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4302U -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4302U
CN217884302U CN202221712164.3U CN202221712164U CN217884302U CN 217884302 U CN217884302 U CN 217884302U CN 202221712164 U CN202221712164 U CN 202221712164U CN 217884302 U CN217884302 U CN 2178843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rectifier
silicon controlled
water
plate
ejector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21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忠波
康永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ongdao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ongdao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ongdao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ongdao Induction Hea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21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43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43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43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通过顶杆与螺管螺纹连接后向压板方向移动,能够使顶杆对压板、水冷管和可控硅提供压力,从而实现水冷管和可控硅的位置固定,而当顶杆与螺管螺纹连接后向盖板方向移动,那么顶杆将不再为压板、水冷管和可控硅提供压力,此时水冷管和可控硅就能够被取出,并对可控硅进行检修和更换,由于不需要将盖板、底板和连接杆构成的外围框架结构进行拆除,因此简化了可控硅的检修流程,提高了可控硅的检修更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控硅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可控硅是变频电源或其它类似设备必须使用的重要元器件,从而让电源实现交流电整流和直流电逆变的功能,而在中频炉控制柜中,可控硅作为一个功率器件,其在工作中通常都会一直处于大电流、高电压的工作状态,即该工作期间可控硅会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将升高中频炉控制柜内的温度,影响中频炉控制柜内其他元器件的工作,进而导致控制柜故障,因此目前都会在可控硅上设置散热机构,用来降低可控硅工作时自身的温度;
传统的散热结构是通过顶板和底板夹住可控硅和散热器,然后通过安装柱和螺母将顶板和底板组成整体,将可控硅和散热器固定,但是由于可控硅所处的大电流、高电压工作状态,容易对可控硅造成损伤,从而需要定期对可控硅进行检修,对出现故障的可控硅进行更换,而该散热结构在更换可控硅时,就需要先将可控硅从控制柜内拆下,然后再将安装柱、螺母、顶板和底板对应拆分,然后才能够对可控硅进行更换,从而导致可控硅的更换操作较为麻烦,进而影响可控硅的检修效率;
因此,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更换可控硅的散热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包含盖板、底板、水冷管、连接杆和顶紧机构,所述盖板和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且盖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多层水冷管,相邻两层水冷管之间夹持设有一可控硅;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多个冷水管和可控硅对应固定的顶紧机构;
所述顶紧机构包含螺管、顶杆和压板,其中螺管的头端与盖板的底部面对应固定连接,顶杆对应管穿盖板,且顶杆的杆身与螺管对应螺纹连接,顶杆的头端与压板的顶部面对应抵触,压板与最上层的冷水管对应抵触。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均设有凹槽,可控硅对应位于两层水冷管的凹槽内,所述盖板对应配合位于最上层水冷管的顶部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面设有与最下层水冷管底部面的凹槽对应配合的凸块。
优选的,所述螺管的末端外壁面设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的板面环绕匀设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配合设有一导杆,导杆的头端与压板的顶部面对应固定连接,且每个导杆的杆身均套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板和压板对应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导杆和弹簧的数量均对应设为六个。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部面设有与顶杆头端对应配合的套台。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通过顶杆与螺管螺纹连接后向压板方向移动,能够使顶杆对压板、水冷管和可控硅提供压力,从而实现水冷管和可控硅的位置固定,而当顶杆与螺管螺纹连接后向盖板方向移动,那么顶杆将不再为压板、水冷管和可控硅提供压力,此时水冷管和可控硅就能够被取出,并对可控硅进行检修和更换,由于不需要将盖板、底板和连接杆构成的外围框架结构进行拆除,因此简化了可控硅的检修流程,提高了可控硅的检修更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板;2、底板;3、连接杆;4、水冷管;401、凹槽;5、可控硅;6、顶紧机构;601、螺管;602、顶杆;603、压板;604、套台;7、环形挡板;8、导杆;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包含盖板1、底板2、水冷管4、连接杆3和顶紧机构6,所述盖板1和底板2之间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即盖板1、底板2和连接杆3构成了整体框架结构,盖板1与底板2之间的距离为固定长度,盖板1与底板2之间设有多层水冷管4,相邻两层水冷管4之间夹持设有一可控硅5,通过上下两层水冷管4来对中间的可控硅5进行散热,从而使散热效果更强,让可控硅5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且位于最下层的水冷管4底部面,是放置在底板2的顶部面,然后通过顶紧机构6向最上层的水冷管4施加下压力,来将水冷管4和可控硅5的位置固定;所述盖板1上设有用于将多个冷水管和可控硅5对应固定的顶紧机构6;此外,所述水冷管4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均设有凹槽401,可控硅5对应位于两层水冷管4的凹槽401内,所述盖板1对应配合位于最上层水冷管4的顶部面凹槽401内,通过凹槽401能够为可控硅5提供放置位置,并且还能够作为挡边,防止可控硅5脱离两水冷管4的夹持,特别的,所述底板2的顶部面设有与最下层水冷管4底部面的凹槽401对应配合的凸块,该凸块则是能够进一步保证水冷管4与底板2之间的放置位置,避免水冷管4脱离底板2的板面;
所述顶紧机构6包含螺管601、顶杆602和压板603,其中螺管601的头端与盖板1的底部面对应固定连接,顶杆602对应管穿盖板1,且顶杆602的杆身与螺管601对应螺纹连接,顶杆602的头端与压板603的顶部面对应抵触,压板603与最上层的冷水管对应抵触,通过顶杆602与螺管601螺纹连接后向压板603方向移动,能够使顶杆602对压板603、水冷管4和可控硅5提供压力,从而实现将水冷管4和可控硅5的位置固定,而当顶杆602与螺管601螺纹连接后向盖板1方向移动,那么顶杆602将不再为压板603、水冷管4和可控硅5提供压力,此时水冷管4和可控硅5就能够被取出,并对可控硅5进行检修和更换;此外,所述螺管601的末端外壁面设有环形挡板7,环形挡板7的板面环绕匀设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配合设有一导杆8,导杆8的头端与压板603的顶部面对应固定连接,且每个导杆8的杆身均套设有一弹簧9,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环形挡板7和压板603对应固定连接,当压板603在顶杆602的顶动下与最上层水冷管4相抵触时,弹簧9处于拉长状态,而当顶杆602逐渐回退时,压板603将在弹簧9的作用下同时回退,从而自动解除对水冷管4和可控硅5的压制,使工人能够更加方便得对可控硅5进行更换;特别的,所述通孔、导杆8和弹簧9的数量均对应设为六个,既让压板603能够受到均匀的弹簧9拉力,又不会降低顶杆602对压板603的压力,根据需要,所述压板603的顶部面设有与顶杆602头端对应配合的套台604,该套台604能够防止压板603发生偏移,保证压板603对水冷管4和可控硅5的压制效果。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时,首先将盖板1、底板2和连接杆3对应安装成为框架结构,之后将水冷管4和可控硅5组合成为可控硅5组件,然后将可控硅5组件放在底板2上,接下来将压板603放置在可控硅5组件的顶部面,最后将顶杆602沿螺管601向下拧动,直到顶杆602将压板603和可控硅5组件压制牢固,即完成本可控硅5散热结构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含盖板(1)、底板(2)、连接杆(3)、水冷管(4)和顶紧机构(6),所述盖板(1)和底板(2)之间通过连接杆(3)固定连接,且盖板(1)与底板(2)之间设有多层水冷管(4),相邻两层水冷管(4)之间夹持设有一可控硅(5);所述盖板(1)上设有用于将多个冷水管和可控硅(5)对应固定的顶紧机构(6);
所述顶紧机构(6)包含螺管(601)、顶杆(602)和压板(603),其中螺管(601)的头端与盖板(1)的底部面对应固定连接,顶杆(602)对应管穿盖板(1),且顶杆(602)的杆身与螺管(601)对应螺纹连接,顶杆(602)的头端与压板(603)的顶部面对应抵触,压板(603)与最上层的冷水管对应抵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水冷管(4)的顶部面和底部面均设有凹槽(401),可控硅(5)对应位于两层水冷管(4)的凹槽(401)内,所述盖板(1)对应配合位于最上层水冷管(4)的顶部面凹槽(4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板(2)的顶部面设有与最下层水冷管(4)底部面的凹槽(401)对应配合的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压板(603)的顶部面设有与顶杆(602)头端对应配合的套台(604)。
CN202221712164.3U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Active CN2178843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2164.3U CN217884302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2164.3U CN217884302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4302U true CN217884302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100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2164.3U Active CN217884302U (zh) 2022-07-05 2022-07-05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43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8599B (zh) 一种能够余热利用的五金件热成型冷却装置
CN217884302U (zh) 一种中频炉控制柜用的可控硅散热结构
CN116274574A (zh) 一种汽车散热器铝型材框架冲压设备
CN215067015U (zh) 一种变压器故障监测装置
CN210374160U (zh) 一种高能效的半导体致冷器
CN108326151A (zh) 一种具有冷却结构的高速冲压模具
CN114273433A (zh) 一种利用热能转换机构的快速成型无缝钢管顶头
CN220480831U (zh) 一种自动螺栓拧紧机
CN212051116U (zh) 一种浮法玻璃锡槽槽底结构
CN111490265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器结构
CN218973529U (zh) 一种热控仪表
CN220426332U (zh) 一种焊锡丝拉丝模具
CN214264412U (zh) 一种耐高温机械臂
CN220793992U (zh) 一种高通量换热器
CN214894499U (zh) 一种金属切割用强度检测设备
CN213747479U (zh) 一种石油化工中提炼降温设备
CN216925197U (zh) 一种用于实验用凝汽器的换热管组件
CN217936268U (zh) 一种便于电容器维修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CN213645626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子元件用高速冲压模具散热装置
CN218875201U (zh) 一种定位治具
CN211701965U (zh) 一种热管式聚光光伏冷却集热装置
CN219677005U (zh) 一种降低工作温升的电感器
CN21528090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钻床夹具
CN212840355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用节能装置
CN218569630U (zh) 一种电源用便于更换的组合式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