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5738U - 一种保护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5738U
CN217815738U CN202120610814.2U CN202120610814U CN217815738U CN 217815738 U CN217815738 U CN 217815738U CN 202120610814 U CN202120610814 U CN 202120610814U CN 217815738 U CN217815738 U CN 217815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line
protective
cover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081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军杆
汪振南
辛培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1081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5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5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5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al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保护套装置,包括:两个半套体,两个所述半套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管道外套;保温层,每个所述半套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覆盖有所述保温层。本申请解决了检查管道时现有的防护装置进行拆卸会对保护板和保温设施造成破坏,且重新安装防护装置比较耗费人力物力,极为不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套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管道高温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护套装置。
背景技术
PVD真空干燥设备和CVD真空反应设备的加热系统管道温度通常会超过100℃,尤其CVD真空设备加热系统管道温度甚至高达上千摄氏度,管道表面温度过高,容易烫伤工作人员,或极易造成其他安全事故。
现有的防护装置通常包括岩棉或硅酸铝等保温设施以及不锈钢或镀锌板薄板等保护板,具体的安装方式为先在整条管道外表面敷设一定厚度的岩棉或硅酸铝等保温设施,再用不锈钢或镀锌板薄板包裹岩棉或硅酸铝等保温设施,铆钉固定。这种防护装置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防护装置,但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就是管道出现异常需要检查的时候,这种防护装置的拆卸方式通常为先拆开保护板再扒掉保温设施,这样的拆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原有的保护板以及原有岩棉或硅酸铝的完整度,且检查完管道重新安装防护装置时也比较耗费人力物力,极为不便,甚至可能需要重新填充新的保温设施从而造成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装置,解决了检查管道时现有的防护装置进行拆卸会对保护板和保温设施造成破坏,且重新安装防护装置比较耗费人力物力,极为不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护套装置,包括:两个半套体,两个所述半套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管道外套;
保温层,每个所述半套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覆盖有所述保温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装置,将两个半套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形成管道外套,由于两个半套体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半套体在拆卸后不会受到破坏,而且重新安装也比较方便;而保温层是覆盖在半套体的内侧壁上的,即保温层是与管道紧挨的,因此安装半套体的时候保温层会随着半套体一起安装包裹在管道外,拆卸半套体的时候保温层会跟随对应的半套体一起被拆卸下来,不仅拆卸方便,不会对半套体和保温层造成破坏,确保从管道上拆卸下来的保温层的完整度,而且将半套体和保温层重新安装在管道外也比较方便快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半套体沿所述管道外套轴向的两端端面均设有盖板,且所述盖板上开设有缺口;
位于两个所述半套体同一端面的所述盖板上的缺口围合形成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管道外套同轴,用于供管道穿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保护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
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半套体沿所述管道外套轴向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半套体固定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管道外套轴向,所述半套体设置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的盖板面积小于所述半套体未设置所述固定件的一端的盖板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半套体未设置所述盖板的两条边均连接有挡片,且所述挡片位于所述管道外套内并处于同一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半套体上设有把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半套体和所述盖板均为厚度为1毫米的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而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两个所述半套体通过锁扣锁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管道外套;所述锁扣和所述把手均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件为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2-3毫米;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半套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安装座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或硅酸铝。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为:将两个半套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来代替现有防护装置中的保护板,更方便安装和拆卸,将保温层覆盖设于半套体内侧壁上,不仅可以确保保温层将管道完全包裹,保温效果良好,而且保温层会与半套体一起拆卸和安装,保温层在拆卸时不会受到破坏,保证了保温层的完整度,这就使得将半套体和保温层重新安装在管道外时也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保温层保持完整也能节省更换保温层的成本;此外,在半套体沿管道外套轴向的一端设置固定件可以将半套体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这样保护套装置相对管道的位置就会固定,管道旋转时保护套装置也会跟着一起旋转,避免了管道旋转造成保护套装置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半套体沿管道外套轴向的两端端面设置盖板使得保温层被容纳在半套体和盖板围成的空间中,有利于保温层在管道外套中的填充,加强了保温效果;在半套体上设置把手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拆卸或安装半套体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装置的半套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半套体;20、管道外套;30、锁扣;40、盖板;41、圆弧形缺口;42、圆形通孔;50、固定件;60、挡片;7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保护套装置,解决了检查管道时现有的防护装置进行拆卸会对保护板和保温设施造成破坏,且重新安装防护装置比较耗费人力物力,极为不便的问题。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装置包括两个半套体10;两个半套体1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管道外套20;保温层,每个半套体10的内侧壁上分别覆盖有保温层。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装置,将两个半套体1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形成管道外套20,由于两个半套体10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半套体10在拆卸后不会受到破坏,而且重新安装也比较方便;而保温层是覆盖在半套体的内侧壁上的,即保温层是与管道紧挨的,因此安装半套体10的时候保温层会随着半套体10一起安装包裹在管道外,拆卸半套体10的时候保温层会跟随对应的半套体10一起被拆卸下来,不仅拆卸方便,不会对半套体10和保温层造成破坏,确保从管道上拆卸下来的保温层的完整度,而且将半套体10和保温层重新安装在管道外也比较方便快速。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的半套体10可以通过锁扣锁合在一起形成管道外套20,管道外套20可以是圆柱形的管道外套20,也可以是方柱形的管道外套20,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半套体10在锁合形成管道外套20时需要确保两个半套体10可以吻合锁扣30上,这样才能确保形成的管道外套20是稳定且牢固的。管道外套20套在管道外周,而保温层置于管道和管道外套20之间起到保温作用,因此管道外套20的截面面积要足够大以保证保温层的厚度可以达到保温效果良好的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两个半套体10,这样不仅方便拆装,而且只需要对两个锁扣30进行操作就可以完成半套体10的拆装,提高了保护套装置的拆装效率;两个半套体10锁合形成的管道外套20可以是圆柱形的,此时两个半套体10可以设置成两个半圆柱形的半套体10,那么对半套体10的制造会非常有利,可以节省半套体10的制作时间,提高制作效率。
可选的,半套体10为厚度为1毫米的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而成。
通过以上设置,由于半套体10外形需要做成圆弧形或者折弯的形状,因此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这是因为不锈钢板或镀锌板有较高的可塑性、韧性和机械强度,便于做折弯操作,而且不锈钢板或镀锌板不容易生锈,这样就可以延长保护套装置的使用寿命了。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半套体10,则可以在不锈钢板表面做抛光或喷漆处理,可以进一步防止不锈钢板生锈,而且也能美化保护套装置的整体外观。
将半套体10的厚度设置为1毫米既可以减少半套体10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减少半套体10的制作成本,还可以减轻半套体10的重量,进而减轻保护套装置的重量,使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半套体10更加省力。
可选的,锁扣30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可以保证锁扣30的质量较轻,整体保护套装置的质量减轻。可以通过螺栓将锁扣30固定安装在半套体10上,这样手动拆卸或安装半套体10都比较方便。这里的锁扣30是指用来扣紧两个物品的物件,一般由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构成,通过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结合与分离达到两个物体的连接与分离,在安装时将锁扣30的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分别安装在两个不同的半套体10上,这样才能利用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结合与分离达到半套体10的安装与拆卸。
可选的,保温层为岩棉或硅酸铝。由于岩棉或硅酸铝材料根据不同的用途容易固化、切割制成毡、条、管、粒状、板状等,因此采用岩棉或硅酸铝材料作为保温层可以更方便的将保温层覆盖在半套体10内侧壁上,而且可以紧紧的将管道包裹住实现保温效果。
如图1-3所示,半套体10沿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两端端面均设有盖板40,且盖板40上开设有缺口41;位于两个半套体10同一端面的盖板40上的缺口41围合形成通孔42,通孔42与管道外套20同轴,用于供管道穿过。
通过以上设置,在半套体10沿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两端端面设置盖板40,且盖板40是通过点焊的形式与半套体10固定在一起的,盖板40可以对保温层覆盖在半套体10内侧壁上之后沿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两端端面进行阻挡,以防止保温层从半套体10内侧壁上脱离,一部分处于半套体10内侧壁外面从而被破坏的情况发生,另外,盖板40上的缺口41会围合形成通孔42,这样管道从两个通孔42中穿过也进一步使保护套装置相对于管道的位置固定,同时通孔42与管道外套20同轴设置,这样管道周围的保温层厚度就是均匀的,使得保温效果更好。
可选的,缺口41可以是圆弧形,也可以是方形,当缺口41是圆弧形缺口时,通孔42为圆形通孔,假设管道是圆管,则圆形通孔的直径可以与管道的外径相同,也可以大于管道的外径。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管道是圆管,则圆管刚好可以从圆形通孔中穿过,当然,管道也可以是方管,此时就需要确保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方管的对角边长度,才能使方管顺利的从圆形通孔中穿过;当缺口41是方形缺口时,通孔42为方形通孔,假设管道是圆管,则方形通孔的平行对边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管道的外径相同,也可以大于管道的外径,确保圆管顺利的从方形通孔中穿过。当然,管道也可以是方管,此时方管的截面形状可以和方形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只要方形通孔截面的长边长度大于或等于方管的长边长度,方形通孔截面的短边长度大于或等于方管的短边长度,就可以确保方管能够顺利的从方形通孔中穿过。
可选的,盖板40为厚度为1毫米的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而成。由于不锈钢板或镀锌板不容易生锈,因此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盖板40可以延长保护套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不锈钢板制作盖板40,则可以在不锈钢板表面做抛光或喷漆处理,可以进一步防止不锈钢板生锈,而且也能美化保护套装置的整体外观。
由于盖板40与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一起,所以盖板40的厚度和半套体10的厚度保持一致可以美化保护套装置的外观,而且将盖板40的厚度设置为1毫米也可以减少盖板40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减少盖板40的制作成本,同时也减轻了盖板40的重量,进而减轻保护套装置的重量,使工作人员安装或拆卸保护套装置更加省力。
如图1-3所示,保护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50;至少一个固定件50设于半套体10沿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一端,用于将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
通过以上设置,利用固定件50将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这样整个保护套装置就会固定在管道安装座上,也就是说保护套装置与管道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使保护套装置更加牢固稳定,当管道360度旋转时保护套装置也可随管道一起旋转,避免了管道旋转造成保护套装置发生松动的情况发生。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固定件50可以设置三个,分别设置在半套体10沿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一端的两个角和中心处,且固定件50向远离管道外套20的方向延伸。
可选的,固定件50为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厚度为2-3毫米;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
通过以上设置,由于固定件50与管道安装座连接在一起,因此固定件50与管道安装座相接触的表面会容易生锈,因此采用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可以利用不锈钢板或镀锌板不容易生锈的特性,这样就不用频繁更换固定件50了,因此也不必由于更换固定件50而频繁拆装保护套装置了,节省人力物力,也延长了保护套装置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固定件50,则可以在不锈钢板表面做抛光或喷漆处理,可以进一步防止不锈钢板生锈,这里将固定件50的厚度设置为2-3毫米是因为固定件50充当的是保护套装置的固定连接件,起到固定保护套装置的作用,因此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才能使固定件50有足够大的强度和韧性来固定保护套装置。
在固定板上设置螺栓孔,通过螺栓将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这样在拆卸保护套装置时就非常方便了,可以有利于保护套装置的灵活运用,这里的螺栓孔可以是圆形螺栓孔,也可以是腰型螺栓孔,当然,设置圆形螺栓孔则会要求螺栓孔与管道安装座上的螺栓孔正对才可以顺利连接,而一般会先将保护套装置安装好才对固定件50进行固定,因此固定件50的制作要求和固定件50与半套体10的连接要求都较高,而设置腰型螺栓孔则只要腰型螺栓孔的任意位置与管道安装底座上的螺栓孔正对即可,因此设置腰型螺栓孔会降低固定件50的制作要求以及固定件50与半套体10的连接要求,更加有利于保护套装置的制造以及安装固定。
如图1-3所示,沿管道外套20轴向,半套体10设置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面积小于半套体10未设置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面积。
通过以上设置,当保护套装置通过固定件50固定在管道安装座上之后,半套体10设置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就会与管道安装座的端面接触,此时管道安装座的端面也会起到阻挡保温层的作用,而半套体10未设置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会暴露在外面,因此将半套体10设置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面积小于半套体10未设置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面积才能确保暴露在外面的盖板40会很好的起到阻挡保温层从半套体10内侧壁上脱离的作用,而与管道安装座的端面接触的盖板40设置过大的面积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成本,所以与管道安装座的端面接触的盖板40的面积较小,不仅可以与管道安装座的端面配合实现阻挡保温层的作用,也能节省盖板40的制作材料,节省成本。
如图1-3所示,半套体10未设置盖板40的两条边均连接有挡片60,且挡片60位于管道外套20内并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以上设置,保温层分别与半套体10、盖板40以及挡片60接触,可以从多个方向上将保温层挡住,以防止保温层与半套体10脱离,这样在拆卸半套体10的时候保温层会随着半套体10一起被拆卸下来,安装保护套装置的时候也不需要先将保温层包裹在管道周围再安装半套体10,而是可以将保温层和半套体10看作一个整体一起进行安装,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保护套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效率。两个挡片60处于同一平面可以防止半套体10锁合在一起之后相邻两个半套体10的挡片60不紧挨,这样挡片60之间会出现缝隙,从而该缝隙处没有保温层填充,不利于管道的保温。
需要说明的是,面积较大的盖板40组成的通孔42为圆形通孔时,同一个半套体10上的两个挡片60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面积较大的盖板40组成的圆形通孔的直径,面积较大的盖板40组成的通孔42为方形通孔时,同一个半套体10上的两个挡片60之间的距离不能小于面积较大的盖板40组成的方形通孔截面的短边边长直,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保护套装置才能安装在管道外周。
如图1-3所示,半套体10上设有把手70。通过在半套体10上设置把手70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对安装和拆卸保护套装置的操作。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每个半套体10上可以设置两个具有一定间隔的把手70,这样工作人员就可以双手一起拿取半套体10,更加省力。
可选的,把手70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可以保证把手70的质量较轻,整体保护套装置的质量减轻,这样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很大的力气就可以完成保护套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工作。
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套装置包括两个半圆柱形的半套体10以及两块保温层,保护套装置在安装时的具体过程是:先准备好两块围合之后形成的容纳孔内径符合包裹的管道外径需求条件的岩棉或硅酸铝等保温层,然后将备好的两块岩棉或硅酸铝保温层分别安装在两个半圆柱形的半套体10内侧壁上,注意岩棉或硅酸铝保温层围合之后形成的容纳孔的内径不能小于高温管道外径,待安装牢固之后即可将含有岩棉或硅酸铝的两个半圆柱形半套体10对半安装到高温管道上,同时注意确保两个半圆柱形半套体10对称以及锁扣30能吻合扣上,再用螺栓连接固定件50将半套体10固定于管道安装座上。整个保护套装置的安装过程非常简易方便,操作效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保护套装置在拆卸时的具体过程是:如高温管道出现异常需要拆开保护套装置检查,首先直接拆开固定件50和管道安装座之间连接的螺栓,再手动松开锁扣30,手握把手70,即可快速的拆下含有岩棉或硅酸铝的两个半圆柱形半套体10,待检查完成后,也可以非常快速便捷的按以上保护套装置的安装步骤复原保护套装置,这种拆卸方式不会破坏岩棉或硅酸铝等保温层的完整度,省时省力,效率极高,同时恢复也比较快速,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半套体(10),两个所述半套体(1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管道外套(20);
保温层,每个所述半套体(10)的内侧壁上分别覆盖有所述保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套体(10)沿所述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两端端面均设有盖板(40),且所述盖板(40)上开设有缺口(41);
位于两个所述半套体(10)同一端面的所述盖板(40)上的缺口(41)围合形成通孔(42),所述通孔(42)与所述管道外套(20)同轴,用于供管道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件(50);
至少一个所述固定件(50)设于所述半套体(10)沿所述管道外套(20)轴向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管道安装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管道外套(20)轴向,所述半套体(10)设置所述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面积小于所述半套体(10)未设置所述固定件(50)的一端的盖板(40)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套体(10)未设置所述盖板(40)的两条边均连接有挡片(60),且所述挡片(60)位于所述管道外套(20)内并处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套体(10)上设有把手(70)。
7.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套体(10)和所述盖板(40)均为厚度为1毫米的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套体(10)通过锁扣(30)锁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管道外套(20);
所述锁扣(30)和所述把手(70)均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50)为不锈钢板或镀锌板制作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2-3毫米;
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用于通过螺栓将所述半套体(10)固定连接在所述管道安装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或硅酸铝。
CN202120610814.2U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保护套装置 Active CN217815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0814.2U CN217815738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保护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10814.2U CN217815738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保护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5738U true CN217815738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0814.2U Active CN217815738U (zh) 2021-03-25 2021-03-25 一种保护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57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15738U (zh) 一种保护套装置
KR101265857B1 (ko) 건축비계용 클램프
KR20090006003U (ko) 파이프 행거
CN111140724A (zh) 一种方便维护的管道防护罩
KR20140001788U (ko) 가연성 배관 연결부의 비산방지 보호커버
JP2000035192A (ja) 断熱保温装置
CN212377510U (zh) 一种消防供水管道结构
CN212338552U (zh) 一种伴热管无损更换连接结构及装置
JP2010007824A (ja) 断熱被覆銅管用固定金具及び固定方法
CN210536209U (zh) 组合式保护套管
EP3048272B1 (en) V-band clamp with integral mount plate
CN212226433U (zh) 一种蒸汽管道
CN218944202U (zh) 一种快开式阻火装置
JP2011128116A (ja) 遮蔽器具
CN214634785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除油滤芯
CN214850225U (zh) 一种电缆桥架
CN215488382U (zh) 一种便于重复拆卸安装的便携式保温块
CN211475213U (zh) 管道系统
CN210755784U (zh) 一种管道切割内部防护装置
CN219827442U (zh)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环境的钢索保护装置
CN219231688U (zh) 一种y型过滤器用可拆卸式保温外壳
CN220452977U (zh) 一种防腐保温管道
CN215980891U (zh) 一种化学品船货物系统分隔装置
CN210976868U (zh) 一种围挡
CN215481215U (zh) 零件渗锌用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