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5419U - 换热管试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换热管试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5419U
CN217765419U CN202221558498.XU CN202221558498U CN217765419U CN 217765419 U CN217765419 U CN 217765419U CN 202221558498 U CN202221558498 U CN 202221558498U CN 217765419 U CN217765419 U CN 2177654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detection
feeding
te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849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
徐普
彭小兵
戴恩成
李德华
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155849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5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54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54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管试压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将换热管送入以及送出检测位;夹紧机构,固定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检测机构,连接且密封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并进行气压检测。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上料机构,实现高效换热管试压时的单支自动上料;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输送链步进,实现高效换热管的单支前进检测;密封充压后,采用干检仪监控管内气压变化,根据气压变化幅度判定是否泄漏,检测精度达到0.05mm。整个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将人员从重复复杂的动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提升了检测效率、避免泄漏管误判合格问题。

Description

换热管试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零部件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管试压装置。
背景技术
高效换热管为商用空调的主要换热零部件,在整个换热系统里起着承压、换热及不同介质间的隔离作用。在使用过程中,若高效换热管出现泄漏,冷媒和冷却液将出现相互渗入,造成换热系统崩溃、换热不足及损坏压缩机等问题。
目前,高效换热管的试压主要为人工操作进行水检,人工将高效换热管排布至夹具上夹紧后,密封充气浸入液体内,通过肉眼观察液面的气泡情况,从而判定是否泄漏。重复繁复的体力劳动,易造成视觉疲劳,出现漏判;或微泄露孔形成的气泡不明显,肉眼无法察觉,从而造成误判,使泄漏管进入装配工序,从而造成泄漏质量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换热管人工试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换热管试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热管试压装置,包括:
输送机构,将换热管送入以及送出检测位;
夹紧机构,固定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
检测机构,连接且密封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并进行气压检测。
进一步的,多根所述换热管并排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驱动所述换热管沿其径向平移,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可同时插入多根所述换热管的端部气压测量。
检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机构两侧的堵头座、安装在所述堵头座上对应换热管两端端部的多个堵头,带动所述堵头座将所述堵头插入换热管端部的气缸,带有测试管道的气压检测组件;一侧或两侧所述堵头座的每一个所述堵头内都设有穿过堵头的接管,所述接管连通所述测试管道。
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链条、支撑所述链条且转动时带动链条的齿轮组、穿过多个齿轮组的连轴杆、带动所述连轴杆转动的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使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换热管沿其径向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链条的每一节链板上都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换热管的半圆形凹槽。
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位上方的上夹臂和设置在所述检测位下方的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所述下夹臂上设有夹紧所述换热管的夹紧块;驱动所述上夹臂向下运动的上夹紧气缸和驱动所述下夹臂向上运动的下夹紧气缸。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放料架,将放料架内的所述换热管送至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料机构。
上料机构包括:
上料台,所述上料台的顶面倾斜设置;
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所述上料架,使所述上料架的倾斜的底面可与所述上料台的顶面相连;
限料柄,安装在所述上料台上,可伸出上料台的顶面或收回至上料台内,伸出所述上料台时将所述上料台的顶面分成预上料区和待上料区;
限料挡板,悬设在所述待上料区的上方,所述限料挡板与所述上料台顶面之间形成过料间隙;
挡料块,安装在所述上料台挡住经过所述过料间隙的换热管,并与所述过料间隙的出口间隔形成顶料间隙;
挡料板,悬设在所述挡料块上方,与所述挡料块之间形成倾斜的过料通道,所述过料通道的出口侧连通输送机构;
顶料组件,安装在所述上料台下方,将位于所述顶料间隙的换热管顶升,使所述换热管进入过料通道。
进一步的,限料柄倾斜设置与所述上料台的顶面形成锐角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预上料区容纳一根所述换热管,所述过料间隙容纳单排所述换热管。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上料机构,实现高效换热管试压时的单支自动上料;采用伺服电机控制输送链步进,实现高效换热管的单支前进检测;密封充压后,采用干检仪监控管内气压变化,根据气压变化幅度判定是否泄漏,检测精度达到0.05mm。整个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检测,将人员从重复复杂的动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提升了检测效率、避免泄漏管误判合格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上料机构;1a、上料架;1b、预上料区;1c、待上料区;1d、限料挡板;1e、顶料气缸;1f、限料气缸;1g、顶升气缸;1h、限料柄;1i、挡料块;1j、挡料板;
2、夹紧机构;2a、夹臂导杆;2b、上夹紧气缸;2c、上夹臂;2d、夹紧块;2e、下夹紧气缸;2f、支撑框;
4、检测机构;4a、导杆;4b、气缸;4c、堵头;4d、堵头座;4e、支撑座;4f、导轨;5、干检仪;
6、输送机构;6a、输送架;6b、链条;6c、齿轮;6d、电机;6e、连轴杆;7、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的高效换热管的试压主要为人工操作进行水检,人工将高效换热管排布至夹具上夹紧后,密封充气浸入液体内,通过肉眼观察液面的气泡情况,从而判定是否泄漏。而这种通过人工验证的方式,易造成视觉疲劳,出现漏判;或微泄露孔形成的气泡不明显,肉眼无法察觉,从而造成误判,使泄漏管进入装配工序,从而造成泄漏质量隐患。对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全自动的试压检测装置,工人只需要将多根待检测的换热管放置放料架内,就可以进行全自动检测,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热管的试压检测装置,主要包括:输送机构6、夹紧机构2、检测机构4、上料架1a和上料机构1;输送机构6的一段工位作为检测位,输送机构6的主要功能是运送换热管7,换热管7间接且平行的放置在输送机构6的输送平面上,当一组换热管输送至检测位时,输送机构停止输送。夹紧机构2安装在检测位的上方和下方,能够从上下两个方向将位于检测位的一组待测的换热管7位置固定;检测机构4在夹紧机构2夹紧换热管后,其密封堵头向换热管的端部运动,插入换热管的两端,使换热管处于密封状态,且一端的密封堵头内设有接管与气压检测组件(具体为干检仪5)连通,可以对换热管进行气压测量。
具体的,换热管7分成多组并排放置在输送机构6上,每组换热管之间可以空出几个换热管的放置位(也可以不空出放置位,具体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决定),驱动机构驱动换热管沿其径向平移,即在驱动机构的驱动平面上平移,检测机构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两侧(即位于换热管的两端),可同时插入位于检测位的一组换热管的端部进行气压测量。
检测机构4具体包括:堵头座4d、多个堵头4c(密封堵头)、导杆4a、支撑座4e、气缸4b和干检仪5。堵头座4d呈长条板状,共两个,分别位于一组换热管7的两端,即位于检测位的换热管7垂直且间隔,一组堵头4c间隔设置在堵头座4d上排成一排,与位于检测位的一组换热管7端部正对,推动两个堵头座4d,即可将堵头4c插入每根换热管的两端,使换热管密封。支撑座4e与堵头座4d平行且间隔,支撑座4e上安装气缸4b,支撑座4e靠近两端的位置设有导杆孔,导杆4a以及气缸4b的伸缩杆连接堵头座4d,垂直穿过支撑座4e上的导杆孔,气缸4b的伸缩杆伸缩时,会带动堵头座4d向换热管端部靠近或者远离,导杆4a跟随堵头座4d移动,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其中一个堵头座(也可以是两个堵头座都具备)的每一个堵头内都设有穿过堵头的接管,接管连通干检仪5的测试管道。从而可以通过干检仪进行气压检测。
不同规格的换热管7,其长度也是不同的,为了提高装置的通用性,检测位的一侧设有导轨4f,检测机构的一侧安装且固定在导轨上,需要调整位置对应换热管长度时,将检测机构的一侧沿导轨调整安装位置。
输送机构具体包括:输送架6a、四根间隔设置的链条6b(链条也可以设置成其他数量)、支撑链条且转动时带动链条的齿轮组、穿过多个齿轮组的连轴杆、带动连轴杆转动的电机6d,通过电机驱动使放置在链条6b上的换热管7沿其径向方向移动。每根链条6b都配有一组齿轮组,连轴杆同时穿过一个输送架上的所有齿轮组的驱动齿轮,带动相互平行的一组链条同步传动。
链条6b的每一节链板上都设有用于放置换热管的半圆形凹槽,链条6b围成一个环,半圆形凹槽位于链条的外侧;齿轮组一共四个齿轮6c,都安装在输送架上,其中两个设置在输送架的上部且高度一致,为定位齿轮,另外两个设置在输送架的底部,其中一个同样为定位齿轮,另一个齿轮为驱动齿轮,除了定位作用外还与连轴杆6e连接。连轴杆6e穿过在同一轴线上的所有驱动齿轮,电机6d安装在输送架的底部,用于带动连轴杆转动,从而驱动链条传送换热管。
输送机构具体可以设置多个用于传输换热管以便进入下一步工序,其中一个输送机构上设置检测位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具体以一个输送机构为例进行说明。
夹紧机构2具体包括:支撑框2f、安装在支撑框2f上的上夹臂2c、下夹臂、上夹紧气缸2b、下夹紧气缸,支撑框2f安装在输送架6a上(也可以单独安装支撑),支撑框2f的顶部安装上夹紧气缸2b,同时支撑框2f上设有导杆孔,上夹紧气缸2b的伸缩杆竖直朝下,且伸缩杆的底部连接上夹臂,上夹臂2c靠近两端的位置垂直设置穿过支撑框的导杆孔的夹臂导杆2a;支撑框2f的底部安装下夹紧气缸2e,同时支撑框的底部设有导杆孔,下夹紧气缸2e的伸缩杆竖直朝上,且伸缩杆的顶部连接下夹臂,下夹臂靠近两端的位置垂直设置穿过支撑框底部导杆孔的夹臂导杆(实质与上夹紧气缸、上夹臂对称设置);上夹臂2c具体位于清洁工位上方,下夹臂具体位于清洁工位下方,上夹臂2c和下夹臂上设有夹紧换热管7的夹紧块2d;夹紧块2d上设有多个对应一组换热管的V型槽;当输送机构6停止输送时,换热管位于清洁工位待检测,上夹紧气缸和下夹紧气缸驱动上夹臂与下夹臂同时向换热管的位置靠拢,将换热管夹持固定,便于检测机构后续进行密封对位。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放置待检测换热管的上料架1a,将上料架1a内的换热管送至输送机构的上料机构1。如图所示,放料架的底面倾斜,前后两侧以及右侧设置挡板(前后两侧的挡板在图中未示出),并且通过上料机构可以带动其上下运动进行投料。
上料机构具体包括:上料台11、顶升组件、限料柄1h、限料挡板1d、挡料块1i、挡料板1j和顶料组件。
上料台11设置在上料架1a与输送架6a之间,上料台11对应上料架1a的一侧设有挡板,上料架1a的左侧与挡板贴靠,上料台11的顶面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与倾斜方向与上料架1a的底面一致,顶升组件安装在上料架1a的下方,用于顶升上料架1a(上料架1a具体可以安装在一个上料框的顶面,顶升组件具体为顶升气缸1g,安装在上料框内),当上料架1a上升至其能上升的最高位置时,上料架1a的底面与上料台11的顶面连成一条斜线,使上料架1a内的换热管7能够顺着斜面滚动进行送料;限料柄1h安装在上料台11上,具体是其下端与上料台内侧的一个转动座连接,且下端还连接一根与其带有夹角的连接柄,连接柄连接一限料气缸1f的伸缩杆,从而限料气缸1f可以控制限料柄1h沿转动座转动,使限料柄1h可伸出上料台11的顶面或收回至上料台11内,伸出上料台11时将上料台的顶面分成预上料区1b和待上料区1c,换热管7从上料架滚动到预上料区1b时,会被限料柄1h挡住,留在预上料区1b,上料架1a下降后,转动限料柄1h,即可使预上料区1b的换热管滚动至待上料区1c,且预上料区1b只能存留一根换热管,从而实现单支上料。
输送架6a靠近上料台11的一侧设有竖直的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安装限料挡板1d和挡料板1j,限料挡板1d的限料段悬设在待上料区1c的上方,且限料段的倾斜角度与上料台11的顶面倾斜角度一致,限料段与上料台11之间形成过料间隙,且过料间隙的间隙宽度略大于换热管的管径,使换热管7只能单支并排通过过料间隙;挡料块1i安装在上料台11,挡住通过过料间隙的换热管上,并与过料间隙的出口端之间间隔一根换热管的距离形成顶料间隙,顶料组件安装在上料台11内,其顶杆可以从顶料间隙的底面顶出与挡料块的顶面齐平,使位于顶料间隙的一根换热管上升后沿着挡料块的顶面继续向输送组件的方向滚动(顶料组件具体包括连杆和顶料气缸1e),挡料板1j悬设在挡料块1i上方,与挡料块1i之间形成倾斜的过料通道,过料通道的出口对准输送机构的链条6b,使换热管7自动滚动到链条6b的一节链板的凹槽上,每当有一根换热管滚动到链条6b的第n节链板上时,传输组件的电机带动链条传动使第n节链板移动到传送机构的水平输送面后停止,使第n+1节链板位于过料通道的出口处,从而达到单支上料全自动化的效果。
为了防止预上料区1b会存留多根换热管,限料柄1h伸出后倾斜设置与上料台11的顶面形成锐角夹角,尽量缩小上料区的可留存面积,防止多根换热管叠在一起。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人工将批量物料放到上料架1a中,感应器感应到物料后,顶升气缸1g开始工作,将上料架1a顶升,高度到达预上料区1b时,高效换热管沿斜面开始下滑,由于限料气缸1f的作用,预上料区1b只容纳一支高效换热管,此时,顶升气缸1g行程收缩,带动上料架1a回落到原始位置,同时,限料气缸1f放行预上料区1b上的1支高效换热管。
放行的单支高效换热管沿斜面下滑落入待上料区1c,在限料挡板1d的配合作用下,待上料区1c内物料实现单支排布,不叠料。此时,顶料气缸1a开始工作,将单支高效换热管顶升,在挡料板1j的配合作用下,高效换热管落入链条6b上。
伺服电机6d开始工作,通过连轴杆6e带动4个齿轮6c转动,从而实现4个链条6b的同步前进,实现高效换热管的单支前进。
当高效换热管随链条6b前进至最后一个密封堵头4c时,伺服电机6d停止工作,顶料气缸1e停止上料。同时,上夹紧气缸、下夹紧气缸推动夹紧块将高效换热管夹紧。
检测机构4的气缸4b推动密封堵头4c前进密封高效换热管两端。同时,干检仪5通过与密封堵头4c间的接管对管内进行充压,到达设定气压后,干检仪5停止充压,并对管内气压进行监控。当管内气压变化幅度大于设定值时,干检仪开始报警,并显示出不合管的支数及位置;当气压变化幅度小于设定值时,检测机构退出,夹紧机构2松开夹紧,伺服电机6d恢复工作带动高效换热管继续前行下料,顶料气缸1e恢复工作继续上料。
重复以上步骤,从而实现自动批量泄漏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构,将换热管送入以及送出检测位;
夹紧机构,固定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
检测机构,连接且密封位于所述检测位的所述换热管,并进行气压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并排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上,所述输送机构驱动所述换热管沿其径向平移,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的两侧,可同时插入多根所述换热管的端部气压测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机构两侧的堵头座、安装在所述堵头座上对应换热管两端端部的多个堵头,带动所述堵头座将堵头插入换热管端部的气缸,带有测试管道的气压检测组件;一侧或两侧所述堵头座的每一个所述堵头内都设有穿过堵头的接管,所述接管连通所述测试管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的链条、支撑所述链条且转动时带动链条的齿轮组、穿过多个齿轮组的连轴杆、带动所述连轴杆转动的电机,通过所述电机驱动使放置在所述链条上的换热管沿其径向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的每一节链板上都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换热管的半圆形凹槽。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位上方的上夹臂和设置在所述检测位下方的下夹臂,所述上夹臂和所述下夹臂上设有夹紧所述换热管的夹紧块;驱动所述上夹臂向下运动的上夹紧气缸和驱动所述下夹臂向上运动的下夹紧气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架,将上料架内的所述换热管送至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料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上料台,所述上料台的顶面倾斜设置;
顶升组件,用于顶升所述上料架,使所述上料架的倾斜的底面可与所述上料台的顶面相连;
限料柄,安装在所述上料台上,可伸出上料台的顶面或收回至上料台内,伸出所述上料台时将所述上料台的顶面分成预上料区和待上料区;
限料挡板,悬设在所述待上料区的上方,所述限料挡板与所述上料台顶面之间形成过料间隙;
挡料块,安装在所述上料台挡住经过所述过料间隙的换热管,并与所述过料间隙的出口间隔形成顶料间隙;
挡料板,悬设在所述挡料块上方,与所述挡料块之间形成倾斜的过料通道,所述过料通道的出口侧连通输送机构;
顶料组件,安装在所述上料台下方,将位于所述顶料间隙的换热管顶升,使所述换热管进入过料通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料柄倾斜设置与所述上料台的顶面形成锐角夹角。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管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上料区容纳一根所述换热管,所述过料间隙容纳单排所述换热管。
CN202221558498.XU 2022-06-21 2022-06-21 换热管试压装置 Active CN2177654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8498.XU CN21776541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换热管试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8498.XU CN21776541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换热管试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5419U true CN217765419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3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8498.XU Active CN217765419U (zh) 2022-06-21 2022-06-21 换热管试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54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75050Y (zh) 散热器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11331366B (zh) 一种一体式喷雾器的装配设备及流程
CN216097316U (zh) 换热管束穿管装置
CN215697427U (zh) 换热器管束自动穿管机
CN108481656B (zh) 立式管状注肩自动化设备
CN107225103B (zh) 一种自动内孔检测设备
CN111805219A (zh) 一种换热器管束自动穿管方法
CN217765419U (zh) 换热管试压装置
CN108860777B (zh) 圆柱电芯套膜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4993577A (zh) 换热管试压装置
CN217616569U (zh) 换热管清洁装置
CN113681285A (zh) 一种单向阀组装测试设备
CN219057676U (zh) 用于管件的转运装置
CN218994645U (zh) 用于管件的试压装置
CN213876065U (zh) 离合器摩擦片铆钉孔漏孔检测装置
CN212509243U (zh) 一种无间隙轴承装配检测机
CN108574111B (zh) 圆柱电芯快速套膜机及其加工方法
CN113820315A (zh) 检测装置
KR101328659B1 (ko) 차량용 연료분배관의 연결캡 검사장치
CN114029735B (zh) 一种医用无针接头全自动组装机
CN115106345A (zh) 换热管清洁装置
KR102324794B1 (ko) 스포이트 캡 선별 공급장치
CN214872641U (zh) 一种管材扩口机
CN216917525U (zh) 一种氖灯自动上料验光机
CN219326390U (zh) 一种采样管铝箔封口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