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8451U - 拉铆螺母结构 - Google Patents

拉铆螺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8451U
CN217898451U CN202222116764.XU CN202222116764U CN217898451U CN 217898451 U CN217898451 U CN 217898451U CN 202222116764 U CN202222116764 U CN 202222116764U CN 217898451 U CN217898451 U CN 217898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t nut
sealed
sealing
hea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67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豹
张文辉
顾以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167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8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8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8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铆螺母结构,包括拉铆螺母和密封圈;拉铆螺母包括相连接的杆体和头部,头部背向杆体的端面开设有贯穿至杆体的连接孔,连接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密封圈包括密封主体和密封侧翼,密封主体套设于杆体,并与头部抵接,密封侧翼设于密封主体的内侧壁,并与杆体过盈配合,密封侧翼的厚度小于密封主体的厚度,杆体用于穿设于安装件,以使密封主体背向头部的一侧用于与安装件抵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在耐久后密封效果更稳定的拉铆螺母结构。

Description

拉铆螺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铆螺母结构。
背景技术
钣金盖板(安装件)为新能源汽车中较为常见的盖板结构,通常情况下需要在钣金盖板上连接接线盖板或者其他零部件,便需要在钣金盖板上存在内螺纹结构。拉铆螺母是一种通过拉铆形式与被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的螺母,因此在钣金盖板上安装拉铆螺母便可以设计出内螺纹结构,但是,由于拉铆螺母在安装至钣金盖板上时,会与钣金盖板之间存在间隙。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拉铆螺母的端部提前涂上耐落胶,以使拉铆螺母安装至钣金盖板上时,便可以通过耐落胶来密封拉铆螺母与钣金盖板之间的间隙,但是,在经过耐久等环境工况下,耐落胶容易老化,使得耐落胶的密封效果逐渐降低,直至失效,从而导致密封效果的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拉铆螺母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在耐久后密封效果更稳定的拉铆螺母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拉铆螺母结构,包括:
拉铆螺母,所述拉铆螺母包括相连接的杆体和头部,所述头部背向所述杆体的端面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杆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主体和密封侧翼,所述密封主体套设于所述杆体,并与所述头部抵接,所述密封侧翼设于所述密封主体的内侧壁,并与所述杆体过盈配合,所述密封侧翼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主体的厚度,所述杆体用于穿设于安装件,以使所述密封主体背向所述头部的一侧用于与安装件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主体具有面向所述头部的第一表面和背向所述头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为外凸弧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侧翼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弧面过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密封侧翼的厚度为M,则满足条件:0.5mm≤M≤0.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面向所述杆体的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W,则满足条件:H<W。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远离所述杆体的侧壁设有导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橡胶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侧翼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拉铆螺母结构,可以首先将密封圈套设在拉铆螺母的杆体上,然后将杆体穿设在安装件上,以使密封主体背向拉铆螺母的头部的一侧抵接于安装件,便可以通过密封圈来密封拉铆螺母与安装件之间的间隙。相比于使用耐落胶密封的方式,由于密封圈的耐久性更好,不容易老化,从而使用密封圈密封的方式具有更加稳定的密封效果。
另外,通过使密封圈的密封侧翼与杆体过盈配合,便可以保证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密封圈不会从拉铆螺母上脱出;同时,由于拉铆螺母中杆体的周向通常不均匀,如果直接通过厚度较大的密封主体与杆体接触而发生干涉时,会出现密封圈周向压缩不均匀的情况,而导致密封圈的密封效果降低,如此,通过使密封侧翼的厚度小于密封主体的厚度,以通过厚度较小的密封侧翼与杆体过盈配合,便可以减小密封圈周向压缩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可以充分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一实施例安装在安装件上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一实施例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一实施例中密封圈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一实施例中拉铆螺母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拉铆螺母结构 1221 导斜面
10 拉铆螺母 20 密封圈
11 杆体 21 密封主体
111 夹紧部 211 第一表面
12 头部 212 第二表面
121 连接孔 22 密封侧翼
122 环形凹槽 200 安装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拉铆螺母结构100,旨在提供一种在耐久后密封效果更稳定的拉铆螺母结构100。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该拉铆螺母结构100包括拉铆螺母10和密封圈20;所述拉铆螺母10包括相连接的杆体11和头部12,所述头部12背向所述杆体11的端面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杆体11的连接孔121,所述连接孔121的孔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圈20包括密封主体21和密封侧翼22,所述密封主体21套设于所述杆体11,密封主体21与所述头部12抵接,所述密封侧翼22设于所述密封主体21的内侧壁,密封侧翼22与所述杆体11过盈配合,所述密封侧翼22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主体21的厚度,所述杆体11用于穿设于安装件200,以使所述密封主体21背向所述头部12的一侧用于与安装件200抵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拉铆螺母结构100,可以首先将密封圈20套设在拉铆螺母10的杆体11上,然后将杆体11穿设在安装件200上,以使密封主体21背向拉铆螺母10的头部12的一侧抵接于安装件200,便可以通过密封圈20来密封拉铆螺母10与安装件200之间的间隙。相比于使用耐落胶密封的方式,由于密封圈20的耐久性更好,不容易老化,使用密封圈20密封的方式具有更加稳定的密封效果。
另外,通过使密封圈20的密封侧翼22与杆体11过盈配合,便可以保证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密封圈20不会从拉铆螺母10上脱出;同时,由于拉铆螺母10中杆体11的周向通常不均匀,如果直接通过厚度较大的密封主体21与杆体11接触而发生干涉时,会出现密封圈20周向压缩不均匀的情况,而导致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降低,如此,通过使密封侧翼22的厚度小于密封主体21的厚度,以通过厚度较小的密封侧翼22与杆体11过盈配合,便可以减小密封圈20周向压缩不均匀的情况,从而可以充分保证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拉铆螺母结构100在铆接时,先在安装件200上开设有一个与杆体11的外形相适配的安装孔,然后将杆体11由远离头部12的一端穿设在安装孔中,并通过头部12进行限位。接着将拉铆枪的枪头伸入连接孔121内,控制枪头转动,通过枪头前部的外螺纹旋置在连接孔121的内螺纹上,并对杆体11进行拉铆,使得杆体11的外侧壁发生溃缩变形形成夹紧部111,通过头部12和夹紧部111夹紧在安装件200的两侧,即可将拉铆螺母结构100固定铆接在安装件200上。当需要将其他零部件安装固定在安装件200上时,只需通过螺栓旋置杆体11的内螺纹上,即可将需要固定的零部件安装固定在安装件200上。
具体地,杆体11和头部1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杆体11和头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减少制造工艺。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件200可以为钣金盖板或者其他需要设置内螺纹结构的结构件,也即,本实用新型的拉铆螺母结构100可以安装至钣金盖板或者其他需要设置内螺纹结构的结构件上,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主体21具有面向所述头部12的第一表面211和背向所述头部12的第二表面212,所述第一表面211和/或所述第二表面212为外凸弧面。
由于密封圈20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与杆体11发生干涉,在顺着杆体11从远离头部12的一端朝向靠近头部12的一端移动的过程中,会与杆体11之间发生摩擦,密封圈20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倾倒现象,而影响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如此,为了兼顾倾倒的现象,可以将密封主体21面向头部12的第一表面211设计为外凸弧面,和/或将密封主体21背向头部12的第二表面212设计为外凸弧面,那么,即便密封圈20出现一定的倾倒现象,也会通过外凸弧面设计的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与杆体11的外侧表面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密封圈20密封效果下降问题。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侧翼22与所述第一表面211和/或所述第二表面212通过弧面过渡连接。
如此设置,通过使密封侧翼22与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通过弧面过渡连接,在密封圈20被挤压而发生形变时,便可以减少密封侧翼22与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的连接处的应力,从而可降低从密封侧翼22与第一表面211和/或第二表面212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降低密封圈20成型的难度,以防止出现粘模的现象。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5,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密封侧翼22的厚度为M,则满足条件:0.5mm≤M≤0.7mm。
在一些情况下,当密封侧翼22的厚度过小时,一方面无法保证密封侧翼22与杆体11之间的过盈配合强度,即无法保证密封侧翼22对杆体11具有足够的束紧力,密封圈20容易从杆体11上脱出,另一方面还会使得密封侧翼22容易发生断裂的风险;而当密封侧翼22的厚度过大时,将无法减小密封圈20周向压缩不均匀的情况,影响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如此,通过将密封侧翼22的厚度控制在0.5mm~0.7mm之间,便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侧翼22的厚度指的是密封侧翼22面向头部12的一侧至背向头部12的一侧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3、图6,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头部12面向所述杆体11的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122,所述密封圈20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122内。
为了防止密封圈20被过压缩,而导致密封圈20爆开或者密封失效,可以在头部12面向杆体11的端面开设环形凹槽122,以将密封圈20安装在环形凹槽122内;并且,通过将密封圈20安装在头部12开设的环形凹槽122内,在该拉铆螺母结构100铆接在安装件200上时,安装件200将与头部12面向杆体11的端面抵接,也即,安装件200将覆盖环形凹槽122的槽口,使得密封圈20被挤压在环形凹槽122内,从而将密封圈20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减缓了密封圈20的老化程度,从而可以具有较为稳定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延长了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使用寿命;其次,由于拉铆螺母结构100铆接在安装件200上时,安装件200可以与头部12面向杆体11的端面抵接,还可以与密封圈20形成双重密封的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环形凹槽122的深度为H,所述环形凹槽122的宽度为W,则满足条件:H<W。
由于拉铆螺母10为冷镦件,因此在制造过程中,难以将环形凹槽122的深度做得很高,因此为保证环形凹槽122具有一定的容纳体积,便可以将环形凹槽122的宽度做得相对大些。
并且,为了避免环形凹槽122的填充率过高,从而需要降低密封圈20的体积,并通过对环形凹槽122的深度与体积的计算和管控,可以将密封圈20的压缩比和密封圈20在环形凹槽122中的填充率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例如,可以将密封圈20的压缩比控制在30%左右,并将密封圈20在环形凹槽122中的填充率控制在8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凹槽122深度指的是环形凹槽122的槽口至槽底之间的距离;环形凹槽122的宽度指的是环形凹槽122靠近杆体11的侧壁至远离杆体11的侧壁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6,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凹槽122远离所述杆体11的侧壁设有导斜面1221。通过导斜面1221,在安装密封圈20时,可以使密封圈20在导斜面1221的导向作用下顺利进入环形凹槽122内;并且,在密封圈20内挤压变形后,还可以增加密封圈20与环形凹槽122的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便可以进一步提升密封圈20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杆体11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如此设置,拉铆螺母结构100在铆接至安装件200时,便可以避免杆体11相对于安装件200发生转动,而影响拉铆螺母结构100与安装件200之间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杆体11的横截面形状具体可以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由于橡胶材料的耐久更好,密封圈20为橡胶件,便可以保证密封圈20具有更好的耐老化性。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拉铆螺母结构100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主体21与所述密封侧翼22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保证密封主体21与密封侧翼2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防止密封圈20被挤压变形时,密封主体21与密封侧翼22发生断裂,还可以减少制造工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拉铆螺母,所述拉铆螺母包括相连接的杆体和头部,所述头部背向所述杆体的端面开设有贯穿至所述杆体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孔壁设有内螺纹;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密封主体和密封侧翼,所述密封主体套设于所述杆体,并与所述头部抵接,所述密封侧翼设于所述密封主体的内侧壁,并与所述杆体过盈配合,所述密封侧翼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主体的厚度,所述杆体用于穿设于安装件,以使所述密封主体背向所述头部的一侧用于与安装件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具有面向所述头部的第一表面和背向所述头部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为外凸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侧翼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通过弧面过渡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密封侧翼的厚度为M,则满足条件:0.5mm≤M≤0.7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面向所述杆体的端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H,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W,则满足条件:H<W。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远离所述杆体的侧壁设有导斜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橡胶件。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铆螺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与所述密封侧翼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2222116764.XU 2022-08-11 2022-08-11 拉铆螺母结构 Active CN217898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6764.XU CN217898451U (zh) 2022-08-11 2022-08-11 拉铆螺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6764.XU CN217898451U (zh) 2022-08-11 2022-08-11 拉铆螺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8451U true CN217898451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43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6764.XU Active CN217898451U (zh) 2022-08-11 2022-08-11 拉铆螺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84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88522C (en) Tapered lead-in for interference fit fasteners
EP3364049B1 (en) Radiused lead-in for interference fit fasteners
JP6697013B2 (ja) ウインドーステーおよびウインドーステーコンポーネント
CN217898451U (zh) 拉铆螺母结构
CN105179431A (zh) 一种铆装自锁螺母组件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75411B (zh) 导弹口盖与弹身螺纹连接的防松结构
EP0053634B1 (en) Fastener assembly
CN207848137U (zh) 一种自膨胀式锚栓
CN211416937U (zh) 用于车辆的悬置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761927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5409670U (zh) 一种防松防脱螺栓及与其配合的防退螺母
CN216742388U (zh) 双台阶密封拉铆螺母、双台阶密封拉铆机构及双台阶密封拉铆机构连接后装置
CN211852492U (zh) 球铰接头总成
CN219733874U (zh) 机械密封紧固件
CN219673063U (zh) 盲孔自锁螺母
CN217381240U (zh) 一种防转铆螺母
CN214196906U (zh) 一种行李架用铆接螺栓
CN210600158U (zh) 缸盖罩螺母组合件
CN220354251U (zh) 一种机械密封间隔柱螺母
CN115320730B (zh) 一种型材螺纹套筒连接结构
CN211874912U (zh) 压铆螺母
CN219529530U (zh) 拉铆螺母
CN209621813U (zh) 一种金属铆钉
CN220354241U (zh) 有间隔作用的压铆螺栓
CN217234077U (zh) 一种铆接牢固的螺栓螺母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52 tiane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04 No. 52, tiandang Road, Yuexi,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HUICHUAN UNITED POWER SYSTEM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