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8374U -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8374U
CN217738374U CN202222061637.4U CN202222061637U CN217738374U CN 217738374 U CN217738374 U CN 217738374U CN 202222061637 U CN202222061637 U CN 202222061637U CN 217738374 U CN217738374 U CN 2177383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shell
drainage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616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20616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83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8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83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vels Of Liquids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入水管、启闭组件和监测组件;外壳底部开口设置,外壳安装在储水结构的上方,且开口朝向储水结构,监测组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监测储水结构内水位高度;入水管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壁且与外壳的开口连通,入水管的另一端为进水端,入水管设置在排水通道侧壁,进水端位于排水通道内且位于排水通道的正常水位线上;进水端设有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遮蔽板、漂浮垫、支撑杆及固定架,固定架固定在进水端的外侧面,支撑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架上,遮蔽板和漂浮板分别与支撑杆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漂浮垫位于进水端的下方;遮蔽板随漂浮垫上下移而将进水端开启或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工程涉及城市水资源、城市市政水工程、建筑水工程、工业水工程、农业水工程,节水产业等领域,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市政和消防提供用水和废水排除设施的总称,市政给排水管道是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和污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
现有给排水监测工作往往依靠单一的传感元件来完成,将多组传感元件安装于排水通道中不同位置,在给排水工程进行时,由传感元件起到监测效果,再将监测数据反馈至后台管理系统,而该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传感元件直接安装于排水通道,在进行监测工作时,对排水通道中全部水量进行监测,当出现强降雨或污水排放大量增加时,给排水流容易因为水位线的快速上涨而溢出排水通道,传统给排水监测装置不易对上涨溢出的水流进行水量监测,并且不易对溢出的水流进行收集,无法充分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流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包括外壳、入水管、启闭组件和监测组件;外壳底部开口设置,外壳安装在储水结构的上方,且开口朝向储水结构,监测组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监测储水结构内水位高度;入水管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壁且与外壳的开口连通,入水管的另一端为进水端,入水管设置在排水通道的侧壁,入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排水通道内且位于排水通道的正常水位线上;进水端设有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遮蔽板、漂浮垫、支撑杆及固定架,固定架固定在入水管的进水端的外侧面,支撑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架上,遮蔽板和漂浮板分别与支撑杆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漂浮垫位于入水管的进水端的下方;遮蔽板随漂浮垫上下移动而将进水端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固定架设有沿上下方向的安装孔,支撑杆可上下移动的穿设过安装孔。
进一步的,支撑杆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入水管的进水端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漂浮垫为泡沫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监测组件包括水位监测仪和信号收发模块,均安装于外壳上方,且水位监测仪底部安装有一水位监测探头,水位监测探头贯穿过外壳顶壁且延伸出外壳开口至储水结构内,通过水位监测探头监测水位线高度,信号收发模块与水位监测仪电连接,信号收发模块与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无线通信连接。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盖体,盖体罩设在水位监测仪和信号收发模块上,且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水位监测探头与外壳内侧连接位置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入水管为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入水管为长方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当出现强降雨或污水排放大量增加等原因而导致给排水通道内的水位线快速上涨时,启闭组件将入水管的进水端开启,水流进入进水通道流入储水结构中,储水结构将回收的水储存,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起到环保效果。
2.通过监测组件监测储水结构中的水位线,水位监测信息发送到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上,进行溢水水量的监测,使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可根据溢水量的信息及时操控排水系统中的启闭结构启动,及时调控给排水系统,调度水流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端处于关闭状态的组装的立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与盖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水端处于关闭状态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与排水通道安装示意图。
标号说明:
外壳1,入水管2,启闭组件3,监测组件4,盖体5,密封圈6,储水结构200,排水通道300,进水端21,遮蔽板31、漂浮垫32、支撑杆33,固定架34,水位监测仪41,信号收发模块42,水位监测探头43,储水池2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100,包括外壳1、入水管2、启闭组件3和监测组件4。
本实施例中,外壳1底部开口设置,外壳1安装在储水结构200的上方,且外壳1的开口朝向储水结构200(如图5所示),储水结构200设置在排水通道30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储水结构200为储水池201,当然,还可以是储水箱,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不同储水量的储水结构200。
监测组件4设置在外壳1上,用于监测储水池201内的水位高度。
入水管2的一端固定在外壳1的外侧壁且与外壳1的开口连通,入水管2的另一端为进水端21,入水管2设置在排水通道300相邻储水池201一侧的侧壁上,入水管2的进水端21位于排水通道300内且位于排水通道300的正常水位线上。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入水管2的进水端21设有启闭组件3;启闭组件3包括遮蔽板31、漂浮垫32、支撑杆33及固定架34,固定架34固定在入水管2的进水端21的外侧面,支撑杆33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架34上,遮蔽板31与支撑杆33的上端固定连接;漂浮板32与支撑杆33的下端固定连接;漂浮垫32位于入水管2的进水端21的下方;遮蔽板31随漂浮垫32上下移动而将进水端21开启或关闭。
当排水通道300内的水位高度超过正常水位线时,漂浮垫32开始上移,使得支撑杆33上移带动遮蔽板31上移,而将进水端21慢慢开启直至进水端21处于完全开启状态(如图2所示);排水通道300内的水流经入水管2,从外壳1的开口流入储水池201中;当排水通道300内的水位回落,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漂浮板32、支撑杆33和遮蔽板31下移而将进水端21关闭,使进水端21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可以避免杂物进入而堵塞。
固定架34设有沿上下方向的安装孔35,支撑杆33可上下移动的穿设过安装孔35;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架34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入水管2的进水端21的左右两侧,2个固定架34的设置使得启闭组件3的结构更稳定,上下移动更顺畅。
本实施例中,漂浮垫32为泡沫塑料材料制成,泡沫塑料密度小,质量轻,遇水漂浮。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3的长度优选为遮蔽板31长度的2-3倍,这样设置能够使遮蔽板31在上移过程中将进水端21完全开启,使进水端21处于最大的进水状态(如图2或3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杆33的长度还可以为其它的长度,只要能够让进水端21完全开启即可,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监测组件4包括水位监测仪41和信号收发模块42,均安装在外壳1上方,且水位监测仪41底部安装有一水位监测探头43,水位监测探头43穿设过外壳1的顶壁且从外壳1的开口伸入储水池201内,通过水位监测探头43监测水位线高度,水位监测仪41与信号收发模块42电连接,且信号收发模块42与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无线通信连接。
信号收发模块42可以采用4G通信模块、5G通信模块等来实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盖体5,盖体5罩设在水位监测仪41和信号收发模块42上,且与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盖体5用于遮蔽于水位监测仪41和信号收发模块42;防止外界的水或粉尘进入盖体5内,以免造成水位监测仪41和信号收发模块42的故障。本实施例中,盖体5为圆环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其它的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水位监测探头43与外壳1内侧连接位置设有密封圈6(如图5所示),将水位监测探头43与外壳1内侧的缝隙密封,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外壳1的顶部而保证水位监测仪41和信号收发模块42的正常工作,提升防水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外壳1为圆形结构,入水管2为圆形结构。
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外壳1为长方形结构,入水管2为长方形结构,长方形结构的横截面的面积更大,水流速度更快,可设置在水量比较大的排水通道300内,可快速将排水通道300内超过预定水位的水排入储水池201内;相应的,遮蔽板31和漂浮垫32的长度沿排水通道300的侧壁方向延长。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外壳1和入水管2还可以为其它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
首先本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100的安装位置应当靠近给排水系统中的启闭结构,例如水闸或水泵位置,安装本装置时,将本装置的入水管2和启闭组件3对应于排水通道300,入水管2和启闭组件3位于正常水位线范围之上,储水池201设置在排水通道300的一侧,将外壳1安装于储水池201的上方,外壳1底部的开口朝向储水池201,同时水位监测探头43伸入储水池201内。
当出现强降雨或污水排放大量增加等原因而导致给排水系统水位线快速上涨时,水流会慢慢接触到漂浮垫32,随着水位的不断上涨,漂浮垫32开始上移,支撑杆33同步上移,漂浮垫32通过支撑杆33带动遮蔽板31一同上移,进水端21慢慢开启,所上涨的水流量会流入入水管2内,并从外壳1的开口流入储水池201中,由储水池201及时将回收水流存储,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储水结构200内可安装水泵,后期需要用水时,通过水泵抽取所储水流进行使用,充分利用水资源,起到环保效果。
当排水通道300内水位线下降时,漂浮板32、支撑杆33和遮蔽板31下移而将进水端21关闭,重新将进水端21封闭,启闭组件3复位。
储水池201内水量通过水位监测探头43进行监测,将监测的数量传输到信号收发模块42中,通过信号收发模块42将水位监测信息发送到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上,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可根据溢水量的信息及时操控排水系统中的启闭结构启动,及时调控给排水系统,调度水流通道。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入水管、启闭组件和监测组件;外壳底部开口设置,外壳安装在储水结构的上方,且开口朝向储水结构,监测组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监测储水结构内水位高度;入水管的一端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壁且与外壳的开口连通,入水管的另一端为进水端,入水管设置在排水通道的侧壁,入水管的进水端位于排水通道内且位于排水通道的正常水位线上;进水端设有启闭组件,启闭组件包括遮蔽板、漂浮垫、支撑杆及固定架,固定架固定在入水管的进水端的外侧面,支撑杆可上下移动地穿设在固定架上,遮蔽板和漂浮板分别与支撑杆的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漂浮垫位于入水管的进水端的下方;遮蔽板随漂浮垫上下移动而将进水端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设有沿上下方向的安装孔,支撑杆可上下移动的穿设过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2根,分别位于入水管的进水端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垫为泡沫塑料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水位监测仪和信号收发模块,均安装于外壳上方,且水位监测仪底部安装有一水位监测探头,水位监测探头贯穿过外壳顶壁且延伸出外壳开口至储水结构内,通过水位监测探头监测水位线高度,信号收发模块与水位监测仪电连接,信号收发模块与市政给排水后台管理系统无线通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盖体罩设在水位监测仪和信号收发模块上,且与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监测探头与外壳内侧连接位置设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为圆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管为长方形结构。
CN202222061637.4U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Active CN217738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1637.4U CN217738374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61637.4U CN217738374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8374U true CN217738374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4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61637.4U Active CN217738374U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8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33752U (ja) 水面ごみ自動収集装置
CN112177138A (zh) 一种基于水位变化的蓄水池自动排水防溢装置
CN217738374U (zh) 一种环保式给排水溢流监测装置
CN219673309U (zh) 一种自动化污水排放设备
CN1139312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蓄水排水结构
CN211288949U (zh) 一种全流道污水用空气阀
CN210140474U (zh) 一种滗水器
CN109083259B (zh) 排水盖
CN2863929Y (zh) 防溢水防臭地漏
CN215330383U (zh) 一种水利设计用的蓄水结构
CN115538567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
CN211285910U (zh) 一种地漏
CN211665892U (zh) 一种防臭地漏
CN213233730U (zh) 一种地漏组件
CN110747980B (zh) 多功能智能软体蓄水设备
CN220451041U (zh)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排水量的市政道路防涝排水设备
CN220104240U (zh) 一种管网水位监测仪
CN216083919U (zh) 一种带有自动报警装置的市政道路雨水井
CN221001341U (zh) 一种地铁用防水保护装置
CN216866781U (zh) 一种瓦斯隧道过渡段的排水系统
CN218301925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用的水灾监测装置
CN108867707B (zh) 一种防堵防臭排水井盖
CN113632662B (zh) 一种建筑物排水装置及方法
CN215562460U (zh) 一种可适用于浅水区的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11962639B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