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9270U -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9270U
CN217839270U CN202222144840.8U CN202222144840U CN217839270U CN 217839270 U CN217839270 U CN 217839270U CN 202222144840 U CN202222144840 U CN 202222144840U CN 217839270 U CN217839270 U CN 2178392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wax
unit
wax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48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山
高峰
俞长新
周定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 Electr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 Electr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 Electr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 Electr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484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92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92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92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一种上蜡单元,包括底座和蜡块支撑组件;所述蜡块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蜡块下端面的上蜡盘,以及穿设于上蜡盘中心处用于套接蜡块的支撑转轴;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基座,以及铰接在固定基座上的活动基座;所述蜡块支撑组件设置于活动基座上,活动基座与固定基座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以调节活动基座相对固定基座的角度。该上蜡单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安装工况,调节活动基座的安装角度,如此可确保蜡块支撑组件上的蜡块始终竖直朝上,使蜡块与纱线A之间形成良好的摩擦。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背景技术
在纺织设备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将纱线A上蜡,上蜡可以使纱线A毛羽倒伏在纱线A上,降低纱线A的摩擦系数同时使纱线A所受张力均匀,减少织布过程中毛羽堵塞针孔、针筒和纱线A的断头率,提高织物的织成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织物的染整效果,防止织物的发黄、霉变。
一般情况下纱线A在进入织机进行织造作业前,依次经过上蜡装置和电子输纱器,使进入织机的纱线A张力波动减小、可控,并均匀地附着蜡质。
现有技术如公告号为“CN2084723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记载一种电脑横机纱线A过蜡设备,该过蜡设备在储纱器上方的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过蜡机构,所述的过蜡机构包括蜡块、蜡盘和定位柱,所述的定位柱位于蜡盘的中心,蜡块置于所述蜡盘上,纱线A与所述的蜡块接触。纱线A经过水平支撑板末端的导线轮,改向左平行移动,该导线轮可改变纱线A走向并防止跳线,因为后面的蜡盘高速转动可结合导线轮实现稳定工作,最后经过水平支撑板上的第二个导线轮,纱线A改向下移动。具体地,蜡盘放在定位柱上,而纱线A则放在蜡盘上,将蜡块套在蜡盘上并压住纱线A。
上述方案的缺陷在于:储纱器上的过蜡机构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在实际安装的工况不同,难以保证过蜡机构中的蜡块始终朝上,而倾斜设置的蜡块会存在运行时摩擦力更大,纱线A张力变大且易于勒进蜡块等问题。
此外,如图1所示,目前在纱线A前进时,纱线A和蜡块30之间的摩擦力使蜡附着在纱线A上,同时带动蜡块30和蜡块支撑座10旋转,使蜡块30上的蜡沿着轴向均匀地消耗,由于纱线A前进的慢则蜡块支撑座10旋转的慢;纱线A前进的快则蜡块支撑座10旋转的快,当纱线A从高速前进转为突然停止时,蜡块30和蜡块支撑座10由于惯性继续旋转,纱线A缠绕到蜡块支撑座10上,当纱线A再次前进时容易缠绕而被扯断,这样需要通过人工重新整理,大大影响上蜡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公告号为“CN211620721U”的中国实用新型在先专利涉及一种输纱系统,该系统包括输纱器和上蜡装置,上蜡装置还包括支撑座制动器和制动电路模块;支撑座制动器固定设置在底座上,通过支撑座制动器控制蜡块支撑座动作,输纱器包括纱线A检测电路模块、储纱组件和制动控制电路模块;纱线A检测电路模块实时检测储纱组件上的纱线A进给状态,制动控制电路模块接收纱线A检测电路模块发出的信号、控制制动电路模块和支撑座制动器,制动电路模块通过制动控制电路模块发出的信号控制支撑座制动器动作,储纱组件与纱线A检测电路模块连接,储纱组件接收纱线A检测电路的信号并进行储纱动作。本专利的技术效果是防止纱线A进给过程中出现的张力波动;防止纱线A进给停止后蜡块和蜡块支撑座继续转动而使纱线A缠绕在蜡块支撑座上,从而防止纱线A在再次进给时扯断;使纱线A张力、上蜡均匀,提升织造效率。
但是该方案中的蜡块支撑座及其上的蜡块通过纱线A的摩擦力驱动旋转,故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1、 纱线A和蜡块30之间的摩擦力不足以使蜡块30和蜡块支撑座10转动,导致纱线A勒进蜡块30而被扯断。
2、 蜡块30对纱线A的摩擦力也使得纱线A的张力偏大,导致织成物的质量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蜡单元,该上蜡单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安装工况,调节活动基座的安装角度,如此可确保蜡块支撑组件上的蜡块始终竖直朝上,使蜡块与纱线A之间形成良好的摩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上蜡单元,包括底座和蜡块支撑组件;所述蜡块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蜡块下端面的上蜡盘,以及穿设于上蜡盘中心处用于套接蜡块的支撑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基座,以及铰接在固定基座上的活动基座;所述蜡块支撑组件设置于活动基座上,活动基座与固定基座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以调节活动基座相对固定基座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上蜡单元,该上蜡单元的蜡块支撑组件包括用于上蜡盘和支撑转轴,蜡块安装于蜡块支撑组件上时,其中心套接在支撑转轴上,而其底部被上蜡盘所支撑。运行时,纱线A从蜡块和上蜡盘之间经过,纱线A进给时使蜡质附着在纱线A上。
在此基础上,本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是:底座包括固定基座,以及铰接在固定基座上的活动基座;其中的活动基座铰接在固定基座上并通过度调节组件实现角度调节。上述结构的上蜡单元可以基于实际的安装工况,调节活动基座的安装角度,如此可确保蜡块支撑组件上的蜡块始终竖直朝上,使蜡块与纱线A之间形成良好的摩擦。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动基座或固定基座上沿其铰接轴心为圆心布置有弧形通孔,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穿过弧形通孔连接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的锁紧部件。此方案中,活动基座能够沿铰接轴心相对固定基座转动,拧动锁紧部件可压紧或松开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从而调节或固定角度。在拧松锁紧部件时,锁紧部件能够沿弧形通孔移动,以实现角度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蜡块支撑组件上游的活动基座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纱瓷圈,蜡块支撑组件下游的活动基座上依次设置有夹纱器、清纱器和第二导纱瓷圈。其中的第一导纱瓷圈用于导入纱线A,第二导纱瓷圈可用于导出纱线A,清纱器用于去除纱线A上粗节、细节、双纱、回丝和飞花附着等纱疵。上述第一导纱瓷圈、夹纱器、清纱器和第二导纱瓷圈均可随活动基座一并调节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基座上设置有第一电机,蜡块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电机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机由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启停及转速。此方案中将上蜡单元中的蜡块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启停及转速。
一方面能够及时控制第一电机启停,也起到了及时制动作用,防止纱线A进给停止后蜡块和蜡块支撑组件继续转动而使纱线A缠绕在蜡块上,从而防止纱线A在再次进给时扯断;使纱线A张力、上蜡均匀,提升织造效率。
另一方面,采用第一电机主动驱动蜡块支撑组件及其上的蜡块旋转,使蜡块、蜡块支撑座和纱线A同步动作,蜡块对于纱线A的摩擦力较小,使蜡块沿轴向均匀消耗并让蜡质均匀附着在纱线A上;并且避免了纱线A勒进蜡块而被扯断,以及减少蜡块对于纱线A张力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输纱器包括输纱单元和上蜡单元,纱线A由进料往出料方向依次经过上蜡单元和输纱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蜡单元是如上所述的上蜡单元,上蜡单元的固定基座固定在输纱单元上;所述输纱单元或上蜡单元还包括用于检测纱线A输送状态的纱线A检测模块,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电机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基于纱线A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启停及转速。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输纱单元还包括用于储存纱线A的储纱组件,纱线A检测模块设置在储纱组件旁用于检测在储纱组件上纱线A进给状态。此方案通过储纱组件上纱线A的储存,防止纱线A从停止到起动时的张力突然波动或拉断,缓冲纱线A进给过程中纱路导致的张力波动。
在具体方案中,所述储纱组件包括储纱机构,以及控制所述储纱机构转动的第二电机,控制模块基于纱线A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机的启停及转速。此方案中,第二电机同样由控制模块基于纱线A检测模块的检测信号控制,运行过程中基于此结构能够保证储纱组件上定量存储,防止纱线A从停止到起动时的张力突然波动或拉断,缓冲纱线A进给过程中纱路导致的张力波动。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A检测模块为光电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储纱组件出纱端上的光电反射面,以及设置在其上部对应位置的光电收发管,发光管向光电反射面发射光信号,接收管接收从反射面反射过来的光信号,纱线A向外脱圈时接收管上输出的信号变化,根据该电信号的变化算出纱线A脱圈的速度。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案中,纱线A检测模块为霍尔效应模块,霍尔效应模块包括设置在储纱组件出纱端上的磁力模块,磁力模块在纱线A向外脱圈时动作从而使对应的霍尔器件上的电压进行改变,通过电压变化算出纱线A脱圈的速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传动电路模块,控制模块通过传动电路模块连接第一电机。上蜡单元的第一电机和传动电路模块可以集成为一体,并封装在电机盒内。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现有上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上蜡单元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的上蜡单元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电子输纱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的电子输纱器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具有上蜡单元的电子输纱器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上蜡单元2,包括底座21和蜡块支撑组件;所述蜡块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蜡块下端面的上蜡盘22,以及穿设于上蜡盘22中心处用于套接蜡块30的支撑转轴23。所述底座21包括固定基座211,以及铰接在固定基座211上的活动基座212。所述蜡块30支撑组件设置于活动基座212上,活动基座212与固定基座211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以调节活动基座212相对固定基座211的角度。该上蜡单元2的蜡块30支撑组件包括用于上蜡盘22和支撑转轴23,蜡块30安装于蜡块30支撑组件上时,其中心套接在支撑转轴23上,而其底部被上蜡盘22所支撑。运行时,纱线A从蜡块30和上蜡盘22之间经过,纱线A进给时使蜡质附着在纱线A上。在此基础上,本方案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是:底座21包括固定基座211,以及铰接在固定基座211上的活动基座212。其中的活动基座212铰接在固定基座211上并通过度调节组件实现角度调节。上述结构的上蜡单元2可以基于实际的安装工况,调节活动基座212的安装角度,如此可确保蜡块30支撑组件上的蜡块30始终竖直朝上,使蜡块30与纱线A之间形成良好的摩擦。
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动基座212或固定基座211上沿其铰接轴心为圆心布置有弧形通孔213,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穿过弧形通孔213连接活动基座212和固定基座211的锁紧部件24。此方案中,活动基座212能够沿铰接轴心相对固定基座211转动,拧动锁紧部件24可压紧或松开活动基座212和固定基座211,从而调节或固定角度。在拧松锁紧部件24时,锁紧部件24能够沿弧形通孔213移动,以实现角度调节。
此外如图中所示,所述蜡块30支撑组件上游的活动基座212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纱瓷圈25,蜡块30支撑组件下游的活动基座212上依次设置有夹纱器26、清纱器27和第二导纱瓷圈28。其中的第一导纱瓷圈25用于导入纱线A,第二导纱瓷圈28可用于导出纱线A,清纱器27用于去除纱线A上粗节、细节、双纱、回丝和飞花附着等纱疵。上述第一导纱瓷圈25、夹纱器26、清纱器27和第二导纱瓷圈28均可随活动基座212一并调节角度。
在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活动基座21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29,蜡块30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电机29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机29由控制模块控制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9的启停及转速。此方案中将上蜡单元2中的蜡块30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上,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9的启停及转速。一方面能够及时控制第一电机29启停,也起到了及时制动作用,防止纱线A进给停止后蜡块30和蜡块30支撑组件继续转动而使纱线A缠绕在蜡块30上,从而防止纱线A在再次进给时扯断。使纱线A张力、上蜡均匀,提升织造效率。另一方面,采用第一电机29主动驱动蜡块30支撑组件及其上的蜡块30旋转,使蜡块30、蜡块30支撑座和纱线A同步动作,蜡块30对于纱线A的摩擦力较小,使蜡块30沿轴向均匀消耗并让蜡质均匀附着在纱线A上。并且避免了纱线A勒进蜡块30而被扯断,以及减少蜡块30对于纱线A张力的影响。
实施例2: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输纱器包括输纱单元1和上蜡单元2,纱线A由进料往出料方向依次经过上蜡单元2和输纱单元1后进入织机10。所述上蜡单元2是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上蜡单元2,上蜡单元2的固定基座211固定在输纱单元1上,具有方便调节上蜡单元2安装角度,确保蜡块30支撑组件上的蜡块30始终竖直朝上,使蜡块30与纱线A之间形成良好的摩擦的优势。
在此基础上,所述输纱单元1或上蜡单元2还包括用于检测纱线A输送状态的纱线检测模块3,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电机29的控制模块4。具体来说,控制模块4通过传动电路模块5连接第一电机29,上蜡单元2的第一电机29和传动电路模块5可以集成为一体,并封装在电机盒内。所述控制模块4基于纱线检测模块3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9的启停及转速。
该电子输纱器包括输纱单元1和上蜡单元2,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引证的现有技术【CN211620721U】,本方案取消了支撑座制动器,取而代之的将上蜡单元2中的蜡块30支撑组件设置于第一电机29的输出端上,并基于纱线检测模块3对检测纱线A输送状态进行检测,而通过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9的启停及转速。与上述现有技术相同的效果是:本方案能够及时控制第一电机29启停,也起到了及时制动作用,防止纱线A进给停止后蜡块30和蜡块30支撑组件继续转动而使纱线A缠绕在蜡块30上,从而防止纱线A在再次进给时扯断。使纱线A张力、上蜡均匀,提升织造效率。进一步提升的效果是:本方案采用第一电机29主动驱动蜡块30支撑组件及其上的蜡块30旋转,使蜡块30、蜡块30支撑座和纱线A同步动作,蜡块30对于纱线A的摩擦力较小,使蜡块30沿轴向均匀消耗并让蜡质均匀附着在纱线A上。并且避免了纱线A勒进蜡块30而被扯断,以及减少蜡块30对于纱线A张力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输纱单元1还包括用于储存纱线A的储纱组件6,纱线检测模块3设置在储纱组件6旁用于检测在储纱组件6上纱线A进给状态。在具体方案中,所述储纱组件6包括储纱机构,以及控制所述储纱机构转动的第二电机61,控制模块4基于纱线检测模块3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机61的启停及转速。此方案中,第二电机61同样由控制模块4基于纱线检测模块3的检测信号控制,运行过程中基于此结构能够保证储纱组件6上定量存储,防止纱线A从停止到起动时的张力突然波动或拉断,缓冲纱线A进给过程中纱路导致的张力波动。
图中所示,所述输纱单元1还包括纱线A张力调节组件7,纱线A张力调节组件7用于调节储纱组件6上的纱线A张力。如此,可根据纱线A规格、织物要求进行张力的调节,更好地控制纱线A张力。在具体方案中,纱线A张力调节组件7采用人工调节和自动调节中的一种,纱线A张力调节组件7的自动调节方式采用电磁调节方式。根据张力大小,通过电磁调节方式调节张力调节装置和储纱机构之间的间隙,使经过其间的纱线A所受摩擦力发生改变,从而使纱线A张力改变。实际中,图5所示为该纱线A张力调节组件7可采用公告号“CN209306747U”的在先专利中记载的一种张力调节装置。
纱线检测模块3实现纱线A的运行状态检测,根据纱线A的状态决定第二电机61的运转和上蜡单元2的第一单元的动作。纱线检测模块3的检测方式为光电形式和霍尔效应形式中的一种。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纱线检测模块3为光电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储纱组件6出纱端上的光电反射面,以及设置在其上部对应位置的光电收发管,发光管向光电反射面发射光信号,接收管接收从反射面反射过来的光信号,纱线A向外脱圈时接收管上输出的信号变化,根据该电信号的变化算出纱线A脱圈的速度。最终控制第二电机61以相应的速度转动,保证储纱机构上的纱量基本不变,同时也控制第一电机29和纱线A同步动作,使蜡块30上的蜡质随着轴向均匀消耗。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案中,纱线检测模块3为霍尔效应模块,霍尔效应模块包括设置在储纱组件6出纱端上的磁力模块,磁力模块在纱线A向外脱圈时动作从而使对应的霍尔器件上的电压进行改变,通过电压变化算出纱线A脱圈的速度。并通过电压变化控制第二电机61以相应的速度转动,保证储纱机构上的纱量基本不变,同时也控制第一电机29和纱线A同步动作,使蜡块30上的蜡质随着轴向均匀消耗。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中,该输纱器可设有通讯模块,通讯模块实现与纺织设备的通讯,进一步扩展输纱器的应用范围。所述电子输纱器的出纱部位和进纱部位均设置有断纱检测模块,通过检测纱线A进入、退出储纱组件6时的断纱情况,输出断纱信号给故障报警模块。该输纱器设有故障报警模块,通过故障报警模块接收断纱、供电异常、蜡量缺等信号,输出报警信号从而使织造过程停止,防止异常恶化,减少织物的不良率。所述上蜡单元2上还设有蜡块30用量提示模块,当蜡块30使用到一定程度时提示添加蜡块30。本方案中的上蜡单元2的第一电机29速度固定或可调的,第一电机29速度调整可根据应用工况由人工或设备自动调整,其速度的要求以在各种应用工况下纱线A不缠绕在蜡块30支撑座或勒进蜡块30中为宜。并且,所述第一电机29带速度反馈,控制模块4获取反馈速度用来判断上蜡单元2的运行情况。
综上所述,该输纱器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方案采用第一电机29主动驱动蜡块30支撑组件及其上的蜡块30旋转,使蜡块30、蜡块30支撑座和纱线A同步动作,蜡块30对于纱线A的摩擦力较小,使蜡块30沿轴向均匀消耗并让蜡质均匀附着在纱线A上;并且避免了纱线A勒进蜡块30而被扯断,以及减少蜡块30对于纱线A张力的影响。
2,本方案能够及时控制第一电机29启停,也起到了及时制动作用,防止纱线A进给停止后蜡块30和蜡块30支撑组件继续转动而使纱线A缠绕在蜡块30上,从而防止纱线A在再次进给时扯断。使纱线A张力、上蜡均匀,提升织造效率。
3,本方案通过第二电机61由控制模块4基于纱线检测模块3的检测信号控制,运行过程中基于此结构能够保证储纱组件6上定量存储,防止纱线A从停止到起动时的张力突然波动或拉断,缓冲纱线A进给过程中纱路导致的张力波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上蜡单元,包括底座(21)和蜡块(30)支撑组件;所述蜡块(30)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支撑蜡块(30)下端面的上蜡盘(22),以及穿设于上蜡盘(22)中心处用于套接蜡块(30)的支撑转轴(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包括固定基座(211),以及铰接在固定基座(211)上的活动基座(212);所述蜡块(30)支撑组件设置于活动基座(212)上,活动基座(212)与固定基座(211)之间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相连,用以调节活动基座(212)相对固定基座(211)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座(212)或固定基座(211)上沿其铰接轴心为圆心布置有弧形通孔(213),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穿过弧形通孔(213)连接活动基座(212)和固定基座(211)的锁紧部件(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蜡块(30)支撑组件上游的活动基座(212)上还设置有第一导纱瓷圈(25),蜡块(30)支撑组件下游的活动基座(212)上依次设置有夹纱器(26)、清纱器(27)和第二导纱瓷圈(28)。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蜡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基座(212)上设置有第一电机(29),蜡块(30)支撑组件设置在第一电机(29)输出端上;所述第一电机(29)由控制模块(4)控制连接,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9)的启停及转速。
5.一种电子输纱器,包括输纱单元(1)和上蜡单元(2),纱线A由进料往出料方向依次经过上蜡单元(2)和输纱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蜡单元(2)是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蜡单元(2),上蜡单元(2)的固定基座(211)固定在输纱单元(1)上。
6.一种电子输纱器,包括输纱单元(1)和上蜡单元(2),纱线A由进料往出料方向依次经过上蜡单元(2)和输纱单元(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蜡单元(2)是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蜡单元(2),上蜡单元(2)的固定基座(211)固定在输纱单元(1)上;所述输纱单元(1)或上蜡单元(2)还包括用于检测纱线A输送状态的纱线A检测模块(3),以及直接或间接连接第一电机(29)的控制模块(4);所述控制模块(4)基于纱线A检测模块(3)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9)的启停及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纱单元(1)还包括用于储存纱线A的储纱组件(6),纱线A检测模块(3)设置在储纱组件(6)旁用于检测在储纱组件(6)上纱线A进给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子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纱组件(6)包括储纱机构,以及控制所述储纱机构转动的第二电机(61),控制模块(4)基于纱线A检测模块(3)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机(61)的启停及转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输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A检测模块(3)为光电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储纱组件(6)出纱端上的光电反射面,以及设置在其上部对应位置的光电收发管,发光管向光电反射面发射光信号,接收管接收从反射面反射过来的光信号,纱线A向外脱圈时接收管上输出的信号变化,根据该电信号的变化算出纱线A脱圈的速度;
或者是纱线A检测模块(3)为霍尔效应模块,霍尔效应模块包括设置在储纱组件(6)出纱端上的磁力模块,磁力模块在纱线A向外脱圈时动作从而使对应的霍尔器件上的电压进行改变,通过电压变化算出纱线A脱圈的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输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电路模块(5),控制模块(4)通过传动电路模块(5)连接第一电机(29)。
CN202222144840.8U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Active CN2178392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4840.8U CN217839270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4840.8U CN217839270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9270U true CN217839270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3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4840.8U Active CN217839270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92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06476A (en) Yarn supply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chines especially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CS266598B2 (en) Thread's feed mechanism with electronic regulation of thread tensioning
US9562308B2 (en) Device for feeding yarn to a textile machine
EP1717182B1 (en) Yarn slack eliminating device in textile machine
RU2648192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твода пряжи и система подачи пряжи, содержащая указ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2075358A2 (en) Spinning machine
CN217839270U (zh) 一种电子输纱器及其上蜡单元
JPS6357537B2 (zh)
CN217839269U (zh) 一种电子输纱器
CN211620721U (zh) 一种输纱系统
US4361292A (en) Thread supply apparatus, particularly for knitting machine
JPH03505237A (ja) オープンエンド紡糸装置の紡ぎ合せ方法および紡ぎ合せ装置
US5570593A (en) Strand feeding device
GB2255986A (en) Yarn feeding device.
JPH03206151A (ja) 糸状材料を織機に給糸する装置
JP2004277949A (ja) 紡績機
JP2008024438A (ja) 糸巻取装置
CN113862858B (zh) 一种高强度玻璃纤维高速整经装置及方法
US6374588B1 (en) Hairiness controlling device and winder
CN216272388U (zh) 一种放线机
CN209568199U (zh) 织带机经纱张力自动调节装置
CN211079461U (zh) 一种加弹机构
JP3129468B2 (ja) ワイヤ放電加工機
JP2003221149A (ja) 紙のスリット、巻き取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20020073055A (ko) 경편기의 소극적 경사송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