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2331U -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2331U
CN217742331U CN202222088132.7U CN202222088132U CN217742331U CN 217742331 U CN217742331 U CN 217742331U CN 202222088132 U CN202222088132 U CN 202222088132U CN 217742331 U CN217742331 U CN 2177423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ybean
corn
feeding auger
header
helical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881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成超
李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tuo Jinggong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tuo Jinggong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tuo Jinggong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tuo Jinggong Technology Shan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881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23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23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23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所述割台设有割台体,所述割台转动设有喂入绞龙壳体,所述喂入绞龙壳体沿轴向分为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所述割台体上位于所述大豆喂入绞龙后方设有大豆出料口,前方设有大豆收割机构;所述割台体上位于所述玉米喂入绞龙后方设有玉米出料口,前方设有玉米拉茎摘穗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可以同时对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和大豆进行收割、收集和分类输送,适用于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的收获。

Description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作物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背景技术
大豆和玉米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于保障粮食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为统筹玉米大豆兼容发展、粮食油料协调发展,在适宜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主要途径。2022年,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在《关于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有关工作的通知》中对于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做出明确规定。
目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般是将成行的几行玉米和几行大豆间隔种植,即,其中一块条带上种植有成行的玉米,而相邻的另一块条带上种植有成行的豆类作物,如此反复地带状间套作,有利于合理利用光热和条带资源。
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式下,玉米和大豆由于需要使用不同的收获机器,因此需要将玉米和大豆分开收获,但是由于复合种植的两种农作物在植株高度、结穗方式等方面都不相同,传统收割机只能收割单一作物,而且先成熟作物收获时会对后成熟收获的作物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亟需研究一种适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收获方法和收获机器,为此本申请人研发一种适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兼收割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设有割台体,所述割台体上转动设有喂入绞龙壳体,所述喂入绞龙壳体沿轴向分为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所述割台体位于所述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后方分别对应设有大豆割台出料口和玉米割台出料口。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喂入绞龙壳体上设有隔板,所述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玉米喂入绞龙上设有玉米螺旋叶片和拨板,所述大豆喂入绞龙上设有大豆螺旋叶片和伸缩杆机构。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大豆螺旋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伸缩杆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所述大豆割台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伸缩杆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叶片靠近所述隔板设置,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玉米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沿所述喂入绞龙壳体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沿所述喂入绞龙壳体轴向延伸的长度。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拨板靠近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端部设置,所述玉米割台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拨板的位置相对应。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割台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分禾器,所述割台体位于所述玉米喂入绞龙的前方设有玉米拉茎摘穗机构,所述玉米拉茎摘穗机构包括拨禾链、拉茎辊和玉米摘穗箱;
所述割台体位于所述大豆喂入绞龙的前方设有大豆收割机构,所述大豆收割机构设有拨禾轮和大豆切割刀。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一端中心固定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割台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另一端中心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割台体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割台体转动设有割台传动轴,所述割台传动轴分别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割刀传动轴和玉米割台传动箱;
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拨禾轮,所述割刀传动轴传动连接大豆切割刀,所述玉米割台传动箱分别传动连接玉米秸秆还田机构和玉米摘穗箱。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割台体转动设有喂入绞龙壳体,并通过隔板分为玉米喂入绞龙和大豆喂入绞龙,大豆喂入绞龙上的大豆螺旋叶片和伸缩杆、玉米喂入绞龙上的玉米螺旋叶片和拨板将收获的玉米穗和大豆茎秆输送到下部工序,可以同时对收获的大豆和玉米进行处理,适用于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的收获。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由割台体一侧的分禾器将未割大豆作物与待割大豆作物分开,待割大豆作物被拨禾轮拨送和引向割台体,被大豆切割刀切断,让割下的作物茎秆部分进入喂入绞龙壳体;由割台体另一侧的分禾器将进入割台收割区的玉米植株与区外作物分开,进入收割区的玉米植株在分禾器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各自摘穗行间,在拨禾链的强制拨动下进入玉米拉茎摘穗机构的拉茎辊中间,拉茎辊的快速转动将玉米茎秆快速拉向拉茎辊的下方,玉米穗由于直径粗于茎秆被玉米摘穗箱卡在上面,从而实现果穗与秸秆的分离,被玉米摘穗箱摘下的果穗在拨禾齿的拨动下进入喂入绞龙壳体;进入喂入绞龙壳体的大豆作物和玉米穗分布在隔板两侧,在喂入绞龙壳体旋转和叶片旋向的双重作用下,分类集向割台体两侧的出料口,再由伸缩杆机构和拨板将大豆作物和玉米穗输送到下部工序,实现大豆作物和玉米作物的同时收获。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喂入绞龙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喂入绞龙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喂入绞龙壳体,1a-玉米喂入绞龙,1b-大豆喂入绞龙,2-隔板,3-玉米螺旋叶片,4-拨板,5-大豆螺旋叶片,51-第一螺旋叶片,52-第二螺旋叶片,6-伸缩杆机构,7-拨禾链,8-拉茎辊,9-玉米摘穗箱,10-拨禾轮,11-大豆切割刀,12-大豆输送过桥,13-主动轴,14-从动轴,15-割台传动轴,16-割台传动护罩,17-玉米拉茎摘穗机构,18-大豆收割机构,19-割台体,20-大豆割台出料口,21-玉米割台出料口,22-玉米摘穗护罩,23-拨禾轮托架,24-大豆分禾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设有割台体19,割台体19转动设有喂入绞龙壳体1,喂入绞龙壳体沿轴向分为大豆喂入绞龙1a和玉米喂入绞龙1b,割台体位于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分别对应设有大豆割台出料口20和玉米割台出料口21,实际使用中,大豆割台出料口对应连接大豆输送过桥,玉米割台出料口对应连接玉米升运器,玉米喂入绞龙将摘下的玉米穗输送至玉米升运器,大豆喂入绞龙将收割的大豆茎秆输送至大豆输送过桥12,可以同时对收获的大豆茎秆和玉米穗进行处理,适用于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的收获作业。
本实施例中,喂入绞龙壳体上设有隔板2,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隔板可以有效分隔进入割台体的大豆茎秆和玉米穗,确保大豆和玉米分类收获。
具体地,玉米喂入绞龙上设有玉米螺旋叶片3和拨板4,拨板与玉米螺旋叶片配合将玉米穗推送到玉米割台出料口处,拨板推送面积较大,加大玉米穗输送力度,大豆喂入绞龙上设有大豆螺旋叶片5和伸缩杆机构6,大豆螺旋叶片和伸缩杆机构配合将收割的大豆茎秆推送到大豆割台出料口处,具体地,伸缩杆机构采用偏心设计,当大豆喂入绞龙旋转时,紧邻喂入绞龙壳体1的几组伸缩杆会伸出绞龙壳体,完成物料的拨送,反之远离喂入绞龙壳体1的几组伸缩杆会缩入绞龙壳体内,避免伸缩杆与割台体发生碰撞。
为了更好地便于将玉米穗和大豆茎秆输送到大豆割台出料口和玉米割台出料口,将割台体的底部设置为弧形,与大豆螺旋叶片和玉米螺旋叶片的形状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大豆螺旋叶片5包括第一螺旋叶片51和第二螺旋叶片52,伸缩杆机构位于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大豆割台出料口的位置与伸缩杆机构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第一螺旋叶片靠近隔板设置,第一螺旋叶片和玉米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引导收割的大豆茎秆向伸缩杆机构处汇集。
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叶片沿喂入绞龙壳体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二螺旋叶片沿喂入绞龙壳体轴向延伸的长度,使得大豆茎秆向第二螺旋叶片靠近,所述拨板靠近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端部设置,使玉米穗向喂入绞龙壳体端部靠近,使得玉米穗和大豆茎秆分开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喂入绞龙壳体可以采用一根整体的绞龙结构,喂入绞龙壳体上采用螺旋方向不同的分段式螺旋叶片设计,在相邻且旋向不同是两组螺旋叶片中间设有隔板,可以有效分隔进入割台体的大豆茎秆和玉米穗,防止不同的作物喂入喂入绞龙壳体叶片旋向错误区间,确保作物分类收集效果。
本实施例中,拨板靠近喂入绞龙壳体的端部设置,玉米割台出料口的位置与拨板的位置相对应,将玉米穗往拨板处收集。
本实施例中,割台体位于玉米喂入绞龙的前方设有玉米拉茎摘穗机构17,玉米拉茎摘穗机构包括拨禾链7、拉茎辊8和玉米摘穗箱9,具体地,设置带有玉米分禾器的玉米摘穗护罩22,拨禾链引导玉米茎秆项拉茎辊移动并靠近拉茎辊,拉茎辊将玉米茎秆拉紧,摘穗机构将玉米茎秆上的玉米穗摘下。
割台体位于大豆喂入绞龙的前方设有大豆收割机构18,大豆收割机构设有大豆分禾器24、拨禾轮10和大豆切割刀11,大豆分禾器通过分禾器装配支架来安装,用于将待收获的大豆与其他大豆和玉米分开,便于收割,拨禾轮将待收割的大豆茎秆拨向大豆切割刀,然后大豆切割刀将靠近的大豆茎秆切断,具体地,割台体设置拨禾轮托架23装配支座用于装配拨禾轮托架,拨禾轮总成装配在拨禾轮托架上,拨禾轮托架与割台体之间连接液压油缸,便于控制拨禾轮托架的作业高度,提升作业效果。
本实施例中,割台体前端连接有连接支架,用于装配大豆切割刀和装配玉米拉茎摘穗机构。
本实施例中,喂入绞龙壳体的一端中心固定安装有主动轴13,主动轴与割台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喂入绞龙壳体的另一端中心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从动轴14,从动轴与割台体固定连接。
当主动轴13带动喂入绞龙壳体一起旋转时,割台体焊合19上的轴承随之旋转,而割台体焊合19只起到扶持作用,具体地,可以从动轴14与割台体19采用螺栓连接,紧固后成为1个整体,当喂入绞龙壳体1旋转时,从动轴14上的轴承随之旋转,而割台体19、从动轴14只起到扶持作用。
本实施例中,割台体后端设有割台传动轴15装配支架,割台传动轴装配支架转动设有割台传动轴,割台传动轴分别通过皮带或链条传动机构连接主动轴、割刀传动轴和玉米割台传动箱,具体地,设置割台传动护罩16,对传动结构起到防护作用。
具体地,主动轴传动连接拨禾轮,割刀传动轴传动连接大豆切割刀,玉米割台传动箱分别传动连接玉米秸秆还田机构和玉米摘穗箱,完成大豆收割和玉米摘穗等作业,动力设置合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喂入绞龙壳体设有玉米喂入绞龙和大豆喂入绞龙,可以同时对收获的大豆和玉米进行分类收割、分类收集、分类输送处理,适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收获。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设有割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体上转动设有喂入绞龙壳体,所述喂入绞龙壳体沿轴向分为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所述割台体位于所述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后方分别对应设有大豆割台出料口和玉米割台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绞龙壳体上设有隔板,所述大豆喂入绞龙和玉米喂入绞龙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喂入绞龙上设有玉米螺旋叶片和拨板,所述大豆喂入绞龙上设有大豆螺旋叶片和伸缩杆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螺旋叶片包括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所述伸缩杆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之间,所述大豆割台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伸缩杆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旋叶片靠近所述隔板设置,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玉米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叶片沿所述喂入绞龙壳体轴向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螺旋叶片沿所述喂入绞龙壳体轴向延伸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板靠近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端部设置,所述玉米割台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拨板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分禾器,所述割台体位于所述玉米喂入绞龙的前方设有玉米拉茎摘穗机构,所述玉米拉茎摘穗机构包括拨禾链、拉茎辊和玉米摘穗箱;
所述割台体位于所述大豆喂入绞龙的前方设有大豆收割机构,所述大豆收割机构设有拨禾轮和大豆切割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一端中心固定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与所述割台体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喂入绞龙壳体的另一端中心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与所述割台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豆玉米兼收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体转动设有割台传动轴,所述割台传动轴分别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轴、割刀传动轴和玉米割台传动箱;
所述主动轴传动连接拨禾轮,所述割刀传动轴传动连接大豆切割刀,所述玉米割台传动箱分别传动连接玉米秸秆还田机构和玉米摘穗箱。
CN202222088132.7U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Active CN2177423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8132.7U CN217742331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88132.7U CN217742331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2331U true CN217742331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8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88132.7U Active CN217742331U (zh) 2022-08-09 2022-08-09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23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8313A (zh) * 2022-11-23 2023-03-3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履带式大豆玉米高地隙收获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8313A (zh) * 2022-11-23 2023-03-31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履带式大豆玉米高地隙收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17518B (zh) 青贮全株收获与黄贮穗茎兼收兼容型玉米机
MXPA04012120A (es) Metodo y aparato para reducir corte de tallos.
CN202232179U (zh) 玉米穗茎收获一体机
CN217742331U (zh)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割台
US4148175A (en) Corn stalk harvester and windrow attachment for a corn picker header
CN107409618A (zh) 玉米穗茎兼收双层收获台及玉米收获机
CN101699951B (zh) 不对行茎穗兼收玉米收获机
CN112205159A (zh) 一种五行纵置摘穗式的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割台
CN108012656B (zh) 一种谷子茎穗分段收获的联合收获机割台及其使用方法
US3628317A (en) Harvester header
CN213818939U (zh) 一种具有茎穗兼收功能的玉米摘穗装置
CN217722065U (zh) 一种大豆玉米兼收型收获机
CN113141859A (zh) 一种玉米穗茎兼收收割台及具有该收割台的联合收获机
CN219981572U (zh) 一种玉米穗收茎汇集注入收获机
CN2867830Y (zh) 小型三合一玉米收割机
CN209824456U (zh) 一种对刀拉茎式不对行玉米收获割台装置
CN206821297U (zh) 玉米穗茎兼收双层收获台及玉米收获机
CN217407086U (zh) 玉米收获机割台还田装置
CN214228962U (zh) 穗茎兼收式玉米收割台
CN209824463U (zh) 一种用于棉花收割机的收割头
CN2497531Y (zh) 一种玉米收割机割台
CN209845732U (zh) 一种籽瓜收获机用捡拾装置及籽瓜收获机
CN211267711U (zh) 全自动联合收割压捆一体机
CN106612935A (zh) 自走式玉米收获、秸秆打捆与整地联合作业机
CN112970423A (zh) 一种玉米收割机割台摘穗辊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