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3137U - 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843137U CN217843137U CN202221566827.5U CN202221566827U CN217843137U CN 217843137 U CN217843137 U CN 217843137U CN 202221566827 U CN202221566827 U CN 202221566827U CN 217843137 U CN217843137 U CN 217843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eeve
- guide post
- main shell
- guide pillar
- pip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p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包括:主壳、套筒、导柱、O型圈、弹簧以及推动装置;主壳一端设置通孔,另一端设置开口,套筒安装在主壳内,套筒一端从通孔处延伸出主壳,导柱包括导柱头部和导柱柱体,导柱头部连接导柱柱体,导柱柱体安装在套筒内,导柱柱体背向导柱头部一端与套筒之间安装弹簧,导柱头部安装在套筒开口处并与套筒之间安装O型圈,主壳开口处安装推动装置,推动装置贴近并推动套筒,当推动装置推动套筒时,套筒朝向主壳的通孔一侧移动,套筒挤压O型圈直径变大。本装置通过O型圈受力形变与水管口实现密封,解决了水管口本身存在毛坯差异,无法密封严紧,使气密性测试结果不准确、对水管内壁划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测试装置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背景技术
密封堵头的又叫螺塞、塞头、喉塞,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密封快速堵头是属于机械密封件的一种,起到密封作用的。将壳体的水管口用快速堵头密封起来,再在壳体内部充入气体进行气密测试,检测壳体是否有泄漏。
气密性测试是指为防止压力容器发生泄漏而进行的以气体为加压介质的致密性试验的一种。需将壳体的水管口用堵头密封起来,再在壳体内部充入气体进行气密测试,检测壳体是否有泄漏,为了克服现有的自动密封机构导致其产品气密性测试结果不稳定、产品内壁有划伤、维护不方便、备件成本高等问题,现在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密封稳定和备件成本低的径向密封堵头。
专利文献CN108827541A公开一种新型气密性检测密封堵头,其包括堵头壳体、堵头活塞、堵头活塞杆、封堵胶圈以及密封通气接头,通过堵头壳体和堵头封盖形成一端密封的腔体,并通过密封通气接头向有杆腔中通过气体,使堵头活塞和堵头活塞杆对封堵胶圈进行挤压,封堵胶圈发生径向形变,从而对管口外壁进行包覆式密封,同时也密封了堵头壳体的开口端,进而使待测管体的管口包覆在密封堵头形成的密封腔体中。该专利旨在通过管口包覆来减少了管口零件对密封部件的直接损伤,目的不在于解决对水管内壁的划伤。
专利文献CN108918030A涉及一种气密性试验用的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性测试堵头,包括基座、保持套和滑动套,所述保持套围绕设置在所述基座外,所述滑动套围绕设置在所述保持套上并与所述保持套滑动连接,所述保持套上嵌设一卡紧球,所述滑动套通过滑动覆盖并挤压所述卡紧球。该专利旨在防脱防漏,未能解决结果不稳定和产品内壁有划伤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包括:主壳、套筒、导柱、O型圈、弹簧以及推动装置;
所述主壳一端设置通孔,另一端设置开口;
所述套筒安装在主壳内,所述套筒一端从通孔处延伸出所述主壳;
所述导柱包括导柱头部和导柱柱体,所述导柱头部连接所述导柱柱体;
所述导柱柱体安装在套筒内,所述导柱柱体背向导柱头部一端与套筒之间安装弹簧;
所述导柱头部安装在套筒开口处并与套筒之间安装O型圈;
所述主壳开口处安装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贴近并推动套筒;
当所述推动装置推动套筒时,所述套筒朝向主壳的通孔一侧移动,所述套筒挤压O型圈直径变大;
当松开所述推动装置时,所述弹簧在弹力作用下推动套筒复位,所述O型圈直径恢复。
优选地,所述主壳内设置空腔,所述空腔连通通孔,所述空腔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
优选地,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直径大于第二管体;
所述第一管体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并与所述空腔相适配,所述第二管体从通孔处延伸出,所述第二管体直径与通孔直径相适配;
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主壳通孔一端之间设置间隙。
优选地,所述导柱柱体靠近导柱头部一端周侧安装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导柱头部和套筒之间。
优选地,所述挡圈和导柱头部之间以及所述挡圈和套筒之间安装O型圈。
优选地,所述导柱通过第一插销固定连接所述主壳;
所述第一插销穿过套筒,所述套筒设置滑槽避位所述第一插销。
优选地,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滚轮和把手;
所述滚轮通过第三插销转动连接所述把手。
优选地,所述把手通过第二插销转动安装在所述主壳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滚轮与所述套筒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贴近。
优选地,所述套筒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距第二插销距离小于所述滚轮边缘距第二插销最远距离。
优选地,当密封堵头置入需要密封的水管口内,旋转所述把手,所述把手带动滚轮绕第二插销转动,所述滚轮同时沿套筒表面滑动,因所述滚轮边缘距第二插销最远距离大于所述套筒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距第二插销距离,所述滚轮逐渐推动套筒朝向导柱一侧移动,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O型圈受套筒推力挤压发生变形,所述O型圈直径变大并与水管口内壁相适配形成密封;
当松开所述把手,所述套筒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复位,密封堵头可以从水管口内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装置通过O型圈受力形变与水管口实现密封,解决了水管口本身存在毛坯差异,无法密封严紧,使气密性测试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2、本装置是导入水管口后才手动使O型圈受力形变,不会造成水管口的划伤损坏;
3、本装置便于拆卸和进行维护保养,且结构简洁费用成本低;
4、本装置通过O型圈形变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水管,本装置因其便于拆卸和手动安装的特性,可以克服现有的自动密封机构安装角度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密封堵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壳1、套筒2、导柱4、O型圈7、弹簧8以及推动装置;主壳1一端设置通孔,另一端设置开口,套筒2安装在主壳1内,套筒2一端从通孔处延伸出主壳1,导柱4包括导柱头部和导柱柱体,导柱头部连接导柱柱体,导柱柱体安装在套筒2内,导柱柱体背向导柱头部一端与套筒2之间安装弹簧8,导柱头部安装在套筒2开口处并与套筒2之间安装O型圈7,主壳1开口处安装推动装置,推动装置贴近并推动套筒2。导柱柱体靠近导柱头部一端周侧安装挡圈3,挡圈3设置在导柱头部和套筒2之间,挡圈3和导柱头部之间以及挡圈3和套筒2之间安装O型圈7。
导柱4通过第一插销5固定连接主壳1,第一插销5穿过套筒2,套筒2设置滑槽避位第一插销5。推动装置包括:滚轮9和把手11;滚轮9通过第三插销10转动连接把手11。把手11通过第二插销6转动安装在主壳1开口处,滚轮9与套筒2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贴近。套筒2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距第二插销6距离小于滚轮9边缘距第二插销6最远距离。
主壳1内设置空腔,空腔连通通孔,空腔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套筒2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直径大于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并与空腔相适配,第二管体从通孔处延伸出,第二管体直径与通孔直径相适配,第一管体和主壳1通孔一端之间设置间隙。
当密封堵头置入需要密封的水管口内,旋转把手11,把手11带动滚轮9绕第二插销6转动,滚轮9同时沿套筒2表面滑动,因滚轮9边缘距第二插销6最远距离大于套筒2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距第二插销6距离,滚轮9逐渐推动套筒2朝向导柱4一侧移动,弹簧8被压缩,O型圈7受套筒2推力挤压发生变形,O型圈7直径变大并与水管口内壁相适配形成密封;当松开把手11,套筒2在弹簧8弹力作用下复位,密封堵头可以从水管口内取出。
实施例2
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优选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主壳1、套筒2、挡圈3、导柱4、第一插销5、第二插销6、O型圈7、弹簧8、滚轮9、第三插销10和把手11。
现将滚轮9用第三插销10固定在把手11的开口处,然后用2个O型圈7和挡圈3套在导柱4的头部、挡圈3将2个O型圈7隔开,然后将导柱4尾部与弹簧8连接在一起放入到套筒2内,导柱4与导套2塞入主壳1体内,并用第一插销5固定好,把手11的滚轮9端与套筒2尾部接触,用第二插销6固定,再放入主壳1尾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密封堵头插入需要密封的水管口内,将把手11按压下去下,滚轮9会推动套筒2前进,导柱4上的O型圈7则会随套筒2的前进而在水管内挤压变大,然后起到密封作用,测试完成后松开把手11,套筒2内的弹簧8会带动套筒2自动复位,再将堵头从水管内取出即可。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1)、套筒(2)、导柱(4)、O型圈(7)、弹簧(8)以及推动装置;
所述主壳(1)一端设置通孔,另一端设置开口;
所述套筒(2)安装在主壳(1)内,所述套筒(2)一端从通孔处延伸出所述主壳(1);
所述导柱(4)包括导柱头部和导柱柱体,所述导柱头部连接所述导柱柱体;
所述导柱柱体安装在套筒(2)内,所述导柱柱体背向导柱头部一端与套筒(2)之间安装弹簧(8);
所述导柱头部安装在套筒(2)开口处并与套筒(2)之间安装O型圈(7);
所述主壳(1)开口处安装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贴近并推动套筒(2);
当所述推动装置推动套筒(2)时,所述套筒(2)朝向主壳(1)的通孔一侧移动,所述套筒(2)挤压O型圈(7)直径变大;
当松开所述推动装置时,所述弹簧(8)在弹力作用下推动套筒(2)复位,所述O型圈(7)直径恢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1)内设置空腔,所述空腔连通通孔,所述空腔直径大于所述通孔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直径大于第二管体;
所述第一管体直径大于通孔直径并与所述空腔相适配,所述第二管体从通孔处延伸出,所述第二管体直径与通孔直径相适配;
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主壳(1)通孔一端之间设置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柱体靠近导柱头部一端周侧安装挡圈(3),所述挡圈(3)设置在导柱头部和套筒(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3)和导柱头部之间以及所述挡圈(3)和套筒(2)之间安装O型圈(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4)通过第一插销(5)固定连接所述主壳(1);
所述第一插销(5)穿过套筒(2),所述套筒(2)设置滑槽避位所述第一插销(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滚轮(9)和把手(11);
所述滚轮(9)通过第三插销(10)转动连接所述把手(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1)通过第二插销(6)转动安装在所述主壳(1)开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9)与所述套筒(2)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贴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朝向推动装置一侧距第二插销(6)距离小于所述滚轮(9)边缘距第二插销(6)最远距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66827.5U CN217843137U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566827.5U CN217843137U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843137U true CN217843137U (zh) | 2022-11-18 |
Family
ID=8402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566827.5U Active CN217843137U (zh) | 2022-06-22 | 2022-06-22 | 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843137U (zh) |
-
2022
- 2022-06-22 CN CN202221566827.5U patent/CN2178431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7843137U (zh) | 适用于气密性测试的径向密封堵头 | |
CN116609138A (zh) | 塔器气体取样装置 | |
CN109632208A (zh) | 一种管道气密性检测头 | |
CN201819778U (zh) | 一种用于水箱检漏的气涨式试漏装置 | |
CN116296106B (zh) | 一种充气泵气密性检测装置 | |
CN111265801B (zh) | 一种干粉灭火器生产工艺 | |
CN206830893U (zh) | 一种多方向控制充气泄压阀 | |
CN218766892U (zh) | 一种煤矿采掘用便于维护的ph水质检测仪 | |
CN104977143A (zh) | 一种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性检测装置 | |
CN215811477U (zh) | 一种气体管道密封检测装置 | |
CN102953862B (zh) | 一种发动机圆孔密封方法及密封装置 | |
CN104251760A (zh) | 一种检测汽车油管密封性的工装 | |
CN106768722A (zh) | 一种适用于中高压燃气管的封堵试压装置及封堵试压方法 | |
CN110398318B (zh) | 一种pe钢塑直管气密性试验机 | |
CN217845562U (zh) | 一种压力容器泄漏检测装置 | |
CN203824710U (zh) | 变压器油箱检漏器 | |
CN214621634U (zh) | 密封检测系统 | |
CN221171722U (zh) | 一种温度传感器接口的密封结构 | |
CN217208363U (zh) | 一种快速封堵塞 | |
CN208313518U (zh) | 一种泄露检测封堵装置 | |
CN112254897A (zh) | 一种硬密封安全阀检测设备 | |
CN219692362U (zh) | 一种密封腔体应急阀 | |
CN116242546B (zh) | 一种圆柱电池封口测漏工装 | |
CN221992922U (zh) | 一种油滤防漏检测装置 | |
CN214583905U (zh) | 一种防盗球阀生产用气密性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