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0568U -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0568U
CN217770568U CN202220963163.XU CN202220963163U CN217770568U CN 217770568 U CN217770568 U CN 217770568U CN 202220963163 U CN202220963163 U CN 202220963163U CN 217770568 U CN217770568 U CN 217770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orbing
bottom wall
fairing
sidewal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6316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宇
何朝南
马召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lid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lid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lid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lid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6316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0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0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0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所述整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开设有与外界封闭的第一容纳腔;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开口及第二容纳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吸热件以及出风口对着所述吸热件的气流发生器,所述气流发生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吸热件设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上且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壳体贴合。上述整流装置,通过第一壳体与吸热件能够在保证IP防护等级的基础上,提高整流装置的散热效果。电子控制设备包括上述整流装置,能够在保证IP防护等级的基础上,提高电子控制设备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整流器(rectifier)是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装置,可用于供电装置及侦测无线电信号等。它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将交流电(AC)变成直流电(DC),经滤波后供给负载,或者供给逆变器;第二,给蓄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因此,它同时又起到一个充电器的作用。
整流器由于其工作性质,其在工作时通常会散发出较多的热量。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设置风扇对整流器进行冷却。然而由于风扇的引入,不可避免的将使整体结构与外界连通。如此,将会降低整流器或者包括有整流器的设备的IP等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保证整流装置散热效果的同时提高整流装置的IP等级问题,提供一种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一种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开设有与外界封闭的第一容纳腔;
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开口及第二容纳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
吸热件以及出风口对着所述吸热件的气流发生器,所述气流发生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吸热件设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上且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壳体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底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壁之间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壁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所述吸热件与所述底壁贴合,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底壁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吸热件之间且环绕所述吸热件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包括与所述底壁贴合的吸热区域,所述吸热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板体以及所述底壁三者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上向所述底壁一侧凸出设有与所述底壁全面贴合的凸部,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凸部设置,所述吸热区域位于所述凸部朝向所述底壁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上开设有贯通所述底壁的连通口,所述板体上的部分结构通过所述连通口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热件还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所述板体上的翅片,所述气流发生器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翅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均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定义所述第一通风口指向所述第二通风口预设方向,多个所述翅片均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翅片沿垂直与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间隔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通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定义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预设方向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投影为第一投影区域,定义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预设方向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投影为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通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盖板与所述通口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通口的侧壁之间且环绕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
一种电子控制设备,所述电子控制设备包括:
如上述各实施例中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整流装置;
负载电器,与所述整流装置连接;及/或
蓄电池,与所述整流装置连接。
上述整流装置,由于第一容纳腔与外界封闭,即第一容纳腔与外界不连通。故第一壳体具有相对较高的IP等级。由于吸热件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贴合,吸热件能够吸收第一容纳腔内的热量。并且,气流发生器的出风口对着吸热件,气流发生器产生的散热气流能够流过吸热件,从而使吸热件所吸收的热量加速散发。如此,实现了对第一壳体及第一壳体内控制电路板的散热。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壳体上开设有朝向第一壳体的开口,且吸热件设于开口的侧壁上。换言之,吸热件与控制电路板之间仅有第一壳体。也就是说,吸热件仅通过第一壳体就能够吸收控制电路板所散发的热量。如此,提高了吸热件的吸热效率,从而能够提高整流装置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整流装置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整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吸热件与第二壳体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0、整流装置;100、第一壳体;110、底壁;111、支撑柱;120、盖板;130、侧壁;131、通口;140、第一容纳腔;200、控制电路板;300、第二壳体;310、第一侧壁;311、第一通风口;320、第二侧壁;321、第二通风口;330、底板;340、周侧壁;350、开口;360、第二容纳腔;400、吸热件;410、板体;411、凸部;420、翅片;500、气流发生器;510、出风口;600、第一密封圈;700、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整流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2示出了整流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整流装置10,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二壳体300、控制电路板200、吸热件400及气流发生器500。第一壳体100内开设有与外界封闭的第一容纳腔140。控制电路板200设于第一容纳腔140内。第二壳体300与第一壳体100连接,第二壳体300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开口350及第二容纳腔360。开口350朝向第一壳体100。气流发生器500设于第二容纳腔360内,气流发生器500的出风口510对着吸热件400,通过气流发生器500产生的散热气流能够对吸热件400进行散热。吸热件400设于开口350的侧壁130上且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100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整流装置10的主要热量是由控制电路板200产生的。也就是说,对整流装置10进行散热也就是对控制电路板200进行散热,也即是对容纳腔进行散热。
上述整流装置10,由于第一容纳腔140与外界封闭,即第一容纳腔140与外界不连通。故第一壳体100具有相对较高的IP等级。由于吸热件400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100贴合,吸热件400能够吸收第一容纳腔140内的热量。并且,气流发生器500的出风口510对着吸热件400,气流发生器500产生的散热气流能够流过吸热件400,从而使吸热件400所吸收的热量加速散发。如此,实现了对第一壳体100及第一壳体100内控制电路板200的散热。
进一步地,由于第二壳体300上开设有朝向第一壳体100的开口350,且吸热件400设于开口350的侧壁130上。换言之,吸热件400与控制电路板200之间仅有第一壳体100。也就是说,吸热件400仅通过第一壳体100就能够吸收控制电路板200所散发的热量。如此,提高了吸热件400的吸热效率,从而能够提高整流装置1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120和底壁110、以及连接于盖板120和底壁110之间与盖板120和底壁110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140的侧壁130。吸热件400与底壁110贴合。控制电路板200与底壁110平行设置,如此有利于控制电路板200上的热量快速、直接的传递至底壁110上,便于提高吸热件400的吸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200可以与底壁110贴合以进一步提高热量传递的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底壁110及/或盖板120上设有支撑柱111。控制电路板200设于支撑柱111远离底壁110及/或顶壁的一端。换言之,通过支撑柱111能够使控制电路板200处于相对悬空的状态。即,此时控制电路板200不与除支撑柱111外的其他第一容纳腔140的结构接触。如此,能够保证在控制电路板200周围区域具有一定的散热空间,避免控制电路板200散发的热量过于集中,而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进而使控制电路板200性能受影响甚至受热变形。
同时,将控制电路板200设于支撑柱111上还能够便于整流装置10的移动运输。举例而言,当整流装置10整体发生晃动时,由于控制电路板200处于相对悬空状态,故即使控制电路板200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时,控制电路板200也不会由于与第一容纳腔140的腔壁或与第一容纳腔140的其他元器件发生碰撞而损坏。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整流装置1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700。第一壳体100上开设有通口131,第一容纳腔140通过通口131与外界连通。盖板120与通口131的侧壁130密封配合,第二密封圈700设于盖板120与通口131的侧壁130之间且环绕第二密封圈700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通口131能够便于控制电路板200的装配以及便于对控制电路板200进行检修。通过设置第二密封圈700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一容纳腔140的密封性,避免由于通口131的设置而降低整流装置10的IP等级。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整流装置1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600,第一密封圈600设于底壁110与吸热件400之间且环绕吸热件400设置。结合上述,吸热件400上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100贴合,吸热件400与第一壳体100之间通过接触传递热量以对第一壳体100及第一容纳腔140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通过环绕吸热件400设置的第一密封圈600,能够避免外界的杂质进入吸热件400与第一壳体100之间,影响吸热件400与第一壳体100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2,具体地,吸热件400包括板体410。板体410上包括与底壁110贴合的吸热区域。吸热区域位于第一密封圈600、板体410以及底壁110三者围设形成的空间内。如此,通过第一密封圈600保证吸热区域与底壁110之间的热量传递效率。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板体410上向底壁110一侧凸出设有与底壁110全面贴合的凸部411。第一密封圈600环绕凸部411设置。吸热区域位于凸部411朝向底壁110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凸部411靠近底壁110的一侧即为上述吸热区域。通过在板体410上设置朝向底壁110凸出的凸部411能够便于第一密封圈600的安装,可以直接将第一密封圈600套设于凸部411上,则既能够保证吸热区域的相对密封性,又便于第一密封圈600的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壁110上开设有贯通底壁110的连通口131(图未示,下同)。板体410上的部分结构通过连通口131延伸至第一容纳腔140内。具体地,可以是凸部411自板体410上延伸至第一容纳腔140内,以直接吸收控制电路板200所散热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600围设于板体410的其他结构上用于使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300的连接处保持密封,以避免外界中的杂质、液体自连通孔进入第一容纳腔140内。换言之,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密封圈600能够在提高整流器散热效果的基础上,保证整流装置10整体的IP等级。
进一步地,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腔140内的板体410可以直接与控制电路板200贴合以提高吸热效果。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板体410不与控制电路板200接触贴合,在此不进行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板体410部分结构通过连通口131延伸至第一容纳腔140内的说明,与前述中吸热件400至少部分区域与第一壳体100贴合的说明并不矛盾。当板体410部分结构通过连通口131延伸至第一容纳腔140内时,板体410或者吸热件400上的其他结构仍可以与第一壳体100贴合以吸收第一壳体100所传递的热量。同时,通过板体410或吸热件400与第一壳体100的接触贴合还能够保证吸热件400与第一壳体100的相对位置稳定。而设置板体410部分结构通过连通口131延伸至第一容纳腔140内是进一步提高吸热件400吸热效率的方式。
请再次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吸热件400还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板体410上的翅片420,板体410所吸收的热量能够传递至翅片420上。气流发生器500的出风口510正对翅片420,通过散热气流流过翅片420的表面能够提高翅片420的散热效果。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板体410上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翅片420,能够增大吸热件400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即通过设置翅片420能够增大吸热件400的散热面积。如此,结合气流发生器500,能够提高整流装置10的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的相对两侧壁130上分别开设有均与第二容纳腔360连通的第一通风口311和第二通风口321。定义第一通风口311指向第二通风口321预设方向。多个翅片420均沿预设方向延伸,多个翅片420沿垂直与预设方向的方向间隔分布,即多个翅片420能够相互围设形成与预设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风道。风道能够对气流发生器500输出的散热气流的流向进行导向。如此,气流发生器500吹向多个翅片420的散热气流能够在风道的导向下,直接自第一通风口311及/或第二通风口321流出第二容纳腔360外,快速地流出整流装置10外。如此,能够提高整流装置10的散热效率。上述预设方向参见图4中箭头K。
请继续参阅图4并结合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310与第二侧壁320。第一通风口311开设于第一侧壁310上,第二通风口321开设于第二侧壁320上。
定义多个翅片420沿预设方向于第一侧壁310上投影为第一投影区域。应当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投影区域也包括多个翅片420之间的间隔于第一侧壁310上的投影。换言之,第一投影区域不仅包括多个翅片420本身于第一侧壁310上的投影,还包括多个翅片420之间的间隔于第一侧壁310上的投影。上述第一投影区域参加图1及图4中的区域M。
定义多个翅片420沿预设方向于第二侧壁320上投影为第二投影区域。第二投影区域同理,也包括多个翅片420之间的间隔与第二侧壁320上的投影。
多个翅片420与第一通风口311周缘的第一侧壁310接触,第一通风口311位于第一投影区域内。多个翅片420与第二通风口321周缘的第二侧壁320接触,第二通风口321位于第二投影区域内。结合上述,第二壳体300上开设有开口350,吸热件400设于开口350的侧壁130上。而第一侧壁310及第二侧壁320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风口311及第二通风口321,故容纳腔内的散热气流仅可通过第一通风口311及/或第二通风口321流至整流装置10外。而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如上述的多个翅片420与第一侧壁310及第二侧壁320的位置关系,能够保证自第一通风口311及第二通风口321流出的散热气流一定会经过翅片420。从而保证了散热气流对翅片420的散热效果。
为了便于说明,以第一侧壁310与翅片420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第二侧壁320也同理故不再赘述。通过设置多个翅片420与第一通风口311周缘的第一侧壁310接触,能够避免多个翅片420与第一侧壁310在垂直于第一侧壁310的方向上存在间隙,使散热气流自所述间隙内漏出。通过设置第一通风口311位于第一投影区域内,能够保证第一投影区域能够全面覆盖第一通风口311。举个反例,若多个翅片420于第一侧壁310上的投影与第一通风口311之间存在部分不重合的区域,则散热气流可以通过上述不重合的区域漏出至外界,如此则不能保证散热气流对多个翅片420的散热效果,或者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散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多个翅片420间隔围设形成的风道对散热气流有导向作用,故风道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散热气流的流动。若多个翅片420与第一通风口311周缘内的侧壁130之间存间隙,则相比之下散热气流会更多的自上述间隙内流出第一通风口311,故会降低散热效果。
请参阅图4并结合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底板330以及两个与底板330周缘连接的周侧壁340,两周侧壁340连接于第一侧壁310与第二侧壁320之间。两周侧壁340、第一侧壁310、第二侧壁320及底板330共同围设形成第二容纳腔360。气流发生器500设于底板330上,底板330上开设有与气流发生器500连通的进气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子控制设备(图未示,下同)包括有如各实施例所述的整流装置10、负载电路及/或蓄电池。电子控制设备包括整理装置,能够在保证IP防护等级的前提下,提高其散热性能。
整流装置10与负载电路(图未示,下同)连接用于向负载电路提供其所需的电流。
整流装置10与蓄电池(图未示,下同)连接用于向蓄电池提供充电电压。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开设有与外界封闭的第一容纳腔;
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
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内开设有相互连通的开口及第二容纳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壳体;
吸热件以及出风口对着所述吸热件的气流发生器,所述气流发生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吸热件设于所述开口的侧壁上且至少部分区域与所述第一壳体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盖板和底壁、以及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壁之间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壁共同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所述吸热件与所述底壁贴合,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底壁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所述底壁与所述吸热件之间且环绕所述吸热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包括与所述底壁贴合的吸热区域,所述吸热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板体以及所述底壁三者围设形成的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向所述底壁一侧凸出设有与所述底壁全面贴合的凸部,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所述凸部设置,所述吸热区域位于所述凸部朝向所述底壁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件还包括多个间隔设于所述板体上的翅片,所述气流发生器的出风口正对所述翅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均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定义所述第一通风口指向所述第二通风口预设方向,多个所述翅片均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翅片沿垂直与所述预设方向的方向间隔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流装置,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通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通风口开设于所述第二侧壁上,定义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预设方向于所述第一侧壁上投影为第一投影区域,定义多个所述翅片沿所述预设方向于所述第二侧壁上投影为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一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第二投影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一容纳腔通过所述通口与外界连通,所述盖板与所述通口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通口的侧壁之间且环绕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
10.一种电子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控制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流装置;
负载电器,与所述整流装置连接;及/或
蓄电池,与所述整流装置连接。
CN202220963163.XU 2022-04-25 2022-04-25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Active CN217770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3163.XU CN217770568U (zh) 2022-04-25 2022-04-25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63163.XU CN217770568U (zh) 2022-04-25 2022-04-25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0568U true CN21777056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4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63163.XU Active CN217770568U (zh) 2022-04-25 2022-04-25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0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48698B1 (ko) 이차 전지 모듈
JP2008103576A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6584736B1 (ja) 充放電装置
CN113764774A (zh) 散热箱、电池组系统及用电设备
CN210669578U (zh) 充电器及无人设备
CN111385985A (zh) 电动车集成控制器
CN215336965U (zh) 一种电控盒散热机构以及空调器
JP4955986B2 (ja) X線発生装置
CN217770568U (zh) 整流装置和电子控制设备
CN219350374U (zh) 单体电池及电动车辆
CN218274933U (zh) 一种电池包及园林工具
CN218456111U (zh) 一种风冷散热结构及电池箱
CN115413200A (zh) 一种功率设备及光伏系统
CN211128745U (zh) 电机控制器
CN219801950U (zh) 防水型移动储能电源
CN215496802U (zh) 一种基于碳化硅技术的燃料电池电源
CN220628908U (zh) 户外储能装置
CN215817891U (zh) 逆变器和具有其的光伏电站
CN210129816U (zh) 变换器
CN219372305U (zh) 逆变器散热结构及逆变器
CN219577711U (zh) 机箱散热结构
CN220123302U (zh) 一种具有风道散热结构的移动电源逆变器
JP2019165160A (ja) 冷却装置、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蓄電池システム
CN220254332U (zh) 一种逆变器及电气设备
CN211959887U (zh) 一种防护散热功率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