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2112U - 手动研磨器 - Google Patents

手动研磨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2112U
CN217772112U CN202221724970.2U CN202221724970U CN217772112U CN 217772112 U CN217772112 U CN 217772112U CN 202221724970 U CN202221724970 U CN 202221724970U CN 217772112 U CN217772112 U CN 217772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conical surface
casing
transmission shaf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249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Chefsher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Chefsher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Chefsher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Chefshere Kitc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249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2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2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2112U/zh
Priority to US18/218,010 priority patent/US20240008684A1/en
Priority to JP2023002373U priority patent/JP3243529U/ja
Priority to EP23183781.6A priority patent/EP4302662A3/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02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cones
    • A47J42/04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cones hand 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02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having grinding cones
    • A47J42/08Adjusting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2/00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 A47J42/38Parts or details
    • A47J42/46Driving mechanisms; Coupling to dr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 Grinding-Machine Dressing And Accessor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研磨器,包括壳体、手柄和研磨组件,壳体顶部开口,壳体顶部设有旋转盖,旋转盖上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封板,封板相对壳体固定,旋转盖与壳体转动连接,研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穿过旋转盖且与手柄连接,传动轴的下端穿设于研磨组件内。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具有以下优点:开盖简单,放料方便,开盖不会受到手柄的影响,整体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手动研磨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颗粒料研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动研磨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品质的提高,现代家庭中普遍使用起了研磨器,用于咖啡豆、花椒、食盐、胡椒等的研磨。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444845U公开了一种手动研磨器豆壶,包括存豆壶、粉壶和手柄,所述存豆壶的上端固设有可开合的上盖,存豆壶的下端口内设有研磨器,粉壶与存豆壶下端口配合连接;所述存豆壶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穿过上盖且与手柄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下端穿设于研磨器内,且传动轴的下端设有与研磨器传动连接的松紧装置。但该手动研磨器豆壶,开盖麻烦,放豆不方便,手柄容易与开盖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研磨器,开盖不与手柄干涉,放料方便。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研磨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用于咖啡豆、花椒、食盐、胡椒等的研磨。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动研磨器,包括壳体、手柄和研磨组件,壳体顶部开口,壳体顶部设有旋转盖,旋转盖上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封板,封板相对壳体固定,旋转盖与壳体转动连接,研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上端穿过旋转盖且与手柄连接,传动轴的下端穿设于研磨组件上。手柄用于用户省力转动,便于给研磨组件提供动力,研磨组件用于将研磨料研磨成颗粒或粉状,旋转盖用于转动,使得进料口与封板重叠或分离,进料口用于研磨料的放入,封板用于封堵进料口,且封板固定,防止封板和旋转盖同步转动,影响打开进料口的效率和效果,传动轴用于将手柄的转动传给研磨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在于传统的研磨器在放料时,需要打开盖子或拨动盖子上的封板来打开进口,而打开盖子较为麻烦,拨动盖子可能会被手柄阻挡,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而本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转动旋转盖,就可以打开进料口,而转动旋转盖既方便,又不会被手柄所阻挡,研磨料从进料口进入,转动手柄,手柄通过传动轴带动研磨组件,将研磨料研磨成粉状。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从上到下包括形成进料腔的上壳体、固定研磨组件的中间环和形成接料腔的下壳体,进料腔和接料腔由研磨组件分隔,中间环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底部和下壳体顶部连接。进料腔用于研磨料的进料集中,接料腔用于研磨后的粉料集中,上壳体、中间环和下壳体的设计,使得各个功能区域更加明确。
进一步的,所述研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内磨盘和外磨盘,内磨盘和外磨盘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研磨腔,内磨盘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外磨盘与中间环固定连接。内磨盘和外磨盘配合用于对研磨料的研磨,研磨腔上大下小,能使得研磨料容易进入上端,然后一边研磨,一边向下,使得研磨料被研磨的越来越小,得到的颗粒或粉料越来越细小,保证研磨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磨盘呈圆台状,内磨盘外侧面上部设有第一研磨锥面,内磨盘外侧面下部设有第二研磨锥面,第一研磨锥面和第二研磨锥面延伸相交,第一研磨锥面与中心线的夹角大于第二研磨锥面与中心线的夹角,第一研磨锥面和第二研磨锥面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第二研磨锥面上的研磨齿数量大于第一研磨锥面上的研磨齿数量,内磨盘中心设有通孔,传动轴穿设在通孔内,并与内磨盘固定连接,具体的,内磨盘底部设有固定槽,传动轴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卡板,卡板设置在固定槽内,传动轴与固定板固定连接,传动轴下端设有第一限位面,固定板上设有与传动轴下端配合的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套设在传动轴下端,第一安装孔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面配合的第一平面,传动轴底部与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螺母与固定板接触;传动轴与内磨盘的固定也可以采用键槽与键配合。第一研磨锥面设置在上部,用于先和研磨料接触进行研磨,第二研磨锥面设置在下部,用于将第一研磨锥面研磨后的研磨料继续研磨,且第一研磨锥面向外角度较大,第二研磨锥面向外角度较小,第二研磨锥面的研磨齿数量更多,使得研磨料容易进入上部的第一研磨锥面,但在下部的第二研磨锥面上的研磨效果更好,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的转变,使得上部研磨效率高,下部研磨效果好,同时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效果,通孔用于传动轴的穿设,并由传动轴带动内磨盘转动,为了保证传动轴与内磨盘的固定效果,固定板上的卡板与内磨盘底部的固定槽配合固定,使得固定板与内磨盘同步运动,而固定板通过第一安装孔与传动轴上的第一限位面配合固定,使得固定板余传动轴同步运动,进而实现传动轴与内磨盘的同步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磨盘的上端口处设有第三研磨锥面,外磨盘的下端口处设有第四研磨锥面,第三研磨锥面和第四研磨锥面延伸相交,第三研磨锥面与中心线的夹角小于第四研磨锥面与中心线的夹角,第三研磨锥面和第四研磨锥面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第四研磨锥面上的研磨齿数量大于第三研磨锥面上的研磨齿数量。第三研磨锥面设置在上部,用于先和研磨料接触进行研磨,第四研磨锥面设置在下部,用于将第三研磨锥面研磨后的研磨料继续研磨,且第三研磨锥面向外角度较小,第四研磨锥面向外角度较大,第四研磨锥面上的研磨齿数量更多,使得研磨料容易进入上部的第三研磨锥面,但在下部的第四研磨锥面上的研磨效果更好,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的转变,使得上部研磨效率高,下部研磨效果好,同时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效果。第一研磨锥面与第三研磨锥面均在上部,两者配合,且均使研磨腔上部的开口大,使得可进入的研磨料数量更多,体积更大,且研磨效率高,第二研磨锥面和第四研磨锥面均在下部,两者配合,且均使研磨腔下部的开口小,且下部研磨齿数量更多,使得研磨料在下部的研磨更细,研磨效果更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腔内竖直设有中空的导向轴套,传动轴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轴套内,导向轴套外侧面设有向进料腔侧壁延伸的支架,支架底部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用于固定上壳体和研磨组件,具体的,上壳体底部设有向内的弯折部,弯折部上下面分别与固定环和中间环接触,固定环底面还与外磨盘顶部接触,封板与导向轴套固定连接,具体的,导向轴套上设有第二限位面,封板上设有与第二限位面配合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上设有与第二限位面配合的第二平面,第二平面与第二限位面配合能防止封板转动,导向轴套上设有压紧旋钮,导向轴套与压紧旋钮通过螺纹连接,压紧旋钮与旋转盖转动连接,旋转盖套设在压紧旋钮上,压紧旋钮底面与封板抵接,保证对封板的固定。导向轴套用于保护传动轴,且对传动轴起导向作用,防止传动轴偏斜引起内磨盘和外磨盘碰撞,支架用于对导向轴套提供支撑,同时对从进料口进入的研磨料起到分隔的作用,使得研磨料较均匀的落入到研磨腔内,防止一侧堆积,固定环分摊支架压力,与上壳体均匀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松紧装置,松紧装置包括弹簧和调节旋钮,导向轴套底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弹簧槽,弹簧设置在弹簧槽内,弹簧一端与弹簧槽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内磨盘顶部接触,传动轴与调节旋钮可相对上下移动,具体的,传动轴顶部设有第一螺纹,调节旋钮上设有与第一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以使得传动轴上下移动。松紧装置用于调节内磨盘和外磨盘之间的距离,弹簧用于保持对内磨盘的下压力,保证卡板在固定槽内,内磨盘与传动轴同步上下运动,调节旋钮用于用户调节研磨颗粒大小时通过旋转调节旋钮来进行调节,弹簧槽用于安置弹簧,对弹簧防护性好,调节时,通过旋转调节旋钮,使得传动轴上下移动,进而内磨盘与传动轴同步上下移动,使得内磨盘与外磨盘之间的上下距离发生变化,内磨盘与外磨盘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改变了研磨腔底部的间距,进而改变研磨颗粒大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小于旋转盖顶面一半的面积,进料口面积超过一半则封板面积需要大于一半,无法完全打开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末端设有可转动的手柄头,中间环包括外环和内环,内环穿设于外环内,外环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接触,内环内外两侧分别与外磨盘和外环接触,内环上设有第三螺纹,下壳体上设有与第三螺纹配合的第四螺纹,外磨盘穿设于内环内,内环上设有限位板,外磨盘上设有与限位板配合的第三限位面,内环、外环与固定环通过螺栓固定。手柄头便于用户握持,外环和内环分体式设计,便于组装和更换,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配合,使得下壳体与内环可通过螺旋拆装,方便拆卸下壳体取出颗粒或粉料,限位板与第三限位面配合,防止外磨盘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盖底部设有向内折弯形成的凹槽,上壳体顶端设有弧形折边,弧形折边与凹槽配合安装,调节旋钮上设有防滑纹和调整刻度。凹槽和弧形折边配合,旋转盖的安装固定更可靠,且凹槽能加强旋转盖的强度,弧形折边能加强上壳体的强度,防滑纹能防止在使用时打滑,调整刻度便于控制研磨颗粒的大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方向的旋转后的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内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导向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视图。
图中:1、壳体;2、手柄;3、研磨组件;4、旋转盖;5、进料口;6、封板;7、进料腔;8、接料腔;9、传动轴;10、上壳体;11、中间环;12、下壳体;13、内磨盘;14、外磨盘;15、研磨腔;16、第一研磨锥面;17、第二研磨锥面;18、通孔;19、第三研磨锥面;20、第四研磨锥面;21、导向轴套;22、支架;23、固定环;24、压紧旋钮;25、松紧装置;26、弹簧;27、调节旋钮;28、弹簧槽;29、手柄头;30、外环;31、内环;32、第三螺纹;33、第四螺纹;34、限位板;35、第三限位面;36、固定槽;37、固定板;38、卡板;39、第一限位面;40、第一安装孔;41、弯折部;42、第二限位面;43、第二安装孔;44、第一螺纹;45、第二螺纹;46、第一平面;47、固定螺母;48、第二平面;49、凹槽;50、弧形折边;51、防滑纹;52、调整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如图1-图4、图11所示,包括壳体1、手柄2和研磨组件3,壳体1顶部开口,壳体1顶部设有旋转盖4,旋转盖4上开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上设有封板6,封板6相对壳体1固定,旋转盖4与壳体1转动连接,研磨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内设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上端穿过旋转盖4且与手柄2连接,传动轴9的下端穿设于研磨组件3内。手柄2用于用户转动省力,便于给研磨组件提供动力,研磨组件3用于将研磨料研磨成颗粒或粉状,旋转盖4用于转动,使得进料口5与封板6重叠或分离,进料口5用于研磨料的放入,封板6用于封堵进料口5,且封板6固定,防止封板6和旋转盖4同步转动,影响打开进料口5的效率和效果,传动轴9用于将手柄2的转动传给研磨组件3。传统的研磨器在放料时,需要打开盖子或拨动盖子上的封板来打开进口,而打开盖子较为麻烦,拨动盖子可能会被手柄阻挡,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而本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转动旋转盖4,就可以打开进料口5,而转动旋转盖4既方便,又不会被手柄2所阻挡,研磨料从进料口5进入,转动手柄2,手柄2通过传动轴9带动研磨组件3,将研磨料研磨成粉状。
为了便于使用,所述壳体1从上到下包括形成进料腔7的上壳体10、固定研磨组件3的中间环11和形成接料腔8的下壳体12,进料腔7和接料腔8由研磨组件3分隔,中间环11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0底部和下壳体12顶部连接。进料腔7用于研磨料的进料集中,接料腔8用于研磨后的粉料集中,上壳体10、中间环11和下壳体12的设计,使得各个功能区域更加明确。
为了研磨组件3更可靠,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的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研磨腔15,内磨盘13与传动轴9固定连接,外磨盘14与中间环11固定连接。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配合用于对研磨料的研磨,研磨腔15上大下小,能使得研磨料容易进入上端,然后一边研磨,一边向下,使得研磨料被研磨的越来越小,得到的颗粒或粉料越来越细小,保证研磨的效果。
为了研磨效果更好,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内磨盘13呈圆台状,内磨盘13外侧面上部设有第一研磨锥面16,内磨盘13外侧面下部设有第二研磨锥面17,第一研磨锥面16和第二研磨锥面17延伸相交,第一研磨锥面16与中心线的夹角大于第二研磨锥面17与中心线的夹角,第一研磨锥面16和第二研磨锥面17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第二研磨锥面17上的研磨齿数量大于第一研磨锥面16上的研磨齿数量,内磨盘13中心设有通孔18,传动轴9穿设在通孔18内,并与内磨盘13固定连接,具体的,内磨盘13底部设有固定槽36,传动轴9上设有固定板37,固定板37上设有卡板38,卡板38设置在固定槽36内,传动轴9与固定板37固定连接,传动轴9下端设有第一限位面39,固定板37上设有与传动轴9下端配合的第一安装孔40,第一安装孔40套设在传动轴9下端,第一安装孔40上设有与第一限位面39配合的第一平面46,传动轴9底部与固定螺母47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螺母47与固定板37接触;传动轴9与内磨盘13的固定也可以采用键槽与键配合。第一研磨锥面16设置在上部,用于先和研磨料接触进行研磨,第二研磨锥面17设置在下部,用于将第一研磨锥面16研磨后的研磨料继续研磨,且第一研磨锥面16向外角度较大,第二研磨锥面17向外角度较小,第二研磨锥面17的研磨齿数量更多,使得研磨料容易进入上部的第一研磨锥面16,但在下部的第二研磨锥面17上的研磨效果更好,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的转变,使得上部研磨效率高,下部研磨效果好,同时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效果,通孔18用于传动轴9的穿设,并由传动轴9带动内磨盘13转动,为了保证传动轴9与内磨盘13的固定效果,固定板37上的卡板38与内磨盘13底部的固定槽36配合固定,使得固定板37与内磨盘13同步运动,而固定板37通过第一安装孔40上的第一平面49与传动轴9上的第一限位面39配合固定,使得固定板37余传动轴9同步运动,进而实现传动轴9与内磨盘13的同步运动。
为了研磨效果更好,如图8所示,所述外磨盘14的上端口处设有第三研磨锥面19,外磨盘14的下端口处设有第四研磨锥面20,第三研磨锥面19和第四研磨锥面20延伸相交,第三研磨锥面19与中心线的夹角小于第四研磨锥面20与中心线的夹角,第三研磨锥面19和第四研磨锥面20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第四研磨锥面20上的研磨齿数量大于第三研磨锥面19上的研磨齿数量。第三研磨锥面19设置在上部,用于先和研磨料接触进行研磨,第四研磨锥面20设置在下部,用于将第三研磨锥面19研磨后的研磨料继续研磨,且第三研磨锥面19向外角度较小,第四研磨锥面20向外角度较大,第四研磨锥面20上的研磨齿数量更多,使得研磨料容易进入上部的第三研磨锥面19,但在下部的第四研磨锥面20上的研磨效果更好,完成从粗磨到细磨的转变,使得上部研磨效率高,下部研磨效果好,同时保证研磨的效率和效果。第一研磨锥面16与第三研磨锥面19均在上部,两者配合,且均使研磨腔15上部的开口大,使得可进入的研磨料数量更多,体积更大,且研磨效率高,第二研磨锥面17和第四研磨锥面均在下部,两者配合,均使研磨腔15下部的开口小,且下部研磨齿数量更多,使得研磨料在下部的研磨更细,研磨效果更好。
为了保证传动效果,如图9、图10所示,所述进料腔7内竖直设有中空的导向轴套21,传动轴9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轴套21内,导向轴套21外侧面设有向进料腔7侧壁延伸的支架22,支架22底部设有固定环23,固定环23用于固定上壳体10和研磨组件3,具体的,上壳体10底部设有向内的弯折部41,弯折部41上下面分别与固定环23和中间环11接触,固定环23底面还与外磨盘14顶部接触,封板6与导向轴套21固定连接,具体的,导向轴套21上设有第二限位面42,封板6上设有与第二限位面42配合的第二安装孔43,第二安装孔43上设有与第二限位面42配合的第二平面48,第二平面48与第二限位面42配合能防止封板6转动,导向轴套21上设有压紧旋钮24,导向轴套21与压紧旋钮24通过螺纹连接,压紧旋钮24与旋转盖4转动连接,旋转盖4套设在压紧旋钮24上,压紧旋钮24底面与封板6抵接,保证对封板6的固定。导向轴套21用于保护传动轴9,且对传动轴9起导向作用,防止传动轴9偏斜引起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碰撞,支架22用于对导向轴套21提供支撑,同时对从进料口5进入的研磨料起到分隔的作用,使得研磨料较均匀的落入到研磨腔15内,防止一侧堆积,固定环23分摊支架22压力,与上壳体10均匀接触。
为了便于调节研磨颗粒大小,所述传动轴9上设有松紧装置25,松紧装置25包括弹簧26和调节旋钮27,导向轴套2底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弹簧槽28,弹簧26设置在弹簧槽28内,弹簧26一端与弹簧槽28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内磨盘13顶部接触,传动轴9与调节旋钮27可相对上下移动,具体的,传动轴9顶部设有第一螺纹44,调节旋钮27上设有与第一螺纹44配合的第二螺纹45,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7,可以使得传动轴9上下移动。松紧装置25用于调节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之间的距离,弹簧26用于保持对内磨盘13的下压力,保证卡板38在固定槽36内,内磨盘13与传动轴9同步上下运动,调节旋钮27用于用户调节研磨颗粒大小时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7来进行调节,弹簧槽28用于安置弹簧26,对弹簧26防护性好,调节时,通过旋转调节旋钮27,使得传动轴9上下移动,进而内磨盘13与传动轴9同步上下移动,使得内磨盘13与外磨盘14之间的上下距离发生变化,内磨盘13与外磨盘14之间的距离也发生变化,改变了研磨腔15底部的间距,进而改变研磨颗粒大小。
为了保证进料口5的打开效果,所述进料口5小于旋转盖4顶面一半的面积,进料口5面积超过一半则封板6面积需要大于一半,无法完全打开进料口5。
为了方便使用,所述手柄2末端设有可转动的手柄头29,中间环11包括外环30和内环31,内环31穿设于外环30内,外环30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接触,内环31内外两侧分别与外磨盘14和外环30接触,内环31上设有第三螺纹32,下壳体12上设有与第三螺纹32配合的第四螺纹33,外磨盘14穿设于内环31内,内环31上设有限位板34,外磨盘14上设有与限位板34配合的第三限位面35,内环31、外环30与固定环23通过螺栓固定。手柄头29便于用户握持,外环30和内环31分体式设计,便于组装和更换,第三螺纹32和第四螺纹33配合,使得下壳体12与内环31可通过螺旋拆装,方便拆卸下壳体12取出颗粒或粉料,限位板34与第三限位面35配合,防止外磨盘14转动。
为了使用更方便,所述旋转盖4底部设有向内折弯形成的凹槽49,上壳体10顶端设有弧形折边50,弧形折边50与凹槽49配合安装,调节旋钮27上设有防滑纹51和调整刻度52。凹槽49和弧形折边50配合,旋转盖4的安装固定更可靠,且凹槽49能加强旋转盖4的强度,弧形折边50能加强上壳体10的强度,防滑纹51能防止在使用时打滑,调整刻度52便于控制研磨颗粒的大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手柄(2)和研磨组件(3),壳体(1)顶部开口,壳体(1)顶部设有旋转盖(4),旋转盖(4)上开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上设有封板(6),封板(6)相对壳体(1)固定,旋转盖(4)与壳体(1)转动连接,研磨组件(3)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内设有传动轴(9),传动轴(9)的上端穿过旋转盖(4)且与手柄(2)连接,传动轴(9)的下端穿设于研磨组件(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从上到下包括形成进料腔(7)的上壳体(10)、固定研磨组件(3)的中间环(11)和形成接料腔(8)的下壳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研磨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的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内磨盘(13)和外磨盘(14)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研磨腔(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内磨盘(13)呈圆台状,内磨盘(13)外侧面上部设有第一研磨锥面(16),内磨盘(13)外侧面下部设有第二研磨锥面(17),第一研磨锥面(16)和第二研磨锥面(17)延伸相交,第一研磨锥面(16)和第二研磨锥面(17)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第二研磨锥面(17)上的研磨齿数量大于第一研磨锥面(16)上的研磨齿数量,内磨盘(13)中心设有通孔(18),传动轴(9)穿设在通孔(18)内,并与内磨盘(1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外磨盘(14)的上端口处设有第三研磨锥面(19),外磨盘(14)的下端口处设有第四研磨锥面(20),第三研磨锥面(19)和第四研磨锥面(20)延伸相交,第三研磨锥面(19)和第四研磨锥面(20)上均设有研磨齿,且第四研磨锥面(20)上的研磨齿数量大于第三研磨锥面(19)上的研磨齿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料腔(7)内竖直设有中空的导向轴套(21),传动轴(9)可转动地穿设于导向轴套(21)内,导向轴套(21)外侧面设有向进料腔(7)侧壁延伸的支架(22),支架(22)底部设有固定环(23),封板(6)与导向轴套(21)固定连接,导向轴套(21)上设有压紧旋钮(24),导向轴套(21)与压紧旋钮(24)通过螺纹连接,压紧旋钮(24)与旋转盖(4)转动连接,压紧旋钮(24)底面与封板(6)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9)上设有松紧装置(25),松紧装置(25)包括弹簧(26)和调节旋钮(27),导向轴套(21)底部设有向内凹陷的弹簧槽(28),弹簧(26)设置在弹簧槽(28)内,弹簧(26)一端与弹簧槽(28)底部接触,另一端与内磨盘(13)顶部接触,传动轴(9)与调节旋钮(27)可相对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进料口(5)小于旋转盖(4)顶面一半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手柄(2)末端设有可转动的手柄头(29),中间环(11)包括外环(30)和内环(31),内环(31)穿设于外环(30)内,外环(30)上下两端分别与上壳体(10)和下壳体(12)接触,内环(31)内外两侧分别与外磨盘(14)和外环(30)接触,内环(31)上设有第三螺纹(32),下壳体(12)上设有与第三螺纹(32)配合的第四螺纹(33),外磨盘(14)穿设于内环(31)内,内环(31)上设有限位板(34),外磨盘(14)上设有与限位板(34)配合的第三限位面(35),内环(31)、外环(30)与固定环(23)通过螺栓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动研磨器,其特征是:所述旋转盖(4)底部设有向内折弯形成的凹槽(49),上壳体(10)顶端设有弧形折边(50),弧形折边(50)与凹槽(49)配合安装,调节旋钮(27)上设有防滑纹(51)和调整刻度(52)。
CN202221724970.2U 2022-07-06 2022-07-06 手动研磨器 Active CN217772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4970.2U CN217772112U (zh) 2022-07-06 2022-07-06 手动研磨器
US18/218,010 US20240008684A1 (en) 2022-07-06 2023-07-04 Manual Grinder
JP2023002373U JP3243529U (ja) 2022-07-06 2023-07-05 手挽きミル
EP23183781.6A EP4302662A3 (en) 2022-07-06 2023-07-06 Manual grin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24970.2U CN217772112U (zh) 2022-07-06 2022-07-06 手动研磨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2112U true CN21777211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24970.2U Active CN217772112U (zh) 2022-07-06 2022-07-06 手动研磨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8684A1 (zh)
EP (1) EP4302662A3 (zh)
JP (1) JP3243529U (zh)
CN (1) CN217772112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52411A (en) * 1999-07-27 2001-01-31 Cheng Shun I Pepper Mill
DE202006001986U1 (de) * 2006-02-08 2006-04-13 Stoha Design Richard Hieber Kg Mühle zum Zerkleinern von Kaffeebohnen
US9763541B2 (en) * 2014-03-13 2017-09-19 Chef'n Corporation Push-pull grind adjustment mechanism and mills comprising the same
AU2015392617B2 (en) * 2015-12-21 2017-09-14 Japan Porlex & Co., Ltd. Mill device
CN207444845U (zh) 2017-05-24 2018-06-05 陈代明 一种咖啡磨豆壶
EP3900586A1 (en) * 2020-04-20 2021-10-27 Mi-Ci Cheng Adjustable grinding device for a spice grinder
CN216724269U (zh) * 2022-01-21 2022-06-14 厦门郑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中轴直调式磨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02662A3 (en) 2024-04-03
EP4302662A2 (en) 2024-01-10
JP3243529U (ja) 2023-08-31
US20240008684A1 (en) 202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6730B1 (en) Grinder facilitating adjustment of grinding fineness
US9578989B2 (en) Grinding unit, a cartridge for the grinding unit and use of same for grinding coffee beans
CN210613962U (zh) 一种食品加工用粉碎研磨一体装置
CN217772112U (zh) 手动研磨器
CN111871528A (zh) 肝胆外科用颗粒药物研磨机
US2407808A (en) Pepper mill
CN209186447U (zh) 一种粉料研磨器
KR20110109581A (ko) 양념 분쇄용기
CN202843356U (zh) 带可拆磨豆装置的自动咖啡机
CN218246932U (zh) 一种咖啡豆电动研磨机
CN216093978U (zh) 一种具有自锁结构的石磨
CN211432458U (zh) 一种便携式手动研磨器
KR102210754B1 (ko) 양념 분쇄용기
CN217937982U (zh) 研磨器
CN213640631U (zh) 一种电动咖啡磨豆机
CN220675799U (zh) 一种咖啡机磨粉粗细调节装置
CN2488439Y (zh) 咖啡研磨机
CN210008926U (zh) 一种研磨机构及其装置
CN217218802U (zh) 一种可更换搅拌杯的磨粉机
CN218219990U (zh) 磨料机构及磨豆机
CN215016411U (zh) 一种便于调节颗粒粗细的咖啡磨豆机
CN217338314U (zh) 手动咖啡研磨机
CN108937597A (zh) 研磨一体化咖啡机
CN208740767U (zh) 手动研磨器
CN209186388U (zh) 研磨一体化咖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Manual Grinde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11

Pledgee: Zhejiang Tailong Commercial Bank Co.,Ltd. Ningbo Haishu sub branch

Pledgor: NINGBO CHEFSHERE KITCHEN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157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