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4321U -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 Google Patents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4321U
CN217824321U CN202221235073.5U CN202221235073U CN217824321U CN 217824321 U CN217824321 U CN 217824321U CN 202221235073 U CN202221235073 U CN 202221235073U CN 217824321 U CN217824321 U CN 217824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head
shell
charging head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350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雷
陈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350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4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4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4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充电头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充电座和充电基站,充电座用于向外界设备供电,包括充电头、充电控制装置、壳体和浮动组件;充电头具有相对设置的充电端和连接端,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保护盒体和设置于保护盒体内的电控模组,电控模组与充电头相电性连接;壳体内具有隔板,充电头及保护盒体均位于壳体内,且通过隔板相分隔;壳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口,充电头的充电端显露于通口;浮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并和充电头的连接端相连接,浮动组件被配置为使得充电头的充电端能够在通口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座既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的较佳防水,又能够满足充电头的活动装配。

Description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背景技术
外界设备例如割草机、行进小车等作业设备需要在充电基站处来进行充电续航;由于受限于外界设备的使用环境,相对应的充电基站也常常需要部署于户外环境中。由此,外界设备在户外环境中服役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对应的充电基站的防水处理。
充电基站的充电座内通常具有充电头和充电控制装置,而其中的充电控制装置需要严格防水,因此在现有的充电基站结构中,通常是将充电座进行整机防水;如此也使得充电头只能固定于充电座内,从而无法实现充电头相对于充电座的活动装配,进而导致外界设备在充电时,外界设备的充电端与充电座的充电头的匹配灵活性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座和充电基站,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的较佳防水和充电头的活动装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用于向外界设备供电,充电座包括充电头、充电控制装置、壳体和浮动组件;充电头具有相对设置的充电端和连接端,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保护盒体和设置于保护盒体内的电控模组,电控模组与充电头相电性连接;壳体内具有隔板,充电头及保护盒体均位于壳体内,且通过隔板相分隔;壳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口,充电头的充电端显露于通口;浮动组件设置于壳体内,并和充电头的连接端相连接,浮动组件被配置为使得充电头的充电端能够在通口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将充电头和充电控制装置均设置在壳体内,利用壳体来实现初步的防水,将电控模组设置在保护盒体内,以提高电控模组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利用隔板将充电头和充电控制装置相分隔,壳体上开设的通口能够供于充电头的充电端显露,以实现与外界设备连接,而充电控制装置与通口通过隔板相分隔,即充电控制装置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防水性能更佳;同时,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浮动组件,充电头的连接端连接于浮动组件,以使得充电头的充电端能够在通口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即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座既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的较佳防水,又能够满足充电头的活动装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组件包括固定部和弹性部,固定部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上,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端,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充电头的连接端通过弹性部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固定部上,充电头受到外界设备的抵接力时,能够挤压弹性部而进行适应性移动,以实现与外界设备的灵活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组件包括安装部和弹性部,安装部设置于连接端,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内壁上,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充电头的连接端上设置安装部,再将安装部通过弹性部连接在壳体内壁上,充电头受到外界设备的抵接力时,充电头的连接端上的安装部能够挤压弹性部而进行适应性移动,以实现与外界设备的灵活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组件包括弹性部,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壳体的内壁上,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充电头的连接端直接通过弹性部连接于壳体的内壁上,充电头受到外界设备的抵接力时,充电头能够直接挤压弹性部而进行适应性移动,以实现与外界设备的灵活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外界设备相电性连接的电接触结构,电接触结构电性连接于电控模组,充电端在相邻两电接触结构之间设置有隔挡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电接触结构与外界设备电接触来进行供电,同时,在相邻两电接触结构之间设置隔挡部,以防止外界物件同时接触两个电接触结构导致短路的发生。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头内设置有与电接触结构相电性连接的触发开关,触发开关的触发端伸出于充电端;外界设备用于连接于充电端且抵接于触发端,以使得电接触结构连通于电控模组。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当外界设备连接至充电端以进行充电时,外界设备将同时抵接于触发开关的触发端,以使得触发开关被触发且电接触结构连通于电控模组,充电头开始对外界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端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连接外界设备的适配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对外界设备供电时,外界设备通过适配部进行定位,从而外界设备能够与充电头之间的连接更加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上设置有显示件,显示件与电控模组相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显示件以对充电状态进行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头设于保护盒体的上方,隔板在远离于通口的一端开设有走线槽,走线槽的底面上开设有走线孔。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将充电头和保护盒体进行上下分隔开,在隔板的走线槽上开设走线孔以便于充电头和电控模组的线路连接;同时,走线槽和走线孔设置在远离通口的一端,从而避免走线孔因靠近通口而导致通口外部的水珠直接通过走线孔且淋至保护盒体上。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包括承载件、充电座和线束,承载件用于承载外界设备,承载件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承载件的底部设置有线束盘,充电座设置于承载件上,线束容置于线束盘内,线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充电座的电控模组,线束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由于包括有上述的充电座,而上述的充电座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的较佳防水和充电头的活动装配,如此也使得充电基站的防水性能较佳,且向外界设备供电时匹配连接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座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座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座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头和浮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头和浮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的爆炸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向外界设备供电时的前侧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向外界设备供电时的背侧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充电头 11-电接触结构 12-隔挡部
13-触发开关 14-适配部 20-充电控制装置
21-保护盒体 22-电控模组 30-壳体
31-通口 32-隔板 33-显示件
34-安装槽 35-隔挡板 40-浮动组件
41-固定部 42-弹性部 43-安装部
50-保护盒体 60-承载件 61-防滑结构
70-线束盒 80-线束 81-插接部
100-充电座 101-充电端 102-连接端
131-触发端 200-充电基站 321-走线槽
322-走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至附图11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提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提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提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提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外界设备例如割草机、行进小车等作业设备需要在充电基站处来进行充电续航;由于受限于外界设备的使用环境,相对应的充电基站也常常需要部署于户外环境中。由此,外界设备在户外环境中服役时,还需要考虑到其对应的充电基站的防水处理。
充电基站的充电座内通常具有充电头和充电控制装置,而其中的充电控制装置需要严格防水,因此在现有的充电基站结构中,通常是将充电座进行整机防水;如此也使得充电头只能固定于充电座内,从而无法实现充电头相对于充电座的活动装配,进而导致外界设备在充电时,外界设备的充电端与充电座的充电头的匹配灵活性受限。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和充电基站,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的较佳防水和充电头的活动装配。
具体地,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座100,用于向外界设备供电,充电座100包括充电头10、充电控制装置20、壳体30和浮动组件40;充电头10具有相对设置的充电端101和连接端102,充电控制装置20包括保护盒体21和设置于保护盒体21内的电控模组22,电控模组22与充电头10相电性连接;壳体30内具有隔板32,充电头10及保护盒体21均位于壳体30内,且通过隔板32相分隔;壳体30的外壁开设有通口31,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显露于通口31;浮动组件40设置于壳体30内,并和充电头10的连接端102相连接,浮动组件40被配置为使得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能够在通口31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
其中,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指的是用于朝向通口31外部,且与外界设备相电性连接的一端部;对应地,充电头10的连接端102指的是与充电端101相对,且用于与壳体30内的浮动组件40相连接的一端部。充电头10设置在壳体30内,且充电端101显露于通口31,外界设备需要充电时朝向座移动,以使得外界设备的对应部分与充电端101相对接,从而实现充电操作。
电控模组22设置于保护盒体21内部,保护盒体21能够对电控模组22进行密封防护;再将装设有电控模组22的保护盒体21设置在壳体30内,以使壳体30对保护盒体21进行初步的防水保护;最后再利用隔板32将壳体30上开设的通口31与保护盒体21进行分隔,从而使得壳体30上开设的通口31不影响保护盒体21,保护盒体21仍处于壳体30中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因此电控模组22具有较佳的防水效果。
浮动组件40设置在壳体30内,且被配置为使得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能够在通口31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浮动组件40可以为具有弹性的部件,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连接于该具有弹性的部件上,当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相连接时,外界设备抵接在充电头10上且会对充电头10施加推力,此时该具有弹性的部件能够通过弹性形变来调整充电头10的位置,以使得充电头10与外界设备匹配连接,既避免了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发生刚性碰撞而导致损伤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外界设备能够更加贴合地抵接在充电头10上,以保障充电效率。在另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浮动组件40还可以与壳体30相连接且具有两个或以上的自由度,例如浮动组件40为伸缩杆,且伸缩杆的末端通过万向节连接在壳体30上,充电头10则连接于伸缩杆的首端;当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相连接时,外界设备抵接在充电头10上且会对充电头10施加推力,此时充电头10将推动伸缩杆以收缩,且万向节可以适应性调整角度,以使得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匹配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座100,将充电头10和充电控制装置20均设置在壳体30内,利用壳体30来实现初步的防水,将电控模组22设置在保护盒体21内,以提高电控模组22的密封性能和防水性能;利用隔板32将充电头10和充电控制装置20相分隔,壳体30上开设的通口31能够供于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显露,以实现与外界设备连接,而充电控制装置20与通口31通过隔板32相分隔,即充电控制装置20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下,防水性能更佳;同时,在壳体30内还设置有浮动组件40,充电头10的连接端102连接于浮动组件40,以使得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能够在通口31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即本申请实施例的充电座100既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20的较佳防水,又能够满足充电头10的活动装配。
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组件40包括固定部41和弹性部42,固定部41设置于壳体30的内壁上,弹性部4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端102,弹性部42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部41。可以理解地,将弹性部4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端102和固定部41,当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相连接时,外界设备抵接在充电头10上且会对充电头10施加推力,充电头10将朝向固定部41挤压弹性部42,以使得弹性部42进行弹性形变而压缩,即充电头10能够对应于外界设备的移动范围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与外界设备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地保障了充电效果。具体地,上述的固定部41可以采用固定板,将固定板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30的内壁上;上述的弹性部42可以采用弹簧组,将弹簧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并将弹簧组的另一端连接于充电头10的连接端102,当外界设备对充电头10施加倾斜于弹簧组的压缩方向的力时,弹簧组也能够对应偏移,故而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能够灵活匹配外界设备。
请参考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组件40包括安装部43和弹性部42,安装部43设置于连接端102,弹性部4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30的内壁上,弹性部42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部43。可以理解地,将安装部43固定安装在充电头10的连接端102,再将弹性部42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安装部43和壳体30的内壁上;当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相连接时,外界设备抵接在充电头10上且会对充电头10施加推力,充电头10将带动安装部43对挤压部施压,以使得弹性部42进行弹性形变而压缩,即充电头10能够对应于外界设备的移动范围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与外界设备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地保障了充电效果。其中,安装部43可以采用安装板,且安装板的表面与壳体30用于连接弹性部42的一侧内壁相平行,这样,安装板能够更均匀地对弹性部42施压以变形调整。
请参考图1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浮动组件40包括弹性部42,弹性部42的一端连接于壳体30的内壁上,弹性部42的另一端连接于连接端102。本实施例中,将弹性部42的相对两端直接连接于充电头10的连接端102和壳体30的内壁上,当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相连接时,外界设备抵接在充电头10上且会对充电头10施加推力,充电头10将带动安装部43对挤压部施压,以使得弹性部42进行弹性形变而压缩,即充电头10能够对应于外界设备的移动范围而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与外界设备的连接更加紧密,有效地保障了充电效果。
请参考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端10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与外界设备相电性连接的电接触结构11,电接触结构11电性连接于电控模组22,充电端101在相邻两电接触结构11之间设置有隔挡部12。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充电端101上设置有两个电接触结构11,其中一个电接触结构11为正极,另一个电接触结构11即为负极;当需要充电时,外界设备移动至抵接于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且外界设备的接触端与电接触结构11相接触并贴合,以使得外界设备通过电接触结构11电性连接于电控模组22并实现充电工作。同时,在这两个电接触结构11之间设置隔挡部12,隔挡部12将两个电接触结构11相分隔开,避免外界物件同时接触两个电接触结构11导致短路的发生;具体地,隔挡部12可以是凸梁结构。
请参考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头10内设置有与电接触结构11相电性连接的触发开关13,触发开关13的触发端131伸出于充电端101;外界设备用于连接于充电端101且抵接于触发端131,以使得电接触结构11连通于电控模组22。可以理解地,当触发开关13的触发端131被触发时,电接触结构11与电控模组22之间才能相导通,此时电接触结构11才能对外界设备进行供电。当外界设备移动至抵接于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时,外界设备同时抵接于触发开关13的触发端131,以使得触发开关13被触发,此时电接触结构11对外界设备进行供电。当外界设备移开时,触发开关13的触发端131也将失去地推力而解除触发,电接触结构11断电,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短路或触电等的风险。
请参考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端10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连接外界设备的适配部14。在对外界设备供电时,外界设备通过适配部14进行定位,从而外界设备能够与充电头10之间的连接更加匹配。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呈向内凹陷的槽型结构,适配部14为开设于充电端101的表面的对接槽;充电端101在隔挡部12的相对两侧,且位于两个电接触结构11之间均开设有对接槽,当外界设备移动至抵接于充电端101时,外接设备的对应部位将插接于对接槽中,以使得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的充电端101完成匹配,有效地提高了外界设备与充电头10的匹配效率。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30上设置有显示件33,显示件33与电控模组22相电性连接。当充电座100处于供电状态时,显示件33将作出显示以提示当前的状态,当充电座100完成充电时,显示件33也将作出对应显示以提示完成。本实施例中,显示件33可以采用显示屏、灯珠、灯带、蜂鸣器等;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件33采用灯条,壳体30的顶侧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置灯条的安装槽34,将灯条安装在安装槽34内,以通过灯条的亮暗或颜色的变化来作出对应的提示。其中,为了提高壳体30内的防水性能,壳体30内还设置有隔挡板35,隔挡板35将灯条和充电头10分隔,且在隔挡板35远离于通口3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以供于灯条的走线且电连接于电控模组22。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头10设于保护盒体21的上方,隔板32在远离于通口31的一端开设有走线槽321,走线槽321的底面上开设有走线孔322。将充电头10和保护盒体21进行上下分隔开,在隔板32的走线槽321上开设走线孔322以便于充电头10和电控模组22的线路连接;同时,走线槽321和走线孔322设置在远离通口31的一端,从而避免走线孔322因靠近通口31而导致通口31外部的水珠直接通过走线孔322且淋至保护盒体21上。
请参考图8至图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基站200,包括承载件60、充电座100和线束80,承载件60用于承载外界设备,承载件60上设置有防滑结构61,承载件60的底部设置有线束80盘,充电座100设置于承载件60上,线束80容置于线束80盘内,线束80的一端电性连接于充电座100的电控模组22,线束80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81。
请参考图10和图11,当外界设备为户外小车时,户外小车的车轮移动至承载件60上,防滑结构61能够给户外小车的车轮提供足够的摩擦力以防止其移动;本实施例中的防滑结构61为开设于承载件60上的多组防滑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基站200,由于包括有上述的充电座100,而上述的充电座100能够兼顾充电控制装置20的较佳防水和充电头10的活动装配,如此也使得充电基站200的防水性能较佳,且向外界设备供电时匹配连接效果更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座,用于向外界设备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包括:
充电头,所述充电头具有相对设置的充电端和连接端;
充电控制装置,所述充电控制装置包括保护盒体和设置于所述保护盒体内的电控模组,所述电控模组与所述充电头相电性连接;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隔板,所述充电头及所述保护盒体均位于所述壳体内,且通过所述隔板相分隔;所述壳体的外壁开设有通口,所述充电头的充电端显露于所述通口;
浮动组件,所述浮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和所述充电头的连接端相连接,所述浮动组件被配置为使得所述充电头的充电端能够在所述通口内的空间中实现全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包括固定部和弹性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包括安装部和弹性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弹性部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与所述外界设备相电性连接的电接触结构,所述电接触结构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控模组,所述充电端在相邻两所述电接触结构之间设置有隔挡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内设置有与所述电接触结构相电性连接的触发开关,所述触发开关的触发端伸出于所述充电端;所述外界设备用于连接于所述充电端且抵接于所述触发端,以使得所述电接触结构连通于所述电控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端上设置有用于定位连接所述外界设备的适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显示件,所述显示件与所述电控模组相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设于所述保护盒体的上方,所述隔板在远离于所述通口的一端开设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底面上开设有走线孔。
10.一种充电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外界设备,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承载件的底部设置有线束盘;
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座,所述充电座设置于所述承载件上;
以及线束,所述线束容置于所述线束盘内,所述线束的一端电性连接于所述充电座的电控模组,所述线束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部。
CN202221235073.5U 2022-05-20 2022-05-20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Active CN217824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5073.5U CN217824321U (zh) 2022-05-20 2022-05-20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35073.5U CN217824321U (zh) 2022-05-20 2022-05-20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4321U true CN217824321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5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35073.5U Active CN217824321U (zh) 2022-05-20 2022-05-20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4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26626B1 (en) Charg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mobile robot
CA2513476A1 (en) Single battery housing assembly
CN213340795U (zh) 一种母端子、公端子及连接器
CN217824321U (zh) 充电座和充电基站
CN102055108A (zh) 用于车辆的电容器连接器
CN215552648U (zh) 一种agv车辆的充电桩
CN213262010U (zh) 一种无线充电桩
CN217827727U (zh) 充电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16413142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0111111U (zh) 移动终端的外露充电结构
CN210274219U (zh) 一种镜头驱动机构
CN219706709U (zh) 车辆
CN113766376B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充电系统
US20200384874A1 (en) Vehicle charging device and vehicle charging/discharging device
CN113067104B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的组装方法
CN219106575U (zh) 一种汽车高压连接器保护罩
US6145997A (en) Flashlight having battery suspension system
CN219917807U (zh) 一种带有保护断开功能的开关组件
WO2024002323A1 (zh) 车辆受电装置、充电连接装置、充电设备和车辆充电系统
CN211789795U (zh) 电路连接结构及无人机
CN114583503B (zh) 一种充电柔性插接装置
CN209929185U (zh) 便于组装的面板开关
CN214203877U (zh) 电池及可移动平台
CN215496985U (zh)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电池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CN217387705U (zh) 防水型气囊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workshop A202, Found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rth of Songbai highway, Longte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