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5081U -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5081U
CN217825081U CN202221085260.XU CN202221085260U CN217825081U CN 217825081 U CN217825081 U CN 217825081U CN 202221085260 U CN202221085260 U CN 202221085260U CN 217825081 U CN217825081 U CN 217825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antilever
sub
support
stiffe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852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明
刘燕妮
马忠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852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50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5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5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线路板组件包括线路板、软板、支架和补强板,软板包括悬臂部和连接部,悬臂部环绕在线路板外并与线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悬臂部具有连接部分,连接部连接于连接部分,且从连接部分向线路板的方向弯折并与线路板电连接,支架设置于线路板上并位于容置空间内,补强板位于容置空间内,补强板连接于支架,且从支架向连接部分的方向弯折,补强板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于连接部分。通过设置支架和补强板,可提高补强板对软板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以确保防抖效果。

Description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芯片防抖技术,通常是将感光芯片设于线路板上,并通过软板和线路板的电连接实现外部电路的电连接,从而在进行防抖的过程中,线路板会随感光芯片运动,并拉扯软板,从而软板会发生形变以确保线路板和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
随着科技的发展,软板的形状也变得多样化,软板的形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平板状而可以为弯折状。而对于弯折状的软板而言,由于软板本身材质的影响,弯折后的软板会存在回弹的情况,导致软板的定型效果较差,容易影响防抖效果,所以如何优化软板的定型效果是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防抖效果优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包括线路板、软板、支架和补强板,所述软板包括悬臂部和连接部,所述悬臂部环绕在所述线路板外并与所述线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悬臂部具有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且从所述连接部分向所述线路板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补强板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
通过设置支架和补强板,并将支架设置于用于承载感光芯片的线路板上,从而在芯片防抖的过程中,支架能够和线路板、感光芯片一起进行防抖运动,以避免支架影响防抖运动的进行,同时还将补强板连接于支架和软板的悬臂部,使得补强板能够借助支架固定在线路板上,以使补强板能够受到线路板的约束,从而使得补强板在受到软板恢复平面状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以提高补强板对软板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不仅能够确保防抖效果;而且还能解决因软板定型效果较差导致软板容易倾斜、偏移而导致软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减小软板占用的空间,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另外,在组装线路板组件时,可先将支架设置于线路板上,并将补强板连接于支架,然后弯折软板形成悬臂部和连接部,并将悬臂部的连接部分贴附于补强板,此过程中,由于补强板相对固定,软板通过弯折贴附在补强板上,因此可降低软板和补强板的贴附公差,进而提升软板和补强板之间的配合精度,有利于悬臂部和连接部的连接处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消除补强板的厚度公差的影响,有利于减小软板占用的空间,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补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成角度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贴合连接于所述悬臂部,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悬臂部向所述支架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支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利用补强板控制悬臂部的连接部分的形状,以改变悬臂部的形状,以满足不同防抖运动情况下对悬臂部形状的需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沿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以下条件式:175deg≤α<180deg。由于大部分摄像模组在进行防抖运动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会沿支架向连接部分的方向进行反复运动,故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且满足条件式时,有利于减小悬臂部发生形变所需的作用力,即降低悬臂部和连接部之间的应力,降低断裂的风险。低于条件式下限时,悬臂部发生形变的作用力容易导致第二部分和悬臂部的贴合边缘受力过大,悬臂部变形严重,断裂风险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和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可以知道的是,当支架和补强板采用分体设置,采用胶水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时,一方面,补强板单独成型,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治具进行弯折处理,此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弯折成型公差,另一方面,补强板和支架在粘合过程中,贴合平整度难以保证,存在较大的组装公差。因此,当支架和补强板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实现二者一体成型后,可以取消治具弯折补强板的步骤,简化工艺流程,且由于模内注塑工艺形成弯折的补强板的成型公差小,故可有效降低补强板的弯折成型公差,进一步的,由于支架和补强板之间无需进行贴附处理,故可消除补强板和支架的组装公差,综上,软板和补强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得到提升,有利于软板的连接处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部设有镂空部。通过对悬臂部进行镂空处理形成镂空部,相当于将单条较宽的悬臂部分解为多个更细的悬臂部,以降低悬臂部的弹性模量,并可以提高悬臂部的柔软性,减小变形阻力,以使悬臂部更容易被拉伸发生形变,减小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可以提高防抖的响应速度,以确保防抖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部包括多个子悬臂部,多个所述子悬臂部依次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成角度设置,以与所述线路板形成所述容置空间,至少一所述子悬臂部设有所述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的弯折处错开。相较于相邻的两个子悬臂部的弯折处设置镂空部的方案而言,弯折处的结构强度更高,子悬臂部的定型效果更好,故弯折悬臂部形成子悬臂部的工艺难度更小,更易于和辅助结构配合,形成稳定的弯折区域。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感光芯片、第一方面所述的线路板组件以及防抖马达,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像侧,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线路板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防抖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感光芯片运动以进行芯片防抖。具备所述线路板组件的摄像模组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防抖效果优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所述连接部分,以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悬臂部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可以知道的是,连接部分到悬臂部的第二端部的长度为有效受力区域,决定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即当连接部分到悬臂部的第二端部的长度越长,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需要克服的材料应力越小,从而减小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而更容易进行防抖运动,有利于提高防抖响应速度;当连接部分到悬臂部的第二端部的长度越短,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需要克服的材料应力越大,从而增大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而使得感光芯片难以进行防抖运动,防抖响应速度较慢。因此,相较于连接部和悬臂部的中部连接的方案而言,通过限定连接部和悬臂部的第一端部连接,能够使连接部分到第二端部的长度最大,悬臂部的长度得到充分利用,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仅需要克服较小的材料应力便可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进而更容易进行防抖运动,有利于提高防抖响应速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支架和设于所述滤光片支架上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支架罩设在所述感光芯片的外周,所述滤光片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所述支架为滤光片支架;或者所述防抖马达包括移动件和动力部件,所述移动件罩设在所述感光芯片的外周,所述动力部件连接于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移动,以带动所述感光芯片运动,所述支架为所述移动件。一方面,由于滤光片支架和移动件均为设置于线路板上的元件,能够和线路板、感光芯片一起进行防抖运动,另一方面,滤光片支架和移动件均可和补强板连接,起到约束补强板的作用,使得补强板在受到软板恢复平面状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以提高补强板对软板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以确保防抖效果。综上,摄像模组中的滤光片支架和移动件均可起到第一方面所述支架的作用,进而摄像模组内不需要额外设置支架,有利于摄像模组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方面所述的摄像模组。具备所述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防抖效果优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线路板组件中,通过设置支架和补强板,并将支架设置于用于承载感光芯片的线路板上,从而在芯片防抖的过程中,支架能够和线路板、感光芯片一起进行防抖运动,以避免支架影响防抖运动的进行,同时还将补强板连接于支架和软板的悬臂部,使得补强板能够借助支架固定在线路板上,以使补强板能够受到线路板的约束,从而使得补强板在受到软板恢复平面状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以提高补强板对软板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以确保防抖效果。另外,在组装线路板组件时,可先将支架设置于线路板上,并将补强板连接于支架,然后弯折软板,形成悬臂部和连接部,并将软板的连接处贴附于补强板,此过程中,可消除现有技术中软板弯折角度公差,降低软板和补强板的贴附公差,进而提升软板和补强板之间的配合精度,有利于软板的连接处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消除补强板的厚度公差的影响,有利于减小软板占用的空间,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种线路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摄像模组沿I-I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图6中的摄像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线路板;2、软板;20、悬臂部;201、连接部分;202、第一子悬臂部;203、第二子悬臂部;204、第三子悬臂部;205、第四子悬臂部; 206、第一端部;207、第二端部;208、镂空部;21、连接部;3、支架;4、补强板;41、第一部分;411、第一子部分;42、第二部分;421、第二子部分;210、镜头组件;220、感光芯片;230、滤光片;240、滤光片支架;250、移动件;100、线路板组件;200、摄像模组;3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中的线路板组件100包括线路板1、软板2和补强板4,所述软板2包括悬臂部20和连接部21,所述悬臂部20环绕在所述线路板1外,所述连接部21连接于所述悬臂部20,且所述连接部21从所述悬臂部20向所述线路板1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线路板1电连接,所述补强板4 位于所述软板2远离所述线路板1的一侧,所述补强板4连接所述悬臂部20 和所述连接部21。在组装线路板组件100时,首先需通过模具弯折补强板4,使其成具有一定角度的两部分,然后通过模具弯折软板2,形成所述悬臂部 20和所述连接部21,最后将补强板4的两部分分别和所述悬臂部20和所述连接部21贴合。在此过程中,模具弯折软板2、模具弯折补强板4及补强板 4和软板2贴附的工序中均具有公差,进而导致软板和补强板贴附后具有较大公差,不利于软板2和补强板4贴合部分保持良好平整度,且由于补强板 4位于所述软板2远离所述线路板1的一侧,故摄像模组需要预留空间以防止因补强板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厚度公差而产生的碰撞风险。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组件100,该线路板组件100 包括线路板1、软板2、支架3和补强板4,所述软板2包括悬臂部20和连接部21,所述悬臂部20环绕在所述线路板1外并与所述线路板1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悬臂部20具有连接部分201,所述连接部21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201,且所述连接部从所述悬臂部20向所述线路板1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线路板1电连接,所述支架3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4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4连接于所述支架3,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补强板4和所述支架3的具有多种连接结构,示例性地,所述补强板4具有从所述支架3向所述连接部分20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连接于所述支架3,或,所述补强板4不具有所述支架3向所述连接部分201的方向弯折的弯折部,所述补强板4连接于所述支架3的侧面,或,所述支架3具有弯折部分可以直接贴合于所述补强板4,所述补强板4 至少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201,即,所述补强板4仅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201,或,所述补强板4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201和所述连接部 21。
通过设置支架3和补强板4,并将支架3设置于用于承载感光芯片的线路板1上,从而在芯片防抖的过程中,支架3能够和线路板1、感光芯片一起进行防抖运动,以避免支架3影响防抖运动的进行,同时还将补强板4连接于支架3和软板2的悬臂部20,使得补强板4能够借助支架3固定在线路板1上,以使补强板4能够受到线路板1的约束,从而使得补强板4在受到软板2恢复平面状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以提高补强板4对软板2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2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以确保防抖效果。另外,在组装线路板组件100时,可先将支架3设置于线路板1上,并将补强板4连接于支架3,然后弯折软板2,形成悬臂部20和连接部21,并将软板2的连接部分201贴附于补强板4,此过程中,由于补强板4相对固定,软板2通过弯折贴附在补强板4上,因此可降低软板2和补强板4的贴附公差,进而提升软板2和补强板4之间的配合精度,有利于软板2的连接部分201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进一步地,由于补强板4位于所述软板2靠近所述线路板1的一侧,摄像模组不需要预留空间以防止因补强板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厚度公差而产生的碰撞风险,因此可以消除补强板4的厚度公差的影响,有利于减小软板2占用的空间,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其中,所述线路板1可以是硬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或软硬结合板等,所述软板2可以为柔性线路板、软硬结合板中的一种,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仅需要克服较小的材料应力便可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进而更容易进行防抖运动,有利于提高防抖响应速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悬臂部20可以包括多个子悬臂部,例如两个子悬臂部、三个子悬臂部、四个子悬臂部或者五个子悬臂部等,多个所述子悬臂部依次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成角度设置,以使多个子悬臂部与所述线路板1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悬臂部20的至少一所述子悬臂部设有所述镂空部 208,通过对至少一子悬臂部进行镂空处理形成镂空部208,即,可以仅在一个子悬臂部设有镂空部208,或也可以在两个子悬臂部同时设有镂空部208,在多少个子悬臂部设置镂空部208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通过在子悬臂部设置镂空部208,相当于将单条较宽的子悬臂部分解为多个更细的子悬臂部,这样可以降低子悬臂部的弹性模量,并可以提高子悬臂部的柔软性,减小变形阻力,以使子悬臂部更容易被拉伸发生形变,减小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可以提高防抖的响应速度,以确保防抖效果。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所述悬臂部包括四个子悬臂部,即所述悬臂部 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子悬臂部202、第二子悬臂部203、第三子悬臂部204 和第四子悬臂部205,其中,所述第一子悬臂部202和所述第二子悬臂部203 成角度设置,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成角度,第三子悬臂部 204和第四子悬臂部205成角度设置,以使第一子悬臂部202、第二子悬臂部203、第三子悬臂部204和第四子悬臂部205与所述线路板1形成所述容置空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设于第二子悬臂部203的镂空部208和设于第三子悬臂部204的镂空部208连通,此时的第二子悬臂部203 和第三子悬臂部204的弯折处也会形成镂空部。
作为一种更优的实施方式,所述镂空部208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的弯折处错开,如图4所示,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同时设有镂空部208,且设于第二子悬臂部203的镂空部208和设于第三子悬臂部 203的镂空部208不连通,则此时的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 的弯折处不形成镂空部,相较于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的弯折处形成有镂空部的方案而言,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的弯折处的结构强度更高,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的定型效果更好,故弯折悬臂部20形成第二子悬臂部203和第三子悬臂部204的工艺难度更小,更易于和辅助结构配合,形成稳定的弯折区域。
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悬臂部具有第一端部206和第二端部207,所述第一端部206具有上述的连接部分201,以使连接部21 和悬臂部20的第一端部206连接,所述第二端部207和所述镜头组件连接。示例性地,第一端部206可为第一子悬臂部202远离第二子悬臂部203的一端,连接部21和第一子悬臂部202的远离第二子悬臂部203一端连接,第二端部207可为第四子悬臂部205远离第三子悬臂部的一端。可以知道的是,连接部分201到第二端部207的长度为有效受力区域,决定软板2进行防抖运动的难易程度,即当连接部分201到第二端部207的长度越长,软板2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需要克服的材料应力越小,从而使得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进而更容易进行防抖运动,有利于提高防抖响应速度;当连接部分201到第二端部207的长度越短,软板2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需要克服的材料应力越大,从而使得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大,进而使得感光芯片难以进行防抖运动,防抖响应速度较慢。因此,相较于连接部21和悬臂部20的中部连接(例如连接部21和第二子悬臂部203连接)的方案而言,连接部21和第一子悬臂部202的第一端部206连接,能够使连接部分201到第二端部207的长度最大,悬臂部20的长度得到充分利用,软板2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仅需要克服较小的材料应力便可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进而更容易进行防抖运动,有利于提高防抖响应速度。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板4可以为钢片、铜片或其他金属片,所述补强板4具有良好的定型强度,不易受外力发生形变,能够更好地起到增加软板2结构强度的作用。所述支架3也可以为钢片、铜片或其他金属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3和所述补强板4一体成型。可以知道的是,当支架3和补强板4采用分体设置,采用胶水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时,一方面,补强板4单独成型,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治具进行弯折处理,此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弯折成型公差,另一方面,补强板4和支架3在粘合过程中,贴合平整度难以保证,存在较大的组装公差。因此,当支架和补强板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实现二者一体成型后,可以直接形成补强板相对支架弯折设置的一体结构,这样可以取消治具弯折补强板的步骤,简化工艺流程,且由于模内注塑工艺形成弯折的补强板4的成型公差小,故可有效降低补强板4的弯折成型公差,进一步的,由于支架3和补强板4之间无需进行贴附处理,故可消除补强板4和支架3的组装公差,综上,软板2和补强板4之间的配合精度得到提升,有利于软板2的连接处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补强板4包括第一部分41和与所述第一部分41成角度连接的第二部分42,所述第一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分42均贴合连接于所述悬臂部20的连接部分201,所述第一部分41从所述悬臂部20向所述支架3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支架3连接。具体地,为了便于描述,定义连接部分201的与第一部分41贴合连接的部分为第一子部分411,连接部分201的与第二部分42贴合连接的部分为第二子部分421,由于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成角度设置,且第一子部分411与第一部分41贴合连接,第二子部分421和第二部分42贴合连接,所以第一子部分411和第二子部分421在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的作用下能够成角度设置,从而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利用补强板4控制悬臂部20的连接部分201的形状,以改变悬臂部20的形状,以满足不同防抖运动情况下对悬臂部20形状的需求。
更优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部分42从所述支架3向所述悬臂部20 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41和所述第二部分42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以下条件式:175deg≤α<180deg,也即是第一子部分411和第二子部分421 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75deg且小于180deg。由于大部分摄像模组在进行防抖运动时,第一部分41沿支架3向悬臂部20的方向进行反复运动,故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且满足条件式时,有利于减小悬臂部20发生形变所需的作用力,即降低悬臂部20和连接部21的之间的应力,降低断裂的风险。低于条件式下限时,悬臂部20发生形变的作用力容易导致第二部分42和悬臂部 20的贴合边缘受力过大,悬臂部20变形严重,断裂风险高。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补强板还包括第三部分(未图示),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42成角度连接,所述第三部分贴合连接于所述悬臂部20的第二子悬臂部203,第一子悬臂部202和第二子悬臂部 203的弯折处的结构强度更高,定型效果更好,形成稳定的弯折区域。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摄像模组200,所述摄像模组200包括镜头组件210、感光芯片220、上述的线路板组件以及防抖马达,所述感光芯片220设于所述镜头组件210的像侧,所述感光芯片220设于所述线路板1 并与所述线路板1电连接,所述防抖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感光芯片220运动以进行芯片防抖。具备上述线路板组件的摄像模组200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2,防抖效果优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抖马达包括移动件250和动力部件(未图示),所述动力部件连接于所述镜头组件210,其中,该动力部件可以包括磁铁和线圈,通过控制连接移动件250的悬线、记忆金属或滚珠以驱动所述移动件250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支架3为所述移动件250,移动件250 罩设在所述感光芯片220的外周,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移动,以带动所述感光芯片220运动。通过利用防抖马达的移动件250作为支架,即,可以利用摄像模组200原有的部件作为支架3,则无需在摄像模组200内额外设置部件作为支架3,这样可以减少摄像模组200 的零部件数量,从而有利于实现摄像模组200的小型化设计,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摄像模组200的成本。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摄像模组200还包括滤光片支架240和设于所述滤光片支架240上的滤光片230,所述滤光片支架240罩设在所述感光芯片220的外周,所述滤光片230对应所述感光芯片220设置,所述支架3为滤光片支架240。通过利用用于承载滤光片203的滤光片支架240作为支架,即,可以利用摄像模组200原有的部件作为支架3,则无需在摄像模组200内额外设置部件作为支架3,这样可以减少摄像模组200的零部件数量,从而有利于实现摄像模组200的小型化设计,同时还有利于降低摄像模组200的成本。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 具有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200。具体地,所述电子设备300具有前述摄像模组200。其中,电子设备300可以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监控器等。可以理解的,具有前述实施例所述的摄像模组200的电子设备300,也具有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线路板组件的全部技术效果,即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防抖效果优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路板;
软板,所述软板包括悬臂部和连接部,所述悬臂部环绕在所述线路板外并与所述线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悬臂部具有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且从所述连接部分向所述线路板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
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
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补强板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成角度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向所述支架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沿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以下条件式:
175deg≤α≤179de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设有镂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包括多个子悬臂部,多个所述子悬臂部依次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成角度设置,以与所述线路板形成所述容置空间,至少一所述子悬臂部设有所述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的弯折处错开。
7.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
镜头组件;
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像侧;
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线路板组件,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线路板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以及
防抖马达,所述防抖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感光芯片运动以进行芯片防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所述连接部分,以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悬臂部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镜头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滤光片支架和设于所述滤光片支架上的滤光片,所述滤光片支架罩设在所述感光芯片的外周,所述滤光片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所述支架为滤光片支架;或者
所述防抖马达包括移动件和动力部件,所述移动件罩设在所述感光芯片的外周,所述动力部件连接于所述镜头组件,所述动力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移动件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移动,以带动所述感光芯片运动,所述支架为所述移动件。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221085260.XU 2022-05-07 2022-05-07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8250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5260.XU CN217825081U (zh) 2022-05-07 2022-05-07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85260.XU CN217825081U (zh) 2022-05-07 2022-05-07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5081U true CN21782508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4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85260.XU Active CN217825081U (zh) 2022-05-07 2022-05-07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50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03439U (zh) 驱动机构
CN210491015U (zh) 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及其电路板组件
CN104067168B (zh) 摄像头模块
CN110913097B (zh) 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US20120026383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apable of releasing heat efficiently
EP4394548A1 (en) Flexible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217825081U (zh)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EP1607977A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built-in disk device
CN216979403U (zh) 镜头驱动装置
CN217591179U (zh) 电路板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17813567A (zh) 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14390203A (zh) 防抖模组
CN213990805U (zh) 线路板、低高度小尺寸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4257726B (zh)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291602U (zh) 电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TW202243464A (zh) 相機模組
CN216291124U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9525690B (zh) 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13259568A (zh) 一种电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5581381U (zh)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484363A (zh) 感光芯片防抖装置、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2118377A (zh) 摄像头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13042054U (zh) 镜头、相机及无人机
CN219802461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21575490U (zh) 摄像头装饰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