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7636U -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7636U
CN217847636U CN202221637835.4U CN202221637835U CN217847636U CN 217847636 U CN217847636 U CN 217847636U CN 202221637835 U CN202221637835 U CN 202221637835U CN 217847636 U CN217847636 U CN 2178476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assembly
improvement
clamping member
assembly effici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378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勋勋
王惠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 Ye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 Y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 Ye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 Ye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378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76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76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76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包括夹板结构和中间绕组,夹板结构贯穿中间绕组设置,夹板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还包括第一轭铁组件和第二轭铁组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均为具有开口的非封闭式孔,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可在第一轭铁组件预安装、第二轭铁组件预安装和中间绕组预安装这三个装配工序中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工序提前进行,也可以三个装配工序并行操作;完成三个装配工序后,再将第一轭铁组件、第二轭铁组件和中间绕组(包括夹板结构)这三个组件组装成型,极大地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且三个装配工序的顺序可供具体需求选择,安装方式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地铁、机场、车站、医院、石化企业、矿井下等场所中电缆线路剧增,电气化铁路、城市地铁、煤矿等系统中冲击性复合逐渐增多,电力电子装置在有防火、防爆要求场所的电网中广泛应用。常见的电力电子装置有电抗器,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短路电流。
其中,低压电抗器是在工业控制、电能质量及电力电子等行业中常用到的一种电抗器,低压电抗器产品的结构均会用到夹板结构,行业内现有的夹板结构的两端均是圆孔,该结构设计方式导致必须按照次序配合安装紧固各个部件,导致电抗器的装配效率低下。
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发明一种可提高装配效率的电抗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该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组装方式灵活且装配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包括:
夹板结构和中间绕组,所述夹板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夹板结构贯穿所述中间绕组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绕组的上下两端;
第一轭铁组件和第二轭铁组件,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包括第一轭铁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轭铁组件包括第二轭铁和第二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后插入所述第一轭铁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后插入所述第二轭铁设置,以将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和所述第二轭铁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绕组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轭铁组件还包括第一夹紧件,所述夹板结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一夹紧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夹板结构并插入所述第一轭铁,以使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一轭铁夹紧所述夹板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轭铁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紧件,所述夹板结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轭铁和所述第二夹紧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夹紧件和所述夹板结构并插入所述第二轭铁,以使所述第二夹紧件和所述第二轭铁夹紧所述夹板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紧件为L型结构,用于对所述中间绕组、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和所述第二轭铁组件起到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螺钉或者螺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分别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和所述第二轭铁组件设置的半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绕组包括芯柱和线圈,所述线圈缠绕设置在所述芯柱的外周侧,所述夹板结构设置于所述芯柱和所述线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绕组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线圈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所述接线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绕组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任意一个所述中间绕组均插有两个所述夹板结构,且两个所述夹板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轭铁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轭铁的前后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夹板结构为铝制板状结构和/或不锈钢板状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夹板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也即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均为具有开口的非封闭式孔,具体装配时,直接将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的开口分别对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并推入即可,此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穿过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设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且操作简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夹板结构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通过该结构设计方式,可在第一轭铁组件预安装、第二轭铁组件预安装和中间绕组预安装这三个装配工序中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工序提前进行,也可以三个装配工序并行操作,完成三个装配工序后,再将第一轭铁组件、第二轭铁组件和中间绕组这三个组件组装成型,极大地提高了电抗器产品的装配效率,且三个装配工序的顺序可供操作者的具体需求选择,安装方式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的第一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的第二装配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夹板结构;11、第一装配孔;12、第二装配孔;2、第一轭铁组件;21、第一轭铁;22、第一连接件;23、第一夹紧件;3、第二轭铁组件;31、第二轭铁;32、第二连接件;33、第二夹紧件;4、中间绕组;41、芯柱;42、线圈;43、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包括夹板结构1和中间绕组4,夹板结构1的两端分别设有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夹板结构1贯穿中间绕组4设置,以使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分别设置在中间绕组4的上下两端。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也即二者为具有开口的非封闭式孔。更为具体来说,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的开口分别朝向远离夹板结构1的方向设置,且二者的开口朝向相反,也即二者的开口分别朝向上下两端。
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还包括第一轭铁组件2和第二轭铁组件3,第一轭铁组件2包括第一轭铁21和第一连接件22,第二轭铁组件3包括第二轭铁31和第二连接件3。其中,第一轭铁组件2和第二轭铁组件3分别设置在中间绕组4的上下两端,且二者通过夹板结构1和中间绕组4实现紧固装配连接。
在该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均为具有开口的非封闭式孔,故具体装配时,直接将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的开口分别对准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并推入即可,此时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分别穿过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设置。更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22穿过第一装配孔11后插入第一轭铁21设置,第二连接件32穿过第二装配孔12后插入第二轭铁31设置,从而实现将第一轭铁组件2和第二轭铁组件3分别固定安装在中间绕组4的上下两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电抗器的组装操作。
现有技术中电抗器的夹板结构的上下两端均为圆孔,故若各个组件预先完成预安装操作,则连接部件(例如螺栓)无法穿过圆孔完成各个组件之间的装配操作(因圆孔为封闭式孔),从而导致电抗器的各部件必须按照次序配合组装(例如必须先通过螺栓穿过圆孔和上轭铁以完成上端部分组件的组装,再通过螺栓穿过圆孔和下轭铁以完成下端部分组件的组装),无法实现各个组件各自的预安装,装配效率低下。
而在该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电抗器包含中间绕组4、第一轭铁组件2和第二轭铁组件3这三大组件,这三个组件分别对应三个装配工序,分别为:
①、中间绕组4和夹板结构1的预安装,具体为夹板结构1沿竖直方向贯穿中间绕组4设置,且夹板结构1上下两端的第一装配孔11和第二装配孔12分别设置在中间绕组4的两端;
②、第一轭铁组件2的预安装,具体为第一连接件22插入第一轭铁21设置,此时第一连接件22无需完全拧紧或紧固,以预留夹板结构1上端的插入空间;
③、第二轭铁组件3的预安装,具体为第二连接件32插入第二轭铁31设置,此时第二连接件32无需完全拧紧或紧固,以预留夹板结构1下端的插入空间。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方式,在以上三个装配工序中,可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工序提前进行,也可以三个装配工序并行操作,完成三个装配工序后,再将第一轭铁组件2、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这三个组件组装成型,极大地提高了电抗器产品的装配效率,显著降低人工成本。更进一步地,三个装配工序的顺序可供操作者的具体需求选择,安装方式更为灵活。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第一轭铁组件2还包括第一夹紧件23,夹板结构1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轭铁21和第一夹紧件23之间,将第一连接件22依次穿过第一夹紧件23、夹板结构1,并最终插入第一轭铁21,然后拧紧或紧固后,即可使第一夹紧件23和第一轭铁21夹紧夹板结构1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轭铁组件2的预安装操作为:将第一连接件22穿过第一夹紧件23并插入第一轭铁21,且第一夹紧件23和第一轭铁21之间预留夹板结构1插入的空间,从而形成第一轭铁组件2。第一轭铁组件2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操作为:将第一装配孔11对准第一连接件22并推入,此时第一连接件22依次穿过第一夹紧件23、夹板结构1并插入第一轭铁21设置;然后拧紧或紧固第一连接件22,即可使第一夹紧件23和第一轭铁21夹紧夹板结构1,完成第一轭铁组件2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方案中,第二轭铁组件3还包括第二夹紧件33,夹板结构1的另一端设置于第二轭铁31和第二夹紧件33之间,第二连接件32依次穿过第二夹紧件33、夹板结构1,并最终插入第二轭铁31,然后拧紧或紧固后,即可使第二夹紧件33和第二轭铁31夹紧夹板结构1设置。和上述方案同理,第二轭铁组件3的预安装操作为:将第二连接件32穿过第二夹紧件33并插入第二轭铁31,且第二夹紧件33和第二轭铁31之间预留夹板结构1插入的空间,从而形成第二轭铁组件3。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操作为:将第二装配孔12对准第二连接件32并推入,此时第二连接件32依次穿过第二夹紧件33、夹板结构1并插入第二轭铁31设置;然后拧紧或紧固第二连接件32,即可使第二夹紧件33和第二轭铁31夹紧夹板结构1,完成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
参见图1、图2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可选方案中,第二夹紧件33为L型结构,用于对中间绕组4、第一轭铁组件2和第二轭铁组件3起到支撑作用。具体地,L型结构的第二夹紧件33的第一端用作连接夹紧结构,用于供第二连接件32穿过;另一端与第一端相互垂直或接近相互垂直,用于贴合放置在地面或其他位置后,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抗器起到支撑作用,从而增大电抗器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放置后的稳定性。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方案中,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为螺栓、螺钉或者螺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在该可选方案中,将螺栓、螺钉或者螺丝中的任意一种连接部件穿过第一夹紧件23、夹板结构1并插入第一轭铁21后,再拧紧螺栓、螺钉或者螺丝,即可使第一夹紧件23和第一轭铁21夹紧夹板结构1,完成第一轭铁组件2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和该方案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更为具体来说,螺栓、螺钉或者螺丝的头部和夹板结构1之间还可设置垫圈或垫片,增大接触面积,从而防止在拧紧后发生松动现象。
参见图2和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可选方案中,第一装配孔11为开口朝向第一轭铁组件2设置的半腰型孔,第二装配孔12为开口朝向第二轭铁组件3设置的半腰型孔。具体来说,半腰型孔中的矩形部分用于供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穿过;而半圆形部分的端部则用于在将第一连接件22和第二连接件32推到底后和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32相抵接,也即该半腰型孔的设计方式适配于第一轭铁组件2和中间绕组4之间、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
实施例2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中间绕组4的具体结构组成。
参见图3和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中间绕组4包括芯柱41和线圈42,线圈42缠绕设置在芯柱41的外周侧,夹板结构1设置于芯柱41和线圈42之间。具体来说,装配中间绕组4和夹板结构1时,将夹板结构1分别贴合芯柱41的前后两侧,然后在芯柱41的外周侧缠绕若干圈线圈42,即可将夹板结构1固定在中间绕组4上。装配完成后的结构为:夹板结构1设置于芯柱41和线圈42之间,且夹板结构1两端的装配孔设置在中间绕组4上下两端。
参见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中间绕组4还包括接线端子43,线圈42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接线端子43,该两个接线端子43用于和外部的电气设备连接,从而起到限制短路电流或者限制电网高次谐波等作用。
实施例3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中间绕组4、夹板结构1和其他组件的设置数量,以及公开了夹板结构1的材质。
参见图1-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中间绕组4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任意一个中间绕组4均插有两个夹板结构1。具体而言,两个夹板结构1设置于第一轭铁21的前后两侧,两个第一连接件22分别从前后两侧穿过第一夹紧件23、夹板结构1并插入第一轭铁21设置,从而从前后方向夹紧夹板结构1,实现第一轭铁组件2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两个夹板结构1设置于第二轭铁31的前后两侧,两个第二连接件32分别从前后两侧穿过第二夹紧件33、夹板结构1并插入第二轭铁31设置,从而从前后方向夹紧夹板结构1,实现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之间的组装工序。
更为具体地,中间绕组4的数量选择为三个,且三个中间绕组4并排设置。
在该实施例的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夹板结构1为能具备一定结构强度的刚性结构,优选为铝制板状结构和/或不锈钢板状结构。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方式,电抗器可在第一轭铁组件2预安装、第二轭铁组件3预安装和中间绕组4预安装这三个装配工序中任意选择一个或两个工序提前进行,也可以三个装配工序并行操作,完成三个装配工序后,再将第一轭铁组件2、第二轭铁组件3和中间绕组4这三个组件组装成型,极大地提高了电抗器产品的装配效率,且三个装配工序的顺序可供操作者的具体需求选择,安装方式灵活。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板结构和中间绕组,所述夹板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开放式的第一装配孔和第二装配孔,所述夹板结构贯穿所述中间绕组设置,以使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绕组的上下两端;
第一轭铁组件和第二轭铁组件,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包括第一轭铁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轭铁组件包括第二轭铁和第二连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装配孔后插入所述第一轭铁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装配孔后插入所述第二轭铁设置,以将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和所述第二轭铁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中间绕组的上下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铁组件还包括第一夹紧件,所述夹板结构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轭铁和所述第一夹紧件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夹板结构并插入所述第一轭铁,以使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一轭铁夹紧所述夹板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轭铁组件还包括第二夹紧件,所述夹板结构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二轭铁和所述第二夹紧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夹紧件和所述夹板结构并插入所述第二轭铁,以使所述第二夹紧件和所述第二轭铁夹紧所述夹板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紧件为L型结构,用于对所述中间绕组、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和所述第二轭铁组件起到支撑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螺栓、螺钉或者螺丝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二装配孔分别为开口朝向所述第一轭铁组件和所述第二轭铁组件设置的半腰型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绕组包括芯柱和线圈,所述线圈缠绕设置在所述芯柱的外周侧,所述夹板结构设置于所述芯柱和所述线圈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绕组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线圈的上下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两个所述接线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绕组的数量大于等于两个,任意一个所述中间绕组均插有两个所述夹板结构,且两个所述夹板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轭铁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二轭铁的前后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结构为铝制板状结构和/或不锈钢板状结构。
CN202221637835.4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Active CN2178476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835.4U CN21784763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37835.4U CN21784763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7636U true CN217847636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5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37835.4U Active CN217847636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76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3003A (zh) 配电柜安装工艺
CN217847636U (zh) 一种基于提高装配效率设计的电抗器
US20050224663A1 (en) Modular transformer lead support system
US10312678B1 (en) Bus brace apparatus, bus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bracing bus bars
CN215185435U (zh)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操作机构不停电检修装置
US6912133B2 (en) Ruggedized inverter chassis
JPH09182263A (ja) 腕金用取付金具
US4074161A (en) Pole assembly of a dynamoelectric machine
CN220234137U (zh) 一种空气绝缘母线槽
CN217115160U (zh) 一种开关柜柜体框架的组装杆件
CN214742518U (zh) 一种紧固型强的铁附件
CN217882635U (zh) 一种斜向电缆漏电互感器固定结构
CN213401546U (zh) 元器件之间的导电连接结构、功率器件
CN218887874U (zh) 互感器安装结构和开关柜
CN218525420U (zh) 一种电抗器铁芯及电抗器装置
KR101554903B1 (ko) 차단기와 배전반을 결합하는 어댑터가 적용된 내진 배전반
CN20984344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变压器成套设备
CN210865773U (zh) 变压器分接引线装置
CN219696932U (zh) 一种母线桥装置和预制舱
KR101991287B1 (ko) 부스바 연결구조
CN220341793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高压开关柜
CN114373610B (zh) 一种低压串联电抗器
CN219106766U (zh) 一种内部带理线功能的配电柜
CN209692279U (zh) 一种可调式线缆桥架
CN219659373U (zh) 一种可拆卸矩形母线固定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