下蜗壳形成有下进风口和下出风口,下风叶设置在下蜗壳内且与下电机驱动连接;下电机驱动下风叶转动时,空气从进风格栅281进入冷凝器22,由下进风口进入,再由下出风口排出;上风道部件27包括上导流圈和上风机,上风机包括上蜗壳、上风叶和上电机,上蜗壳形成有上进风口和上出风口,上风叶设置在上蜗壳内;上电机驱动上风叶转动时,空气进入蒸发器26,由上进风口进入,再由上出风口排出;
支撑板1竖直设置在底盘21和中隔板2422之间,且且导流圈本体2421和下风机241位于冷凝器22的一侧,支撑板1与压缩机23位于冷凝器22的另一侧;具体地,支撑板1为注塑件或钣金件和注塑件的组合;支撑板1与底盘21及中隔板2422的连接结构可为定位柱定位或螺钉紧固或定位槽定位或卡扣紧固等;
支撑板1形成有过线槽,用于移动空调内电线的固定;
综上所述,实现支撑和走线一体化,支撑板1不仅可以支撑中隔板2422,达到了整机结构的支撑平衡需求,还形成有过线槽,移动空调内电线可固定在过线槽内,布线规律、美观、稳定和固定牢固,不占空间,可达到隐藏线的效果,提高了支撑板1的利用率,减少辅助物料的使用;解决移动空调内电线布线杂乱和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无需线扎即可避免移动空调内电线因悬空松动接触到管路引起安全隐患的问题。
底盘21形成有第一进线孔;移动空调还包括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具体地,第一电线为外界电源线,第二电线为压缩机23线;电器盒25形成有第二进线孔;针对移动空调内各个电线布置不规律和电线损耗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过线槽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线槽11和第二线槽12;第一线槽11和第二线槽12的壁面均为平面,避免割伤电线的表面;第一线槽11的一端与第一进线孔连通,第一线槽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进线孔连通;
第一电线设置在第一线槽11内,且第一电线的一端由第一进线孔穿出至底盘21的外部,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由第二进线孔穿入至电器盒25的内部。
进一步,第一线槽11包括沿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弧线段111、第一直线段112和第二弧线段113;第一弧线段111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112连通,第一弧线段111的另一端向支撑板1的一侧延伸并与第一进线孔连通;
第二弧线段113的一端与第一直线段112连通且相切,第二弧线段113的另一端向支撑板1的顶部延伸并与第二进线孔连通;
优选地,第一弧线段111和第二弧线段113均为圆弧,圆弧的圆心角为α;在不损伤疲劳强度的情况下第一电线的最大折弯角为β,其中,α≤β,不损伤电线;第一直线段112沿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延伸。
此外,第二线槽12的一端与第二进线孔连通,第二线槽12的另一端向支撑板1的另一侧延伸;
第二电线的设置在第二线槽12内,且第二电线的一端延伸至压缩机23处,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由第二进线孔穿入至电器盒25的内部;
优选地,第二线槽12为圆弧,圆弧的圆心角为α;在不损伤疲劳强度的情况下第二电线的最大折弯角为β,其中,α≤β,不损伤电线。
综上所述,第一线槽11的位置与第一电线的位置对应,第二线槽12的位置与第二电线的位置对应,以最短的路径布置电线,保证电线布置规律,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线的损耗。
针对过线槽过多易引起支撑板1结构强度降低的问题,过线槽还包括第三线槽13,第三线槽13的一端与第一线槽11、第二线槽12均连通,第三线槽13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1的顶部并与第二过线孔连通;
第一电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线槽11和第三线槽13至电器盒25内,第二电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二线槽12和第三线槽13至电器盒25内;
如此,第一电线由第一进线孔引入,经第一线槽11至第三线槽13内,第二电线由压缩机23处引出,经第二线槽12至第三线槽13内,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经第二进线孔进入电器盒25内部;保证支撑板1结构强度的同时,布线规律、美观、牢固和稳定。
第一线槽11、第二线槽12和第三线槽13的深度均为H,第一线槽11、第二线槽12和第三线槽13的宽度均为W,且H≥W,设同一线槽有N根电线,N根电线捆一块时最大切面直径为D,则(D+1)≥H≥W≥D,H、W、D和1的单位均为mm。
需要说明的是,过线槽的数量及结构并不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针对移动空调内电线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沿第一线槽11的延伸方向,第一线槽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挡线件141,第一电线设置在第一线槽11内时,第一挡线件141、第一线槽11的侧壁和第一线槽11的底部对第一电线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
沿第二线槽12的延伸方向,第二线槽1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挡线件142,第二电线设置在第二线槽12内时,第二挡线件142、第二线槽12的侧壁和第二线槽12的底部对第二电线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
无需线扎辅助固定,减少线扎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
<通风孔>
如图1、图3a、图3b和图4所示,针对支撑板1设置在冷凝器22的进风侧影响进风量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支撑板1设置在进风格栅281与压缩机23之间,且支撑板1形成有多个通风孔15;
外界空气可经进风格栅281进和通风孔15进入冷凝器22;实现支撑和通风一体化,支撑板1上形成有通风孔15,外界空气可经进风格栅281进和通风孔15进入冷凝器22,进风阻力小,进风顺畅,减少了进风量的损失;相当于通风孔15加大了进风面积,增加了进风量。
需要说明的是,通风孔15的结构并不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为方形结构或非方形结构,通风孔15的数量大于等于三个。
与传统支撑板1相比,本申请的支撑板1利用率高,可同时实现支撑、走线和通风等功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针对移动空调内电线固定不牢固的问题,本实施例提出,沿第一线槽11的延伸方向,第一线槽11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扣,第一电线设置在第一线槽11内时,第一卡扣、第一线槽11的侧壁和第一线槽11的底部对第一电线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
沿第二线槽12的延伸方向,第二线槽1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第二卡扣,第二电线设置在第二线槽12内时,第二卡扣、第二线槽12的侧壁和第二线槽12的底部对第二电线起到限位和固定作用。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包括底盘(21)、冷凝器(22)、压缩机(23)、下风道部件(24)和支撑板(1);所述下风道部件(24)包括下风机(241)和下导流圈(242),所述下导流圈(242)包括导流圈本体(2421)和中隔板(2422);所述冷凝器(22)、压缩机(23)、导流圈本体(2421)和下风机(241)并排设置在所述底盘(21)上,且所述中隔板(2422)设置在所述导流圈本体(242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冷凝器(22)和下风机(241)的上方;所述支撑板(1)竖直设置在所述底盘(21)和中隔板(2422)之间;
所述支撑板(1)形成有过线槽,用于所述移动空调内电线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21)形成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电器盒(25)和第一电线,所述电器盒(25)设置在所述中隔板(2422)的顶部且所述电器盒(25)形成有第二进线孔;
所述过线槽包括第一线槽(11),所述第一线槽(11)的一端与第一进线孔连通,所述第一线槽(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进线孔连通;
所述第一电线设置在所述第一线槽(11)内,且所述第一电线的一端由所述第一进线孔穿出至所述底盘(21)的外部,所述第一电线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进线孔穿入至所述电器盒(25)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11)包括沿所述支撑板(1)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弧线段(111)、第一直线段(112)和第二弧线段(113);所述第一弧线段(1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12)连通,所述第一弧线段(111)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板(1)的一侧延伸并与第一进线孔连通;
所述第二弧线段(1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直线段(112)连通,所述第二弧线段(113)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延伸并与第二进线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第二电线;所述过线槽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线槽(11)相对设置的第二线槽(12);所述第二线槽(12)的一端与第二进线孔连通,所述第二线槽(12)的另一端向所述支撑板(1)的另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电线的设置在所述第二线槽(12)内,且所述第二电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压缩机(23)处,所述第二电线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二进线孔穿入至所述电器盒(2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还包括第三线槽(13),所述第三线槽(13)的一端与第一线槽(11)、第二线槽(12)均连通,所述第三线槽(13)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并与第二过线孔连通;
所述第一电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线槽(11)和第三线槽(13)至所述电器盒(25)内,所述第二电线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线槽(12)和第三线槽(13)至所述电器盒(25)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槽(11)、第二线槽(12)和第三线槽(13)均采用圆弧过渡,且所述圆弧的圆心角为α;所述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的最大折弯角为β,其中,α≤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线槽(1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线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挡线件(141),所述第一挡线件(141)用于所述第一电线的限位;
沿所述第二线槽(1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线槽(1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挡线件(142),所述第二挡线件(142)用于所述第二电线的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线槽(11)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线槽(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用于所述第一电线的固定;
沿所述第二线槽(12)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线槽(12)的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用于所述第二电线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壳体(28),所述壳体(28)在所述冷凝器(22)的进风侧形成有进风格栅(281);所述支撑板(1)设置在所述进风格栅(281)与压缩机(23)之间,且所述支撑板(1)形成有多个通风孔(15);
外界空气可经所述进风格栅(281)和通风孔(15)进入所述冷凝器(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本体(2421)和下风机(241)位于所述冷凝器(22)的一侧,所述支撑板(1)与压缩机(23)位于所述冷凝器(22)的另一侧。
CN202221906168.5U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移动空调 Active CN217900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6168.5U CN21790003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移动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06168.5U CN21790003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移动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0037U true CN21790003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5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06168.5U Active CN217900037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移动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0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69327B1 (en) Air delivery unit
EP2019949A1 (en) Air conditioner
US9175899B2 (en) Air conditioner
CN217900037U (zh) 一种移动空调
CN213630890U (zh) 导风装置及空调器
JP3387712B2 (ja)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331531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218290A (zh) 一种移动空调
JP305795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37269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8534252A (zh) 除湿机
CN211202417U (zh) 一种新型弧形结构风机蜗壳
CN1250916C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6924555U (zh) 一种柜式空调
CN213514110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27286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037029U (zh) 导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13876652U (zh) 计算机电源的防护格栅及计算机电源
CN21293024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3300326U (zh) 除湿机
KR100432716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터보팬
CN219934248U (zh) 空调器
JP642703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371323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20748617U (zh) 底盘结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