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9218U -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9218U
CN217769218U CN202221288721.3U CN202221288721U CN217769218U CN 217769218 U CN217769218 U CN 217769218U CN 202221288721 U CN202221288721 U CN 202221288721U CN 217769218 U CN217769218 U CN 217769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frame
blade
included angle
inne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887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旭日
王扣建
滕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CIMC Special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887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9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9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9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防雨装置,包括外框和设置于外框内的外叶片及内叶片。沿外框的厚度方向,外框具有进风侧和排风侧,外叶片靠近进风侧设置,内叶片靠近排风侧设置,内叶片和外叶片之间存在间隙,不利于水分的积存,提高通风防雨装置的使用寿命。外叶片包括沿厚度方向相连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180度,内叶片包括沿厚度方向相连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的第二夹角小于或等于180度,并且大于或等于第一夹角。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能够很好地阻碍雨水从进风侧进入排风侧,同时不会影响气体的通过,防雨通风效果好,应用于户外电气设备的外机柜时,便于电气设备的通风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户外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背景技术
户外机柜、逆变站、储能箱、发电机组箱等以及其他特殊电气设备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热量。为了保证这些设备的安全使用,通常需要对设备进行排风散热,这就要求设备的箱体除了常规的防水功能之外,还要具有一定的通风量。设备通过从箱体的进风口吸入冷空气,从出风口将热空气排出,达到降低设备温度的目的,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现有的电器设备的外箱上设置的通风结构,防水等级高的通风结构通风量较低,通风量较高的通风结构防水性能差。影响设备的使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风防雨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防雨装置,所述通风防雨装置包括:
外框,所述外框具有进风侧和沿所述外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进风侧相反的排风侧;
外叶片,所述外叶片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靠近所述进风侧,所述外叶片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相连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180度;以及
内叶片,所述内叶片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靠近所述排风侧,所述内叶片沿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外叶片间隔开,所述内叶片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相连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或等于180度且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包括沿外框厚度方向并列间隔开设置的外叶片及内叶片,其中外叶片为折弯设计,阻碍雨水从进风侧进入排风侧,防雨效果更好。外叶片和内叶片之间具有间隙,具有更好的通风散热效果,避免叶片积水,提高通风防雨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内叶片靠近所述排风侧的端部比所述内叶片远离所述排风侧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外框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角小于180度且所述第二夹角朝向所述外框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110°~145°;并且/或者
所述内叶片与所述外叶片之间沿所述厚度方向的间距为5mm~30mm。
在优选的间距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的通风量和防雨等级能够达到更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10°~145°且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外框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85°且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外框的底部。
在优选的夹角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的通风量和防雨等级能够达到更高。
可选地,所述外框为矩形框,所述外框包括顶横梁、底横梁和支撑在所述顶横梁和所述底横梁之间的两根竖梁;
多个所述外叶片的每个所述外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两根所述竖梁,且多个所述外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内叶片的每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两根所述竖梁,且多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通风防雨装置还包括转接框,所述转接框套设连接在所述外框内;
所述外叶片连接至所述转接框,所述内叶片连接至所述转接框。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叶片和外叶片连接至转接框,再将转接框与通风防雨装置的外框进行连接,外框通常是用于连接至其他的需要通风防雨的设备,例如室外电气设备的机柜。通过设置转接框,方便维修更换内叶片和外叶片。
可选地,靠近所述转接框的底板的所述内叶片连接至所述转接框的所述底板;或者
所述通风防雨装置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排风侧,所述挡水板构造为连接至所述转接框的底板并朝向所述顶横梁延伸。
可选地,靠近所述底横梁的所述内叶片连接至所述底横梁;或者
所述通风防雨装置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排风侧,所述挡水板构造为连接至所述底横梁并朝向所述顶横梁延伸。
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雨效果,在外框的底部或者转接框的底部设置挡水板或构造挡水结构,防止水顺着外框的底横梁表面或者是转接框底部的表面流入排风侧而影响位于排风侧的电气设备。
可选地,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叶片至少部分的重叠;并且/或者
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叶片至少部分的重叠。
本方案中,相邻的内叶片和/或相邻的外叶片重叠,能够增大雨水进入排风侧的阻碍,从而提高通风防雨装置的防雨等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通风防雨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通风防雨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通风防雨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通风防雨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通风防雨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通风防雨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通风防雨装置 110: 外框
110a: 进风侧 110b: 排风侧
111: 顶横梁 112: 底横梁
113: 竖梁 120: 外叶片
121: 第一表面 122: 第二表面
123: 第一夹角 124: 第一通道
130: 内叶片 131: 第三表面
132: 第四表面 133: 第二夹角
134: 第二通道 140: 挡水板
150: 转接框 D1: 外框的厚度方向
D2: 外框的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风防雨装置100,通风防雨装置100包括外框110、外叶片120和内叶片130。以图1所示实施方式为例,外叶片120和内叶片130沿外框110的厚度方向D1间隔开并排设置在外框110内。
沿外框110的厚度方向D1上的两侧分别为通风防雨装置100的进风侧110a和通风防雨装置100的排风侧110b。外叶片120靠近进风侧110a设置,内叶片130靠近排风侧110b设置。
外叶片120包括沿厚度方向D1相连的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22之间具有第一夹角123,第一夹角123小于180度。即外叶片120的中部具有弯折。
内叶片130包括沿厚度方向D1相连的第三表面131和第四表面132,第三表面131和第四表面132之间具有第二夹角133,第二夹角133小于或等于180度。换句话说,内叶片1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一字型也可以是V型。并且第二夹角133大于或等于第一夹角12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100,包括间隔开并列设置在外框110内的外叶片120及内叶片130,其中,外叶片120中部还具有折弯,阻碍雨水从进风侧110a进入排风侧110b,防雨效果更好。外叶片120和内叶片130之间具有间隙,具有更好的通风散热效果,还能够防止叶片积水,提高通风防雨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通风防雨装置100可以应用于户外机柜上,由于给机柜内的电气设备通风散热。此时机柜内侧即为前面所述的排风侧110b,机柜外侧即为前面所述的进风侧110a。
参见图1,内叶片130靠近排风侧110b的端部比内叶片130远离排风侧110b的端部更靠近外框110的顶部。换句话说,沿外框110的高度方向,内叶片130是倾斜设置的。具体地,内叶片130从进风侧110a朝排风侧110b倾斜。其作用在于更好地防止雨水从进风侧110a进入排风侧110b。如果有雨水从进风侧110a经过外叶片120而到达内叶片130时,也会顺着内叶片130的倾斜表面向下流而不会进入排风侧110b,从而能够起到更好的防雨效果。但是这并不会影响从排风侧110b向进风侧110a方向排出热量/气体。
根据图1~图6所示实施方式,外框110为矩形框。外框110包括顶横梁111、底横梁112和两根竖梁113。其中顶横梁111在外框110的顶部,底横梁112在外框110的底部,两根竖梁113支撑在顶横梁111和底横梁112之间。
多个外叶片120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高度方向D2(图中为竖梁113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外叶片120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图中未示出)连接至两根竖梁113,可以理解,图示实施方式中,通风防雨装置100的宽度方向为顶横梁111/底横梁112的延伸方向。相邻两个外叶片120之间的间隙构造为第一通道124。
多个内叶片130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高度方向D2(图中为竖梁113的延伸方向)间隔开设置,每个内叶片130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宽度方向(图中未示出)连接至两根竖梁113。相邻两个内叶片130之间的间隙构造为第二通道134。进风侧110a通过第一通道124和第二通道134连通排风侧110b。
并且,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高度方向D2,相邻的两个外叶片120至少部分地重叠,换句话说,在沿厚度方向D1对两个相邻的外叶片120进行投影,相邻两个外叶片120的投影部分重叠。如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外叶片120至少部分地重叠,同时相邻的两个内叶片130至少部分地重叠。
或者,也可以仅仅将相邻的两个内叶片130设置为至少部分地重叠。即,在沿厚度方向D1对相邻两个内叶片130进行投影,两个内叶片130的投影部分重叠,如图1、图3~图6中所示的实施方式。
可以理解,外叶片120和内叶片130的这种重叠设计,能够使得第一通道124和第二通道134组成的通风通道构造为曲折的形状,可以更好地防止雨水进入排风侧。
可选地,第二夹角133小于180度且第二夹角133朝向所述外框110的顶部。优选地,第二夹角133的范围为110°~145°
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中,外叶片120的第一夹角123为锐角且第一夹角123朝向外框110的底部,其中,第一表面121设置为从进风侧110a朝排风侧110b略微倾斜。优选地,第一夹角123的范围为30°~85°。内叶片130中部同样具有折弯,外叶片120的第二夹角133为钝角且第二夹角133朝向外框110的顶部,其中,第三表面131设置为从进风侧110a朝排风侧110b略微倾斜。
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外叶片120与内叶片130的形状相同,即,外叶片120的第一夹角123为钝角且第一较佳朝向外框110的顶部。优选地,第一夹角123的范围为110°~145°。
可以理解,在上述优选的角度范围内,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通风量和防雨等级能够达到较优水平。
可选地,内叶片130与外叶片120之间沿厚度方向D1的间距为5mm~30mm。在该优选的间距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通风量和防雨等级能够达到较优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防雨效果,靠近底横梁112的外叶片120与底横梁112之间具有间隙,便于雨水从间隙中流出。并且靠近底横梁112的内叶片130与底横梁112连接,从而在外框110的底部形成挡水结构。具体地,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靠近底横梁112的内叶片130的端部(即靠近进风侧110a的端部)与底横梁112的表面密封连接,通过内叶片130阻挡雨水从外框110底部进入排风侧110b。
在图3、图5和图6所示实施方式中,靠近底横梁112的外叶片120及内叶片130与底横梁112之间均具有间隙。在底横梁112靠近排风侧110b的位置设置有挡水板140,挡水板140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高度方向D2设置。在图3和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挡水板140密封连接在底横梁112和两根竖梁113之间并且向顶横梁111的方向延伸。优选地,与挡水板140相邻的内叶片130的上端与挡水板140的上端平齐。
可选地,通风防雨装置100还包括转接框150,转接框150套设连接在外框110内,外叶片120和内叶片130连接至转接框150。可以理解,转接框150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至外框110,转接框150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至外框110。或者在转接框150上设置凸起,对应地在外框110上设置凹槽,以使得转接框150与外框110可以进行插接安装。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内叶片130和外叶片120连接至转接框150,再将转接框150与通风防雨装置100的外框110进行连接,外框110通常是用于连接至其他的需要通风防雨的设备,例如室外电气设备的机柜。通过设置转接框150,方便通风防雨装置100的安装,也方便维修更换内叶片130和外叶片120。
具体地,在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外叶片120连接至转接框150,内叶片130连接至转接框150。靠近转接框150底部的底板的内叶片130与转接框150的底板连接以与转接框150共同构成挡水结构。在图6所示实施方式中,挡水板140密封连接至转接框150的底板。
通过在外框110的底部或者转接框150的底部设置挡水板140,或者将内叶片130连接至外框110的底部或者转接框150的底部从而构造出挡水结构,可以防止水顺着外框110的底横梁112表面或者是转接框150底部的表面流入排风侧110b,保护位于排风侧110b的电气设备的安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外框110可以采用矩形管、平板,或者横截面为C型或L型的结构搭建,如图4中所示,顶横梁111和底横梁112均采用矩形管结构。如图5中所示,顶横梁111和底横梁112均采用角铁结构,其横截面形状为L型,方便外框110的安装,同时相对于矩形管结构的外框110,采用角铁结构搭建的外框110具有更好的通风效果。
根据实际实验数据对比,在同时满足防雨等级为IPX5等级要求情况下,相较于现有的通风防雨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防雨装置的通风量可从40%提高至7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防雨装置包括:
外框,所述外框具有进风侧和沿所述外框的厚度方向与所述进风侧相反的排风侧;
外叶片,所述外叶片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靠近所述进风侧,所述外叶片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相连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180度;以及
内叶片,所述内叶片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靠近所述排风侧,所述内叶片沿所述厚度方向与所述外叶片间隔开,所述内叶片包括沿所述厚度方向相连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小于或等于180度且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叶片靠近所述排风侧的端部比所述内叶片远离所述排风侧的端部更靠近所述外框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角小于180度且所述第二夹角朝向所述外框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夹角的范围为110°~145°;并且/或者
所述内叶片与所述外叶片之间沿所述厚度方向的间距为5mm~3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110°~145°且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外框的顶部;或者
所述第一夹角的范围为30°~85°且所述第一夹角朝向所述外框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框为矩形框,所述外框包括顶横梁、底横梁和支撑在所述顶横梁和所述底横梁之间的两根竖梁;
多个所述外叶片的每个所述外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两根所述竖梁,且多个所述外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所述内叶片的每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宽度方向连接至两根所述竖梁,且多个所述内叶片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防雨装置还包括转接框,所述转接框套设连接在所述外框内;
所述外叶片连接至所述转接框,所述内叶片连接至所述转接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转接框的底板的所述内叶片连接至所述转接框的所述底板;或者
所述通风防雨装置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排风侧,所述挡水板构造为连接至所述转接框的底板并朝向所述顶横梁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靠近所述底横梁的所述内叶片连接至所述底横梁;或者
所述通风防雨装置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排风侧,所述挡水板构造为连接至所述底横梁并朝向所述顶横梁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叶片至少部分的重叠;并且/或者
沿所述通风防雨装置的高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内叶片至少部分的重叠。
CN202221288721.3U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Active CN217769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8721.3U CN217769218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8721.3U CN217769218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9218U true CN21776921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8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88721.3U Active CN217769218U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9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69218U (zh) 一种通风防雨装置
CN205266084U (zh) 一种内部稳定的环控柜
CN213818472U (zh) 电控箱及空调器
CN211345784U (zh) 窗式空调器的机壳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18274782U (zh) 一种通风装置及换电站
CN209929779U (zh) 一种便于散热通风的配电箱
CN217979061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和空调设备
CN211345785U (zh) 窗式空调器的机壳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11575483U (zh) 窗式空调器的机壳以及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113784560B (zh) 一种户外储能柜
CN111520825B (zh) 一种通风防护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213149049U (zh) 一种散热式多功能电能计量箱
CN212413573U (zh) 导风组件和导风装置
CN105451493A (zh) 一种内部稳定的环控柜
CN218388390U (zh) 一种逆变器的散热结构及集装箱系统
CN218730265U (zh) 一种防雷干式变压器保护箱
CN218783420U (zh) 逆变一体机
CN110880705A (zh) 散热顶盖、变电站箱体及箱式变电站
CN217197482U (zh) 一种通风引入箱及激光喷码机
CN218033431U (zh) 一种室外机以及空调系统
CN215647755U (zh) 一种变电站消防风机远程遥控用控制箱
CN220896177U (zh) 一种户外型液冷储能柜用顶罩结构
CN220042761U (zh) 一种具有防雨散热功能的保护箱
CN214337245U (zh) 一种箱式变电站顶盖散热结构
CN215062481U (zh) 电器盒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