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5642U - 转载机 - Google Patents

转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5642U
CN217755642U CN202221975913.1U CN202221975913U CN217755642U CN 217755642 U CN217755642 U CN 217755642U CN 202221975913 U CN202221975913 U CN 202221975913U CN 217755642 U CN217755642 U CN 217755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plate
roller
baffle
baff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59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马军
蒋春林
马强
邢菲菲
冯辉
郭凯
陈品华
郭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Tiandi Wangpo Coal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Tiandi Wangpo Coal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Tiandi Wangpo Coal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Tiandi Wangpo Coal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59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5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5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5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载机,所述转载机包括机架、多个第一板和输送组件,机架的一端适于与掘进机相连,机架的另一端适于设在输送机上,多个第一板设在机架邻近掘进机的一端,多个第一板沿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板的上方设有缓冲带,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输送带,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可转动地设在机架上且沿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板位于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输送带设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以便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带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板的上方,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转载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Description

转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煤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转载机。
背景技术
转载机与皮带运输机是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中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转载机将综掘机产生的煤流,不停顿地转运到带式输送机上去。桥式转载机与综掘机同步行走,在整个运输系统中,起到中介转载作用的桥式皮带转载机。
相关技术中,转载机使用寿命底、加工制造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相关技术中,转载落煤点直接承受综掘机装载下来的大块煤矸的冲击,其性能和故障率直接影响整个运输系统的效率,且转载机连接在综掘机后面,与综掘机刮板输送机一起工作形成连续运输,从综掘机刮板输送机尾部落下大块煤矸很容易对转载机的皮带、托辊及桥式皮带转载机机架造成损坏,极大的影响了它们的使用寿命和整个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成本低廉的转载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适于与掘进机相连,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适于设在输送机上,以便所述机架支撑在所述输送机上;多个第一板,多个所述第一板设在所述机架邻近所述掘进机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板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的上方设有缓冲带;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输送带,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所述输送带设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上,以便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带动所述输送带转动,所述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的上方,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设置第一板,从而减小了大块矸石、碳块对转载机的落煤点的冲击,延长转载机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载机还包括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所述第一板设在所述第二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沿远离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段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段沿远离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载机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沿远离所述机架的方向延伸且朝上倾斜,所述第二板沿远离所述机架的方向延伸且朝上倾斜,所述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上方,所述第一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第一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一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载机还包括清煤组件,所述清煤组件设在所述机架内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上方,所述清煤组件与所述第一滚筒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所述清煤组件清理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上的煤矸。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挡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子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挡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载机还包括多个托辊,多个所述托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内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托辊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下方,以便支撑所述输送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机架邻近所述掘进机的一端,所述连接部适于与所述掘进机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所述第一子段远离所述第二子段的一端适于与所述掘进机相连,所述第三子段适于设在所述输送机上,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板均设在所述第一子段内,所述第二滚筒设在所述第三子段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安装在掘进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第一子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的第一子段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转载机100;
机架1;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第三子段13;安装板14;
第一板2;第一子板21;第二子板22;
输送组件3;第一滚筒31;第二滚筒32;
第二板4;第一段41;第二段42;第三段43;
第一挡板5;第二挡板6;连接部7;掘进机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
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包括机架1、多个第一板2和输送组件3。
机架1的一端适于与掘进机8相连,机架1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图中未示意出),支撑杆适于设在输送机上,以便所述机架支撑在所述输送机上机架1的另一端适于设在输送机(图中未示意出)上。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机架1的右端与掘进机8相连,机架1的左段的下方设有支撑杆,支撑杆搭设在输送机上,掘进机8对采煤工作面进行掘进采煤,通过掘进机8输送至转载机100上,再通过转载机100输送至运输机上,从而再通过输送机输送至巷道外。
多个第一板2设在机架1邻近掘进机8的一端,多个第一板2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板2的上方设有缓冲带。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板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且安装在机架1上,第一板2的上方铺设有橡胶缓冲带。
输送组件3包括第一滚筒31、第二滚筒32和输送带(图中未示意出),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可转动地设在机架1上且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板2位于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之间,输送带设在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上,以便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带动输送带转动,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板2的上方,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板2的下方。具体地,第一滚筒31设在机架1的右端部,第二滚筒32设在机架1的左端部且与电机相连,从而通过电机带动第二滚筒32转动,且第一板2位于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之间,输送带铺设在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之间,从而使得第二滚筒32带动输送带转动,且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板2的上方,由此,使得从掘进机8掘进后的煤炭落入输送机上,由于第一板2上方设有缓冲带,从而减小煤炭对煤炭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载机100,设置第一板2,通过第一板2对输送带的落煤点进行全面支撑,大大优化整体缓冲效果,减小了煤炭对输送带的冲击,保护运输送带,降低运输系统故障率,保障煤矿巷道掘进工作面运输系统高产高效工作,另外,对比相关技术将辊子更换为第一板2,不仅减小了转载机100的加工制造成本,也提高了转载机100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载机100还包括第二板4,第二板4设在机架1上且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如图1-2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滚筒31和第二滚筒32之间,第一板2设在第二板4上。具体地,第二板4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1的右端部,第二板4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在机架1上,第一板2固定在第二板4的上端,由此,通过第二板4为第一板2提供安装基础。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板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41、第二段42和第三段43,第一段41沿远离第二段42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倾斜,第二段42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段43沿远离第二段42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倾斜。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段41、第二段42和第三段43沿前后方向依次相连,第一段41沿从前向后延伸且向下倾斜,第三段43从前向后延伸且向上延伸,从而使得第二板4大体呈U型,第一板2安装在第一段41、第二段42和第三段43上,从而通过第二板4的形状对第一板2进行布置,从而使得输送带铺设在呈U型铺设在第一板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载机100还包括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均设在机架1上且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板2和第二板4均位于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之间,第一挡板5沿远离机架1的方向延伸且朝上倾斜,第二板4沿远离机架1的方向延伸且朝上倾斜。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挡板5设在机架1的前端且第一挡板5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机架1前端,第二挡板6设在机架1的后端且第一挡板5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机架1后端,且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均倾斜设置,第一挡板5从前到后向下倾斜,第二挡板6从后到前向下倾斜,输送带的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上方,或输送带的一部分可以位于第一挡板5和第一板2之间以及第二挡板6和第一板2之间,由此,通过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防止煤炭落入机架1的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2设在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下方,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均与第一板2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挡板5和第一板2之间以及第二挡板6和第一板2之间。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板2、第二板4和输送带均位于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下方,且输送带设在第一板2上方且位于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下方,由此,使得落在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煤炭落入输送带上,由此,提高了转载机100的输送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挡板5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一夹角,第二挡板6的延伸方向与机架1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具体地,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之间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40°、50°和60°,当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过小,将导致落在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上的煤炭无法落在输送带上。由于,正交于上下方向的投影面内,且在给定面积的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条件下,当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过大,将导致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在投影面内的投影过小,需要增大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面积,才能提高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的投影。因此,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时候,使得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设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板2包括第一子板21和第二子板22,第一子板2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挡板5的下方,第二子板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挡板6的下方。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子板21设在第一段41上,且第一子板21位于第一挡板5的正下方,且输送带可铺设在第一子板21和第二子板22上,从而对输送带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防止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落下的煤炭,砸坏输送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载机100还包括清煤组件(图中未示意出),清煤组件设在机架1内且位于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上方,清煤组件与第一滚筒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清煤组件清理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上的煤矸。具体地,清煤组件可以刮板,机架上设有安装板14,清煤组件通过紧固件或焊接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且刮板设在输送带的一部分和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之间且位于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上方,刮板与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上方相抵,且刮板位于第一滚筒31的左侧,从而通过刮板清理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上的煤矸,从而防止有煤矸落入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上且进入第一滚筒31,导致输送组件3的负荷过大,从而保证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上端的清洁度,延长了第一滚筒31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载机100还包括多个托辊(图中未示意出),多个托辊可转动地设在机架1内且沿机架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托辊位于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下方,以便支撑输送带。由此,通过多个托辊对输送带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输送带的运输更加平稳,也延长了输送带的输送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还包括连接部7,连接部7设在机架1邻近掘进机8的一端,连接部7适于与掘进机8相连。具体地,如图2-3所示,连接部7设在机架1的右端,连接部7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设有通孔,连接板和掘进机8的左端通过轴销相连,由此,方便转载机100和掘进机8地安装和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段11、第二子段12和第三子段13,第一子段11远离第二子段12的一端适于与掘进机8相连,第三子段13适于设在输送机上,第一滚筒31、第一板2均设在第一子段11内,第二滚筒32设在第三子段13内。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二子段12为多个,多个第二子段12沿左右方向依次相连,第一子段11设在多个第二子段12的左端且第一子段11,第三子段13设在多个第二子段12的右侧,第一子段11的左段与掘进机8相连,且第一板2、第二板4、第一滚筒31、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均设在第一子段11内,第二滚筒32设在第三子段13内且第三子段13搭设在输送机上,从而使得机架1的设置更加合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适于与掘进机相连,所述机架的另一端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适于设在输送机上,以便所述机架支撑在所述输送机上;多个第一板,多个所述第一板设在所述机架邻近所述掘进机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一板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的上方设有缓冲带;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和输送带,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板位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所述输送带设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上,以便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带动所述输送带转动,所述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的上方,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所述第二板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所述第一板设在所述第二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沿远离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倾斜,所述第二段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段沿远离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延伸且向上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均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板沿远离所述机架的方向延伸且朝上倾斜,所述第二板沿远离所述机架的方向延伸且朝上倾斜,所述第一板设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均与所述第一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输送带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一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二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挡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相交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煤组件,所述清煤组件设在所述机架内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上方,所述清煤组件与所述第一滚筒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便所述清煤组件清理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上的煤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板包括第一子板和第二子板,所述第一子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挡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子板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挡板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挡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托辊,多个所述托辊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机架内且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托辊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另一部分的下方,以便支撑所述输送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在所述机架邻近所述掘进机的一端,所述连接部适于与所述掘进机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段、第二子段和第三子段,所述第一子段远离所述第二子段的一端适于与所述掘进机相连,所述第三子段适于设在所述输送机上,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一板均设在所述第一子段内,所述第二滚筒设在所述第三子段内。
CN202221975913.1U 2022-07-27 2022-07-27 转载机 Active CN217755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5913.1U CN217755642U (zh) 2022-07-27 2022-07-27 转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5913.1U CN217755642U (zh) 2022-07-27 2022-07-27 转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5642U true CN217755642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7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5913.1U Active CN217755642U (zh) 2022-07-27 2022-07-27 转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56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8243A (zh) * 2022-07-27 2022-09-27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 转载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08243A (zh) * 2022-07-27 2022-09-27 山西天地王坡煤业有限公司 转载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55642U (zh) 转载机
US5056655A (en) Highwall miner with conveyor module
CN115959419A (zh) 输送机和采煤系统
CN115108243A (zh) 转载机
CN114131967B (zh) 一种用于翻转式胶带机的皮带快速翻面方法
CN202657591U (zh) 刮斗输送机
CN212767971U (zh) 一种低落差的皮带机转运结构及皮带机输送线
CN214593580U (zh) 拨蛋装置
CN210914462U (zh) 一种皮带运输巷道散落煤返带机
CN210854149U (zh) 输送臂和悬臂式隧道掘进机
CN111335942A (zh) 一种综掘机落煤装置
JP6309045B2 (ja) 垂直コンベヤ
CN219620367U (zh) 一种打散输送机
CN219238395U (zh) 一种用于煤矿生产中胶带输送机的机尾滚筒的扫煤装置
CN113443384B (zh) 采矿用一体式皮带机机尾
CN214494502U (zh) 一种链板式给料机
CN219012622U (zh) 一种用于隧道施工的装载装置及具有其的掘进机
CN211811735U (zh) 一种斗式提升机料斗安装结构
CN216661311U (zh) 一种泥饼入练泥机用自动运输机构
CN112660741B (zh) 一种土压平衡盾构隧道防跑偏皮带传送机
CN215057336U (zh) 钻装机用的运输机构及钻装机
CN212475063U (zh) 一种防跑偏的矿石输送带
CN212831262U (zh) 一种重型移动单侧横向卸料车
CN215945740U (zh) 一种煤矿机电运输用高效传动装置
CN216836142U (zh) 粉尘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