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3007U -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3007U
CN217743007U CN202222060810.9U CN202222060810U CN217743007U CN 217743007 U CN217743007 U CN 217743007U CN 202222060810 U CN202222060810 U CN 202222060810U CN 217743007 U CN217743007 U CN 217743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ipe
evaporator
water
por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0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长江
邓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aijies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aijies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aijies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aijiesi Refrige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60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3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3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3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该水雾化器系统包括雾化器、水箱、加湿风管、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风机和冷风管;雾化器位于所述水箱中,加湿风管第一端口与水箱开口相对设置;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蒸发器一侧,冷风管第一端口相对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口设置,使得空气流穿过所述第一蒸发器后进入所述冷风管中;冷风管第二端口与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固定连接,使得所述加湿风管和所述冷风管连通;所述水雾能够通过加湿风管第三端口运动至所述加湿风管外。该水雾化器不仅能够防止食材水分流失,还能够对食材进行降温,保持新鲜度。

Description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和水雾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防止食材水分流失,常在食材存放区域设置雾化器,如图 1所示,现有的雾化器工作原理为,通电后,雾化器打开,风机打开,雾化器将水箱中的水打散成5微米左右的漂浮水颗粒形成水雾,在风机的作用下将水雾吹出,用于给蔬菜、水果或火锅菜品等食材加湿。然而,雾化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对水有加温的作用,长时间工作后喷出的水雾温度可达到40℃-50℃,水雾温度过高,会使得水果、蔬菜或火锅菜品等食材温度升高,不利于食品保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能够产生低温水雾,在防止食材水分流失的过程中,有利于保持食材新鲜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包括雾化器、水箱、加湿风管、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风机和冷风管;所述加湿风管至少具有3个端口,所述冷风管至少具有2个端口;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水箱中,加湿风管第一端口与所述水箱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压缩机出口和冷凝器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冷凝器出口和节流装置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节流装置出口和所述第一蒸发器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蒸发器一侧,冷风管第一端口相对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口设置;冷风管第二端口与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水雾能够通过加湿风管第三端口运动至所述加湿风管外。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进口与所述节流装置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二蒸发器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二蒸发器缠绕设置于所述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和所述加湿风管第三端口之间的加湿风管上;
或者,所述节流装置和第一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缠绕设置于所述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和加湿风管第三端口之间的加湿风管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蒸发器;所述第三蒸发器进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三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且所述第三蒸发器位于所述水箱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一侧,用于为所述冷凝器进行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风方向呈90度或180度,且所述冷凝器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风口远离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的出风方向对准所述水箱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水箱一侧,能够将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通过所述加湿风管第一端口吹至所述加湿风管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节流装置之间,所述干燥过滤器进口与所述冷凝器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干燥过滤器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雾化器,包括第一容纳装置、第二容纳装置和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水雾化器系统,所述第一容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上方;所述水雾化器系统的水箱、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装置内;所述水雾化器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内;所述第一容纳装置设置有第一加湿风管口和第一冷风管口,所述加湿风管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加湿风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冷风管第一端口与第一冷风管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靠近所述第一冷风管口设置;所述水箱靠近所述第一加湿风管口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所述冷风管倾斜设置,且所述冷风管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冷风管第一端口上方,使得给水雾降温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回流至所述水箱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雾化器系统,不仅包括雾化器,还包括可以构成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和第一蒸发器;雾化器可以产生水雾,该水雾能够进入到加湿风管中;制冷系统工作时可以产生冷的空气流,该冷的空气流能够进入到冷风管中;最后冷风管中的空气流汇入至加湿风管中,对水雾进行降温,降温的水雾通过加湿风管第三端口流出至待保鲜食材上,不仅能够防止食材水温流失,还能够对食材进行降温,使食材保持新鲜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化器包括上述的书雾化器系统,也能够防止食材水温流失,且还能够对食材进行降温、使食材保持新鲜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雾化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雾化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雾化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4本申请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水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电)连接包括直接(电)连接,也包括间接(电)连接。
雾化器常用于食材存储环节中,雾化器产生的水雾可以作用在食材上,防止食材水分流失。常用的雾化器有超声波雾化器、压缩雾化器和网式雾化器,其中压缩雾化器工作时发热更为严重。为了防止雾化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使得水雾温度升高,损坏食材新鲜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水雾化器系统,如图2所示,该水雾化器系统包括雾化器11、水箱10、第一风机9、加湿风管13、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5、第一蒸发器7、第二风机8和冷风管12。加湿风管13至少具有3个端口,即加湿风管第一端口 131、加湿风管第二端口132和加湿风管第三端口133。冷风管12至少具有2个端口,即冷风管第一端口121和冷风管第二端口122。
雾化器11位于水箱10中,第一风机9位于水箱10一侧,加湿风管第一端口131相对水箱10开口设置,使得第一风机9能够将雾化器11产生的水雾通过加湿风管第一端口131吹至加湿风管13中;加湿风管第一端口131与水箱10开口相对设置指的是两者不背离设置,能够使得水雾从水箱10开口处运动至加湿风管第一端口131处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风机9,雾化器产生的水雾从水箱10开口处自由扩散至加湿风管第一端口131处、并进入加湿风管13内;但是这种方法,水雾利用率低。因此,可以设置第一风机9,如图3所示,利用第一风机9将雾化器产生的水雾从水箱10开口吹至加湿风管第一端口131处、并进入加湿风管13内,提高水雾利用率,更加有助于食材保湿。
压缩机1出口和冷凝器2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冷凝器2出口和节流装置5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节流装置5出口和第一蒸发器7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第一蒸发器7出口与压缩机1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即,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5和第一蒸发器7形成一个制冷系统,它们之间至少通过冷媒管连通,形成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回路。压缩机1、冷凝器2、节流装置5和第一蒸发器7之间除了冷媒管外,在适当位置还可以连接有其它器件,比如气液分离器、干燥过滤器、第二蒸发器、第三蒸发器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比如,如图3所示,冷凝器2和节流装置5之间设置干燥过滤器4,具体的,干燥过滤器4进口与冷凝器2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干燥过滤器4出口与节流装置5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该干燥过滤器4不仅能够滤去制冷系统中的杂物,如金属屑、各类氧化物和灰尘等,以防止杂物堵塞毛细管或损坏压缩机,还可以吸收制冷系统中的残留水分,防止产生冰堵,减少水分对制冷系统的腐蚀作用。
第二风机8设置在第一蒸发器7一侧,冷风管第一端口121相对第一蒸发器的出风口设置,使得空气流穿过第一蒸发器7后进入冷风管2中;具体的,制冷系统工作时,第一蒸发器温度很低,第一蒸发器附近的空气温度相对也降低,第二风机8将附近的空气吹至第一蒸发器7附近,第一蒸发器7给穿过自身的空气流降温,形成冷的空气流,并将该空气流通过冷风管第一端口121 吹至冷风管2内;冷风管第二端口122与加湿风管第二端口1321固定连接,使得加湿风管13和冷风管12连通,从而水雾和降温后的空气流混合,对水雾进行降温,并且该水雾能够通过加湿风管第三端口133运动至加湿风管13外,作用在待保湿食材上,不仅能够防止食材水分流失,还有利于提高新鲜度。
为了对水雾进行进一步的降温,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设置水雾化器系统还包括第二蒸发器6。第二蒸发器6进口与节流装置5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第二蒸发器6出口与第一蒸发器7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第二蒸发器6缠绕设置于加湿风管第二端口132和加湿风管第三端口133之间的加湿风管13上,对加湿风管内的水雾进行进一步的降温处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同样为了对水雾进行进一步的降温,可以将节流装置5和第一蒸发器7之间的冷媒管缠绕设置于加湿风管第二端口132和加湿风管第三端口133之间的加湿风管13上。
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设置水雾化器系统还包括第三蒸发器14;第三蒸发器14进口与第一蒸发器7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第三蒸发器 14出口与压缩机1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且第三蒸发器位于所述水箱中,浸没在带雾化的水中,给水降温,来抵消雾化器1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有利于使吹出的水雾温度降至待保湿食材所需要的温度。
第二蒸发器和第三蒸发器可以视使用环境决定,可以同时增加该两个辅助蒸发器,也可以择一增加,本申请对此不足限定。
进一步的,为了给冷凝器进行降温,从而提高制冷效率,该水雾化器系统还包括第三风机3,第三风机3设置在冷凝器一侧,提高冷凝器周边的空气流动率,有利于对冷凝器进行降温。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冷凝器2工作中产生的热风被第一蒸发器 7工作时吸入、造成能量损失、不能正常产生冷的空气流,设置冷凝器2 的出风方向与第一蒸发器7的进风方向呈90度或180度,且冷凝器2的出风口与第一蒸发器7的进风口远离设置。冷凝器吹出的风不会穿过或者很少量穿过第一蒸发器。
以图3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水雾化器系统原理进行介绍:
制冷系统开启(压缩机1、第三风机3、第二风机8启动)、雾化器1 1和第一风机9启动,雾化器11将水箱10中的水打散成5微米左右的漂浮水颗粒形成水雾,在第一风机9的作用下将水雾经过加湿风管13吹出;制冷系统开启,冷媒经压缩机1做功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经冷凝器2冷凝成低温高压的液体,经过干燥过滤器4、节流装置5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送入第二蒸发器6(缠绕于加湿风管13之上给通过的水雾降温)、第一蒸发器7、第三蒸发器14(浸没于待雾化的水中,给水降温)蒸发成低温气体,再回到压缩机1,第二风机8将常温空气经过第一蒸发器7吸入变成温度较低的空气流,经过冷风管12汇入至加湿风管13中,给水雾降温。第三蒸发器14给水箱中的水降温来抵消雾化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第二蒸发器6通过加湿风管13进一步给水雾降温,使吹出的水雾温度降至有利于水果、蔬菜或火锅食材等食品保鲜所需要的温度。
在低温环境下,若水箱水温过低,雾化器的雾化效率很低,此时为了提高雾化效果,可将冷凝器2的出风方向对准水箱10设置,经过冷凝器2 的空气流温度较高,该温度较高的空气流可以给水温加热,提高雾化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水雾化器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所述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检测到的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压缩机工作;当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表明水箱所在环境温度较高,此时水雾温度也会较高,为了对水雾降温,控制压缩机工作,整个制冷系统开启,产生温度低的空气流并与水雾混合,降低水雾温度。
当所述检测到的环境温度低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温度降低时,则可能水雾自身温度也不会过高,不会对食材新鲜度造成影响,此时不需要控制制冷系统工作。优选的,第二预设温度值低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基于上述的水雾化器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雾化器,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容纳装置A、第二容纳装置B和如上任一项实施例记载的水雾化器系统。其中,第一容纳装置A设置于第二容纳装置B上方;水雾化器系统的水箱10、第一蒸发器7位于第一容纳装置A内;水雾化器系统的压缩机1、冷凝器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B内;第一容纳装置设置有第一加湿风管口A1和第一冷风管口A2,加湿风管第一端口与第一加湿风管口A1固定连接;冷风管第一端口与第一冷风管口A2固定连接;第一蒸发器7靠近所述第一冷风管口A2设置,使得穿过第一蒸发器7的空气流能够快捷的通过第一冷风管口A2和冷风管第一端口进入到冷风管12中;同样,水箱10开口靠近第一加湿风管口A1设置,使得雾化器产生的水雾能够通过水箱10开口快捷的穿过第一加湿风管口A1和加湿风管第一端口进入到加湿风管13中。进入到加湿风管13中的水雾再与进入冷风管12 中的空气流混合,降低水雾的温度,最后经过加湿风管第三端口运动到待保湿食材附近,不仅能够实现对食材的保湿,还有利于保持食材新鲜度,防止食材高温氧化,不新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至少部分冷风管12倾斜设置,且所述冷风管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冷风管第一端口上方,使得给水雾降温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回流至所述第一容纳装置A的水箱10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能够广泛运用在超市、蔬菜水果店、农贸市场、餐厅及火锅食材店等需要喷雾降温加湿的场所,不仅能够防止食材水分流失,还能够对食材进行降温,提高新鲜度,增长保质期。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器、水箱、加湿风管、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第一蒸发器、第二风机和冷风管;所述加湿风管至少具有3个端口,所述冷风管至少具有2个端口;所述雾化器位于所述水箱中,加湿风管第一端口与所述水箱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压缩机出口和冷凝器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冷凝器出口和节流装置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节流装置出口和所述第一蒸发器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之间至少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蒸发器一侧,冷风管第一端口相对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风口设置;冷风管第二端口与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固定连接;所述水雾能够通过加湿风管第三端口运动至所述加湿风管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进口与所述节流装置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二蒸发器出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二蒸发器缠绕设置于所述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和所述加湿风管第三端口之间的加湿风管上;
或者,所述节流装置和第一蒸发器之间的冷媒管缠绕设置于所述加湿风管第二端口和加湿风管第三端口之间的加湿风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蒸发器;所述第三蒸发器进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第三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且所述第三蒸发器位于所述水箱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一侧,用于为所述冷凝器进行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风方向呈90度或180度,且所述冷凝器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风口远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的出风方向对准所述水箱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水箱一侧,能够将所述雾化器产生的水雾通过所述加湿风管第一端口吹至所述加湿风管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雾化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过滤器,所述干燥过滤器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和节流装置之间,所述干燥过滤器进口与所述冷凝器出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所述干燥过滤器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进口之间连接有冷媒管。
9.一种水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容纳装置、第二容纳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水雾化器系统,所述第一容纳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上方;所述水雾化器系统的水箱、第一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装置内;所述水雾化器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装置内;所述第一容纳装置设置有第一加湿风管口和第一冷风管口,所述加湿风管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加湿风管口固定连接;所述冷风管第一端口与第一冷风管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靠近所述第一冷风管口设置;所述水箱靠近所述第一加湿风管口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冷风管倾斜设置,且所述冷风管第二端口位于所述冷风管第一端口上方,使得给水雾降温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够回流至所述水箱中。
CN202222060810.9U 2022-08-07 2022-08-07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Active CN217743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0810.9U CN217743007U (zh) 2022-08-07 2022-08-07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0810.9U CN217743007U (zh) 2022-08-07 2022-08-07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3007U true CN217743007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8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0810.9U Active CN217743007U (zh) 2022-08-07 2022-08-07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3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114448U (ja) 全熱回収エアコンユニット
JP2006308166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0748969A (zh)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33955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5314292B (zh) 风冷式冷藏集装箱喷雾送风系统
CN107144124A (zh) 新型谷物干燥装置
CN104848497A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103604180A (zh) 一体化冬夏两用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CN217743007U (zh)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US20110215487A1 (en) Evaporative cooling tower and method
CN106091142B (zh) 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8180577A (zh) 一种自带冷源的纺织空调系统
CN211146705U (zh) 空调系统
CN111811040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08382439U (zh) 一种粮库用蒸发冷凝式空调机组
CN115251150A (zh) 一种水雾化器系统及水雾化器
CN207849639U (zh) 加湿装置以及具有该加湿装置的空调
CN109323337B (zh) 一种加湿系统及空调器
CN108870591A (zh) 一种粮库用蒸发冷凝式空调机组
CN205505464U (zh) 环保节能型水源温湿度调控设备
CN210050935U (zh) 闪蒸式空调
CN212618650U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195015A (zh) 加湿装置、具有该加湿装置的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JP200026639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熱交換器の構造
CN211400149U (zh) 一种水冷式水循环移动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