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3293U -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3293U
CN220173293U CN202321247520.3U CN202321247520U CN220173293U CN 220173293 U CN220173293 U CN 220173293U CN 202321247520 U CN202321247520 U CN 202321247520U CN 220173293 U CN220173293 U CN 220173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angle
rotating mechanism
protective case
wireless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752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小霞
陈家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4752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3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3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3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在壳体上设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转动至壳体上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邻设置,使得壳体具有两个可转动的支撑结构,且两个支撑结构相互独立,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单独打开一个支撑结构支撑壳体,也可以同时打开两个支撑结构支撑壳体。本申请通过双支撑结构可提升支撑稳定性,实现横向、纵向及反向支撑,提供多角度/方向支撑,提升用户产品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手机,用户一般会在手机上套设保护壳,人们对保护壳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在保护壳上设置支架,可以满足用户横向或竖向支撑手机进行视频观看、文字阅读等。现有的保护壳上一般都是设置的单支架,如申请号为202222484939.2,名称为带支架的保护壳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带支架的保护壳包括壳体、旋转部、支架以及铰接组件,支架通过铰接组件与旋转部连接,旋转部可在第一容纳槽内进行转动,使得支架可相对壳体转动,进而改变支架的支撑方向。然而,这样的单支架保护壳由于只有一个支架支撑,长期使用会多次打开关闭、支撑承重,转动结构逐渐磨损,进而出现支撑、收纳不稳定等问题,使得使用寿命缩短。而且只有一个支架支撑,通常存在支撑角度/方向受限的问题,支撑角度单一,支架只能在较小的角度范围内转动、支撑,普遍存在屏幕观看角度、方向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等问题,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包括壳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转动至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邻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对应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区域,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转动至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围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叠置;或者,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在同一平面上相邻设置;或者,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环状,所述第二部件环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在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相对两侧,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转动至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具有第一转动轴向,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具有第二转动轴向,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向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区域为圆形,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二部件环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围,所述第一部件环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区域为圆形,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半圆环状并相对设置以形成环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共同环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外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环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围或内围,且所述第三部件设有磁吸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周边的侧边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侧边框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无线充电区域设于所述背板,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第三收容槽和用于收容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第四收容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外围且二者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收容槽和所述第四收容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或者,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三收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延伸路径上,所述第四收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延伸路径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壳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设于所述壳体,或,所述磁吸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在壳体上设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转动至壳体上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邻设置,使得壳体具有两个可转动的支撑结构,且两个支撑结构相互独立,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单独打开一个支撑结构支撑壳体,也可以同时打开两个支撑结构支撑壳体。本申请通过双支撑结构可提升支撑稳定性,实现横向、纵向及反向支撑,提供多角度/方向支撑,双支撑结构可以交替使用,例如横屏使用第二部件支撑,竖屏使用第一部件支撑,延长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产品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保护壳在收纳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保护壳在支撑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壳体部分在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一个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壳体部分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保护壳在收纳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保护壳在支撑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申请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申请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10(下称保护壳10),可用于套设于一移动终端上以实现对其的保护作用,同时可实现磁吸功能和支撑功能。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壳10也可以仅具有支撑功能。
其中,磁吸功能是指保护壳10可通过设置磁吸组件实现与移动终端的配件通过磁吸作用连接固定,进而使得该移动终端相对该配件固定,该配件例如为无线充电器或支架等;支撑功能是指保护壳10可通过自身的支撑结构实现将保护壳10及套设于其内的移动终端支撑在一表面,例如桌面上。保护壳10可以有多种功能使用形态,例如通过磁铁阵列与外部支架的磁环磁吸连接,实现保护壳10相对该外部支架固定;或通过支撑结构直接将保护壳10支撑起来;或通过磁铁阵列与无线充电器的磁环磁吸连接,使得无线充电器相对保护壳10固定,无线充电器对套设于保护壳10内的移动终端进行无线充电,此时无线充电器可以平置,可以处于支撑状态,也可以为其它位置形态,例如手持等。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保护壳10包括壳体12、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分别与壳体12转动连接,例如,保护壳10包括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第一转动机构18连接于壳体12与第一部件14之间,使得第一部件14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18相对壳体12转动;第二转动机构20连接于壳体12与第二部件16之间,使得第二部件16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20相对壳体12转动。在此过程中,使得壳体12具有两个可转动的支撑结构,且两个支撑结构相互独立,也就是说,根据实际需求,壳体12可选择地采用一个支撑结构,或同时采用两个支撑结构,分别实现壳体12的横向、竖向及反向支撑,且双支撑结构支撑更稳定。而且,当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转动至壳体12上时,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相邻设置。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保护壳10还包括磁吸组件,磁吸组件可以设于壳体12上,也可以设于第一部件14和/或第二部件16上。当磁吸组件设于壳体12上时,第一部件14和/或第二部件16仅具有支撑功能,当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在收纳状态,或当第一部件14和/或第二部件16在支撑状态时,壳体12均可通过磁吸组件与外部配件磁吸固定;磁吸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共同围成的圆形区域内或外。当磁吸组件设于第一部件14和/或第二部件16上时,支撑结构同时具有支撑功能和磁吸功能,即双支撑结构中至少有一个支撑结构设有磁吸组件。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2包括背板22及连接于背板22周边的侧边框24,背板22与侧边框24围合形成用于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26,第一部件14、第二部件16、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均设于背板22背离容置空间26的一侧。
进一步地,背板22上设有对应手机的无线充电线圈的无线充电区域21,无线充电区域21例如为圆形,当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转动至背板22上时,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围设于无线充电区域21的外围。
优选地,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可相对背板22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当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转动至收纳位置时,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相邻设置,使得两个支撑结构能够集中在一个区域,减小在背板22上的占用空间。相邻的情况可以有多种,例如,当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呈环状时,第二部件16环设于第一部件14的外围;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在背板22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叠置;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在同一平面,例如背板22的外表面上相邻设置。
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设于壳体12上的不同位置,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在背板22的外表面上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在背板2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例如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设于无线充电区域21的径向相对两侧,使得当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转动至背板22上时,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位于第一转动机构18与第二转动机构20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也可以在背板2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或以其它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转动机构18具有第一转动轴向,第二转动机构20具有第二转动轴向。优选地,第一转动轴向与第二转动轴向平行,且第一转动轴向和第二转动轴向均平行于背板22的宽度方向,如图1-8所示的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有其他设计方式,例如,第一转动轴向与第二转动轴向垂直或呈一预设角度,或者,第一转动轴向与第二转动轴向平行,且第一转动轴向和第二转动轴向均平行于背板22的长度方向。
在如图1-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呈圆环状,且第二部件16环设于第一部件14的外围,第一部件14环设于无线充电区域21的外围。第一转动机构18连接于第一部件14与壳体12之间,使得第一部件14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18相对壳体12转动,第二转动机构20连接于第二部件16与壳体12之间,使得第二部件16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20相对壳体12转动,且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设于第一部件14或第二部件16的径向相对两侧。其中,第一转动机构18位于第一部件14远离背板22上摄像孔区域的一侧,第二转动机构20位于第二部件16靠近背板22上摄像孔区域的一侧,且第一转动机构18的第一转动轴向与第二转动机构20的第二转动轴向平行,第一转动轴向和第二转动轴向均平行于背板22的宽度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4可相对背板22在0度到160度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第二部件16可相对背板22在0度到160度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可选地,第一部件14上与第一转动机构18相对一侧的外边缘设有抠手位28,便于用户打开第一部件14。
本实施例中,磁吸组件设于第一部件14上,磁吸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磁性件30,多个磁性件30呈环形排布。第一部件14与背板22相对的一侧设有容纳槽32,多个磁性件30呈环形设置于容纳槽32内,例如通过粘贴等方式固定于容纳槽32内。可选地,第一部件14还包括隔磁件34,隔磁件34盖设于容纳槽32,避免磁吸组件影响手机内的无线充电线圈、磁环等功能,同时可将磁吸组件限位于容纳槽32内。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背板22背离容置空间26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第一部件14的第一收容槽36、用于收容第二部件16的第二收容槽38、用于收容第一转动机构18的第三收容槽40和用于收容第二转动机构20的第四收容槽42。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可相对背板22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在收纳位置时,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可收纳于背板22上,优选地,第一部件14的外表面、第二部件16的外表面和背板22的外表面平齐,避免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外凸而影响保护壳10的握持手感,同时增加美观度;在支撑位置时,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分别转离背板22以与背板22呈预设角度,以将壳体12支撑在一表面上,其中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可选择地单独支撑或同时支撑。
更具体地,第一部件14的厚度大于第二部件16的厚度,第二收容槽38位于第一收容槽36外围且二者相互连通,第三收容槽40和第四收容槽42分别开设在第一收容槽36和第二收容槽38之间。从另一角度来说,由于第一收容槽36的深度大于第二收容槽38的深度,因此,第一收容槽36与第二收容槽38之间形成有台阶,第三收容槽40和第四收容槽42分别位于第一收容槽36和第二收容槽38的延伸路径上且贯穿台阶向外延伸一定距离,以分别适配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第二部件16对应第一转动机构18的位置设有断口,避免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干涉。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18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转轴,第一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部件14、另一端设有第一轴孔,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至第三收容槽40,且第二连接件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第一枢接部设有第一枢接孔,安装时第一转轴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一枢接孔使得第一部件14可通过第一转动机构18相对背板22转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18也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实施为铰接组件等,本申请并不对第一转动机构18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使得第一部件14相对壳体12转动的功能即可。
优选地,第一转动机构18包括阻尼件,阻尼件可设于第一转轴与第一轴孔、第一枢接孔之间,以增大第一部件14的转动摩擦阻力,增加第一部件14的转动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部件14与背板22之间还设有自锁机构,使得第一部件14在收纳位置时能够相对壳体12固定,自锁机构例如为可实现卡扣、磁吸等方式的自锁结构。
与第一转动机构20类似地,第二转动机构20包括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第二转轴,第三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部件16、另一端设有第二轴孔,第四连接件固定连接至第四收容槽42,且第四连接件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第二枢接部设有第二枢接孔,安装时第二转轴穿设于第二轴孔和第二枢接孔使得第二部件16可通过第二转动机构20相对背板22转动。
优选地,第二转动机构20包括阻尼件,阻尼件可设于第二转轴与第二轴孔、第二枢接孔之间,以增大第二部件16的转动摩擦阻力,增加第二部件16的转动稳定性。
优选地,第二部件16与背板22之间还设有自锁机构,使得第二部件16在收纳位置时能够相对壳体12固定,自锁机构例如为可实现卡扣、磁吸等方式的自锁结构。
在如图7-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呈半圆环状,在收纳状态时,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相对设置以共同围合形成一完整的圆环形,使得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共同围合在无线充电区域21的外围,第一转动机构18连接于第一部件14的中部,第二转动机构20连接于第二部件16的中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均设有磁吸组件,第三收容槽40开设于第一收容槽36的延伸路径,例如第一收容槽36的中部位置,第四收容槽42开设于第二收容槽38的延伸路径,例如第二收容槽38的中部位置。第一转动机构18、第二转动机构20、收容槽、磁吸组件等结构及设计方式与图1-6所示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区别在于,保护壳10还包括第三部件100,第三部件100固定于背板22上,第三部件100呈圆环形,并环设于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的外围,且第三部件100设有磁吸组件。具体地,可在背板22的外表面上设置第五收容槽,第三部件100可通过铆压、粘胶工艺固定于第五收容槽内。第三部件100对应第一转动机构18和第二转动机构20的位置分别设有断口。第一部件14与第二部件16之间形成间隔部92,间隔部92形成抠手位,便于用户打开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
在一些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计成,第三部件100也可以环设于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所围成的环形区域内侧,即第三部件100位于无线充电区域21与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所共同围合形成的环形区域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4和第二部件16也可以设计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与磁吸配件的磁吸件形状适配且形成稳定的磁吸关系即可。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在壳体上设置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分别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转动至壳体上时,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邻设置,使得壳体具有两个可转动的支撑结构,且两个支撑结构相互独立,根据用户需要,可以单独打开一个支撑结构支撑壳体,也可以同时打开两个支撑结构支撑壳体。本申请通过双支撑结构可提升支撑稳定性,实现横向、纵向及反向支撑,提供多角度/方向支撑,双支撑结构可以交替使用,例如横屏使用第二部件支撑,竖屏使用第一部件支撑,延长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产品体验。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申请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分别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转动至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邻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对应一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区域,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转动至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围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外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在所述壳体的厚度方向上相互叠置;或者,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在同一平面上相邻设置;或者,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环状,所述第二部件环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外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不同位置的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在所述壳体上间隔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相对两侧,当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转动至所述壳体上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具有第一转动轴向,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具有第二转动轴向,所述第一转动轴向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为圆形,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二部件环设于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围,所述第一部件环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外围。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为圆形,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呈半圆环状并相对设置以形成环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共同环设于所述无线充电区域的外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第三部件,所述第三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上并环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围或内围,且所述第三部件设有磁吸组件。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连接于所述背板周边的侧边框,所述背板与所述侧边框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无线充电区域设于所述背板,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容置空间的一侧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所述第一转动机构的第三收容槽和用于收容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第四收容槽。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外围且二者相互连通,所述第三收容槽和所述第四收容槽分别开设在所述第一收容槽和所述第二收容槽之间;或者,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连通,所述第三收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延伸路径上,所述第四收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延伸路径上。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包括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设于所述壳体,或,所述磁吸组件设于所述第一部件和/或所述第二部件。
CN202321247520.3U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Active CN220173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7520.3U CN220173293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47520.3U CN220173293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3293U true CN220173293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9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47520.3U Active CN220173293U (zh) 2023-05-19 2023-05-19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3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16492B2 (en) Magnetic hinge apparatus
CN100518463C (zh) 用于旋转型移动电话的显示器的铰链装置
US7184805B2 (en) Hinge device of sw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CN220173293U (zh)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CN219124233U (zh) 支架保护壳和电子设备支架
CN112968987A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US7493674B2 (en) Cover restricting mechanism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4405451U (zh) 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保护壳
CN214900954U (zh) 一种支架、防护壳及电子设备
CN212543845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CN212691345U (zh) 电子设备支架以及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20152333U (zh) 电子设备配件
CN210114135U (zh) 一种双手机连接装置
CN219643959U (zh) 一种支架保护壳
US202100629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rotating structure
CN217159799U (zh) 支架保护壳
CN218071545U (zh) 支架及具有该支架的保护壳
CN215499129U (zh) 带边角支架的保护壳
CN218482887U (zh) 多功能支架保护壳
CN220173289U (zh) 一种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17362672U (zh)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
CN215871516U (zh) 多功能保护壳
CN214255856U (zh) 一种可折叠式双面磁吸无线充电器
CN214381823U (zh) 一种折叠支架保护壳
CN216291053U (zh) 支架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