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9799U - 支架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支架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9799U
CN217159799U CN202220657708.4U CN202220657708U CN217159799U CN 217159799 U CN217159799 U CN 217159799U CN 202220657708 U CN202220657708 U CN 202220657708U CN 217159799 U CN217159799 U CN 217159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limiting
limiting blocks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770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叶卓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rra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770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9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9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9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壳体背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弧形结构。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使得转动结构偏离壳体,可简化转动及限位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保护壳结构简单,支架的连接结构稳固,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产品体验。

Description

支架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保护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机壳,为了实现支撑功能,一般在手机壳上设置支架,支架一般通过转动结构直接连接在手机壳的背面上,或者连接在设置在手机壳背面的凹槽内,由于转动结构临近手机壳,因此需要在手机壳上为转动结构设置较大的避让空间,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保护壳,包括壳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壳体背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弧形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及设于所述连接本体两端的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卷绕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卷绕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斜面;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斜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斜面;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支撑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斜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枢接部和所述第二枢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避让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的区域设有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对应所述通孔的区域设有装饰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支架还包括隐藏件,所述隐藏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且所述隐藏件对应所述连接件的部位形成有转折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底座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在收纳位置时,所述支撑件闭合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隐藏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平齐;在支撑位置时,所述支撑件转离所述收容槽并与所述壳体呈一预设支撑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一端,所述收容槽内的另一端设有抠手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保护壳,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使得转动结构偏离壳体,可简化转动及限位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保护壳结构简单,支架的连接结构稳固,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产品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支架保护壳在闭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支架保护壳在打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支架保护壳在一个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支架保护壳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支架保护壳的转动结构部分在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转动结构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图2中支架保护壳的转动结构部分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中转动结构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9为图8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支架保护壳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支架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又一实施例中支架保护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支架保护壳的转动结构部分在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转动结构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15为图1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图12中支架保护壳的转动结构部分在打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转动结构部分的侧面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保护壳10,该支架保护壳10包括壳体12和支架14,其中,壳体12包括背板及连接于背板周边的侧边框,背板与侧边框合围形成用于容置电子设备的容置空间,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对应地,支架保护壳10为手机壳。
支架14包括连接件20、底座22、支撑件24和隐藏件16,连接件20为弧形结构,壳体12的背面设有收容槽18,支架14设于收容槽18,隐藏件16连接于底座22、连接件20和支撑件24的外表面上,从而实现对支架14转动结构部分的隐藏。具体地,连接件20设置在底座22与支撑件24之间,连接件20的一端与底座22可转动连接,连接件20的另一端与支撑件24可转动连接。其中,底座22固设于收容槽18内的一端,例如底座22通过粘贴、卡扣或螺丝固定等方式固设于收容槽18内,支撑件24可通过连接件20相对底座22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在收纳位置时,支撑件24闭合于收容槽18内,此时,隐藏件16呈平板状态,并遮挡住底座22、连接件20和支撑件24,从而起到隐藏支架的效果;在支撑位置时,支撑件24转离收容槽18并与壳体12呈一预设支撑角度。
隐藏件16对应连接件20的部位形成有转折部26,使得隐藏件16对应支撑件24的部分可通过转折部26相对隐藏件16对应底座22的部分转动。隐藏件16对应底座22的部分与底座22可通过粘贴、磁吸或卡扣等方式连接固定,类似地,隐藏件16对应支撑件24的部分与支撑件24可通过粘贴、磁吸或卡扣等方式连接固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隐藏件16对应底座22的部分与底座22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固定,隐藏件16对应支撑件24的部分与支撑件24之间通过卡扣的方式连接固定。具体地,隐藏件16对应底座22的部分与底座2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卡块28,底座22上对应设有与第一卡块28卡扣配合的第一卡槽30;类似地,隐藏件16对应支撑件24的部分与支撑件24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卡块32,支撑件24上对应设有与第二卡块32卡扣配合的第二卡槽34。
优选地,当支撑件24闭合于收容槽18内时,隐藏件16的外表面与壳体12的外表面平齐,进一步增强隐藏效果,同时增加产品美观度。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件20包括连接本体36及设于连接本体36两端的第一卷绕部38和第二卷绕部40,连接本体36呈朝远离隐藏件16的方向微微弯曲的弧形状。其中,第一卷绕部38形成有第一轴孔42,底座22与连接件2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44,第一枢接部44设有第一枢接孔46,第一枢接部44对应第一卷绕部38设有第一枢接槽48,第一卷绕部38伸入第一枢接槽48并通过第一转轴50插设于第一轴孔42和第一枢接孔46实现连接件20与底座22转动连接。
类似地,第二卷绕部40形成有第二轴孔52,支撑件24与连接件20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54,第二枢接部54设有第二枢接孔56,第二枢接部54对应第二卷绕部40设有第二枢接槽58,第二卷绕部40伸入第二枢接槽58并通过第二转轴60插设于第二轴孔52和第二枢接孔56实现支撑件24与连接件20转动连接。
在如图1-9和10-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卷绕部38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62,第一限位块62朝向隐藏件16的方向弯折延伸。第一枢接槽48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限位块62相对的内壁面形成与第一限位块62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斜面64。类似地,第二卷绕部4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66,第二限位块66朝向隐藏件16的方向弯折延伸,第二枢接槽58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二限位块66相对的内壁面形成与第二限位块66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斜面68。当支撑件24转动至闭合位置时,第一限位块62远离第一限位斜面64,第二限位块66远离第二限位斜面68;当支撑件24转动至支撑位置时,如图9所示,第一限位块62抵靠在第一限位斜面64上,第二限位块66抵靠在第二限位斜面68上,从而实现对支撑件24进行转动限位。
在如图12-18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件20的结构与图1-11所示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区别在于限位结构有所差异。具体地,第一卷绕部38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70,第一限位块70朝向底座22的方向延伸,第一枢接槽48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一限位块70相对的内壁面形成与第一限位块70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斜面72。类似地,第二卷绕部4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74,第二限位块74朝向支撑件24的方向延伸,第二枢接槽58的槽口两侧分别设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与第二限位块74相对的内壁面形成与第二限位块74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斜面76。当支撑件24转动至闭合位置时,如图15所示,第一限位块70远离第一限位斜面72,第二限位块74远离第二限位斜面76;当支撑件24转动至支撑位置时,如图18所示,第一限位块70抵靠在第一限位斜面72上,第二限位块74抵靠在第二限位斜面76上,从而实现对支撑件24进行转动限位。
在如图1-9和12-18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容槽18的底部对应第一枢接部44和第二枢接部54的位置分别设有避让槽78,避免对支架14的转动造成干涉。
在如图10-11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容槽18的底部对应底座22与支撑件24转动连接的区域设有通孔80,从而避免对支架14的转动造成干涉。
优选地,壳体12的内表面上对应通孔80的区域设有装饰件82,装饰件82可遮挡住通孔80,使得产品美观。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收容槽18内与底座22相对的另一端形成有抠手位84,便于用户操作支架14的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架保护壳,支撑件通过连接件与底座可转动连接,使得转动结构偏离壳体,可简化转动及限位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保护壳结构简单,支架的连接结构稳固,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产品体验。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壳体背面,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为弧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及设于所述连接本体两端的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所述底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枢接部,所述第一卷绕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卷绕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一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斜面;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弯折延伸,所述第二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一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斜面;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朝向所述支撑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枢接部对应所述第二限位块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斜面。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一枢接部和所述第二枢接部的位置分别设有避让槽。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的区域设有通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对应所述通孔的区域设有装饰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支架还包括隐藏件,所述隐藏件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支撑件的外表面,且所述隐藏件对应所述连接件的部位形成有转折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可相对所述底座在收纳位置和支撑位置之间转动,在收纳位置时,所述支撑件闭合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隐藏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平齐;在支撑位置时,所述支撑件转离所述收容槽并与所述壳体呈一预设支撑角度。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收容槽,所述支架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一端,所述收容槽内的另一端设有抠手位。
CN202220657708.4U 2022-03-23 2022-03-23 支架保护壳 Active CN217159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7708.4U CN217159799U (zh) 2022-03-23 2022-03-23 支架保护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7708.4U CN217159799U (zh) 2022-03-23 2022-03-23 支架保护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9799U true CN217159799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6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7708.4U Active CN217159799U (zh) 2022-03-23 2022-03-23 支架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9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8070B2 (e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
JP2012007731A (ja) 支持構造モジュール及び支持構造モジュールを使用した電子デバイス
US20080316693A1 (en) Housing with rotatable cover assembly
CN217159799U (zh) 支架保护壳
CN216959945U (zh) 斜角支架保护壳
CN218071557U (zh) 折叠屏保护壳
CN216490603U (zh) 支架保护壳
TW201830955A (zh) 顯示裝置
CN212543845U (zh) 具有支撑功能的保护壳
CN213938033U (zh) 带支架的保护壳
CA2523518A1 (en) Data entry teminal with manual validation
JP5394979B2 (ja) 位置限定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携帯式電子装置
CN220383098U (zh) 一种隐藏式镜头支架保护壳
CN220173293U (zh) 一种可多角度支撑的保护壳
CN217789720U (zh) 一种支架保护壳
CN213693819U (zh) 保护壳
CN206119468U (zh) 保护壳及移动设备
CN216016912U (zh) 一种支架保护壳
CN213938034U (zh) 带支架的保护壳
CN217159781U (zh) 具有超薄支架结构的保护壳
CN216981961U (zh) 一种摄像头支架保护壳
CN216490638U (zh) 多功能保护壳
CN217159779U (zh) 多功能保护壳
CN220570569U (zh) 一种保护壳
CN216291053U (zh) 支架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