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2274U - 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72274U CN217772274U CN202221841059.XU CN202221841059U CN217772274U CN 217772274 U CN217772274 U CN 217772274U CN 202221841059 U CN202221841059 U CN 202221841059U CN 217772274 U CN217772274 U CN 2177722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ay arm
- gas
- liquid
- pip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By Liquid Or Stea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该喷臂装置包括喷臂;喷臂表面设有进口和第一喷口,喷臂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振荡腔和第二流道,喷臂进口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一喷口与第二流道连通。该喷臂装置通过喷臂的振荡腔可以在向喷臂供送气液混合流体时,使得气液混合流体在振荡腔内产生碰撞而产生振荡波,从而使得喷臂处更易于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雾化射流等清洗范围、角度均较大的振荡射流,提升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喷臂是洗碗机等清洗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喷臂通常安装于清洗设备内胆中,其上设有喷孔。当清洗设备的水泵向喷臂内供送高压流体后,高压流体可以通过喷臂上喷孔的加速作用形成高速射流,从而可以对清洗设备内胆中的器物表面进行冲洗以达到去除污渍的目的。
现有的喷臂喷孔处产生的射流通常为恒定的柱状射流且柱状射流直接冲击到餐具表面,射流冲击区域有限,因此从喷臂喷出来的清洗液的冲击清洗范围以及清洗角度均有限,在清洗液喷洒过程中,仅仅是靠射流在碗碟之间的溅射作用对其他区域进行间接清洗,导致清洗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臂喷孔处产生的射流通常为恒定的柱状射流且柱状射流直接冲击到餐具表面,射流冲击区域有限,因此从喷臂喷出来的清洗液的冲击清洗范围以及清洗角度均有限,在清洗液喷洒过程中,仅仅是靠射流在碗碟之间的溅射作用对其他区域进行间接清洗,导致清洗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臂装置,包括喷臂;
所述喷臂表面设有进口和第一喷口,所述喷臂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振荡腔和第二流道,所述喷臂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喷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气液混合组件,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包括出口,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出口与所述喷臂的进口连通,用于向所述喷臂供送气液混合流体。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荡腔的与所述第一流道的连通处为上游口,所述振荡腔的与所述第二流道的连通处为下游口,所述上游口的宽度和所述下游口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振荡腔的宽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振荡腔的与所述下游口相邻的侧壁为倾斜侧壁,所述倾斜侧壁从其与所述下游口连接的一侧至其远离所述下游口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上游口的方向倾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游口的宽度小于所述下游口的宽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臂包括第一半臂和第二半臂,所述第一半臂和所述第二半臂对接以形成所述喷臂;
所述喷臂的进口、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振荡腔均设于所述第一半臂的面对所述第二半臂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道设于所述第二半臂的面对所述第一半臂的侧面和背对所述第一半臂的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喷口设于所述第二半臂的背对所述第一半臂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喷臂的进口的切向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臂的背对所述第一喷口的一侧设有第二喷口,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还包括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气液混合组件内设有第一腔体,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口、进液口和出口均与第一腔体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臂装置还包括供气管道和供液管道,所述供气管道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供液管道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液口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还包括气流调节件,所述气流调节件安装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气体的流量。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口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互隔离的第二腔体,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一腔体之间通过连通孔组连通;
所述气流调节件安装于所述连通孔组的一侧且能够相对所述连通孔组移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流调节件为管身设有分配孔的分配管,所述分配孔用于与所述连通孔组连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液混合组件还包括气管、液管和密封管,所述密封管套设于所述分配管外侧,且与所述分配管之间形成第一环槽;
所述气管套设于所述液管外侧,且与所述液管之间形成第二环槽;
所述气管与密封管之间密封套接,所述分配管与所述液管之间密封套接,且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对接形成所述第二腔体,所述分配管和所述液管中,位于内侧的管体的管内空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
所述连通孔组设于所述液管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通孔组包括多个连通孔,多个所述连通孔的直径均不相等,且多个所述连通孔沿所述液管的周向间隔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喷臂的容器,所述容器的侧壁设有集风口,所述供气管道连通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的进气口和所述集风口之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清洗设备,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喷臂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臂装置包括喷臂;喷臂表面设有进口和第一喷口,喷臂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振荡腔和第二流道,喷臂的进口与第一流道连通,第一喷口与第二流道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向该喷臂装置中的喷臂的进口供送气液混合流体,气液混合流体继而会由喷臂内的第一流道流向振荡腔,气液混合流体进入振荡腔内后会与振荡腔的内壁产生碰撞而产生振荡波,从而使得气液混合流体受到振荡。继而气液混合流体会进入第二流道,再由第二流道流向喷臂的第一喷口后喷出。由于气液混合流体受到振荡,因而当其在第一喷口处喷出时更易于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扩散雾化射流等较为紊乱的振荡射流,与现有的恒定柱状射流相比,振荡射流的浸湿区域更广,其清洗范围和清洗角度均较为广泛,可以有效提升清洗效果。并且,振荡射流更易于产生射流动力更高的瞬时高速射流,此时振荡射流的冲击力度较高,可以将餐具等待清洗物体上的顽固残渣冲洗干净,同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臂装置通过喷臂的振荡腔可以在向喷臂供送气液混合流体时,使得气液混合流体在振荡腔内产生碰撞而产生振荡波,从而使得喷臂处更易于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雾化射流等振荡射流,振荡射流的清洗范围和清洗角度均较大,可以有效提升清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清洗设备包括上述喷臂装置,因而该清洗设备与上述喷臂装置可以达到相同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喷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振荡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气液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气液混合组件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气管和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气管和液管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分配管和密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中的分配管和密封管的剖视图。
图标:1-喷臂;10-进口;100-接头;11-第一喷口;12-第一流道;13-振荡腔;130-上游口;131-下游口;132-倾斜侧壁;14-第二流道;15-第一半臂;16-第二半臂;17-第二喷口;18-支臂;2-气液混合组件;20-出口;21-进气口;22-进液口;23-第一腔体;24-第二腔体;25-分配管;250-分配孔;26-气管;260-第二环板;2600-第二环槽;27-液管;28-密封管;280-第一环板;2800-第一环槽;281-外齿圈;3-供气管道;30-气体泵;4-供液管道;40-液体泵;5-连通孔组;6-容器;60-集风口;7-支管;8-分配器;9-物料盒;90-废液管道;900-废液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包括喷臂1;喷臂1表面设有进口10和第一喷口11,喷臂1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12、振荡腔13和第二流道14,喷臂1的进口10与第一流道12连通,第一喷口11与第二流道14连通。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向该喷臂装置中的喷臂1的进口10供送气液混合流体,气液混合流体继而会由喷臂1内的第一流道12流向振荡腔13,当气液混合流体进入振荡腔13内,气液混合流体后会与振荡腔13的内壁产生碰撞而产生振荡波,从而使得气液混合流体受到振荡。继而气液混合流体会进入第二流道14,再由第二流道14流向喷臂1的第一喷口11后喷出。由于气液混合流体受到振荡,因而当其在第一喷口11处喷出时更易于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扩散雾化射流等较为紊乱的振荡射流,与现有的恒定柱状射流相比,振荡射流的浸湿区域更广,其清洗范围和清洗角度均较为广泛,可以有效提升清洗效果。
并且,振荡射流更易于产生射流动力更高的瞬时高速射流,此时振荡射流的冲击力度较高,可以将餐具等待清洗物体上的顽固残渣冲洗干净,同样可以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通过喷臂的振荡腔13可以在向喷臂1供送气液混合流体时,使得气液混合流体在振荡腔13内产生碰撞而产生振荡波,从而使得喷臂1处更易于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雾化射流等振荡射流,振荡射流的清洗范围和清洗角度均较大,可以有效提升清洗效果。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包括喷臂1还包括气液混合组件2,气液混合组件2包括出口20,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与喷臂1的进口10连通,用于向喷臂1供送气液混合流体。
其中,振荡腔13的与第一流道12的连通处为上游口130,振荡腔13的与第二流道14的连通处为下游口131,上游口130的宽度和下游口131的宽度均小于振荡腔13的宽度。
由于上游口130的宽度和下游口131的宽度均小于振荡腔13的宽度,因而振荡腔13的会形成两头窄小而中间较大的腔体,当气液混合流体进入振荡腔13内,气液混合流体后更易于与振荡腔13的内壁产生碰撞而产生振荡波,从而使得气液混合流体更易于受到振荡。
如图2所示,振荡腔13的与下游口131相邻的侧壁为倾斜侧壁132,倾斜侧壁132从其与下游口131连接的一侧至其远离下游口131的一侧,朝向远离上游口130的方向倾斜。
振荡腔13的下游口131与下游口131相邻的侧壁为上述倾斜侧壁132时,进入振荡腔13内的气液混合流体更易于与振荡腔13内的侧壁产生碰撞,从而形成更为振荡的振荡波,可以进一步的使得喷臂1处易于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雾化射流等振荡射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振荡腔13的每个侧壁均为直平面结构,相较于带有弧度的弧面侧壁,直平面结构也会使得进入振荡腔13内的气液混合流体更易于与振荡腔13内的侧壁产生碰撞,从而更易于产生振荡波,可以提升该振荡腔13的使用效果。
上游口130的宽度和下游口131的宽度均没有限制,本实施例优选上游口130的宽度小于下游口131的宽度。
上游口130的宽度小于下游口131的宽度时,在上游口130处,气液混合流体由第一流道12进入振荡腔13内时更易于与振荡腔13的内壁碰撞,从而使得气液混合流体受到的振荡更大,使得第一喷口11处更易于形成冲击力度更大、冲击范围更广的振荡射流,同时,在下游口131处,振荡腔13内的经过振荡的气液混合流体更易于顺畅的流向第一喷口11。
如图1所示,喷臂1包括第一半臂15和第二半臂16,第一半臂15和第二半臂16对接以形成喷臂1;喷臂1的进口10、第一流道12和振荡腔13均设于第一半臂15的面对第二半臂16的一侧,第二流道14设于第二半臂16的面对第一半臂15的侧面和背对第一半臂15的侧面之间,且第一喷口11设于第二半臂16的背对第一半臂15的一侧。
在实际应用中,喷臂1的进口10和喷口通常是分布于喷臂1的两侧的,相较于将振荡腔13竖立于第一半臂15和第二半臂16之间,本实施例将振荡腔13设于第一半臂15的面对第二半臂16的一侧,此时振荡腔13的容积不会受到喷臂1的厚度限制,因而为保证振荡腔13的振荡效果而增加振荡腔13的容积时,喷臂1的厚度不会增加,本实施例中的喷臂1的厚度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压缩,进而可以防止喷臂1过多占用洗碗机等清洗设备的内部空间,防止喷臂1过厚而对餐具等待清洗物体造成干涉。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流道14设于第二半臂16的两侧之间时,第二流道14会将振荡腔13和第一流道12内平行于喷臂1所在平面流动的气液混合流体改向,使得气液混合流体沿垂直于喷臂1所在平面方向流动。此时为使得流向第二流道14的气液混合流体更易于改向,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第二流道14为弧形的流道。
如图1所示,第一流道12沿喷臂1的进口10的切向延伸。
第一流道12沿喷臂1的进口10的切向延伸时,气液混合流体由喷臂1的进口10流向第一流道12时受到的阻力更小,从而可以有效提升气液混合流体的流动顺畅性。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喷臂1的进口10处可以连通一个垂直于喷臂1的接头100,该接头100可以通过管道与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连通。
如图1所示,喷臂1的背对第一喷口11的一侧设有第二喷口17,第二喷口17与第一流道12连通。
第二喷口17处可以喷射气液混合流体,此时第二喷口17喷出的射流方向与第一喷口11处喷出的振荡射流方向相反,因而第一喷口11处喷出的振荡射流用于清洗喷臂1上方的餐具等物体时,第二喷口17可以提供向下冲刷、向后推进和向侧方冲洗的射流,分别满足汇聚残渣、对喷淋臂旋转动力以及溶解洗碗粉等清洗物的需求,可以提升该喷臂装置的使用效果。
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的提升该喷臂装置的清洗效率,喷臂1可以包括多个支臂18,每个支臂18均由第一半臂15和第二半臂16对接形成,且每个支臂18的第一半臂15内均可以设有第一流道12和振荡腔13,每个支臂18的第二半臂16内均设有第二流道14。对应的,每个支臂18的第一半臂15上均设有第一喷口11,每个支臂18的第二半臂16上则均设有第二喷口17。
其中,多个支臂18的第一半臂15的其中一端相互连通于一处,此时喷臂1的进口10可以设于该处且与每个支臂18内的第一流道12相切并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每个支臂18内的第一流道12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而振荡腔13的数量则为多个,此时任一支臂18内的多个振荡腔13可以沿该支臂18内的第一流道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依次与第一流道12连通。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任一支臂18内的第一流道12的与喷臂1的进口10连接的端部为起始端,另一端为末端,此时任一支臂18的第一半臂15内的第一流道12的末端,可以朝向背对该支臂18的第二半臂16的方向延伸,从而与设于该第二半臂16上的第二喷口17连通。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气液混合组件2还包括进气口21和进液口22,气液混合组件2内设有第一腔体23,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进液口22和出口20均与第一腔体23连通;喷臂装置还包括供气管道3和供液管道4,供气管道3与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连通,供液管道4与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液口22连通。
供气管道3用于将气源处的空气气体通过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供送至第一腔体23内,供液管道4用于将液源处的水等液体通过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液口22公共至第一腔体23内,而第一腔体23可以容纳气体和液体以形成气液混合流体,该气液混合流体继而可以通过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流向喷臂1。
其中,根据含气量的不同,气体混合流体被喷射后可以产生泡状射流、脉冲液滴射流或扩散雾化射流等紊乱的射流。本实施例中的喷臂1中的振荡腔13可以对气体混合流体产生上述紊乱射流的过程起到振荡放大所用,使得第一喷口11处喷出的紊乱射流更易于形成振荡波动更大的振荡射流。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停止供液管道4的供液过程,此时仅供气管道3向气液混合组件2的第一腔体23内供送气体,然后经由第一喷口11喷出。由于气体射流可以将餐具表面的水分快速带走,从而提升对餐具的烘干效率,以及由于喷臂1数量较多,分布较广,喷臂1在旋转吹风过程中可以对餐具形成较为全面的覆盖,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还可以利用喷臂1的第一喷口11提升气体射流的分布全面性,增大气流均匀度,从而减少烘干死角,提高烘干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气液混合组件2还包括气流调节件,气流调节件安装于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和第一腔体23之间,用于调节进入第一腔体23内的气体的流量。
气流调节件可以对进入第一腔体23内的气体的流量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第一腔体23内的气液混合比例。当第一腔体23内未进入有气体时,即第一腔体23内未掺混气体时,会形成液体单相流,液体单相流在喷臂1的第一喷口11处会呈柱状喷出,从而形成恒定的柱状射流;当第一腔体23内进入气量较小的气体时,会形成带有少量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该气液混合流体经由喷臂1的第一喷口11喷出后会适度发散,从而形成泡状射流;当进入第一腔体23内的气体适当增加后,第一腔体23内的气液混合流体经由喷臂1的第一喷口11喷出后会形成脉冲能量更加集中的脉冲射流,此时会形成段塞流;当进入第一腔体23内的气体进一步增加后,第一腔体23内携带大量气体的气液混合流体经由喷臂1处的第一喷口11喷出后会形成雾化射流,雾化射流可以有效增加射流的浸湿区域,极大提升射流的清洗范围和清洗角度。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通过采用气流调节件可以根据需求调节气液混合比例,进而可以改变气液混合流体中气泡的大小及数量,得到多样的气液混合流流型。对于不同流型的气液混合流,喷臂1处喷射出的射流分散程度和冲击力大小也是不一致的,可以增大射流清洗范围、改变射流扩散程度以及冲击力度,从而满足不同的清洗要求。
其中,气流调节件的结构没有限制,气流调节件可以采用比例阀。
如图6所示,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和第一腔体23之间设有与第一腔体23相互隔离的第二腔体24,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与第二腔体24连通,第二腔体24和第一腔体23之间通过连通孔组5连通;气流调节件安装于连通孔组5的一侧且能够相对连通孔组5移动,气流调节件用于在相对连通孔组5移动的过程中对连通孔组5进行全部或局部遮挡,以调节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之间的连通面积。
连通孔组5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连通孔。当连通孔组5包括一个连通孔时,可以利用气流调节件对该连通孔进行全部或局部遮挡,从而调节该连通孔的外露面积,此时连通孔的外露面积即为第二腔体24和第一腔体23之间的连通面积。当连通孔组5包括多个连通孔时,多个连通孔的尺寸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此时可以利用遮挡对多个连通孔进行全部或局部遮挡,从而调节连通孔的外露数量,改变连通孔组5的整体外露面积,此时连通孔组5的整体外露面积即为第二腔体24和第一腔体23之间的连通面积。
为提升连通孔组5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优选连通孔组5包括多个连通孔。
其中,气流调节件可以为片状,片状的气流调节件可以贴合于连通孔组5的一侧,当需要调节连通面积时,通过驱动气流调节件相对连通孔组5移动即可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均可以通过容器6形成,此时气体混合组件可以采用中部设有隔板的容器6,隔板两侧的容器6内空间分别形成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此时供气管道3与容器6的第二腔体24一侧连通,供液管道4可以直接与容器6的第一腔体23一侧连通。连通孔组5设于隔板上,气流调节件可以贴合于隔板的一侧,为便于移动气流调节件,此时气流调节件的一侧可以伸出于容器6外。
由于比例阀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因而如图6、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气流调节件为管身设有分配孔250的分配管25,分配孔250用于与连通孔组5连通;如图5-图10所示,气液混合组件2还包括气管26、液管27和密封管28,密封管28套设于分配管25外侧,且分配管25通过第一环板280与密封管28连接,以在分配管25和密封管28之间形成第一环槽2800;如图7和图8所示,气管26套设于液管27外侧,且气管26通过第二环板260与液管27连接,以在气管26和液管27之间形成第二环槽2600;气管26与密封管28之间密封套接,分配管25与液管27之间密封套接,且第一环槽2800和第二环槽2600对接形成第二腔体24,分配管25和液管27中,位于内侧的管体的管内空间形成第一腔体23;连通孔组5设于液管27上。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示,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可以设于气管26的管身上,从而使得供气管道3可以向第二腔体24供气;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液口22可以设于液管27的远离分配管25的管端,从而使得供液管道4可以向第一腔体23内供送液体;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则可以设于分配管25的远离液管27的管端,从而使得第一腔体23内的气液混合流体可以流向喷臂1。
其中,密封管28和分配管25之间可以为刚性连接,气管26和液管27之间也可以为刚性连接。当气管26与密封管28之间密封套接且分配管25与液管27之间密封套接后,气管26和密封管28之间可以相对旋转,同时分配管25与液管27之间也可以相对旋转。
当需要调节连通孔组5对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的连通面积时,可以使得分配管25与液管27相对旋转运动。分配管25与液管27相对旋转的过程中,当分配孔250与连通孔组5相互错开时,分配管25可以对连通孔组5进行全部遮挡,从而隔离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使得第一腔体23内不能进入气体;当分配孔250与连通孔组5重合后,分配孔250与连通孔组5连通,从而可以实现第一腔体23和第二腔体24之间的连通,同时分配管25的管身可以对连通孔组5进行局部遮挡,从而可以控制连通孔组5的连通面积,实现对第二腔体24和第一腔体23之间的连通面积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气管26和密封管28之间密封套接,因而相对旋转的气管26和密封管28不会影响第二腔体24的密闭性。同理,由于分配管25和液管27之间密封套接,因而相对旋转的分配管25和液管27不会影响第一腔体23的密闭性。
为便于驱动分配管25和液管27之间相对旋转,如图5所示,密封管28的管身上可以安装有外齿圈281。
进一步的,外齿圈281可以与密封管28刚性连接。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气管26套接于密封管28内侧,液管27套接于分配管25内侧。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气管26的外壁和液管27的外壁均可以固定有密封环,密封管28的内壁和分配管25的内壁则可以分别设有能够与上述密封环卡接的环形容纳槽。当气管26和密封管28套接时,气管26上的密封环可以使得气管26和密封管28之间密封;当液管27和分配管25之间套接时,液管27上的密封环可以使得液管27和分配管25之间密封。
如图6所示,连通孔组5包括多个连通孔,多个连通孔的直径均不相等,且多个连通孔沿液管27的周向间隔分布。
由于连通孔组5中的多个连通孔的直径均不相等,因而当液管27和分配管25之间相对旋转运动后,分配管25上的分配孔250可以对连通孔组5中的连通孔进行选择,从而使得不同直径的连通孔连通第二腔体24和第一腔体23,可以调节第二腔体24和第一腔体23之间的气泡通过尺寸和数量以形成不同状态的气液混合流流型。
为便于利用遮挡件调节连通面积,本实施例优选分配管25上的分配孔250的于分配管25周向上的宽度等于多个连通孔中尺寸最大的连通孔的直径,且沿液管27的周向,相邻两个连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分配孔250的于分配管25周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连通孔组5可以为多个,沿分配管25相对连通孔组5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多个连通孔组5间隔分布。
其中,连通孔组5的规格可以一致,此时任一组沿液管27的轴向分布的多个连通孔的直径均相同。
如图10所示,分配管25上的分配孔250可以为沿分配管25轴向延伸的条形孔,当该分配孔250对连通孔组5中的连通孔进行选择时,可以同时选择多个连通孔组5中的同一直径的连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任一组连通孔组5中的多个连通孔可以沿液管27的周向等间隔分布,多个连通孔组5可以沿液管27的轴向等间隔分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还包括用于容纳喷臂1的容器6,容器6的侧壁设有集风口60,供气管道3连通于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和集风口60之间。
当该喷臂装置用于洗碗机时,上述容器6即为洗碗机的内胆。当需要向气液混合组件2供送气体时,容器6内的气体可以通过集风口60和供气管道3被送入至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容器6内的气体被送入至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后,再依次经由气液混合组件2的混合作用和振荡腔13的振荡作用后形成振荡的气液混合流体,最后在喷臂1的喷射作用下形成振荡射流。
当供液组件停止向气液混合组件2供送液体时,容器6的气体会在供气管道3、气液混合组件2、喷臂1和容器6之间循环,当气体在喷臂1处被喷出时,还可以向餐具产生气体射流,从而快速带走餐具表面水分,达到快速吹干餐具的效果。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喷臂装置还可以包括气体泵30,气体泵30安装于供气管道3上,用于将集风口60处的气体泵30送至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处。此时集风口60、气体泵30、气液混合组件2、喷臂1和容器6之间循环连通,可以形成气体循环回路。
如图4所示,喷臂1可以为多个,多个喷臂1沿容器6的高度方向间隔安装于容器6内。由于每个喷臂1包括多个支臂18,而每个支臂18上均设有多个第一喷口11,因而当供液管道4不再供送液体,第一腔体23内仅存在气体时,经由多个喷臂1喷出的气体射流可以大面积覆盖于容器6内,喷臂1可以对气体射流起到均匀分散作用,有效提升对餐具的吹干面积,可以让气体射流迅速带走餐具吧表面的水分,进而达到快速吹干餐具的目的。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每个喷臂1均可以通过一条支管7与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连通,此时为便于向不同的喷臂1供送流体,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和上述多条支管7之间可以设置有比例阀等分配器8,该分配器8可以使得上述多条支管7中的任一条与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连通,从而使得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处的流体可以流向对应的喷臂1。
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本实施例的喷臂装置还可以包括液体泵40,液体泵40安装于供液管道4上,用于将液体源的液体泵40送至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液口22处。
进一步的,上述液体泵40可以为加热泵,此时加热泵可以起到加热作用,使得液体带有较高温度,更易于将餐具清洗干净。
如图1所示,供液管道4上还可以安装有物料盒9,物料盒9用于容纳洗涤液。当液体泵40泵送液体源处的液体时,液体泵40可以抽取物料盒9内的洗涤液,并将洗涤液与液体源处的液体一起泵送至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液口22。
进一步的,物料盒9可以安装于容器6下方并与容器6连通,并且,物料盒9的底部还可以连通有废液管道90,废液管道90上安装有废液泵900。在该喷臂装置对餐具等物体进行清洗后,废水会堆积于容器6底部,而容器6底部的废水可以汇集流向物料盒9,废液泵900则可以将物料盒9内的废水排出至外界。此时物料盒9、液体泵40、气液混合组件2、喷臂1和容器6之间循环连通,可以形成液体循环回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喷臂装置,可以在洗涤阶段,将物料盒9内的洗涤液通过液体泵40加压加热后送入气液混合组件2的第一腔体23内;同时,容器6中的气体可以通过集风口60和供气管道3经过气体泵30加压形成压缩气体后进入气液混合组件2的第二腔体24,继而可以在分配管25和液管27之间经由连通孔进入第一腔体23内与液体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流。气体经由不同孔径的连通孔进入第一腔体23内时,可以使得气液混合流的含气量和气泡密度也不一致,进而可以形成不同的流体流型(单相流、泡状流、段塞流、环状流)。上述气液混合流经过分配器8和分配器8后的支管7进入喷臂1后,在喷臂1内振荡腔13的作用下,气液混合流会更容易形成振荡射流,能量更加集中。由于可以形成不同的流体流型,因而喷臂1处形成的射流的效果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此时喷臂1处可以产生恒定水射流、泡状流射流、脉冲液滴型射流或扩散型雾化射流等射流,从而可以达到不同的洗涤效果。而在烘干阶段,液体泵40可以关闭,气体泵30则开启,此时气液混合组件2中仅进入气体,支管7中仅气体流通,通过喷臂1对气流的均匀分散作用,可以让气体迅速带走餐具表面的水分,进而达到快速烘干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洗设备,该清洗设备包括上述喷臂装置,因而其与上述喷臂装置可以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臂(1);
所述喷臂(1)表面设有进口(10)和第一喷口(11),所述喷臂(1)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流道(12)、振荡腔(13)和第二流道(14),所述喷臂(1)的进口(10)与所述第一流道(12)连通,所述第一喷口(11)与所述第二流道(1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混合组件(2),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包括出口(20),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出口(20)与所述喷臂(1)的进口(10)连通,用于向所述喷臂(1)供送气液混合流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腔(13)的与所述第一流道(12)的连通处为上游口(130),所述振荡腔(13)的与所述第二流道(14)的连通处为下游口(131),所述上游口(130)的宽度和所述下游口(131)的宽度均小于所述振荡腔(13)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腔(13)的与所述下游口(131)相邻的侧壁为倾斜侧壁(132),所述倾斜侧壁(132)从其与所述下游口(131)连接的一侧至其远离所述下游口(131)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上游口(130)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口(130)的宽度小于所述下游口(131)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臂(1)包括第一半臂(15)和第二半臂(16),所述第一半臂(15)和所述第二半臂(16)对接以形成所述喷臂(1);
所述喷臂(1)的进口(10)、所述第一流道(12)和所述振荡腔(13)均设于所述第一半臂(15)的面对所述第二半臂(16)的一侧,所述第二流道(14)设于所述第二半臂(16)的面对所述第一半臂(15)的侧面和背对所述第一半臂(15)的侧面之间,且所述第一喷口(11)设于所述第二半臂(16)的背对所述第一半臂(15)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12)沿所述喷臂(1)的进口(10)的切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臂(1)的背对所述第一喷口(11)的一侧设有第二喷口(17),所述第二喷口(17)与所述第一流道(1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还包括进气口(21)和进液口(22),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内设有第一腔体(23),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进液口(22)和出口(20)均与第一腔体(23)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臂装置还包括供气管道(3)和供液管道(4),所述供气管道(3)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连通,所述供液管道(4)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液口(22)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还包括气流调节件,所述气流调节件安装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和所述第一腔体(23)之间,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第一腔体(23)内的气体的流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和所述第一腔体(23)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23)相互隔离的第二腔体(24),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与所述第二腔体(24)连通,所述第二腔体(24)和所述第一腔体(23)之间通过连通孔组(5)连通;
所述气流调节件安装于所述连通孔组(5)的一侧且能够相对所述连通孔组(5)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调节件为管身设有分配孔(250)的分配管(25),所述分配孔(250)用于与所述连通孔组(5)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还包括气管(26)、液管(27)和密封管(28),所述密封管(28)套设于所述分配管(25)外侧,且与所述分配管(25)之间形成第一环槽(2800);
所述气管(26)套设于所述液管(27)外侧,且与所述液管(27)之间形成第二环槽(2600);
所述气管(26)与密封管(28)之间密封套接,所述分配管(25)与所述液管(27)之间密封套接,且所述第一环槽(2800)和所述第二环槽(2600)对接形成所述第二腔体(24),所述分配管(25)和所述液管(27)中,位于内侧的管体的管内空间形成所述第一腔体(23);
所述连通孔组(5)设于所述液管(27)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组(5)包括多个连通孔,多个所述连通孔的直径均不相等,且多个所述连通孔沿所述液管(27)的周向间隔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喷臂(1)的容器(6),所述容器(6)的侧壁设有集风口(60),所述供气管道(3)连通于所述气液混合组件(2)的进气口(21)和所述集风口(60)之间。
17.一种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喷臂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1059.XU CN217772274U (zh) | 2022-07-15 | 2022-07-15 | 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841059.XU CN217772274U (zh) | 2022-07-15 | 2022-07-15 | 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72274U true CN217772274U (zh) | 2022-11-11 |
Family
ID=8393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841059.XU Active CN217772274U (zh) | 2022-07-15 | 2022-07-15 | 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72274U (zh) |
-
2022
- 2022-07-15 CN CN202221841059.XU patent/CN2177722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87041B2 (ja) | 噴霧器ノズル | |
CN101337225B (zh) | 一种移动式洗消装置 | |
UA49098C2 (uk) | Розпилювальне сопло для зрошування охолоджуючою рідиною виробу, що отриманий способом безперервного розливу | |
CN218508073U (zh)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
CN105964473A (zh) | 一种两相流超声雾化装置 | |
KR100741497B1 (ko) | 2 유체 노즐 | |
JP4341864B2 (ja) | 気液混合流の噴射装置 | |
JP2013086084A (ja) | 洗浄水噴射装置 | |
CN218394175U (zh) | 一种喷射装置和衣物处理设备 | |
CN217772274U (zh) | 喷臂装置和清洗设备 | |
CN110686282B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油烟机 | |
CN208804735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油烟机 | |
CN103898691A (zh) | 一种气流染色机的雾化喷嘴 | |
CN114541100A (zh) | 一种添加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 |
CN208579369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油烟机 | |
CN208804734U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油烟机 | |
CN217772258U (zh) | 喷洗系统和清洗设备 | |
CN214804531U (zh) | 喷臂组件和洗碗机 | |
CN210584476U (zh) | 一种脱硝系统喷氨装置 | |
CN211731326U (zh) | 清洗设备及清洗喷嘴 | |
CN211412382U (zh) | 清洗喷嘴及清洗设备 | |
US20110139907A1 (en) | Tank-cleaning nozzle | |
CN208815273U (zh) | 一种染液雾化气流染色机 | |
CN113058758A (zh) | 一种脉冲激励与气泡雾化结合的雾化喷嘴 | |
CN110686283B (zh) |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吸油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