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5777U -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5777U
CN217825777U CN202221384321.2U CN202221384321U CN217825777U CN 217825777 U CN217825777 U CN 217825777U CN 202221384321 U CN202221384321 U CN 202221384321U CN 217825777 U CN217825777 U CN 217825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energy
heat dissipation
energy converter
air outle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843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瑞
张威风
杨叶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843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5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5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5777U/zh
Priority to US18/325,904 priority patent/US20230397383A1/en
Priority to EP23176696.5A priority patent/EP428780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09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 H05K7/20918Forced ventilation, e.g. on 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being isolated from air flow, e.g. hollow heat sinks, wind tunnels or funn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54Heat dissipaters coupled to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其中,散热组件包括侧盖以及出风盖,侧盖连接于电能转换器,并与电能转换器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侧盖开设有连通散热通道的进风口;出风盖设于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并部分连接侧盖,出风盖围合形成出风空间,出风空间连通散热通道,出风盖背离电能转换器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出风空间的出风口;出风盖内设有分隔件,分隔件设于出风空间内,并连接于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分隔件与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出风盖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对流通道的对流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隔件将出风空间与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分隔开,提高了电能转换器的整体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能转换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电能转换器的功率需求越来越大,其对散热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而受制于整机尺寸的限制,现有的电能转换器大多采用在机箱的一侧设置盖板形成通风通道,并在盖板的上端设置出风盖,使自然风流经通风通道带走机箱的热量,再从出风盖四周的出风口将热风导出到机箱的外部,进而对电能转换器进行散热。而现有的电能转换器中,大多将出风盖盖合在电能转换器和盖板的顶部,以便于根据需求增大出风盖的整体面积,进而提高出风面积。可是经通风通道流入出风盖的热风容易在电能转换器顶部将热量导向电能转换器,影响电能转换器顶部器件的散热效果,导致电能转换器的整体散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组件,旨在提高电能转换器的整体散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散热组件包括侧盖以及出风盖,所述侧盖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所述侧盖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盖设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并部分连接所述侧盖,所述出风盖围合形成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连通所述散热通道,所述出风盖背离所述电能转换器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出风空间的出风口;所述出风盖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于所述出风空间内,并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所述出风盖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对流通道的对流口。
可选地,所述分隔件包括隔板以及支撑柱,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对流通道,所述隔板的两个相背侧表面围绕所述对流口设置,以使所述对流口连通所述对流通道;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对流通道内,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隔板和所述电能转换器。
可选地,所述侧盖的顶端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围合形成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热风出口,所述出风盖远离所述分隔件的部分与所述侧盖的顶端连接,并围绕所述热风出口,以使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空间。
可选地,所述出风盖开设有多个所述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间隔环绕设于所述出风盖背离所述电能转换器的外周侧。
可选地,所述侧盖包括侧围板以及底板,所述侧围板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所述出风盖部分连接于所述侧围板的一端;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连接,并抵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所述底板开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底板、所述侧围板和所述电能转换器围合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散热通道内,并设于所述侧围板与所述电能转换器之间。
可选地,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机以及散热器,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并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所述风机和所述散热器沿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侧围板设有朝向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凸设的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电能转换器的表面抵接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电能转换器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设有电抗器,所述电抗器设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电抗器与所述散热装置沿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器包括机箱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机箱。所述散热组件包括侧盖以及出风盖,所述侧盖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所述侧盖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所述出风盖设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并部分连接所述侧盖,所述出风盖围合形成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连通所述散热通道,所述出风盖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出风空间的出风口;所述出风盖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于所述出风空间内,并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所述出风盖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对流通道的对流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侧盖与电能转换器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并在电能转换器的顶部设置出风盖,使出风盖围合形成的出风空间与散热通道连通,进而使自然风可以从侧盖上的进风口进入散热通道带走电能转换器上的热量,然后使热风进入出风空间内再从出风盖背离电能转换器的外周侧的出风口散出,从而实现了对电能转换器进行散热。其中,通过在出风盖内设置分隔件,可以利用分隔件将出风空间与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分隔开,避免出风空间内的热风直接与电能转换器的顶部接触,减少热风的热量导向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同时分隔件与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可以使自然风从出风盖的对流口进入对流通道带走热风导向分隔件的热量和电能转换器顶部的热量,进而有效提高了电能转换器的整体散热效果,提高了电能转换器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设置在电能转换器上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电能转换器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的电能转换器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B-B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散热组件 37 分隔件
10 侧盖 371 隔板
11 侧围板 3711 对流通道
111 散热通道 373 支撑柱
113 凸台 50 散热装置
13 底板 51 风机
131 进风口 53 散热器
30 出风盖 200 机箱
31 出风空间 20 电抗器
33 出风口 300 电能转换器
35 对流口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的电能转换器大多采用在机箱的一侧设置盖板形成通风通道,并在盖板的上端设置出风盖,使自然风流经通风通道带走机箱的热量,再从出风盖四周的出风口将热风导出到机箱的外部,进而对电能转换器进行散热。而现有的电能转换器中,大多将出风盖盖合在电能转换器和盖板的顶部,以便于根据需求增大出风盖的整体面积,进而提高出风面积。可是经通风通道流入出风盖的热风容易在电能转换器顶部将热量导向电能转换器,影响电能转换器顶部器件的散热效果,导致电能转换器的整体散热效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热组件100。
参照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散热组件100包括侧盖10以及出风盖30,侧盖10连接于电能转换器300,并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111,侧盖10开设有连通散热通道111的进风口131;出风盖30设于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并部分连接侧盖10,出风盖30围合形成出风空间31,出风空间31连通散热通道111,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出风空间31的出风口33;出风盖30内设有分隔件37,分隔件37设于出风空间31内,并连接于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分隔件37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3711,出风盖30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对流通道3711的对流口3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侧盖10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111,并在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设置出风盖30,使出风盖30围合形成的出风空间31与散热通道111连通,进而使自然风可以从侧盖10上的进风口131进入散热通道111带走电能转换器300上的热量,然后使热风进入出风空间31内再从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外周侧的出风口33散出,从而实现了对电能转换器300进行散热。其中,通过在出风盖30内设置分隔件37,可以利用分隔件37将出风空间31与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分隔开,避免出风空间31内的热风直接与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接触,减少热风的热量导向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同时分隔件37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3711,可以使自然风从出风盖30的对流口35进入对流通道3711带走热风导向分隔件37的热量和电能转换器300顶部的热量;同时,在分隔件37的作用下,可以使出风盖30的出风空间31分隔为用于导出散热通道111的热风的热风出风区以及用于对电能转换器300顶部进行散热的自然风对流区,使得在散热组件111具有同时对电能转换器300的一侧和顶部进行散热的功能,进而有效提高了电能转换器300的整体散热效果,提高了电能转换器3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出风口33设置在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外周侧,可以使热风从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方向散发到电能转换器300的外部,进一步减少热风作用在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提高电能转换器300的整体散热效果。
而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顶板可以采用可拆卸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通过拆除出风盖30的顶板并延伸增大出风盖30的高度和出风口面积,以使散热组件100能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实用性。
通过在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设置分隔件37,还可以使经对流口35进入散热组件100的灰尘颗粒等异物堆积在对流通道3711内,减少异物进入散热通道111内而有一定几率堆积散热通道111内的待散热元器件上影响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在分隔件37的作用下,可以使出风盖30盖合分隔件37的部分两侧的出风口33距离散热通道111较远,使从出风盖30两侧出风口33进入出风空间31的异物在朝向散热通道111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距离较远而使得部分异物在重力作用下堆积在分隔件37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进而减少了进入散热通道111的异物,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而在日常使用中,只需拆除出风盖30即可很好地对进入散热组件100的异物进行清洁,便于散热组件100的维护,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实用性。其次,在侧板的进风口131处还可以设置有过滤网,以减少经进风口131进入散热通道111的自然风内含杂的异物,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侧盖10可以直接安装在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并围合形成散热通道111,进而有利于减少散热组件100的体积和占用面积,便于轻便化设计。其中,侧盖10上的进风口131可以设置在侧盖10的底部,使自然风可以从侧盖10的底部进入散热通道111,并自下而上地充满整个散热通道111,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分隔件37包括隔板371以及支撑柱373,隔板371设于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并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3711,隔板371的两个相背侧表面围绕对流口35设置,以使对流口35连通对流通道3711;支撑柱373设于对流通道3711内,支撑柱373的两端分别连接隔板371和电能转换器300。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71可以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上表面相对设置,且端部折弯抵接电能转换器300的上表面,使得隔板371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上表面可以更好地围合形成对流空间,以使隔板371可以更好地隔绝热风与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而通过在对流通道3711内设置支撑柱373,可以利用支撑柱37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将隔板371更好地支撑固定在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使得隔板371与电能转换器300能更加稳定地围合形成一定的对流空间,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并且,通过利用支撑柱373实现隔板371的支撑固定,有利于简化分隔件37的整体结构,减少分隔件37的连接面积,便于分隔件37的拆装和维护。其中,支撑柱373可以采用隔热材料制作,减少热风作用在隔板371上的热量通过支撑柱373导向电能转换器300,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盖10的顶端与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围合形成连通散热通道111的热风出口,出风盖30远离分隔件37的部分与侧盖10的顶端连接,并围绕热风出口,以使散热通道111连通出风空间3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出风盖30连接侧盖10的顶端并围合热风出口,可以使散热通道111内的热风通过热风出口快速进入出风空间31中,减少热风在进入出风空间31时的风速损耗,使得热风可以保持以较高的风速在出风空间31内经过风口导出至电能转换器300的外部,减少热风因风速较低而有一定几率在出风空间31内堆积,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出风盖30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3,多个出风口33间隔环绕设于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外周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外周侧环绕设置多个出风口33可以进一步增大散热组件100的出风面积,使得单位时间内从散热组件100导出至电能转换器300外部的热风更多,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整体出风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将多个出风口33设置在出风盖30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外周侧,可以使热风从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方向散发到电能转换器300的外部,进一步减少热风作用在电能转换器300的顶部,提高了电能转换器300的散热效果。其中,多个出风口33可以在出风盖30的外周侧排列形成六角网孔,以使出风口33的出风面积更大,并且多个出风口33之间能形成有一定的支撑,进而有利于使出风盖3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盖10包括侧围板11以及底板13,侧围板11连接于电能转换器300,出风盖30部分连接于侧围板11的一端;底板13与侧围板11的另一端连接,并抵接于电能转换器300,底板13开设有进风口131,底板13、侧围板11和电能转换器300围合形成散热通道111。
可以理解的是,侧盖10利用侧围板11和底板13连接在电能转换器300上可以便于散热组件100的拆装和维护,其中,可以通过螺丝或者螺栓的方式将侧围板11连接在电能转换器300上,或者可以在电能转换器300上设置滑槽,通过将侧盖10滑入滑槽的方式安装侧盖10,进一步简化散热组件100的整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电能转换器300的生产效率。
通过在底板13上开设进风口131,可以有利于使自然风能更好地自下而上充满整个散热通道111,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其中,底板13上可以开设多个进风口131以增大进风面积,并且可以使多个进风口131可以排列形成六角网孔,使得底板13的进风面积更大的同时可以使多个进风口131之间能形成有一定的支撑,进而使侧盖1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和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组件100还包括散热装置50,散热装置50设于散热通道111内,并设于侧围板11与电能转换器300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散热通道111内设置散热装置50,可以利用散热装置50提高散热通道111内的气流流速,还可以提高电能转换器300向散热通道111导热的效率,进而进一步提高散热通道111的换热效率,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其中,散热装置50可以安装在侧围板11上,使散热组件100可以更好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提高散热组件100的适配性,使得散热组件100可以更好地适配于多种电能转换器300。散热装置50还可以安装在电能转换器300上,使得可以在电能转换器300的机箱200装配时完成散热装置50的装配,减少散热组件100的装配工序,进而便于散热组件100的拆装和维护,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散热装置50包括风机51以及散热器53,风机51安装于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并朝向进风口131设置;散热器53安装于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风机51和散热器53沿散热通道111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风机51可以起到一定的引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散热通道111内的对流效果,增大自然风流入散热通道111的流速和流量,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进风效率。其中,风机51可以设置在进风口131的一侧,并使风机51的进风端朝向进风口131,以使风机51可以更好地将自然风引入散热通道111内。
通过在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上安装散热器53,可以更好地将电能转换器300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53上,并使散热器53显露在散热通道111内的散热翅片与进入散热通道111的自然风直接接触,更好地使热量被自然风带走,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使电能转换器300能更好地运作。
其次,散热器53可以设置在风机51出风端的一侧,进而使风机51和散热器53沿散热通道111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使得风机51可以更好地将自然风吹向散热器5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散热器53的散热效率,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整体散热效果。其中,散热器53远离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可以与侧围板11朝向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抵接,以减少散热器53与侧围板11之间的间隙,使得自风机51吹向散热器53的自然风可以更充分地作用在散热器53上,减少从散热器53与侧围板11之间的间隙流过的风量,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侧围板11设有朝向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凸设的凸台113,凸台113朝向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抵接散热器53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侧围板11上凸设凸台113,可以使散热器53背离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与侧围板11抵接的同时,增大散热通道111位于散热器53两侧的体积,进而有利于增大散热组件100的进风面积以及出风面积,进一步提高散热组件100的散热效果。其中,侧围板11的部分可以朝向电能转换器300凹陷形成凸台113,以更好地简化侧围板11的结构,便于侧盖10的生产和装配。或者,可以在侧围板11朝向电能转换器300的表面连接一凸台113,有利于保持侧盖10的外观完整性,使得侧盖10更加美观。
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转换器300的侧表面设有电抗器20,电抗器20设于散热通道111内,电抗器20与散热装置50沿散热通道111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中,通过将电能转换器300的电抗器20设置在散热通道111内,可以利用散热通道111对电抗器20进行散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电能转换器300的散热效果。其中,通过将电抗器20与散热装置50沿散热通道111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使散热通道111内的自然风可以先对散热器53导热的控制元件进行散热,再对电抗器20进行散热,有利于使电能转换器300能更好地运作,进一步提高了电能转换器300的散热效果,使电能转换器300能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能转换器300,该电能转换器300包括机箱200和散热组件100,散热组件100安装于机箱200,该散热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能转换器3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组件,应用于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侧盖,所述侧盖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一侧表面围合形成散热通道,所述侧盖开设有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口;以及
出风盖,所述出风盖设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并部分连接所述侧盖,所述出风盖围合形成出风空间,所述出风空间连通所述散热通道,所述出风盖背离所述电能转换器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出风空间的出风口;
所述出风盖内设有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设于所述出风空间内,并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所述分隔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对流通道,所述出风盖的外周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对流通道的对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顶部,并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上表面围合形成所述对流通道,所述隔板的两个相背侧表面围绕所述对流口设置,以使所述对流口连通所述对流通道;以及
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对流通道内,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隔板和所述电能转换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的顶端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围合形成连通所述散热通道的热风出口,所述出风盖远离所述分隔件的部分与所述侧盖的顶端连接,并围绕所述热风出口,以使所述散热通道连通所述出风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盖开设有多个所述出风口,多个所述出风口间隔环绕设于所述出风盖背离所述电能转换器的外周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包括:
侧围板,所述侧围板连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所述出风盖部分连接于所述侧围板的一端;以及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侧围板的另一端连接,并抵接于所述电能转换器,所述底板开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底板、所述侧围板和所述电能转换器围合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于所述散热通道内,并设于所述侧围板与所述电能转换器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并朝向所述进风口设置;以及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所述风机和所述散热器沿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板设有朝向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凸设的凸台,所述凸台朝向所述电能转换器的表面抵接所述散热器背离所述电能转换器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器的侧表面设有电抗器,所述电抗器设于所述散热通道内,所述电抗器与所述散热装置沿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置。
10.一种电能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转换器包括机箱和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机箱。
CN202221384321.2U 2022-06-02 2022-06-02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Active CN217825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4321.2U CN217825777U (zh) 2022-06-02 2022-06-02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US18/325,904 US20230397383A1 (en) 2022-06-02 2023-05-30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ic energy transducer
EP23176696.5A EP4287803A1 (en) 2022-06-02 2023-06-01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ic energy conversion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84321.2U CN217825777U (zh) 2022-06-02 2022-06-02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5777U true CN21782577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84321.2U Active CN217825777U (zh) 2022-06-02 2022-06-02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7383A1 (zh)
EP (1) EP4287803A1 (zh)
CN (1) CN217825777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24521B2 (en) * 2008-06-11 2010-05-25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enturi fan-assisted cooling
EP3748825B1 (en) * 2018-02-02 2023-11-22 Toshiba Mitsubishi-Electric Industrial Systems Corporation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7383A1 (en) 2023-12-07
EP4287803A1 (en)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76123U (zh) 窗式空调器
CN103249279A (zh) 一种电器盒组件及使用该电器盒组件的多联空调机组
CN210183237U (zh) 一种储能变流器
CN217825777U (zh) 散热组件和电能转换器
CN211405842U (zh) 变频器
CN210324022U (zh) 一种紧凑型的5u加固服务器
CN217876206U (zh) 除湿机
CN218213962U (zh) 一种散热风道分隔贯通式加固一体机
CN216346707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3818658U (zh) 液冷机箱
CN214619848U (zh) 电器盒和空调室外机
CN211765022U (zh) 一种充电桩
CN211908641U (zh) 一种变频器
CN114760810A (zh) 储能电源
CN210576064U (zh) 一种电池包
CN209895289U (zh) 一种用于gpu散热的导风装置及导风装置的固定结构
CN216491665U (zh) 散热式安装壳和显示器
CN216600442U (zh) 控制柜和纺织机
CN215188014U (zh) 一种隔离式散热结构
CN214800376U (zh)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设备的散热结构
CN220180619U (zh) 一种汽车充电桩用机柜
CN217509315U (zh) 一种信息转换设备的独立散热结构
CN215637641U (zh) 空调器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552927U (zh) 一种服务器及其机箱组件
CN220123286U (zh) 一种服务器机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