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9813U - 一种压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9813U
CN217859813U CN202221153037.4U CN202221153037U CN217859813U CN 217859813 U CN217859813 U CN 217859813U CN 202221153037 U CN202221153037 U CN 202221153037U CN 217859813 U CN217859813 U CN 217859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lamping
crimping device
clamping block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530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光辉
李致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crobi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530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9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9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9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接装置,其包括底座、置料部件、夹持部件和推料部件,所述置料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推料部件分别位于所述置料部件的两侧,所述置料部件内分别设置有料槽和推料孔,所述推料孔的一端贯穿所述置料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所述推料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置料部件朝向所述推料部件的一侧,所述推料孔与所述料槽连通,所述推料部件能够推动所述料槽内的第一待压装部件,并将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压装在所述夹持部件所夹持的第二待压装部件上。本申请的压接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紧凑、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操作方便,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压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组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些轴件产品,比如芯轴,其主要是用于在给导尿管等软管类产品进行涂覆时,插入至产品中起到支撑产品,防止产品发生弯曲或缠绕等。而为了让芯轴能够设置在治具上,往往会在芯轴的上端套设一个限位件,比如齿轮等等,进而使得芯轴能够穿过治具板并悬挂在治具上。
然而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人工组装的方式,即操作人员手工将限位件一件件的安装在芯轴等轴件产品上,这种组装方式,效率低下,且存在漏装或安装不到位等现象,进而导致产品不良,影响后续使用。
因此,结合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压接装置。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接装置,其包括底座、置料部件、夹持部件和推料部件,所述置料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夹持部件和所述推料部件分别位于所述置料部件的两侧,所述置料部件内分别设置有料槽和推料孔,所述推料孔的一端贯穿所述置料部件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所述推料孔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置料部件朝向所述推料部件的一侧,所述推料孔与所述料槽连通,所述推料部件能够推动所述料槽内的第一待压装部件,并将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压装在所述夹持部件所夹持的第二待压装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置料部件包括置料主体和挡板,所述料槽开设在所述置料主体朝向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料槽的开口侧。
进一步的,所述料槽的上端朝一侧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夹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夹块位于所述第一夹块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二夹块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托板部件,所述托板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远离所述置料部件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块的上端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的一端朝靠近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延伸,所述夹槽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夹持部件的一侧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置料主体上,所述置料主体朝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一侧设置有挡板容置槽,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挡板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部件包括第二驱动部件和推杆,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推动所述推杆在所述推料孔内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槽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压接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且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操作方便;
(2)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安装简单,便于搬运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3)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置料主体内料槽的顶端采用倾斜设计,可以防止限位件在料槽内移动时不会发生因旋转而导致限位件的轴孔轴线方向发生变化,提高了组装的稳定性,降低了卡件现象的发生;
(4)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利用气缸等驱动部件推动推杆来实现限位件的一次压接到位,定位准,效率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生产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在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压接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置料部件,21-置料主体,211-料槽,212-推料孔,213-挡板容置槽,22-挡板,3-夹持部件,31-第一夹块,311-夹槽,32-第二夹块,33-第一驱动部件,331-安装板,4-推料部件,41-第二驱动部件,42-推杆,421-槽孔,43-弹簧部件,5-第一待压装部件,6-第二待压装部件,7-托板部件,8-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接装置,其主要由底座1、置料部件2、夹持部件3和推料部件4构成。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优选底座1,其由底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板下的四个支撑部件8构成。所述支撑部件8优选采用脚杯,主要起到支撑所述底板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件8也可以为其他支撑结构,且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所述置料部件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置料部件2内设置有料槽211。所述夹持部件3和所述推料部件4分别位于所述置料部件2的两侧。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优选置料部件2,其主要由置料主体21和挡板22构成。所述置料主体21优选为一种板状结构,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夹持部件3包括第一夹块31、第二夹块32和第一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优选采用气缸,通过安装板331固定在所述置料主体21上,如图1所示。所述料槽211开设在所述置料主体21设置有所述安装板331的一侧。所述料槽211的上端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置料主体21的上端面,且朝一侧倾斜,如图2所示,所述料槽211的下端向下延伸,如图4所示。所述料槽211的上端采用这样倾斜设计,倾斜方向与第一待压装部件5的轴孔轴向相垂直,可以当在所述料槽211内加入第一待压装部件5,比如齿轮等限位件时,所述料槽211的倾斜底部可以给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形成一定支撑,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将会沿着所述料槽211的倾斜底部向下滑动,从而可以降低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在所述料槽211内下落时轴孔轴向发生转变的风险。同时所述置料主体21设置有所述安装板331的一侧在对应所述料槽211的位置设置有挡板容置槽213,所述挡板22位于所述挡板容置槽213内,即所述挡板22设置在所述料槽211的开口侧,主要用于起到遮蔽所述料槽211的作用,以防止所述料槽211内的第一待压装部件5从所述料槽211内跳出。而所述安装板331则刚好起到限位挡板22的作用,防止所述挡板22从所述挡板容置槽213中分离。
所述第一夹块3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而所述第二夹块3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的驱动轴上,使所述第二夹块32位于所述第一夹块31的上方,在具体工作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驱动所述第二夹块32向下移动,即靠近所述第一夹块31,进而实现将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31上的第二待压装部件6,比如轴件产品等夹紧;而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驱动所述第二夹块32向上移动,即远离所述第一夹块31,进而松开第二待压装部件6,操作者可以取下第二待压装部件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块31的上端开设有夹槽311,所述夹槽311的一端朝靠近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延伸,所述夹槽311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延伸。所述夹槽311优选为V形槽,如图3所示,可以使得在夹持轴件产品的第二待压装部件6时,更加的稳定和牢靠。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槽311的大小和形状均可以自由设置,以适应不能规格型号产品,可以自由替换,方便快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夹块31远离所述置料部件2的一侧还设置有托板部件7。如图1所示,图中示意性展示了一种由条形板弯折而成的“凵”字形结构,其两端均向上弯折,且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块31固定连接,而另一端则可以在第二待压装部件6放置在第一夹块31上时起到支撑作用。对应的,所述托板部件7的弯折端上端在对应所述夹槽311处分别设置有缺口,可以起到稳固第二待压装部件6的作用。
所述置料部件2内设置有推料孔212。所述推料口设置在所述置料主体21上,所述推料孔212的一端贯穿所述置料主体21朝向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且与所述推料孔212与所述料槽211连通。所述推料孔2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置料主体21朝向所述推料部件4的一侧。如图4所示,所述推料孔212优选靠近所述底座1设置。所述推料部件4包括第二驱动部件41和推杆42。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优选为气缸,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驱动轴的工作方向朝向所述置料主体21,即朝向所述推料孔212。所述推杆42设置在所述推料孔212内,所述推杆42与所述推料孔212之间间隙配合,在具体工作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的驱动轴推动所述推杆42在所述推料孔212内朝靠近所述夹持部件3的方向移动。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推杆42朝向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的一端为限位端,外径较大。在所述推杆42上套设有弹簧部件43,所述弹簧部件43位于所述限位端和所述置料主体21之间,这样当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的驱动轴推动所述推杆42时,所述弹簧部件43将会受力压缩,而当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的驱动轴不向所述推杆42施力时,所述弹簧部件43将会回弹并给所述推杆42施加一个回复力,进而使得所述推杆42移回至初始位置。在具体实施时,将多个第一待压装部件5依次放入至所述料槽211内,在重力的作用下,最先放入至所述料槽211内的第一待压装部件5将下落至所述料槽211的底部,后加入至所述料槽211内的第一待压装部件5将依次堆叠在其上方;之后将第二待压装部件6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31上,直至所述第二待压装部件6端部与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抵触,然后启动压装装置;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的驱动下,第一夹块31和第二夹块32将所述第二待压装部件6加紧,然后,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的驱动下,所述推杆42推动所述料槽211内最下面的第一待压装部件5,使其压装在所述第二待压装部件6上;之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和所述推杆42复位,第二个第一待压装部件5下落至所述料槽211的底部,等待与下一个第二待压装部件6进行压装。进一步的,为了适应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压装在所述第二待压装部件6上时,所述第二待压装部件6露出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所述推杆42朝向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端,即所述推杆42插入至所述推料孔212内的一端还设置有槽孔421。所述槽孔421的深度可以决定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压入所述第二待压装部件6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压接装置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且简单,生产成本低,且操作方便;
(2)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安装简单,便于搬运且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3)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置料主体内料槽的顶端采用倾斜设计,可以防止限位件在料槽内移动时不会发生因旋转而导致限位件的轴孔轴线方向发生变化,提高了组装的稳定性,降低了卡件现象的发生;
(4)本申请的压接装置,其利用气缸等驱动部件推动推杆来实现限位件的一次压接到位,定位准,效率高,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节省了生产的时间。
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置料部件(2)、夹持部件(3)和推料部件(4),所述置料部件(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夹持部件(3)和所述推料部件(4)分别位于所述置料部件(2)的两侧,所述置料部件(2)内分别设置有料槽(211)和推料孔(212),所述推料孔(212)的一端贯穿所述置料部件(2)朝向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所述推料孔(21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置料部件(2)朝向所述推料部件(4)的一侧,所述推料孔(212)与所述料槽(211)连通,所述推料部件(4)能够推动所述料槽(211)内的第一待压装部件(5),并将所述第一待压装部件(5)压装在所述夹持部件(3)所夹持的第二待压装部件(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料部件(2)包括置料主体(21)和挡板(22),所述料槽(211)开设在所述置料主体(21)朝向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所述挡板(22)设置在所述料槽(211)的开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槽(211)的上端朝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3)包括第一夹块(31)、第二夹块(32)和第一驱动部件(33),所述第一夹块(3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夹块(32)位于所述第一夹块(31)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驱动所述第二夹块(32)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夹块(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托板部件(7),所述托板部件(7)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31)远离所述置料部件(2)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块(31)的上端开设有夹槽(311),所述夹槽(311)的一端朝靠近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延伸,所述夹槽(311)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夹持部件(3)的一侧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设置在所述置料主体(21)上,所述置料主体(21)朝向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3)的一侧设置有挡板容置槽(213),所述挡板(22)位于所述挡板容置槽(213)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部件(4)包括第二驱动部件(41)和推杆(42),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件(41)推动所述推杆(42)在所述推料孔(212)内靠近或远离所述夹持部件(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2)的端部设置有槽孔(4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支撑部件(8)。
CN202221153037.4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压接装置 Active CN217859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3037.4U CN217859813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压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53037.4U CN217859813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压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9813U true CN217859813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9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53037.4U Active CN217859813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压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9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26839B (zh) 一种电源插头内置件自动组装机
KR20100135066A (ko) 압입기를 구비한 스냅링 자동조립체결장치
CN110682097A (zh) 自动压合组装机构
CN217859813U (zh) 一种压接装置
CN115283957A (zh) 穿插装置及马达装配系统
CN218568658U (zh) 一种线圈端子压入机
CN212628635U (zh) 一种pcb的简易夹具
CN215919612U (zh) 轴承装配设备
CN115847083A (zh) 管内弹线弹珠胶塞组装机
CN212485130U (zh) 贴片电感的中心导电体自动装配装置
CN211505635U (zh) 一种定位机构及其老化测试设备
US10522985B2 (en) Customizable wire harness form board sub-assembly structure having simple, quick-change wire routing exchange point capability
CN216830432U (zh) 固定夹具及摄像头支架生产设备
CN110561108A (zh) 卡簧与轴构件的套装方法和卡簧套装机
CN110695647A (zh) 一种接触器组装设备
CN221102606U (zh) 一种快速定位带线端子
CN219767350U (zh) 一种导轮组装机
CN211102636U (zh) 轴定位机构和卡簧套装机
CN210476885U (zh) 一种用于数据线自动生产的插头定位夹具组件
CN213615197U (zh) 磁瓦自动组装设备
CN217050571U (zh) 夹持上料装置及组装设备
CN220944002U (zh) 压接装置
CN212011572U (zh) 针形插件自动组装机
CN213916931U (zh) 一种摇杆用限位弹片装配治具
CN219917024U (zh) 接触器基座的组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