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9712U -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9712U
CN217879712U CN202221639947.3U CN202221639947U CN217879712U CN 217879712 U CN217879712 U CN 217879712U CN 202221639947 U CN202221639947 U CN 202221639947U CN 217879712 U CN217879712 U CN 217879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light
coupling
area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994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兰富洋
周兴
关健
邵陈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ta Bound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ta Bound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a Bounds Inc filed Critical Meta Bounds Inc
Priority to CN20222163994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9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9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97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其中,衍射光波导结构包括导光层和设于导光层上且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区、转折区以及耦出区,耦入区、转折区以及耦出区均设有第一衍射微结构层,衍射光波导结构还包括匀光区,匀光区设于转折区和耦出区之间,匀光区设有第二衍射微结构层,第二衍射微结构层用于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以提升耦出区出射光的均匀性和亮度。在转折区和耦出区之间设置匀光区,并利用匀光区设置的第二衍射微结构层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使得从耦出区传播出来的出射光的能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波导显示的均匀性,并提高了整体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光波导是一种可将信号光束缚在其内部,并使信号光朝着特定方向传输的器件,同时光波导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基于这些特性,光波导可以作为增强现实(AR)近眼显示设备的显示器。光波导将投影光机投出的信号光定向传输到人眼中,因此人眼可以看到待显示图像20,又因光波导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人眼还可以清晰看到波导后的真实环境,因此人眼最终看到的是待显示图像20 和真实环境的融合。
光波导按照不同的实现原理可分为几何光波导,衍射光波导等种类。衍射光波导因其厚度薄、重量轻、透光性好等优点,逐渐成为增强现实(AR)近眼显示装置中显示器的优选方案。请参阅图1,衍射光波导10包括一层波导层11 以及设于波导层11表面的衍射微结构层12,在波导层11表面,靠近投影光机处的区域为耦入区111,靠近人眼的区域为耦出区112,耦入区111和耦出区 112之间可以存在转折区113,耦入区111、转折区113和耦出区112的衍射微结构可以在波导层11的同一表面、也可分别位于波导层11的两个表面,图1 所示的衍射光波导10的耦入区111、转折区113、耦出区112的衍射微结构位于波导层11的同一表面。
耦入区111的衍射微结构利用光的衍射、将光机出射的部分信号光耦合入波导层11内,转折区113和耦出区112衍射微结构利用光的衍射可以将在其中传输的一束光线在两个维度上进行分束和扩展,这样从耦入区111入射的一束光在经过波导传输和耦出后将被扩展成多个光束,即出瞳扩展。请参阅图2,光线传播过程,对于存在转折区113的波导,这些光束在波导层11内经过转折区113和全反射传输至耦出区112,耦出区112的衍射微结构层,利用光的衍射将波导层11内传输的光耦合出波导层11,耦合出波导层11的光入射至人眼,在视网膜上形成待显示图像20。
对于特定传播角度的光线和固定周期的衍射微结构,转折区113衍射微结构和耦出区112衍射微结构的衍射效率是固定的,这就导致光线在分束传播过程中能量的衰减。请参阅图3,R0为入射信号光,假设其能量为1,转折区113 衍射微结构对该光线的1级衍射效率为α(α<1),则转折光线R1,R2和R3 的能量为α,(1-α)α和(1-α)2α,可见其能量是递减的。在耦出区112同理,耦出区112衍射微结构对应的出射光线级次衍射效率为β(β<1),则耦出光线 R11,R12和R13的能量为αβ,α(1-β)β和α(1-β)2β,其能量也是递减的,图3 中,所有耦出光线的相对能量大小用光线长度表示,呈现出从耦出区112左上角向耦出区112右下角依次衰减的趋势,这将导致波导显示图像30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问题(请参阅图4)。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波导显示图像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包括导光层和设于所述导光层上且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区、转折区以及耦出区,所述耦入区、所述转折区以及所述耦出区均设有第一衍射微结构层;
所述衍射光波导结构还包括匀光区,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设有第二衍射微结构层,所述第二衍射微结构层用于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以提升所述耦出区出射光的均匀性和亮度。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为直边围成的区域,或者,所述匀光区为弧边围成的区域。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包括多个子匀光区,多个所述子匀光区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的间距不大于30mm。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设有至少一个孔洞区,所述孔洞区的孔径不大于30mm。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入区、所述转折区以及所述耦出区同侧设置。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紧密相邻;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间隔设置,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入区、所述转折区以及所述耦出区异侧设置。
根据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紧密相邻;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在轴向上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中至少一个在轴向上交叠设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包括微像源以及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光学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申请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在转折区和耦出区之间设置匀光区,从转折区输出的光可以在进入耦出区前全部地或部分地经过匀光区,并利用匀光区设置的第二衍射微结构层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使得从耦出区传播出来的出射光的能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波导显示的均匀性,并提高了整体亮度,进而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的光路传播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衍射光波导在分束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衍射光波导在波导显示图像时出现亮度不均匀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九;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十;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十一。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衍射光波导结构;110、导光层;120、耦入区;130、转折区;140、耦出区;150、第一衍射微结构层;160、匀光区;161、子匀光区;162、孔洞区;170、第二衍射微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5a、图5b和图5c,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100,包括导光层110和设于导光层110上且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区120、转折区130以及耦出区140,所述耦入区120、所述转折区130以及所述耦出区 140均设有第一衍射微结构层150。所述衍射光波导结构100还包括匀光区160,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所述匀光区160 设有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所述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用于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以提升所述耦出区140出射光的均匀性和亮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在转折区130和耦出区140之间设置匀光区160,从转折区130输出的光可以在进入耦出区140前全部地或部分地经过匀光区160,并利用匀光区160设置的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具体的分配原理为:匀光区160对光线的分配和转折区130对光线的分配原理相同,都是令入射到该区域的光一部分按照原路径传播,另一部分朝设定方向传播,如图5a中,匀光区160只会将入射的光向右和向下两个方向分配,且耦出区140的某个位置既有实线箭头的出射光又有虚线箭头的出射光意味着该处的光线强度有得到增强,实现提升每个视场光线的亮度最小值。可见,从耦出区140传播出来的出射光的能量得到了提升,从而提升波导显示的均匀性和整体的亮度,使波导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应当理解的是,提升波导显示的均匀性是指让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到人眼时亮度尽可能一致,而不是让单一角度光线在耦出区140各个位置亮度一致,且亮度尽可能高。
本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在转折区130和耦出区140之间设置匀光区160,从转折区130输出的光可以在进入耦出区140前全部地或部分地经过匀光区160,并利用匀光区160设置的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使得从耦出区140传播出来的出射光的能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波导显示的均匀性,并提高了整体亮度,进而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a至图7,所述匀光区160为直边围成的区域。例如:匀光区160为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四边形。应当理解的是,直边围成的匀光区16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匀光区160为弧边围成的区域。例如:弧边围成的匀光区160为椭圆形或者云朵形。应当理解的是,匀光区16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匀光区160包括多个子匀光区161,多个所述子匀光区161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161的间距不大于 30mm。每个子匀光区161内的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可以具有不同的占空比和槽深,通过不同的占空比和槽深实现对光线衍射效率的调制,从而辅助对光线能量在空间上的分配。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包括2~10个子匀光区161。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包括6个子匀光区161。
可选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161的间距为5mm~25mm。可选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161的间距为5mm。可选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161的间距为10mm。可选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161的间距为 25mm。
应当理解的是,匀光区160包括的子匀光区161的数量以及相邻的两个子匀光区161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匀光区160设有至少一个孔洞区162,所述孔洞区162的孔径不大于30mm。应当理解的是,匀光区160除孔洞区162 以外的区域才会设置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也即在孔洞区162区域不会设置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光线在匀光区160内的孔洞区162内发生全反射,传播方向和能量不发生改变,光线在除孔洞区162以外的区域发生衍射,光线的一部分能量被传输到其他方向参与能量再分配。匀光区160内的这两种模式结合一起,给能量的空间再分配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当使用大量细密的孔洞区162进行匀光区160的结构优化时,可以到更好的波导显示效果。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设有多个孔洞区162,多个孔洞区162之间的形状、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处不作限制。
可选的是,所述孔洞区162的孔径为5mm~25mm。可选的是,孔洞区162 的孔径为5mm。可选的是,孔洞区162的孔径为10mm。可选的是,孔洞区162 的孔径为25mm。应当理解的是,孔洞区162的孔径大小并不限于为上述情形,还可以是其他情形,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入区120、所述转折区130以及所述耦出区140同侧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 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紧密相邻。也即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的间隙为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a-图5c,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 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间隔设置,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不大于4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不大于40mm。
不同角度入射光1和入射光2在转折区130和耦出区140之间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不尽相同,如图5b/5c所示。同样的匀光区160放置在不同位置其影响的光线可能不同,不同的匀光区160放在不同的位置其影响的光线可能相同,如图5b/5c的匀光区160大小位置都不同,但对两个入射光1和入射光2的作用是一样的,因此,图5c方案因具有更小的加工面积而比图5b方案有更低的成本。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3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3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2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2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3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30mm。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和所述匀光区160 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紧密相邻,也即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之间的间隙为零;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 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不大于4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3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2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30mm。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紧密相邻,也即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之间的间隙为零,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 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不大于4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3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2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30mm。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入区120、所述转折区130以及所述耦出区140异侧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在轴向上紧密相邻。也即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在轴向上的间隙为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在轴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不大于4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不大于4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3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3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2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2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30mm,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30mm。
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和所述匀光区160 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 之间,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在轴向上紧密相邻,也即所述匀光区 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在轴向上的间隙为零;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 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不大于4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3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1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2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为30mm。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 之间,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在轴向上紧密相邻,也即所述匀光区 160与所述耦出区140在轴向上的间隙为零;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 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不大于4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3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1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20mm。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为30mm。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的间距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所述匀光区160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且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中至少一个在轴向上交叠设置。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交叠设置。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耦出区140交叠设置。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均交叠设置。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交叠的长度、所述匀光区160 与所述耦出区140交叠的长度、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均交叠的长度为0~100mm。
可选的是,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交叠的长度、所述匀光区160 与所述耦出区140交叠的长度、所述匀光区160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均交叠的长度为50mm。应当理解的是,上述交叠长度并不限于为上述数值,还可以是其他数值,此处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图中未示出,下同),包括微像源以及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由于衍射光波导结构100已经在上文中进行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图中未示出,下同),包括上述的光学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100,包括导光层110和设于导光层110上且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区120、转折区130以及耦出区140,所述耦入区120、所述转折区130以及所述耦出区140均设有第一衍射微结构层150。所述衍射光波导结构100还包括匀光区160,所述匀光区160 设于所述转折区130和所述耦出区140之间,所述匀光区160设有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所述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用于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以提升所述耦出区140出射光的均匀性和亮度。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装置,包括微像源以及上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光学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衍射光波导结构100、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在转折区130和耦出区140之间设置匀光区160,从转折区130输出的光可以在进入耦出区140前全部地或部分地经过匀光区160,并利用匀光区160设置的第二衍射微结构层170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使得从耦出区140传播出来的出射光的能量得到提升,从而提升波导显示的均匀性,并提高了整体亮度,进而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包括导光层和设于所述导光层上且沿光路方向依次设置的耦入区、转折区以及耦出区,所述耦入区、所述转折区以及所述耦出区均设有第一衍射微结构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衍射光波导结构还包括匀光区,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设有第二衍射微结构层,所述第二衍射微结构层用于对光线进行空间上的能量重新分配,以提升所述耦出区出射光的均匀性和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为直边围成的区域,或者,所述匀光区为弧边围成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包括多个子匀光区,多个所述子匀光区间隔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匀光区的间距不大于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设有至少一个孔洞区,所述孔洞区的孔径不大于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入区、所述转折区以及所述耦出区同侧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紧密相邻;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间隔设置,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入区、所述转折区以及所述耦出区异侧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紧密相邻;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并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在轴向上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耦出区在轴向上紧密相邻,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在轴向上间隔设置,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的间距不大于40mm;
或者,所述匀光区设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之间,且所述匀光区与所述转折区和所述耦出区中至少一个在轴向上交叠设置。
9.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像源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衍射光波导结构。
10.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装置。
CN202221639947.3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Active CN217879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9947.3U CN217879712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9947.3U CN217879712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9712U true CN217879712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9947.3U Active CN217879712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9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830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珠海莫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830A1 (zh) * 2022-06-28 2024-01-04 珠海莫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3858B1 (ko) 도광판, 면광원장치, 및 표시장치
EP2427796B1 (en) Opt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4474235U (zh) 近眼显示设备
CN113495319A (zh) 光学结构和光学装置
CN112630969B (zh) 一种光栅波导显示装置
CN113777707A (zh) 光学结构和光学装置
CN217879712U (zh)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CN212515221U (zh) 呈现增强现实图像的装置和实现增强现实显示的系统
CN113534328A (zh) 一种增强现实衍射光波导和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WO2021169383A1 (zh) 用于呈现增强现实图像的装置和包含该装置的系统
WO2023126015A1 (zh) 一种多层衍射光波导器件及近眼显示装置
WO2021169405A1 (zh) 一种多向衍射扩展光波导镜片及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WO2024001830A1 (zh) 一种衍射光波导结构、光学装置以及近眼显示设备
CN218675519U (zh) 导光器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1928226U (zh) 一种光波导镜片及三维显示装置
CN116360109A (zh) 近眼显示光波导和近眼显示设备
CN115166897B (zh) 衍射光波导及显示设备
CN215641931U (zh) 光学结构和光学装置
KR20220054876A (ko) 2차원 광도파로, 가상 및 현실 광파 결합기, 및 ar 장치
CN114217375B (zh) 一种高亮度均匀性的衍射光波导器件以及头戴ar显示设备
CN214846067U (zh) 一种光栅波导元件及近眼显示设备
CN212540774U (zh) 一种光波导器件和ar显示设备
CN115079334A (zh) 衍射光波导装置及其方法
CN115236788A (zh) 光波导器件、近眼显示装置以及智能眼镜
CN216144979U (zh) 一种增强现实衍射光波导和增强现实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