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9335U - 电子设备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9335U
CN217899335U CN202221841901.XU CN202221841901U CN217899335U CN 217899335 U CN217899335 U CN 217899335U CN 202221841901 U CN202221841901 U CN 202221841901U CN 217899335 U CN217899335 U CN 217899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supporting
support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190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峰阳
胡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84190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9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9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9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该电子设备支架包括底座、支撑架和支撑板;底座围合形成安装腔,安装腔在底座的一侧形成开口;支撑架与底座转动连接且能够经开口收容于安装腔内;支撑板与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支撑板能够在支撑架收容于安装腔内时盖合于底座以封闭开口。本实用新型电子设备支架中的支撑架能够相对底座转动并经开口收容于安装腔内,且在支撑架收容于安装腔内时,支撑板能够盖合于底座并封闭开口,实现了电子设备支架在不使用时的收纳,收纳状态下支架整体的厚度更薄。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终端的应用和推广,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开始深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并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便利性,人们常常利用电子设备观看视频、小说等电子刊物和影片。因此,在使用这些电子设备时,除了可以直接手持以外,还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支架将电子设备支撑起来,以便于观看视频、小说等内容。然而,传统的电子设备支架不能进行有效收纳,收纳后整体较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以解决传统的电子设备支架不能进行有效收纳,导致电子设备支架在收纳后整体较厚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包括:
底座,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开口;
支撑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能够经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
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能够在所述支撑架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时盖合于所述底座,以封闭所述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板体和挡板,所述板体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板体并用于斜撑电子设备,所述挡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当所述支撑板盖合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抵接,所述挡板的转动被限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槽,所述挡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缺口槽内,且所述挡板呈T字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两个所示支撑杆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和所述底座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中的一者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伸缩于所述固定杆并能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支臂,相邻两个所述支臂转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固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的承载面和安装面,所述承载面背向所述支撑架并用于承载电子设备,所述安装面面向所述支撑架;所述安装面设置有能够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扇叶结构,所述扇叶结构能够实现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气流交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支腿能够配合所述支撑架撑起所述支撑板,以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区域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支腿能够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相对侧也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边缘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缺口,所述支撑架能够经任意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底座能够安装在平整或者不平整的支撑面上,在此基础上,支撑板通过支撑架与底座转动连接,从而支撑板能够相对底座转动来调节支撑板的摆设角度,进而使得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电子设备能够被调节至最佳使用状态。其中,支撑架能够相对底座转动并经开口收容于安装腔内,且在支撑架收容于安装腔内时,支撑板能够盖合于底座并封闭开口,实现了电子设备支架在不使用时的收纳,收纳状态下厚度更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子设备支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2中的剖面线A-A的一个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2中的剖面线A-A的另一视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电子设备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电子设备支架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电子设备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设备支架;101、安装腔;102、开口;103、缺口;
100、底座;110、第一边框;120、第二边框;130、第三边框;140、第四边框;200、支撑架;201、安装轴;210、支撑杆;210a、第一支撑杆;210b、第二支撑杆;211、固定杆;212、伸缩杆;213、支臂;214、转动轴;300、支撑板;310、板体;311、缺口槽;320、挡板;321、第一板;322、第二板;330、承载面;340、安装面;400、扇叶结构;500、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支架10,用于承载电子设备。电子设备支架10能够对承载的电子设备的摆设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在合理摆设角度状态下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需求,例如可满足用户利用电子设备办公、看剧、视频、直播、摄影等各种场景的使用需求。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
电子设备支架10包括底座100、支撑架200和支撑板300。底座100用于承载在平整或者不平整的支撑面,支撑板300用于安装电子设备,支撑架200设置于底座100与支撑板300之间,且支撑架20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底座100和支撑板300转动连接,以调节支撑板300相对底座100的摆设角度。
底座100围合形成安装腔101,图1示意了底座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框110和第二边框120、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框130和第四边框140,第一边框110、第三边框130、第二边框120、第四边框140顺次连接并围合形成矩形形状的安装腔101。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底座100的边框数量不限,且底座100围合形成的安装腔101的形状也不限,例如底座100可以为圆形的框架结构,呈圆形的底座100能够围合形成呈圆形的安装腔101。
安装腔101在底座100的至少一侧形成开口102,例如图1示意了安装腔101在底座100的相对两侧皆设有开口102。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开口102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即安装腔101相对开口102的另一侧封闭。
支撑架20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具体地,支撑架200与底座10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图1示意了支撑架200与底座100之间设置有安装轴201,安装轴201穿设于支撑架200与底座100,从而支撑架200能够围绕安装轴201相对底座100转动。一实施例中,图1示意了支撑架200包括两根支撑杆210,为便于理解,此处定义该两根支撑杆210分别为第一支撑杆210a和第二支撑杆210b。第一支撑杆210a与第二支撑杆210b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第一支撑杆210a与第二支撑杆210b间隔设置,第一支撑杆210a和第二支撑杆210b皆转动连接于底座100的边缘和支撑板300的边缘,如此设置,可以在第一支撑杆210a与第二支撑杆210b之间预留足够的收容空间,以收容和避让其它结构件。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架200也可以为非杆状结构,例如支撑架200也可以为板状结构,只要能够实现支撑架200与底座100和支撑板300转动连接的结构方案皆应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图1示意了支撑杆210的数量为两个,但应该理解,支撑杆210的数量为一个的方案也应在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一实施例中,支撑杆210包括固定杆211和伸缩杆212,固定杆211和伸缩杆212中的一者与底座100转动连接,另一者与支撑板300转动连接。例如图1示意了固定杆211与底座100转动连接,伸缩杆212与支撑板300转动连接。其中,伸缩杆212伸缩于固定杆211内,伸缩杆212能够相对固定杆211沿支撑杆210的长度延伸方向伸缩并能够相对固定杆211固定,以保持伸缩杆212在伸缩后的位置。
支撑架200能够经开口102收容于安装腔101内。参考2和图3,当支撑架200收容于安装腔101内时,支撑杆210与底座100的一个边框平行。
支撑板300与支撑架200远离底座100的一侧转动连接,例如图1示意了支撑板300与支撑架200中的伸缩杆212远离底座100的一侧转动连接。具体地,支撑板300的底部边缘与伸缩杆212远离底座100的一侧转动连接,从而支撑板300在使用状态下的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调节范围更大,更加灵活。
参考图4,支撑板300能够在支撑架200收容于安装腔101内时盖合于底座100,以封闭开口102。所谓“盖合”,不仅仅只是指支撑板300封闭开口,还意味着支撑板300需要与底座100的外表面接触并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底座100能够安装在平整或者不平整的支撑面上,在此基础上,支撑板300通过支撑架200与底座100转动连接,从而支撑板300能够相对底座100转动来调节支撑板300的摆设角度,进而使得安装在支撑板300上的电子设备能够被调节至最佳使用状态。其中,支撑架200能够相对底座100转动并经开口收容于安装腔101内,且在支撑架200收容于安装腔101内时,支撑板300能够盖合于底座100并封闭开口102,实现了电子设备支架10在不使用时的收纳,收纳状态下支架厚度更薄。
一实施例中,支撑板300包括板体310和挡板320,板体310与支撑架200远离底座100的一侧转动连接,挡板320转动连接于板体310并用于斜撑电子设备。其中,图4示意了挡板320转动连接于板体310的边缘,板体310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槽311,挡板320转动设置于缺口槽311内。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挡板320也可以不设置与板体310的边缘而位于其它位置。
挡板320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321和第二板322,图4示意了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相互垂直设置,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板321与第二板322还可以相互倾斜设置。当支撑板300盖合于底座100时,第一板321与底座100的外表面抵接,此时挡板320在图4所示状态下的逆时针转动被限制。并且第二板322与安装腔101的腔壁抵接,此时第二板322在图4所示状态下的顺时针转动也被限制,从而挡板320的转动被完全限制。由此可知,当电子设备支架10处于折叠状态下时,用于支撑并限制电子设备滑落的挡板320不能转动,折叠状态的挡板320相当于卡接于底座100,折叠状态下的挡板320更安全,避免意外按压挡板320影响挡板320使用寿命。
第二板322设置于第一板321的中间,且第二板322与第一板321垂直,挡板320呈近似的T字形状。这可以理解为第一板321的两端皆凸出于第二板322设置,凸出于第二板322设置的两端分别用于抵压底座100以及用于支撑电子设备。当电子设备支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板321、第二板322以及板体310的外表面平齐,从而确保了电子设备支架外表面的完整性。
电子设备支架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架200的结构形式不同。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200中的支撑杆210包括首尾相连的多个支臂213,相邻两个支臂213转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固定。具体地,相邻两个支臂213之间可以设置转动轴214,转动轴214穿设于相邻两个支臂213,从而实现相邻两个支臂213绕转动轴214进行转动。由于支撑杆210采用多个可折叠的支臂213,从而支撑板300能够相对支座100更加灵活且更加方便地调节至所需摆设角度。
电子设备支架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板300还设置有扇叶结构400。参考图6和图7,支撑板300具有相对设置的承载面330和安装面340,承载面330背向支撑架200设置,且承载面330用于承载安装电子设备。安装面340面向支撑架200设置,安装面340设置有能够收容于安装腔101内的扇叶结构400,扇叶结构400能够实现承载面330与安装面340之间的气流交换,从而进行散热。
电子设备支架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杆210的结构形式不同,且支撑板300还设置有支腿500。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8和图9,支撑杆210不可伸缩且不可折叠。需要理解,可伸缩和可折叠的方案也适用于本实施例。另外,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支架10还包括支腿500,支腿500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00,支腿500能够配合支撑架200撑起支撑板300,以使支撑板300的厚度方向平行底座100的厚度方向。此时,支撑板300能够将电子设备进行平放,电子设备支架10可以被理解为平整的支撑桌面。需要理解,为了便于更好地收纳支腿500,图中示意了支撑架200的内侧区域设有收容空间,支腿500能够收容于安装腔101并位于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可以被理解为两个支撑杆210之间的间隙空间,也可以理解为当支撑件200为板状结构时,收容空间为设于板状结构上的槽,此时支腿500收容于收容空间应理解为支腿500收容于槽。
电子设备支架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支架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底座100的结构形式不同。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0,安装腔101在底座100的另一相对侧也设置有开口102,底座100的边缘还设置有与安装腔101连通的缺口103,支撑架200能够经任意开口102收容于安装腔101内。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支架10折叠的方案更加灵活。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围合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在所述底座的一侧形成开口;
支撑架,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能够经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
支撑板,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能够在所述支撑架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时盖合于所述底座,以封闭所述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板体和挡板,所述板体与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板体并用于斜撑电子设备,所述挡板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当所述支撑板盖合于所述底座时,所述第一板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板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抵接,所述挡板的转动被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的边缘设置有缺口槽,所述挡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缺口槽内,且所述挡板呈T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且两个所示支撑杆间隔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和所述底座的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固定杆和伸缩杆,所述固定杆和所述伸缩杆中的一者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另一者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伸缩于所述固定杆并能相对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支臂,相邻两个所述支臂转动连接并能够相对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具有相对的承载面和安装面,所述承载面背向所述支撑架并用于承载电子设备,所述安装面面向所述支撑架;所述安装面设置有能够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的扇叶结构,所述扇叶结构能够实现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安装面之间的气流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支架还包括支腿,所述支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所述支腿能够配合所述支撑架撑起所述支撑板,以使所述支撑板的厚度方向平行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区域设有收容空间,所述支腿能够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并位于所述收容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在所述底座的另一相对侧也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边缘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缺口,所述支撑架能够经任意所述开口收容于所述安装腔内。
CN202221841901.XU 2022-07-15 2022-07-15 电子设备支架 Active CN217899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1901.XU CN217899335U (zh) 2022-07-15 2022-07-15 电子设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1901.XU CN217899335U (zh) 2022-07-15 2022-07-15 电子设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9335U true CN217899335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3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1901.XU Active CN217899335U (zh) 2022-07-15 2022-07-15 电子设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9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03991B2 (ja) 回動接続アセンブリ及び折り畳み式端末機器
KR100909011B1 (ko) 전자기기용 스탠드 힌지와 이를 장착한 전자기기
JP2023534060A (ja) 回転軸モジュール、折り畳みアセンブリ及び電子装置
CN101998784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7899335U (zh) 电子设备支架
CN111105712A (zh) 显示装置
CN110650230A (zh) 扩展屏及电子设备
CN216562309U (zh) 一种屏幕支架
CN210777288U (zh) 一种家庭网络教学实训装置
CN112671059B (zh) 夹持装置及充电设备
CN210672548U (zh) 一种新媒体上视频制作平台
CN210014194U (zh) 一种显示手柄支架
CN218208853U (zh) 夹持装置和拍摄设备
CN216956819U (zh) 具有支架的保护壳
CN21715990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路由器
CN219741031U (zh) 平板形式的电子装置的多功能散热支撑机构
JP6649233B2 (ja) 端末装置用置き台および設置方法
CN210927722U (zh) 一种折叠式的提词器
CN216490699U (zh) 摄像头模组及智能交互设备
CN218844707U (zh) 一种一体化手机支架扇网
CN215636228U (zh) 一种影视制作用显示装置
CN218450249U (zh) 电视机框架结构及其电视机
CN213905583U (zh) 一种平板便携式通讯天线
CN216959928U (zh) 支架保护壳
CN217899348U (zh) 多孔拓展座和支撑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