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2327U -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2327U
CN217872327U CN202222077919.3U CN202222077919U CN217872327U CN 217872327 U CN217872327 U CN 217872327U CN 202222077919 U CN202222077919 U CN 202222077919U CN 217872327 U CN217872327 U CN 217872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unlocking
handle
driving
hand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79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i S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i S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i S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i Si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79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2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2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2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涉及门把手技术领域。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机构,具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把手基座及把手本体;执行机构,具有执行结构及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主动结构及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从动结构,执行结构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分布的滑槽,主动结构及从动结构均穿设于把手本体,且主动结构与把手基座连接,从动结构与把手本体固定连接;解锁机构的解锁部套设于主动结构上,且与从动结构抵接,当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驱动从动结构沿滑槽移动,把手本体绕着主动结构转动至把手基座的外侧。能够实现门把手的隐藏与外露,减少汽车行驶阻力。

Description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门把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不仅对车辆的性能有更高要求,也越来越看重例如车门把手等的车身设计。目前大多数车辆的车门把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但由于车门把手整体外露,长期遭受烈日风雨而导致把手内外侧很容易污损侵蚀,乘车人员在打开车门时很容易弄脏手,另外,车门把手外凸不仅破坏整车侧面外观,还造成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已无法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能够实现门把手的隐藏与外露,减少汽车行驶阻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机构,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把手基座及把手本体,所述把手基座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把手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执行机构,具有执行结构、主动结构及从动结构,所述执行结构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滑槽,所述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均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均穿设于所述把手本体,所述从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位于所述滑槽,且所述主动结构与所述把手基座连接,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把手本体固定连接;解锁机构,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套设于所述主动结构上,且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当所述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驱动所述从动结构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把手本体绕着所述主动结构转动至所述把手基座的外侧,所述解锁部通过所述从动结构绕着所述主动结构转动。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把手基座用于容纳把手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主动结构穿设于把手本体,且与把手基座固定连接,从动结构穿设于把手本体,且从动结构的一端位于滑槽内,解锁部套设于主动结构上,且与从动结构进行抵接,使得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能够驱动从动结构沿着滑槽进行移动,由于从动结构与把手本体是固定连接的,因此可以带动把手本体沿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进而完成把手本体外露于把手基座的外侧,用户对把手本体施加一外力后,即可实现车门的正常开启,当执行结构移动至原始位置的过程中,从动结构在自身的作用力下需要恢复至原状,进而带动把手本体隐藏于把手基座,实现把手本体的隐藏功能,减少汽车行驶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结构包括从动轴及滚轮,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且所述滚轮被配置于所述滑槽内。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滚轮套设于从动轴上,使得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能够带动滚轮与从动轴的同步移动,实现力的传递,同时通过滚轮与凹槽适配,可减少从动轴与驱动部相互运动产生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结构包括主动轴及主动扭簧,所述主动扭簧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且所述主动扭簧具有第一抵接端及第二抵接端,所述第一抵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把手基座抵接,所述第二抵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从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抵接。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主动扭簧套设于主动轴上,且主动扭簧的第一抵接端与把手基座抵接,其第二抵接端与从动结构抵接,能够实现把手本体及从动结构恢复至原始位置提供扭力,保证整体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结构包括执行器及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执行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配置有所述滑槽。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执行器工作时能够对推杆提供动力,使得推杆沿着左右方向进行移动,进而通过从动结构带动把手本体沿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实现把手本体的外露或者隐藏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被配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且沿所述从动结构靠近所述执行结构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逐渐收缩。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将滑槽与从动结构抵接的一侧设置成倾斜面,使得执行机构进行工作时,能够通过该倾斜面带动从动结构进行移动,进而实现把手本体绕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完成把手本体的外露与隐藏,提升了汽车的外观性,同时有效降低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机构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配置于所述把手基座上,所述把手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阻尼结构适配的凹槽。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将阻尼结构与把手本体的凹槽进行适配,当把手本体转动至把手基座的外侧且往回进行收缩时,阻尼结构能够对把手本体进行限速,保证把手本体收缩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锁部配置于所述主动结构的上端,所述执行结构位于所述主动结构的下端,且所述执行结构与所述主动结构的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臂及解锁拉绳,所述解锁臂套设于所述主动结构上,且所述解锁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所述第二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解锁拉绳抵接。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解锁臂连接于主动结构上,且解锁臂的第一端与从动结构抵接,其第二端与解锁拉绳进行抵接,使得从动结构沿着滑槽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解锁臂绕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使得解锁臂拉紧或释放解锁拉绳,完成车门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扭簧,所述解锁扭簧具有第三抵接端及第四抵接端,所述第三抵接端与所述解锁臂抵接,所述第四抵接端与所述把手基座抵接,通过解锁扭簧能够实现解锁臂的复位,有利于用户对车门进行开启或者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还包括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摆杆机构配置为所述解锁部背离所述从动结构的一侧。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摆杆机构设置于解锁部背离从动结构的一侧,当汽车处于行驶或停止状态下时,摆杆机构不与解锁部接触,解锁部能够通过执行机构自由转动,当汽车处于碰撞或颠簸等状态时,摆杆机构在受到一定惯性力作用下能够与解锁部进行抵接,避免把手本体在惯性力作用下而自动解锁,进而导致车门以外开启,造成人体伤害,提高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使用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的解锁臂与解锁拉绳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在自然状态下的E-E剖视图。
图9是图7在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的摆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把手基座;11、把手本体;20、执行器;21、推杆;22、从动轴;23、滚轮;24、主动轴;25、主动扭簧;30、解锁臂;31、解锁拉绳;32、解锁扭簧;33、转动轮;34、销轴;41、第一限位件;42、第二限位件;43、摆杆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使用者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目前多数汽车的车么把手均是裸露外凸式设计,一方面设计时需要考虑门把手造型,需要与车身侧面相匹配,以保证有良好的外观,因此造成诸多局限;另一方面,由于车门把手整体外露,把手内外侧很容易污损,驾驶人员打开车门时很容易弄脏手;另外,车门把手外凸,不仅破坏整车侧面外观,并且造成一定的风阻,增加了汽车行驶阻力。
鉴于此,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包括:把手机构,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把手基座10及把手本体11,所述把手基座10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把手本体11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执行机构,具有执行结构、主动结构及从动结构,所述执行结构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滑槽,所述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均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均穿设于所述把手本体11,且所述主动结构与所述把手基座10连接,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把手本体11固定连接;解锁机构,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套设于所述主动结构上,且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当所述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驱动所述从动结构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把手本体11绕着所述主动结构转动至所述把手基座10的外侧,所述解锁部通过所述从动结构绕着所述主动结构转动。
示例性的,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可应用于载具中,所述载具为常见的电动车/电动汽车(EV)、纯电动汽车(PV/BEV)、混合动力汽车(HEV)、增程式电动汽车(RE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电动巴士、电动摩托车等,当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领域,例如军事、航空以及儿童玩具等。
所述把手基座10固定连接于车门上,所述把手基座10具有一安装槽,所述把手本体11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处,其中所述把手本体11可以相对于所述安装槽的外表面凹陷设置,也可与所述安装槽的外表面平齐,也可以是相对于安装槽的外表面凸设等。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执行机构设置于所述把手基座10的容纳腔内,且所述执行机构的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分别与所述把手本体11连接,以使所述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能够带动所述从动结构沿着所述滑槽进行移动,进而实现所述把手本体11相对于主动结构进行转动,且在把手本体11逐渐转动至把手基座10的外侧时,随着所述从动结构进行移动的过程中,会逐渐与所述解锁部进行抵接,当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解锁部完全抵接后,所述执行结构达到最大行程,此时所述把手本体11停止转动,用户只需对所述把手本体11施加一外力后,即可实现车门的开启。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把手基座10用于容纳把手本体11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主动结构穿设于把手本体11,且与把手基座10连接,从动结构穿设于把手本体11,且从动结构的一端位于滑槽内,解锁部套设于主动结构上,且与从动结构进行抵接,使得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能够驱动从动结构沿着滑槽进行移动,由于从动结构与把手本体11是固定连接的,因此可以带动把手本体11沿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进而完成把手本体11外露于把手基座10的外侧,用户对把手本体11施加一外力后,即可实现车门的正常开启,当执行结构移动至原始位置的过程中,从动结构在自身的作用力下需要恢复至原状,进而带动把手本体11隐藏于把手基座10,实现把手本体11的隐藏功能,减少汽车行驶阻力。
如图1-图5所示,所述执行机构包括执行结构、主动结构及从动结构,所述执行结构设置有所述滑槽,所述从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位于所述滑槽,所述主动结构连接于所述把手基座10,以使所述执行结构驱动所述从动结构沿着所述滑槽移动时,所述把手本体11沿着所述主动结构进行转动。
示例性的,所述主动结构与所述从动结构间隔设置,且所述主动结构的上端从所述把手本体11的下端穿设至上端,并与所述把手基座10形成连接;所述从动结构的上端从所述把手本体11的下端穿设至上端,并与其进行固定连接,且所述从动结构的上端及下端均外露于所述把手本体11。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执行结构具有滑槽,主动结构连接于把手基座10上,从动结构连接于把手本体11上,使得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能够驱动从动结构沿着滑槽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把手本体11绕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实现把手本体11的外露或隐藏功能,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产生的扭力更好。
如图5所示,所述从动结构包括从动轴22及滚轮23,所述滚轮23套设于所述从动轴22,且所述滚轮23被配置于所述滑槽内;示例性的,所述滚轮23连接于所述从动轴22的下端,所述执行结构通过所述滚轮23带动所述从动轴22进行移动。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滚轮23套设于从动轴22上,使得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能够带动滚轮23与从动轴22的同步移动,实现力的传递,同时通过滚轮23与凹槽适配,可减少从动轴22与驱动部相互运动产生的摩擦力。
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主动结构包括主动轴24及主动扭簧25,所述主动扭簧25套设于所述主动轴24上,且所述主动扭簧25具有第一抵接端及第二抵接端,所述第一抵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把手基座抵接,所述第二抵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从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抵接。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主动扭簧25套设于主动轴24上,且主动扭簧25的第一抵接端与把手基座抵接,其第二抵接端与从动结构抵接,能够实现把手本体11及从动结构恢复至原始位置提供扭力,保证整体装置的正常工作,提高效率。
如图4所示,所述执行结构包括执行器20及推杆21,所述推杆21的一端与所述执行器20连接,所述推杆21的另一端配置有所述滑槽。示例性的,所述推杆21上设置有配合槽,所述执行器20的执行端设置于所述配合槽内,使得所述执行器20与所述推杆21形成连接,且所述推杆21的分布方向为所述左右方向,为了保证所述推杆21在移动过程中准确性,所述把手基座10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且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所述推杆21。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执行器20工作时能够对推杆21提供动力,使得推杆21沿着左右方向进行移动,进而通过从动结构带动把手本体11沿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实现把手本体11的外露或者隐藏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槽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被配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且沿所述从动结构靠近所述执行结构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逐渐收缩。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倾斜面的长度大于所述执行器20驱动所述从动轴22移动的长度,即所述执行器20达到最大行程后,所述从动轴22移动至所述滑槽的第一位置,所述把手本体11的一端位于所述把手基座10的外侧,当用户对所述把手本体11施加一外力后,所述从动轴22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滑槽的第二位置。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将滑槽与从动结构抵接的一侧设置成倾斜面,使得执行机构进行工作时,能够通过该倾斜面带动从动结构进行移动,进而实现把手本体11绕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完成把手本体11的外露与隐藏,提升了汽车的外观性,同时有效降低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风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机构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配置于所述把手基座10上,所述把手本体11设置有与所述阻尼结构适配的凹槽。示例性的,所述阻尼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阻尼器,所述阻尼结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基座10上,相应地所述凹槽与所述阻尼结构配合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阻尼结构啮合的齿轮,且所述凹槽具有所述齿轮的侧面可设置成圆弧状。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将阻尼结构与把手本体11的凹槽进行适配,当把手本体11转动至把手基座10的外侧且往回进行收缩时,阻尼结构能够对把手本体11进行限速,保证把手本体11收缩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噪音。
如图6所示,所述解锁部配置于所述主动结构的上端,所述执行结构位于所述主动结构的下端,且所述执行结构与所述主动结构的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即所述执行结构与所述主动结构不连接);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臂30及解锁拉绳31,所述解锁臂30套设于所述主动结构上,且所述解锁臂3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所述第二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解锁拉绳31抵接。
示例性的,所述解锁臂30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且为了保证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的美观度及紧凑度,所述解锁臂30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解锁拉绳31的至少一部分的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解锁臂30形成抵接,且所述解锁臂30的第一端可设置有抵接槽,所述抵接槽用于与所述从动轴22进行抵接限位,其第二端可设置有销轴34,所述销轴34上设置有转动轮33,所述转动轮33转动连接于所述解锁臂30上,且连接有所述解锁拉绳31。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解锁拉绳31的正常移动,所述解锁臂30的上端可设置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且用于容纳所述解锁拉绳31;其中所述避让槽的长度及分布分布形成不做特殊的限定,可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解锁臂30连接于主动结构上,且解锁臂30的第一端与从动结构抵接,其第二端与解锁拉绳31进行抵接,使得从动结构沿着滑槽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解锁臂30绕着主动结构进行转动,使得解锁臂30拉紧或释放解锁拉绳31,完成车门的开启或关闭。
请再参照图6,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扭簧32,所述解锁扭簧32具有第三抵接端及第四抵接端,所述第三抵接端与所述解锁臂30抵接,所述第四抵接端与所述把手基座10抵接,通过解锁扭簧32能够实现解锁臂30的复位,有利于用户对车门进行开启或者关闭。
在实际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为防止车辆突然受侧面挤压、碰撞或者路面过于颠簸时,把手本体11在惯性力作用下而自动解锁,以导致车门意外开启,造成对人体的伤害,设计上要求在以上隐患的紧急状态下把手本体11不能实现自动解锁。
如图7-图9所示,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还包括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摆杆机构配置为所述解锁部背离所述从动结构的一侧。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摆杆机构设置于解锁部背离从动结构的一侧,当汽车处于行驶或停止状态下时,摆杆机构不与解锁部接触,解锁部能够通过执行机构自由转动,当汽车处于碰撞或颠簸等状态时,摆杆机构能够与解锁部进行抵接,避免把手本体11在惯性力作用下而自动解锁,进而导致车门以外开启,造成人体伤害,提高整体装置的安全性。
如图8-图9所示,所述摆杆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41及第二限位件42,所述第一限位件41固定连接于所述把手基座10上,所述第二限位件42转动连接于所述把手基座10上,且所述第二限位件4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限位件41抵接,所述第四端被配置为靠近所述解锁部的一侧(即解锁臂30的第二端),且所述第三端的重量大于所述第四端的重量。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限位件41包括但不局限于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件42包括但不局限于惯性摆杆,为了对所述第二限位件42进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件42上可设置摆杆扭簧43;当汽车正常行驶或停车状态下,在摆杆扭簧43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限位件42一直处于自然状态;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车门受到外力撞击时,由于车身的瞬间碰撞,所述第三端的重量大于所述第四端的重量,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二限位件42进行逆时针绕转,进而使得第四端向上翘起,第三端向下运动,进而使得第四端与所述解锁臂30的第二端形成抵接,以促使所述解锁臂30不能进行绕转,进而无法使解锁拉绳31达到预设行程,车门无法打开;当碰撞完成后,第二限位件42将在摆杆扭簧43的作用下复位,车门可正常开启。
在上述实现的过程中,第一限位件41与第三端抵接,能够对第二限位件42进行限位,确保第二限位件42不会任意角度的转动,且第二限位件42的第三端的重量大于第四端的重量,能够保证第二限位件42相对于把手基座10进行转动,进而可与解锁部形成抵接,避免把手本体11自动解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使用者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沿左右方向分布,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包括:
把手机构,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把手基座及把手本体,所述把手基座设置有一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被配置为用于容纳所述把手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
执行机构,具有执行结构、主动结构及从动结构,所述执行结构设置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滑槽,所述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均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主动结构及所述从动结构均穿设于所述把手本体,所述从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位于所述滑槽,且所述主动结构与所述把手基座连接,所述从动结构与所述把手本体固定连接;
解锁机构,具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分布的解锁部,所述解锁部套设于所述主动结构上,且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当所述执行结构进行工作时,驱动所述从动结构沿所述滑槽移动,使得所述把手本体绕着所述主动结构转动至所述把手基座的外侧,所述解锁部通过所述从动结构绕着所述主动结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结构包括从动轴及滚轮,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且所述滚轮被配置于所述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结构包括主动轴及主动扭簧,所述主动扭簧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且所述主动扭簧具有第一抵接端及第二抵接端,所述第一抵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把手基座抵接,所述第二抵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从动结构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结构包括执行器及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执行器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配置有所述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被配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且沿所述从动结构靠近所述执行结构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逐渐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机构还包括阻尼结构,所述阻尼结构配置于所述把手基座上,所述把手本体设置有与所述阻尼结构适配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配置于所述主动结构的上端,所述执行结构位于所述主动结构的下端,且所述执行结构与所述主动结构的下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臂及解锁拉绳,所述解锁臂套设于所述主动结构上,且所述解锁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被配置为与所述从动结构抵接,所述第二端被配置为与所述解锁拉绳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解锁扭簧,所述解锁扭簧具有第三抵接端及第四抵接端,所述第三抵接端与所述解锁臂抵接,所述第四抵接端与所述把手基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式门把手装置还包括摆杆机构,所述摆杆机构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摆杆机构配置为所述解锁部背离所述从动结构的一侧。
CN202222077919.3U 2022-08-08 2022-08-08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Active CN217872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7919.3U CN217872327U (zh) 2022-08-08 2022-08-08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7919.3U CN217872327U (zh) 2022-08-08 2022-08-08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2327U true CN21787232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7919.3U Active CN217872327U (zh) 2022-08-08 2022-08-08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2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25785C2 (ru) Ручка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 механизмом открывания
CN211038220U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104948038A (zh) 一种车辆门把手的惯性锁机构
CN110409940B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CN217872327U (zh)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CN217205921U (zh) 一种机械式车门隐藏把手
KR10074722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CN204691470U (zh) 一种车辆门把手的惯性锁机构
CN110234825A (zh) 车门闩锁装置
CN115538870A (zh) 隐藏式门把手装置
CN114046091A (zh)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结构
CN210918603U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
JP2021095832A (ja) トランクラッチ非常時開放構造
CN108999504B (zh) 一种汽车电吸门及电吸门锁的锁钩装置
CN201007140Y (zh) 前门锁体总成
CN109972938B (zh) 一种用于打开车门的机构
KR101210639B1 (ko) 도어류 개폐용 동력 전달 제어 클러치
CN21207381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锁机构总成
CN215632336U (zh) 隐藏式车门把手
CN211776652U (zh) 一种防止碰撞打开的汽车门把手
CN114718411A (zh) 一种多连杆滑移门和车辆
CN210316937U (zh) 一种车门用隐藏式把手及车门
CN208534246U (zh) 滑门内开转换机构
CN109989640A (zh) 一种汽车门把手
CN216110213U (zh) 一种汽车门锁开关保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