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3756U - 合页组件及支架 - Google Patents

合页组件及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3756U
CN217873756U CN202221972490.8U CN202221972490U CN217873756U CN 217873756 U CN217873756 U CN 217873756U CN 202221972490 U CN202221972490 U CN 202221972490U CN 217873756 U CN217873756 U CN 217873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plate
plane
hinge
rotating shaft
arc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249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照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r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r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r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ruo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249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3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3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3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合页组件及支架,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该合页组件包括设有第一限位部的第一合页板、设有第二限位部的第二合页板及旋转轴。其中,第一合页板固设于旋转轴,第二合页板弹性夹持于旋转轴并能够相对旋转轴旋转,如此使得第二合页板在相对旋转轴旋转过程中能够受到一定的阻尼效果,避免第二合页板在所受外力较小时发生随意摆动,造成对外界物体的碰撞或划伤。进一步地,第二合页板旋转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抵接,以限制第二合页板相对旋转轴旋转,从而将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之间的夹角固定,避免观看角度发生改变,提升了观看体验。

Description

合页组件及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合页组件及支架。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通过支架进行支撑,以固定观看角度并解放双手。现有支架中一般使用合页组件以实现支架的支撑功能和收纳。但是,上述合页组件由于合页板之间没有限位功能,需依靠阻尼或外部结构实现限位,容易导致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合页板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导致观看角度改变,影响观看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合页组件及支架,旨在解决现有合页组件中合页板之间的夹角无法固定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为:
合页组件,包括:
第一合页板,设有第一限位部;
第二合页板,设有第二限位部;及
旋转轴,所述第一合页板固设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二合页板弹性夹持于所述旋转轴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合页板相对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展开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合页板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合页板包括第一本体和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端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夹持臂围设夹持于所述旋转轴。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臂上设有第一缺口,以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圆弧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第一平面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并首尾连接,所述夹持臂上设有第二圆弧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贴合,所述第三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并设于所述夹持臂背离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合页板包括第二本体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四端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三端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弹性臂围设夹持于所述旋转轴。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上设有第二缺口,以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轴还包括第三圆弧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圆弧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并首尾连接,所述弹性臂上设有第四圆弧面、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所述旋转路径还包括闭合位置和失稳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四圆弧面与所述第三圆弧面贴合,所述第五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贴合,所述第五平面能够随所述第二合页板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五平面能够由所述第四平面滑向所述第三圆弧面,以增加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的间距,在所述失稳位置,所述第五平面位于所述第四平面和所述第三圆弧面的交界处,所述第六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五平面并设于所述弹性臂背离所述第五平面的一侧。
在所述合页组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合页板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端连接,所述连接板自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一合页板偏折;
所述旋转轴的半径为1.4mm~2.0mm,所述第一合页板的厚度为0.4mm~0.8mm,所述第二合页板的厚度为0.4mm~0.8mm,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第一合页板和所述第二合页板之间的夹角为60°~90°。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为:
支架,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槽、收纳槽和通槽,所述安装槽和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壳体相背的两侧,所述通槽贯穿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安装槽和所述收纳槽连通;
支撑件;及
如上所述的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第一合页板、第二合页板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容纳于所述通槽,所述第一合页板和所述第二合页板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合页板和所述第二合页板中的另一者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或使所述第二合页板处于所述展开位置。
在所述支架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环状件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状件的内沿连为一体,所述安装槽、所述收纳槽和所述通槽形成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环状件上设有磁吸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的合页组件应用装备于支架中,除了使支架具备极佳的支撑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保证合页板之间的夹角能够在一定角度下固定,进而保证观看角度的固定,提升观看体验。具体而言,该合页组件包括设有第一限位部的第一合页板、设有第二限位部的第二合页板及旋转轴。其中,第一合页板固设于旋转轴,第二合页板弹性夹持于旋转轴并能够相对旋转轴旋转,如此使得第二合页板在相对旋转轴旋转过程中能够受到一定的阻尼效果,避免第二合页板在所受外力较小时发生随意摆动,造成对外界物体的碰撞或划伤。进一步地,第二合页板旋转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抵接,以限制第二合页板相对旋转轴旋转,从而将第一合页板和第二合页板之间的夹角固定,避免观看角度发生改变,提升了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合页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合页板处于展开位置;
图2为图1所示合页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合页组件的示意图,其中,第二合页板处于展开位置;
图5为图4所示合页组件的主视图,其中,第二合页板处于展开位置;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轴视图;
图7为图6所示支架的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B-B向剖视图;
图9为图8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的俯视图;
图11为图10中D-D向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常需要通过支架进行支撑,以固定观看角度并解放双手。现有支架中一般使用合页组件以实现支架的支撑功能和收纳。但是,上述合页组件由于合页板之间没有限位功能,需依靠阻尼或外部结构实现限位,容易导致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合页板之间的夹角发生改变,导致观看角度改变,影响观看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合页组件及支架。其中,前文提及的电子设备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摄像头等具有视频播放功能或视频采集功能的电子设备。
请一并结合图1、图4、图6和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进行说明。该支架,包括壳体10、支撑件20及合页组件30。进一步地,壳体10设有安装槽100、收纳槽200和通槽300。安装槽100和收纳槽200位于壳体10相背的两侧。通槽300贯穿于壳体10并将安装槽100和收纳槽200连通。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壳体10可为能够安装于电子设备上的壳体结构或能够安装于电子设备保护外壳上的壳体结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壳体10可为用于保护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
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5,合页组件30包括第一合页板31、第二合页板32及旋转轴33。第一合页板31设有第一限位部311。第二合页板32设有第二限位部321。其中,第一合页板31固设于旋转轴33。第二合页板32弹性夹持于旋转轴33并能够相对旋转轴33旋转。由于第一合页板31固设于旋转轴33,因此,当第二合页板32相对旋转轴33旋转时,能够改变第一合页板31与第二合页板32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地,第二合页板32相对旋转轴33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展开位置。在展开位置,第一限位部311与第二限位部321抵接,以限制第二合页板32相对旋转轴33旋转。
进一步地,请一并结合图9和图12,旋转轴33容纳于通槽300,第一合页板31和第二合页板32中的一者安装于安装槽100。第一合页板31和第二合页板32中的另一者与支撑件20连接。支撑件20能够相对旋转轴33旋转,以收纳于收纳槽200或使第二合页板32处于展开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合页板31安装于安装槽100,第二合页板32与支撑件20连接。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合页板32可安装于安装槽100,第一合页板31可与支撑件20连接。
综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方案的合页组件30应用装备于支架中,除了使支架具备极佳的支撑效能之外,其自身还能够保证合页板之间的夹角能够在一定角度下固定,进而保证观看角度的固定,提升观看体验。具体而言,该合页组件30包括设有第一限位部311的第一合页板31、设有第二限位部321的第二合页板32及旋转轴33。其中,第一合页板31固设于旋转轴33,第二合页板32弹性夹持于旋转轴33并能够相对旋转轴33旋转,如此使得第二合页板32在相对旋转轴33旋转过程中能够受到一定的阻尼效果,避免第二合页板32在所受外力较小时发生随意摆动,造成对外界物体的碰撞或划伤。进一步地,第二合页板32旋转至展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311与第二限位部321抵接,以限制第二合页板32相对旋转轴33旋转,从而将第一合页板31和第二合页板32之间的夹角固定,避免观看角度发生改变,提升了观看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3,第一合页板31包括第一本体312和夹持臂313。夹持臂313包括第一端3131和第二端3132。第一端3131设于第一本体312。第二端3132弯折延伸并与第一端3131间隔设置,以使夹持臂313围设夹持于旋转轴33。如此通过第一端3131和第二端3132的间隔设置能够使得夹持臂313具有开口,以能够适应不同的旋转轴33的半径,即可通过调整第一端3131和第二端3132的间隔距离,进而调整夹持臂313所形成的围设空间,进而方便与旋转轴33套接。同时,在完成上述套接连接后,通过缩小第一端3131和第二端3132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够缩小夹持臂313所形成的围设空间,提升夹持臂313与旋转轴3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合页板31可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直接固定于旋转轴3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和图2,夹持臂313上设有第一缺口,以形成第一限位部311。即通过第一缺口的设置能够在夹持臂313上形成台阶结构,同时,对第二限位部321的移动进行避让,避免夹持臂313对第二合页板32,尤其是第二限位部321的运动造成干涉,保证第二合页板32能够运动到预设位置。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11还可设置在第一本体312和/或夹持臂313上且位于第二限位部321的运动轨迹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转轴33包括第一圆弧面331和第一平面332。第一圆弧面331和第一平面332环绕旋转轴33的轴向设置并首尾连接。夹持臂313上设有第二圆弧面3133、第二平面3134和第三平面3135。第二圆弧面3133与第一圆弧面331贴合,第二平面3134与第一平面332贴合。如此通过上述设置,保证旋转轴33和夹持臂313之间能够实现止转连接,避免在受到外力时夹持臂313相对旋转轴33旋转,提升夹持臂313与旋转轴3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三平面3135平行于第二平面3134并设于夹持臂313背离第二平面3134的一侧。如此通过第三平面3135的设置能够在夹持臂313与旋转轴33安装时增加夹持臂313的受力面积,提升所受外力方向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夹持臂313能够与旋转轴33稳定连接。进一步地,夹持臂313可通过刚性较强的材质制成,以提升其抵御受力变形的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3,第二合页板32包括第二本体322和弹性臂323。弹性臂323包括第三端3231和第四端3232。第三端3231设于第二本体322。第四端3232弯折延伸并与第三端3231间隔设置,以使弹性臂323围设夹持于旋转轴33。如此通过第三端3231和第四端3232的间隔设置能够使得弹性臂323能够适应不同的旋转轴33的半径,即可通过调整第三端3231和第四端3232的间隔距离,进而调整弹性臂323所形成的围设空间,进而方便与旋转轴33套接。同时,在完成上述套接连接后,通过缩小第三端3231和第四端3232之间的间隔距离,能够缩小弹性臂323所形成的围设空间,提升夹持臂313与旋转轴3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第二合页板32相对旋转轴33旋转时,弹性臂323能够始终夹持于旋转轴33并能够相对旋转轴33滑动旋转。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合页板32还可形成环状结构,以能够弹性夹持于旋转轴33,并能够相对旋转轴33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弹性臂323上设有第二缺口,以形成第二限位部321。即通过第二缺口的设置能够在弹性臂323上形成台阶结构,同时,对第一限位部311进行避让,保证第二合页板32能够运动至预设位置。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21还可设置在第二本体322和/或弹性臂323上,且第一限位部311位于第二限位部321的运动轨迹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3,夹持臂313的数量为两个,弹性臂323的数量为一个。两个夹持臂313分别位于弹性臂323的两侧,能够形成两组第一限位部311和第二限位部321的限位关系,保证了第一合页板31与第二合页板32之间的夹角稳定性。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夹持臂313和弹性臂323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旋转轴33还包括第三圆弧面333和第四平面334。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加工,第一圆弧面331和第三圆弧面333位于同一圆弧面上且连为一体,第一平面332和第四平面334位于同一平面上且连为一体。进一步地,第三圆弧面333和第四平面334环绕旋转轴33的轴向设置并首尾连接,弹性臂323上设有第四圆弧面3233、第五平面3234和第六平面3235,旋转路径还包括闭合位置和失稳位置,在闭合位置,第四圆弧面3233与第三圆弧面333贴合,第五平面3234与第四平面334贴合。如此通过上述设置,保证在闭合位置时旋转轴33和弹性臂323之间能够实现止转连接,且在受到的外力较小时使得第二合页板32能够稳定处于闭合位置。进一步地,第五平面3234能够随第二合页板32相对旋转轴33旋转。第五平面3234能够由第四平面334滑向第三圆弧面333,以增加第三端3231和第四端3232的间距。即通过旋转轴33半径的改变进而驱动第五平面3234改变其与旋转轴33轴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第三端3231和第四端3232的间距,使得弹性臂323发生弹性变形,形成的弹性力进一步保证弹性臂323与旋转轴3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地,在失稳位置,第五平面3234位于第四平面334和第三圆弧面333的交界处,即第五平面3234分别悬置于第四平面334和第三圆弧面333上,此时,若继续使第五平面3234向第四平面334一侧移动,在弹性臂323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五平面3234能够自动向第四平面334偏转,直至第五平面3234与第四平面334贴合,第四圆弧面3233与第三圆弧面333贴合,使得第二合页板32能够自动旋转至闭合位置。第六平面3235平行于第五平面3234并设于弹性臂323背离第五平面3234的一侧。如此通过第六平面3235的设置能够在弹性臂323与旋转轴33安装时增加弹性臂323的受力面积,提升所受外力方向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弹性臂323能够与旋转轴33稳定连接。进一步地,弹性臂323可通过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的材质制成,以保证弹性臂323与旋转轴33连接稳定的同时能够相对旋转轴33滑动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4和图5,第二合页板32还包括连接板324。第二本体322通过连接板324与第三端3231连接,连接板324自第三端3231向第一合页板31偏折。如此使得在通过第二合页板32与外部结构连接时,例如,通过第二合页板32与壳体10连接时,使得壳体10开设用于容纳第二合页板32的槽结构的深度小于容纳旋转轴33、夹持臂313和弹性臂323的空间深度,避免为容纳第二合页板32而降低壳体10强度,保证壳体10稳定性,同时避免为增强壳体10稳定性而增加其厚度,造成壳体10过于厚重。本实施例中,旋转轴33的半径为1.4mm~2.0mm,第一合页板31的厚度为0.4mm~0.8mm,第二合页板32的厚度为0.4mm~0.8mm,在展开位置,第一合页板31和第二合页板32之间的夹角为60°~90°。在失稳位置时,第一合页板31和第二合页板32之间的夹角为25°~35°。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图6至图9,壳体10包括环状件11和连接臂12。连接臂12的两端分别与环状件11的内沿连为一体。如此能够提升环状件11的结构稳定性,在保证壳体10结构稳定的同时,降低其自身重量。进一步地,安装槽100、收纳槽200和通槽300形成于连接臂12上,环状件11上设有磁吸件。如此通过磁吸件能够方便壳体10与电子设备和/或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连接。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环状件11还可通过粘结、卡接或插接的方式与电子设备和/或电子设备的保护外壳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环状件11内设有容纳空间400,磁吸件容置于容纳空间400。如此通过容纳空间400的设置避免磁吸件外置,进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划伤电子设备或保护外壳。如图6、图7、图10和图11所示,壳体10上还设有避让空间500,以方便对支撑件20进行驱动。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图4,第一合页板31和第二合页板32上设有多个通孔600,以增加其与壳体10或支撑件20之间的连接面积,增加连接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合页板,设有第一限位部;
第二合页板,设有第二限位部;及
旋转轴,所述第一合页板固设于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二合页板弹性夹持于所述旋转轴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二合页板相对所述旋转轴的旋转路径上至少包括展开位置,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合页板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页板包括第一本体和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端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端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夹持臂围设夹持于所述旋转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上设有第一缺口,以形成所述第一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包括第一圆弧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圆弧面和所述第一平面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并首尾连接,所述夹持臂上设有第二圆弧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所述第二圆弧面与所述第一圆弧面贴合,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贴合,所述第三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并设于所述夹持臂背离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页板包括第二本体和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设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四端弯折延伸并与所述第三端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弹性臂围设夹持于所述旋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上设有第二缺口,以形成所述第二限位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还包括第三圆弧面和第四平面,所述第三圆弧面和所述第四平面环绕所述旋转轴的轴向设置并首尾连接,所述弹性臂上设有第四圆弧面、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所述旋转路径还包括闭合位置和失稳位置,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第四圆弧面与所述第三圆弧面贴合,所述第五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贴合,所述第五平面能够随所述第二合页板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五平面能够由所述第四平面滑向所述第三圆弧面,以增加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的间距,在所述失稳位置,所述第五平面位于所述第四平面和所述第三圆弧面的交界处,所述第六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五平面并设于所述弹性臂背离所述第五平面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合页板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端连接,所述连接板自所述第三端向所述第一合页板偏折;
所述旋转轴的半径为1.4mm~2.0mm,所述第一合页板的厚度为0.4mm~0.8mm,所述第二合页板的厚度为0.4mm~0.8mm,在所述展开位置,所述第一合页板和所述第二合页板之间的夹角为60°~90°。
9.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安装槽、收纳槽和通槽,所述安装槽和所述收纳槽位于所述壳体相背的两侧,所述通槽贯穿于所述壳体并将所述安装槽和所述收纳槽连通;
支撑件;及
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合页组件,所述合页组件包括第一合页板、第二合页板和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容纳于所述通槽,所述第一合页板和所述第二合页板中的一者安装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一合页板和所述第二合页板中的另一者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旋转轴旋转,以收纳于所述收纳槽或使所述第二合页板处于所述展开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环状件和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状件的内沿连为一体,所述安装槽、所述收纳槽和所述通槽形成于所述连接臂上,所述环状件上设有磁吸件。
CN202221972490.8U 2022-07-27 2022-07-27 合页组件及支架 Active CN217873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2490.8U CN217873756U (zh) 2022-07-27 2022-07-27 合页组件及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2490.8U CN217873756U (zh) 2022-07-27 2022-07-27 合页组件及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3756U true CN217873756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6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2490.8U Active CN217873756U (zh) 2022-07-27 2022-07-27 合页组件及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3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8439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US6704586B2 (en) Radiotelephone for visual communication
US9913388B1 (en) Universal magnetic mounting assembly
EP3355154B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9077436B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 mobile device
KR20010024946A (ko) 전자 장치용 힌지 어셈블리
EP3482273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device to a flat monitor
KR20130082285A (ko) 지지판을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CN106941540B (zh) 壳体组件、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1960354B1 (ko) 파지 및 거치 기능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용 액세서리
CN217873756U (zh) 合页组件及支架
CN212543845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CN218071552U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WO2019039709A1 (ko) 슬림형 아이템 수납 구조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액세서리
US9785189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218634015U (zh) 带支架的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20383098U (zh) 一种隐藏式镜头支架保护壳
CN218071545U (zh) 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保护壳
CN220457469U (zh) 带有翻转支架的保护套
KR200485274Y1 (ko) 휴대단말기 취부용 회전 작용 보조구
CN216016912U (zh) 一种支架保护壳
CN220173293U (zh)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CN116033053B (zh) 支架及连接壳
CN215871516U (zh) 多功能保护壳
CN220570569U (zh) 一种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