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2755U -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2755U
CN217892755U CN202221875051.5U CN202221875051U CN217892755U CN 217892755 U CN217892755 U CN 217892755U CN 202221875051 U CN202221875051 U CN 202221875051U CN 217892755 U CN217892755 U CN 2178927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transmission structure
plate
shaft
s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750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骆晓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750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27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27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27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设于进气格栅的框架和各个叶片之间,各叶片可摆动地并排布置于框架上形成的窗口中;叶片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框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驱动装置和各个叶片之间的连动板;连动板通过多个转轴与各叶片分别铰接,且连动板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各叶片同步摆动。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通过连动板直接带动各个叶片同步摆动,从而避免由一个主动的叶片带动其它各个叶片进行摆动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各叶片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从而使进气格栅中叶片的受力传动效果更佳,利于各叶片进行更为顺畅启闭动作。

Description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进气格栅作为燃油车辆前端的进气调节装置,具有调节进气量大小的作用,现有的进气格栅一般具有自动启闭功能,此刻,进气格栅被构造成百叶窗样式,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就是可以调节开合度的百叶窗。调节了开合度,也就意味着可以控制进气与散热,这就是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的重要作用。
现有主动进气格栅是通过一个主动叶片带动连杆动作,连杆再带动其他叶片运动,这种结构下各叶片的受力不均匀,容易导致叶片卡滞、乃至于不能动作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以改善进气格栅中各叶片的受力传动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设于进气格栅的框架和各个叶片之间,各所述叶片可摆动地并排布置于所述框架上形成的窗口中;
所述叶片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框架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各个所述叶片之间的连动板;
所述连动板通过多个转轴与各所述叶片分别铰接,且所述连动板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各所述叶片同步摆动。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包括叶片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叶片本体一端的端板;各所述叶片的各个端板均位于所述窗口的同一侧,所述转轴位于所述端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上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窗口中所述端板所在的一侧;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摆动轴,靠近所述安装座一端的所述摆动轴设于所述端板上,并插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轴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设有限位筋,所述连动板位于所述限位筋和所述端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板的板体的一侧抵接在所述限位筋上,另一侧与所述端板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和所述端板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进一步的,所述连动板上设有供所述转轴插装的第二轴孔,所述转轴和所述第二轴孔的间隙为0.5mm~1mm。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摆杆,所述摆杆与所述连动板铰接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摆杆包括连接板,以及分设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主轴和摆轴;所述主轴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摆轴插装于所述连动板上的第三轴孔中,且所述摆轴的端部设有用于将所述摆轴约束于所述第三轴孔中的卡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通过连动板直接带动各个叶片同步摆动,从而避免由一个主动的叶片带动其它各个叶片进行摆动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各叶片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从而使进气格栅中叶片的受力传动效果更佳,利于各叶片进行更为顺畅启闭动作。
此外,在框架上设置安装座,便于各个叶片在窗口中的装配操作。优选在窗口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安装座,其中位于端板一侧的安装座可以根据连动板的设置情况做适当的结构适配调整,另一侧的安装座则仅供叶片的摆动轴的安装需要设置即可。
而,在位于端板一侧的安装座上设置限位筋,从而将连动板限位于限位筋和端板之间,不仅可将连动板约束在既定的动作路径上,防止歪斜偏离的情况,而且也能避免连动板和各转轴脱离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进气格栅,所述进气格栅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车辆具有上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进气格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叶片传动结构中各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各部件(去除左侧安装座后)的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安装座和连动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各部件(去除左侧安装座后)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A-A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B所示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框架;10、窗口;
2、叶片;20、叶片本体;21、端板;210、摆动轴;211、转轴;
3、安装座;300、第一轴孔;301、安装孔;302、限位筋;
4、连动板;40、板体;401、第二轴孔;402、第三轴孔;
50、摆杆;500、连接板;501、主轴;502、摆轴;503、卡头;50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有利于改善进气格栅中各叶片2的受力传动效果;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整体而言,该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设于进气格栅的框架1和各个叶片2之间,其中,各叶片2可摆动地并排布置在框架1上形成的窗口10中。该叶片传动结构包括设在框架1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驱动装置和各个叶片2之间的连动板4;连动板4通过多个转轴211与各叶片2分别铰接,而且连动板4能够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各叶片2同步摆动。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结合图3、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叶片2包括叶片本体20、以及设在叶片本体20一端的端板21;而且,各叶片2的各个端板21均位于窗口10的同一侧,在图4中各端板21设于各个叶片2的右侧一端,同时每个叶片2的转轴211均设置其端板21上;相应地,连动板4也位于窗口10的这一侧,以与各个转轴211连接配合。在叶片2的一端设置端板21,便于将叶片2一端的转轴211和摆动轴210间隔地设置在该端板21上,从而使各个叶片2之间形成四杆联动的传动形式。
为了便于各个叶片2在框架1上的安装,本实施例中,框架1上设有安装座3,安装座3位于窗口10中端板21所在的一侧。叶片2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摆动轴210,靠近安装座3一端的摆动轴210设在端板21上,并插设于安装座3上的第一轴孔300中。安装座3的两端可开设安装孔301,利用紧固螺钉将安装座3固装于框架1上。在框架1上设置安装座3,便于各个叶片2在窗口10中的装配操作。优选在窗口10的两侧各设置一个安装座3,其中位于端板21一侧的安装座3可以根据连动板4的设置情况做适当的结构适配调整,另一侧的安装座3则仅供叶片2的摆动轴210的安装需要设置即可。
在此须补充说明的是,为了使叶片2很好地在窗口10中翻转摆动,叶片2的两端必然需要各设一个摆动轴210,两个摆动轴210同轴线设置,其轴线和叶片2的长度方向一致。当将转轴211设在叶片2的一端时,该端的摆动轴210和转轴211当然需要间隔布置,且转轴211的轴线和摆动轴210的轴线相互平行。各个叶片2上位于同一端的摆动轴210和转轴211间隔的距离和相对位置应当一致,以便于各个叶片2和安装座3以及连动板4之间形成四杆联动的结构形式。同一侧的转轴211和摆动轴210均设置在端板21上。
此外,如图4中所示,与端板21位于同一侧的安装座3上设有限位筋302,在装配连动板4和叶片2时,连动板4位于限位筋302和端板21之间。在位于端板21一侧的安装座3上设置限位筋302,从而将连动板4限位与限位筋302和端板21之间,不仅可将连动板4约束在既定的动作路径上,防止歪斜偏离的情况,而且也能避免连动板4和各转轴211脱离的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的摆杆50。摆杆50与连动板4铰接相连。采用电机驱动摆杆50的形式,驱使连动板4做弧形路径的平移动作,动作的路径如图5中a所示;这样可很好地带动各个叶片2进行摆动,从而实现对进气格栅中各个叶片2启闭动作的驱使。
具体来说,摆杆50包括连接板500、以及分设于连接板500两侧的主轴501和摆轴502;其中,主轴501与电机连接,摆轴502插装于连动板4上的第三轴孔402中,并且,摆轴502的端部设有用于将摆轴502约束于第三轴孔402中的卡头503。配合卡头503,在摆轴502上还设有凸台504,当摆轴502插入第三轴孔402后,板体40被约束于凸台504和卡头503之间。将摆杆50的摆轴502卡装于第三轴孔402内,利于摆轴502上设置的卡头503防止摆杆50从连动板4上脱出,具有便于装配且连接牢靠等优点。
如图5所示,在完成连动板4的装配后,电机带动摆杆50摆动,摆轴502会带动连动板4沿图中a所示的路径平移,从而带动各个叶片2摆动。
装配时,可以先将安装座3固定在框架1上,然后将驱动装置和连动板4装配到位,之后各个叶片2。
参照图6、图7所示,在完成连动板4的装配后,连动板4的板体40的一侧抵接在限位筋302上,另一侧与端板21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板体40和端板21之间的间隙c为0.5mm~1mm。在对板体40上的第二轴孔401与转轴211的装配参数设定中,使装配到位的板体40与限位筋302接触,而在板体40和端板21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由于限位筋302和板体40的接触面积较小,有利于降低连动板4和安装座3之间相对运动过程中的摩擦力。将板体40和端板21的间隙设置在0.5mm~1mm之间,例如0.5mm、0.8mm或1mm,不仅可以避免板体40和端板21之间的摩擦,而且端板21、板体40和限位筋302之间的装配配合更为紧凑,有利于连动板4对各个叶片2传动动作的稳定性。
同时,连动板4上设有供转轴211插装的第二轴孔401,转轴211和第二轴孔401同样采用间隙配合,两者间的间隙b为0.5mm~1mm。转轴211和第二轴孔401采用间隙配合形式,同时间隙设定在0.5mm~1mm之间,例如0.5mm、0.7mm或1mm,可降低两者相对转动时的摩擦力,且两者旷动间隙较小,有利于改善叶片2动作的准确性。此间,优选将转轴211的头部设计为球状结构,便于转轴211插入第二轴孔401内。
另外,对于摆杆50和连动板4的装配,具体可采用如图8中所示,卡头503相对于摆轴502的表面突出的高度f优选为f=0.5mm~1.0mm;摆轴502与第三轴孔402的间隙d为0.1mm~0.2mm;卡头503和板体40侧面之间的间隙g为0.5mm~1.0mm,凸台504和板体40侧面之间的间隙e为0.2mm~0.5mm。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通过连动板4直接带动各个叶片2同步摆动,从而避免由一个主动的叶片2带动其它各个叶片2进行摆动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各叶片2受力不均衡的情况,从而使进气格栅中叶片2的受力传动效果更佳,利于各叶片2进行更为顺畅启闭动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有进气格栅,而且,进气格栅采用实施例一所提供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
采用上述叶片传动结构,电机通过摆杆50带动连动板4运动工作,各个叶片2均受到连动板4的带动驱使而摆动,从而受力均匀,使得连动板4、叶片2以及安装座3之间的转轴受力均比较均衡,磨损程度会降低,有助于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出现叶片2卡死、失效的情况会大大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设于进气格栅的框架(1)和各个叶片(2)之间,各所述叶片(2)可摆动地并排布置于所述框架(1)上形成的窗口(10)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传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框架(1)上的驱动装置,以及连接于所述驱动装置和各个所述叶片(2)之间的连动板(4);
所述连动板(4)通过多个转轴(211)与各所述叶片(2)分别铰接,且所述连动板(4)能够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使下带动各所述叶片(2)同步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2)包括叶片本体(20),以及设于所述叶片本体(20)一端的端板(21);
各所述叶片(2)的各个端板(21)均位于所述窗口(10)的同一侧,所述转轴(211)位于所述端板(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1)上设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位于所述窗口(10)中所述端板(21)所在的一侧;
所述叶片(2)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摆动轴(210),靠近所述安装座(3)一端的所述摆动轴(210)设于所述端板(21)上,并插设于所述安装座(3)上的第一轴孔(300)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3)上设有限位筋(302),所述连动板(4)位于所述限位筋(302)和所述端板(2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板(4)的板体(40)的一侧抵接在所述限位筋(302)上,另一侧与所述端板(21)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体(40)和所述端板(21)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动板(4)上设有供所述转轴(211)插装的第二轴孔(401),所述转轴(211)和所述第二轴孔(401)的间隙为0.5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以及由所述电机驱动的摆杆(50),所述摆杆(50)与所述连动板(4)铰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杆(50)包括连接板(500),以及分设于所述连接板(500)两侧的主轴(501)和摆轴(502);
所述主轴(501)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摆轴(502)插装于所述连动板(4)上的第三轴孔(402)中,且所述摆轴(502)的端部设有用于将所述摆轴(502)约束于所述第三轴孔(402)中的卡头(503)。
10.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有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格栅采用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
CN202221875051.5U 2022-07-19 2022-07-19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78927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5051.5U CN217892755U (zh) 2022-07-19 2022-07-19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5051.5U CN217892755U (zh) 2022-07-19 2022-07-19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2755U true CN217892755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7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75051.5U Active CN217892755U (zh) 2022-07-19 2022-07-19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27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8346B2 (en) Fan with concealed 360-degree oscillating mechanism
JP2003093765A (ja) 往復式電気かみそり
CN217892755U (zh) 进气格栅的叶片传动结构及车辆
CN107339747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5675738U (zh) 导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536172U (zh) 循环扇
JPH11141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715393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9035080U (zh) 一种风扇机头支撑结构
CN218991932U (zh) 一种风扇机头转动支撑机构
CN211400015U (zh) 出风机构及空调器
CN211852116U (zh) 一种隔膜泵结构
CN218888293U (zh) 低噪音大力矩马达
CN212536171U (zh) 循环扇
CN219388213U (zh) 一种新型风扇静音摇头结构
CN217652946U (zh) 一种起始摇头角度可调的风扇
CN209744677U (zh) 一种空调的扫风机构及空调
CN215805341U (zh) 一种多角度摇头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风扇
CN216403007U (zh) 一种击芯膨胀铆钉组装机
CN220792093U (zh) 电子膨胀阀和热管理系统、车辆
CN219760886U (zh) 一种具有保护结构的直流电机驱动器
CN216860610U (zh) 一种用于导向组件的治具
CN216877116U (zh) 一种筋膜枪
CN218936627U (zh) 出风组件和灶具
CN216048015U (zh) 一种摇头机构及取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5

Address after: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after: GREAT WALL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1902, floor 16, building 3, yard 4, No. 22, Jinghai 4th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lon mech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