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3826U -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3826U
CN217873826U CN202222439086.0U CN202222439086U CN217873826U CN 217873826 U CN217873826 U CN 217873826U CN 202222439086 U CN202222439086 U CN 202222439086U CN 217873826 U CN217873826 U CN 217873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lubricating oil
water cooling
cavit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390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浪
李凯
帅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hong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hong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hong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hong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4390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3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3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3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Bearings Or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座、径向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油环,径向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上加工有用于盛装润滑油的润滑油腔室和用于供冷水流通的水冷却腔室,润滑油腔室和水冷却腔室不连通,轴承座上安装径向滑动轴承的空间、安装滚动轴承的空间和润滑油腔室、安装径向滑动轴承的空间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轴承座整体铸造有水冷却腔室,无需额外提供冷却系统,使所述轴承系统更紧凑、结构更简单;多个“Z”字首尾连接的水流通道增大了冷却水与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隔板还提高了轴承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背景技术
卧式泵用轴承一般采用全滚动轴承结构,即利用滚动轴承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通过轴承座表面散热,这种结构轴承的承载能力有限,轴承表面的散热效率不高,在高转速或大载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轴承温度过高的问题。还有的在轴承座内部增加油水冷却器以提高散热效率,但是这会导致结构复杂、增大了轴承座体积、增加了成本,且有冷却器漏水污染润滑油的风险,这会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轴承座整体铸造有水冷却腔室,无需额外提供冷却系统,使所述轴承系统更紧凑、结构更简单;多个“Z”字首尾连接的水流通道增大了冷却水与翅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隔板还提高了轴承刚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座、径向滑动轴承、滚动轴承、油环,径向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上加工有用于盛装润滑油的润滑油腔室和用于供冷水流通的水冷却腔室,润滑油腔室和水冷却腔室不连通,轴承座上安装径向滑动轴承的空间、安装滚动轴承的空间和润滑油腔室、安装径向滑动轴承的空间依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润滑油腔室和水冷却腔室设置在轴承座的底部,水冷却腔室位于润滑油腔室的下方。
轴承座上设有供水流入水冷却腔室的入口和流出水冷却腔室的出口。
油环设有两个,两个油环分别安装在径向滑动轴承的两侧。
当润滑油腔室中有润滑油时,两个油环的下端浸泡在润滑油腔室中。
水冷却腔室中有多块隔板,多块隔板平行间隔布置形成水冷却腔室中的多个“Z”字形首尾相接成的水流通道。
水冷却腔室中其中两面相对的内壁中,隔板的一端连接其中一面内壁、另一端和另一面内壁之间有间隔,相邻两个隔板中,一块隔板连接其中一面内壁、另一块隔板连接另一面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轴承座整体铸造有水冷却腔室,无需额外提供冷却系统,使所述轴承系统更紧凑、结构更简单。
2)多个“Z”字首尾连接形状的水流通道增大了冷却水与翅片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换热效率,冷却效果好、成本低,水冷却腔室中的隔板既提高了轴承刚度,又可作为散热翅片提高整个轴承结构的散热效率,降低润滑油腔室中润滑油温度,进而降低轴瓦温度,从而保证轴承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
3)利用径向滑动轴承端泄润滑油给滚动轴承润滑,无需再给滚动轴承单独供油。
4)润滑油路结构简单,保证了径向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都得到充足的润滑油润滑。
5)径向滑动轴承采用双油环带油,结构简单、安装容易、维护成本低、带油量大,有效提高了轴承的自润滑性能,确保轴承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视角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轴承座1、径向滑动轴承2、滚动轴承4、油环3。
径向滑动轴承2和滚动轴承4安装在轴承座1上,较佳的,径向滑动轴承2和滚动轴承4同轴布置。径向滑动轴承2采用分半结构、球面安装。使用时,径向滑动轴承2承受径向载荷,滚动轴承4承受轴向载荷,滚动轴承4连接在转轴尾端,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轴承结构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轴承结构上。
轴承座1上加工有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轴承座1通过铸造加工而成。
油环3设有两个,两个油环3分别位于径向滑动轴承2的两侧、挂靠在所述转轴上。
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设置在轴承座1的底部。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不连通。轴承座1上安装径向滑动轴承2的空间、安装滚动轴承4的空间和润滑油腔室11、安装径向滑动轴承2的空间依次连通。当润滑油腔室11中有润滑油时,两个油环3的下端浸泡在润滑油腔室11中。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油环3将润滑油带到径向滑动轴承2中。
水冷却腔室12位于润滑油腔室11的下方。水冷却腔室12中其中一组相对的内壁分别为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第二组相对的内壁分别为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第三组相对的内壁分别为第五内壁和第六内壁。较佳的,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平行间隔设置,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平行间隔设置,第五内壁和第六内壁平行间隔设置。
水冷却腔室12中有多块隔板13,隔板13和所述第一内壁、第二内壁平行布置,多块隔板13平行间隔布置。隔板13的一端连接水冷却腔室12的第三内壁或第四内壁、另一端悬伸,且隔板13的所述悬伸一端与第四内壁或第三内壁之间有间隔,即若隔板13的一端连接第三内壁、另一端与第四内壁之间有间隔,若隔板13的一端连接第四内壁、另一端与第三内壁之间有间隔。相邻两块隔板13交错布置,即相邻两块隔板13中,一块连接第三内壁、另一块连接第四内壁。
较佳的,隔板13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四条边中,其中一组相对的两条边中,一条连接第三内壁或第四内壁、另一条边悬伸,另一组相对的两条边中,一条连接第五内壁、另一条连接第六内壁。
隔板13同时起到散热翅的功能,多块隔板13在水冷却腔室12连接形成多个“Z”字形首尾相接连接形成的水流通道,如此增大了冷却水和散热翅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水冷却腔室12的壁上设有供水流入的入口和流出的出口。
进一步的,轴承座1上的水冷却腔室12外部还设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二翅片14,第二翅片14的一端连接轴承座1、另一端悬伸。第二翅片14可以进一步提高轴承座1的刚度和提高散热效率,且不会增大所述轴承结构的体积。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轴承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润滑油腔室11中装有润滑油,外部水通过水冷却腔室12壁上的所述入口流入水冷却腔室12、沿着多个“Z”字形首尾相接连接形成的水流通道流动,最后从水冷却腔室12壁上的所述出口流出。冷却水的流动路径如图3中箭头所示。所述转轴套接在径向滑动轴承2和滚动轴承4上,径向滑动轴承2的两个油环3下端浸泡在润滑油腔室11中,随着转轴运行转动时,油环3将润滑油腔室11中的润滑油带入径向滑动轴承2中,进入径向滑动轴承2中的端泄的润滑油从靠近滚动轴承4的一端流出,从滚动轴承4的一侧流入滚动轴承4中,从滚动轴承4的另一侧流出的润滑油重新进入润滑油腔室11。润滑油流动路径如图2中箭头所示。
流入润滑油腔室11中的润滑油温度升高,导致润滑油腔室11中的润滑油温度升高,由于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存在温差,润滑油腔室11中的热量会通过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之间的轴承座1传入水冷却腔室12中,被水冷却腔室12中流经的水带走。水冷却腔室12中流经的水用于给润滑油腔室11中的润滑油冷却。两个油环3将被冷却后的润滑油重新带入径向滑动轴承2中,重复上述循环。
最后有必要在此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1)、径向滑动轴承(2)、滚动轴承(4)、油环(3),径向滑动轴承(2)和滚动轴承(4)安装在轴承座(1)上,轴承座(1)上加工有用于盛装润滑油的润滑油腔室(11)和用于供冷水流通的水冷却腔室(12),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不连通,轴承座(1)上安装径向滑动轴承(2)的空间、安装滚动轴承(4)的空间和润滑油腔室(11)、安装径向滑动轴承(2)的空间依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润滑油腔室(11)和水冷却腔室(12)设置在轴承座(1)的底部,水冷却腔室(12)位于润滑油腔室(1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轴承座(1)上设有供水流入水冷却腔室(12)的入口和流出水冷却腔室(12)的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油环(3)设有两个,两个油环(3)分别安装在径向滑动轴承(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润滑油腔室(11)中有润滑油时,两个油环(3)的下端浸泡在润滑油腔室(1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冷却腔室(12)中有多块隔板(13),多块隔板(13)平行间隔布置形成水冷却腔室(12)中的多个“Z”字形首尾相接成的水流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冷却腔室(12)中其中两面相对的内壁中,隔板(13)的一端连接其中一面内壁、另一端和另一面内壁之间有间隔,相邻两个隔板(13)中,一块隔板(13)连接其中一面内壁、另一块隔板(13)连接另一面内壁。
CN202222439086.0U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Active CN217873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9086.0U CN217873826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439086.0U CN217873826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3826U true CN217873826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2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439086.0U Active CN217873826U (zh) 2022-09-15 2022-09-15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3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3562A (zh) 定子冷却构造
CN217873826U (zh) 一种卧式泵用自润滑轴承结构
CN111173833A (zh) 一种循环油路自润滑轴承
CN207377813U (zh) 离心泵及化工设备
JP2019039559A (ja) 軸受装置
CN211449421U (zh) 一种带油水冷却结构的油环自润滑滑动轴承
CN112815014B (zh) 轴承冷却结构及风力发电机
CN111102287B (zh) 滑动轴承的油路结构
CN211852494U (zh) 一种带高效冷却装置的立式滑动轴承
CN206329491U (zh) 涡旋式压缩机
CN213235156U (zh) 油底壳、发动机和汽车
CN209453508U (zh) 一种具备冷却润滑功能的装配平台
CN206647436U (zh) 一种径向支撑轴承
CN211924551U (zh) 内循环润滑的轴承箱体及其中心支撑式单级悬臂离心泵
CN220416029U (zh) 一种轴承冷却装置
CN205330868U (zh) 一种径向轴瓦及具有该径向轴瓦的水轮发电机推力轴承
CN211449422U (zh) 一种带油路装置的滑动轴承
CN211370811U (zh) 轴承润滑结构及具有轴承润滑结构的单级离心泵
CN217328174U (zh) 一种提高自润滑导轴承循环冷却油量的结构
CN215419870U (zh) 一种高散热性能的磁悬浮电机外壳
CN217464039U (zh) 发电机油槽润滑油集中冷却站
CN213655686U (zh) 集成式中央驱动系统
CN218993052U (zh) 一种用于电机轴承润滑冷却的供油系统
CN215213938U (zh) 一种无油螺杆压缩机
CN218071172U (zh) 强制内、外冷却干式潜水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