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3777U - 泵入口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入口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3777U
CN217813777U CN202221607106.4U CN202221607106U CN217813777U CN 217813777 U CN217813777 U CN 217813777U CN 202221607106 U CN202221607106 U CN 202221607106U CN 217813777 U CN217813777 U CN 217813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butene
control valve
heat exchanger
pump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071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兆亮
刘新源
王亚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h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h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h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hong New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071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3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3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3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包括:异丁烯储罐、换热器和异丁烯供料泵;第一控制阀门的两端并联安装换热器;换热器的热介质输入管线与第一控制阀门的入口端连接;在热介质输入管线安装第四控制阀门;换热器的热介质输出管线与第一控制阀门的出口端连接;在热介质输出管线安装第五控制阀门。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增加换热器消除了异丁烯供料泵运行波动和气蚀现象的隐患,保障了异丁烯供料稳定;机泵运行工况明显改善,设备日常维护费用投入降低;2、利用混合罐区冷冻水回水作为换热器冷媒,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实现冷冻水回水的综合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泵入口降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泵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异丁烯为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生产工艺的生产原料,通过异丁烯供料泵向EVA装置增压输送异丁烯原料。由于异丁烯供料泵入口管线较细较短,夏季气温较高时,异丁烯供料泵入口易发生气蚀现象,直接威胁到供料的安全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包括:异丁烯储罐(1)、换热器(2)和异丁烯供料泵(3);
所述异丁烯储罐(1)的进泵线(L1)通过第一控制阀门(F1)连接到所述异丁烯供料泵(3)的入料口;所述异丁烯供料泵(3)的排料口分为两个管线,分别为:EVA装置输送管线(L2)和回流管线(L3);所述回流管线(L3)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F2),所述回流管线(L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异丁烯储罐(1)的回流口;所述EVA装置输送管线(L2)安装有第三控制阀门(F3),所述EVA装置输送管线(L2)的另一端连接到EVA装置的进料口;
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阀门(F1)的两端并联安装所述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的热介质输入管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F1)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热介质输入管线安装第四控制阀门(F4);所述换热器(2)的热介质输出管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F1)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热介质输出管线安装第五控制阀门(F5)。
优选的,所述回流管线(L3)和所述EVA装置输送管线(L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门(F6)。
优选的,所述换热器(2)的冷介质输入端与冷冻水回水连接;所述换热器(2)的冷介质输出端与循环水回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入口降温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增加换热器消除了异丁烯供料泵运行波动和气蚀现象的隐患,保障了异丁烯供料稳定;机泵运行工况明显改善,设备日常维护费用投入降低;
2、利用混合罐区冷冻水回水作为换热器冷媒,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实现冷冻水回水的综合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泵入口降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改善异丁烯供料泵夏季运行气蚀情况,结合现场异丁烯供料泵和异丁烯储罐的实际控制要求,发明人尝试在生产期间采取对异丁烯储罐淋水降温、对异丁烯储罐充氮提压等方式,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整体效果不佳,仍不能保证异丁烯供料平稳,且造成较大的水资源及公用工程物料浪费。
因此,本申请中,为实现异丁烯供料泵运行稳定,在异丁烯供料泵入口管线增加换热器以降低泵入口异丁烯温度。经计算论证,以温度更低的冷冻水为冷媒可实现较好的换热效果。综合现场实际情况,混合罐区冷冻水对乙酸乙烯供料泵和乙酸乙烯罐进行降温后,其回水温度仍然较低,可作为冷冻水回水为换热器冷媒,达到降温效果并可实现冷冻水回水的综合利用。
因此,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包括:异丁烯储罐1、换热器2和异丁烯供料泵3;
异丁烯储罐1的进泵线L1通过第一控制阀门F1连接到异丁烯供料泵3的入料口;异丁烯供料泵3的排料口分为两个管线,分别为:EVA装置输送管线L2和回流管线L3;回流管线L3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F2,回流管线L3的另一端连接到异丁烯储罐1的回流口;EVA装置输送管线L2安装有第三控制阀门F3,EVA装置输送管线L2的另一端连接到EVA装置的进料口;
其中:
第一控制阀门F1的两端并联安装换热器2;换热器2的热介质输入管线与第一控制阀门F1的入口端连接;在热介质输入管线安装第四控制阀门F4;换热器2的热介质输出管线与第一控制阀门F1的出口端连接;在热介质输出管线安装第五控制阀门F5。
换热器2的冷介质输入端与冷冻水回水连接;换热器2的冷介质输出端与循环水回水连接。
回流管线L3和EVA装置输送管线L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门F6。
经验证,增加换热器产生的阻力对异丁烯供料泵的影响远小于异丁烯经浮头式换热器降温产生的影响。现场改造完成后,异丁烯温度不高于28℃,此时对应异丁烯的饱和蒸汽压小于异丁烯储罐正常运行时压力控制范围,异丁烯供料泵运行平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其工作原理为:
1)是非夏季使用时,异丁烯供料泵3的入口温度满足使用要求,不会发生气蚀现象,则打开第一控制阀门F1,关闭第四控制阀门F4和第五控制阀门F5。
此时,异丁烯储罐1内储存的异丁烯通过进泵线L1进入到异丁烯供料泵3的入口;
打开第二控制阀门F2和第三控制阀门F3,根据EVA装置的异丁烯用量调节调节阀门F6,因此,异丁烯供料泵3按EVA装置的异丁烯用量,将需要量的异丁烯原料送到EVA装置;由于异丁烯供料泵额定流量为2m3/h,EVA装置的异丁烯用量根据产出量变化,最大用量为50kg/h,因此,正常送料期间,异丁烯原料大部分自循环,通过回流管线L3回到异丁烯储罐1。
2)夏季使用时,关闭第一控制阀门F1,打开第四控制阀门F4和第五控制阀门F5;
异丁烯储罐1内储存的异丁烯,首先通过换热器2换热降温,然后再进入到异丁烯供料泵3的入口。
本申请中,换热器2以冷冻水回水为冷媒实现冷冻水回水的综合利用。
实际应用中,可多台异丁烯储罐共用一套换热器2;一套换热器2供多个异丁烯供料泵3使用。例如,在图1中,共有两个异丁烯储罐,分别为:异丁烯储罐1和另一个异丁烯储罐1A;共有两台异丁烯供料泵,分别为:异丁烯供料泵3和另一个异丁烯供料泵3A。图1中L4代表异丁烯卸车线。换热器可采用浮头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增加换热器消除了异丁烯供料泵运行波动和气蚀现象的隐患,保障了异丁烯供料稳定;机泵运行工况明显改善,设备日常维护费用投入降低;
2、利用混合罐区冷冻水回水作为换热器冷媒,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实现冷冻水回水的综合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3、异丁烯供料平稳,保障EVA装置产品合格率。以单次供料中断1小时为例,每次可避免非合格产品产出50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泵入口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异丁烯储罐(1)、换热器(2)和异丁烯供料泵(3);
所述异丁烯储罐(1)的进泵线(L1)通过第一控制阀门(F1)连接到所述异丁烯供料泵(3)的入料口;所述异丁烯供料泵(3)的排料口分为两个管线,分别为:EVA装置输送管线(L2)和回流管线(L3);所述回流管线(L3)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门(F2),所述回流管线(L3)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异丁烯储罐(1)的回流口;所述EVA装置输送管线(L2)安装有第三控制阀门(F3),所述EVA装置输送管线(L2)的另一端连接到EVA装置的进料口;
其中:
所述第一控制阀门(F1)的两端并联安装所述换热器(2);所述换热器(2)的热介质输入管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F1)的入口端连接;在所述热介质输入管线安装第四控制阀门(F4);所述换热器(2)的热介质输出管线与所述第一控制阀门(F1)的出口端连接;在所述热介质输出管线安装第五控制阀门(F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入口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线(L3)和所述EVA装置输送管线(L2)之间连接有调节阀门(F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入口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的冷介质输入端与冷冻水回水连接;所述换热器(2)的冷介质输出端与循环水回水连接。
CN202221607106.4U 2022-06-17 2022-06-17 泵入口降温装置 Active CN217813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7106.4U CN217813777U (zh) 2022-06-17 2022-06-17 泵入口降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07106.4U CN217813777U (zh) 2022-06-17 2022-06-17 泵入口降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3777U true CN21781377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07106.4U Active CN217813777U (zh) 2022-06-17 2022-06-17 泵入口降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3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13777U (zh) 泵入口降温装置
CN114837757B (zh) 一种配置蒸汽引射器的火电厂高加给水旁路调频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02559490B (zh) 锅炉尾气作为热源供给厌氧池产生沼气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25794B (zh) 烧嘴冷却水系统
CN209967728U (zh) 一种pdh装置蒸汽透平乏汽凝液的回收系统
CN216924023U (zh) 一种原油缓冲罐控制系统
CN107061217B (zh) 一种冷凝水水泵水压稳定控制系统
CN214148094U (zh) 煤气发电双减温水供热系统
CN202073749U (zh) 空压机热能回收利用系统
CN217329416U (zh) 一种在停机状态下回收bog的系统
CN212457060U (zh) 一种新型承压式热水系统
CN101721951A (zh) 节能型加氢进料工艺
CN202792768U (zh) 用于纸页印刷的冷水交换系统
CN220229639U (zh) 一种稳压补水装置及系统
CN217894433U (zh) 一种四氯化硅输送系统
CN101721137A (zh) 一种直饮水终端供水装置
CN211782217U (zh) 一种适用于双极膜电渗析循环系统的冷媒降温系统
CN201554065U (zh) 一种直饮水终端供水装置
CN201582558U (zh) 中间站热泵站旁接油罐系统
CN218237439U (zh) 高压锅炉给水的减压供水系统
CN217179319U (zh) 一种蒸汽凝液节能装置
CN220852106U (zh) 一种蒸汽压力自动控制及并网系统
CN208671764U (zh) 铵盐洗涤塔循环液降温系统
CN217844874U (zh) 一种节能型液氮换热tcu
CN216224278U (zh) 聚乙烯醇生产用水冷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