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6671U -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6671U
CN217736671U CN202221483856.5U CN202221483856U CN217736671U CN 217736671 U CN217736671 U CN 217736671U CN 202221483856 U CN202221483856 U CN 202221483856U CN 217736671 U CN217736671 U CN 2177366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teel wire
wire mesh
thickness
oxygen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385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民华
余华林
宋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su Technology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385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66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66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66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钢丝网管。该钢丝网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和PE外层均采用双层PE层和阻氧层复合的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和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背景技术
钢丝网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简称SRCP)是以高强度钢丝左右螺旋缠绕包覆成型的网状骨架为增强体,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主体材料,并用高性能的HDPE改性粘结树脂(热熔胶)将钢丝骨架和内外PE层紧密粘结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性管材;因为高强度钢丝增强体包覆在塑料管材中,因此SRCP管材克服了钢管和塑料管各自的缺点,又保持了各自的优点。但因产品在使用过程中,PE材料具有透气透氧的缺点,水中的少量氧分子会透过PE层到达钢丝层进而对钢丝产生生锈腐蚀,长期使用危害管道安全。故通常钢丝网管客户长期使用中爆管多数都因钢丝层腐蚀导致。
专利CN206191090U公开了一种耐热阻氧钢塑复合压力管,包括由内向外依稀排布的内耐热聚乙烯层、第一专用热熔胶层、阻氧层、第二专用热熔胶层、不锈钢层、第三专用热熔胶层和外耐热聚乙烯层,内耐热聚乙烯层与阻氧层之间通过第一专用热熔胶层粘结,所述阻氧层与不锈钢层之间通过第二专用热熔胶层粘结,不锈钢层与外耐热聚乙烯层之间通过第三热熔胶层粘结,通过在内耐热聚乙烯层和不锈钢层之间引入阻氧层来赋予复合压力管耐热和阻氧性能。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由外耐热聚乙烯层透过的空气或水中的氧分子与不锈钢层接触使其腐蚀的问题,其阻氧性能还有待提升。
因此,开发一种具有优异阻氧性能的复合管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复合管材的阻氧性能不佳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钢丝网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内层渗透腐蚀;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使得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外层渗透腐蚀;通过特定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的配合,不仅可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还可赋予钢丝网管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内层渗透腐蚀;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使得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外层渗透腐蚀。
即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定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的配合,不仅可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还可赋予钢丝网管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PE内层的厚度可根据常规的单层PE内层的厚度进行选取。其余层也可根据本领域常规的设计进行选取。
优选地,所述PE内层的厚度为2.7~16.7mm。
优选地,所述第一PE层的厚度为1.2~8.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氧层的厚度为0.1~0.3mm。
优选地,所述第二粘结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第二PE层的厚度为1.2~8.0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粘结层和第二粘结层均为热熔胶层(HDPE改性粘结树脂层)。
本领域常规的阻氧层均可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优选地,所述第一阻氧层为EVOH阻氧层。
优选地,所述钢丝网层通过钢丝网和热熔胶复合得到。
具体地,钢丝网层通过如下过程得到:以钢丝网(钢丝左右螺旋缠绕包覆成型的网状结构)作为骨架,在钢丝网的网孔及两侧涂覆热熔胶(HDPE改性粘结树脂层),即得。
优选地,所述PE外层的厚度为2.3~8.7mm。
优选地,所述第三PE层的厚度为1.0~4.0mm。
优选地,所述第三粘结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第二阻氧层的厚度为0.1~0.3mm。
优选地,所述第四粘结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地,所述第四PE层的厚度为1.0~4.0mm。
优选地,所述第三粘结层和第四粘结层均为热熔胶层;所述第二阻氧层为EVOH阻氧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内层渗透腐蚀;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使得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外层渗透腐蚀;通过特定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的配合,不仅可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还可赋予钢丝网管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钢丝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径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PE内层,11为第一PE层,12为第一粘结层,13为第一阻氧层,14为第二粘结层,15为第二PE层;2为钢丝网层,3为PE外层,31为第三PE层,32为第三粘结层,33为第二阻氧层,34为第四粘结层,35为第四PE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原件被称为“设于”、“安设于”另一元件,它既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钢丝网管,如图1、图2和图3,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PE内层1、钢丝网层2和PE外层3,PE内层1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11、第一粘结层12、第一阻氧层13、第二粘结层14和第二PE层15;PE外层3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31、第三粘结层32、第二阻氧层33、第四粘结层34和第四PE层35。
具体地,PE内层1的厚度为3.0mm。其中,第一PE层11的厚度为1.3mm;第一粘结层12的厚度为0.1mm;第一阻氧层13的厚度为0.2mm;第二粘结层14的厚度为0.1mm;第二PE层15的厚度为1.3mm。第一粘结层12为热熔胶层,第二粘结层14为热熔胶层。第一阻氧层13为EVOH阻氧层,第二阻氧层33为EVOH阻氧层。
钢丝网层2的厚度为2mm。
PE外层3的厚度为2.5mm。其中,第三PE层31的厚度为1.1mm;第三粘结层32的厚度为0.1mm;第二阻氧层33的厚度为0.1mm;第四粘结层34的厚度为0.1mm;第四PE层35的厚度为1.1mm。第三粘结层32为热熔胶层,第四粘结层34为热熔胶层。
钢丝网层通过钢丝网和热熔胶复合得到:以钢丝网(钢丝左右螺旋缠绕包覆成型的网状结构)作为骨架,在钢丝网的网孔及两侧涂覆热熔胶(HDPE改性粘结树脂层),即得。
钢丝网管通过如下过程制备得到:
(1)第一PE层、第一阻氧层、第二PE层三层间通过涂胶机分别涂上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然后共挤挤出,得PE内层。
(2)第三PE层、第二阻氧层、第四PE层三层间通过涂胶机分别涂上第三粘结层、第四粘结层,然后共挤挤出,得PE外层。
(3)将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套设粘接即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内层渗透腐蚀;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使得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外层渗透腐蚀;通过特定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的配合,不仅可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还可赋予钢丝网管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钢丝网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PE内层1、钢丝网层2和PE外层3,PE内层1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11、第一粘结层12、第一阻氧层13、第二粘结层14和第二PE层15;PE外层3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31、第三粘结层32、第二阻氧层33、第四粘结层34和第四PE层35。
具体地,PE内层1的厚度为12mm。其中,第一PE层11的厚度为5.7mm;第一粘结层12的厚度为0.2mm;第一阻氧层13的厚度为0.3mm;第一粘结层14的厚度为0.2mm;第二PE层15的厚度为5.6mm。第一粘结层12为热熔胶层,第二粘结层14为热熔胶层。第一阻氧层13为EVOH阻氧层,第二阻氧层33为EVOH阻氧层。
钢丝网层2的厚度为3.5mm。
PE外层3的厚度为6mm。其中,第三PE层31的厚度为2.7mm;第三粘结层32的厚度为0.2mm;第二阻氧层33的厚度为0.3mm;第四粘结层34的厚度为0.2mm;第四PE层35的厚度为2.6mm。第三粘结层32为热熔胶层,第四粘结层34为热熔胶层。
本实施例的钢丝网管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一致。
本实施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内层渗透腐蚀;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使得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外层渗透腐蚀;通过特定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的配合,不仅可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还可赋予钢丝网管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钢丝网管,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PE内层1、钢丝网层2和PE外层3,PE内层1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11、第一粘结层12、第一阻氧层13、第二粘结层14和第二PE层15;PE外层3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31、第三粘结层32、第二阻氧层33、第四粘结层34和第四PE层35。
具体地,PE内层1的厚度为16.2mm。其中,第一PE层11的厚度为7.5mm;第一粘结层12的厚度为0.2mm;第一阻氧层13的厚度为0.3mm;第二粘结层14的厚度为0.2mm;第二PE层15的厚度为7.5mm。第一粘结层12为热熔胶层,第二粘结层14为热熔胶层。第一阻氧层13为EVOH阻氧层,第二阻氧层33为EVOH阻氧层。
钢丝网层2的厚度为3.5mm。
PE外层3的厚度为6.7mm。其中,第三PE层31的厚度为3.0mm;第三粘结层32的厚度为0.2mm;第二阻氧层33的厚度为0.3mm;第四粘结层34的厚度为0.2mm;第四PE层35的厚度为3.0mm。第三粘结层32为热熔胶层,第四粘结层34为热熔胶层。
本实施例的钢丝网管的制备工艺与实施例1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网管利用钢丝网层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同时PE内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第一粘结层、第一阻氧层、第二粘结层和第二PE层五层结构,使得PE内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内层渗透腐蚀;PE外层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第三粘结层、第二阻氧层、第四粘结层和第四PE层,使得PE外层具有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从外层渗透腐蚀;通过特定的PE内层、钢丝网层和PE外层的配合,不仅可赋予钢丝网管较好的承压性能,还可赋予钢丝网管优异的阻氧性能,可有效防止钢丝网腐蚀。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PE内层(1)、钢丝网层(2)和PE外层(3),PE内层(1)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一PE层(11)、第一粘结层(12)、第一阻氧层(13)、第二粘结层(14)和第二PE层(15);PE外层(3)包括由内至外套设的第三PE层(31)、第三粘结层(32)、第二阻氧层(33)、第四粘结层(34)和第四PE层(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E内层(1)的厚度为2.7~16.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层(11)的厚度为1.2~8.0mm;所述第一粘结层(12)的厚度为0.1~0.2mm;所述第一阻氧层(13)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二粘结层(14)的厚度为0.1~0.2mm;所述第二PE层(15)的厚度为1.2~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12)和所述第二粘结层(14)均为热熔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氧层(13)为EVOH阻氧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层(2)的厚度为1.5~4.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层(2)通过钢丝网和热熔胶复合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E外层(3)的厚度为2.3~8.7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PE层(31)的厚度为1.0~4.0mm;所述第三粘结层(32)的厚度为0.1~0.2mm;所述第二阻氧层(33)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四粘结层(34)的厚度为0.1~0.2mm;所述第四PE层(35)的厚度为1.0~4.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钢丝网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粘结层(32)和第四粘结层(34)均为热熔胶层;所述第二阻氧层(33)为EVOH阻氧层。
CN202221483856.5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Active CN2177366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3856.5U CN217736671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3856.5U CN217736671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6671U true CN217736671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0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3856.5U Active CN217736671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66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5177B (zh) 一种新型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3216B (zh) 一种复合结构壁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23522B (zh) 大口径增强复合型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91693B (zh) 螺旋双峰结构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84098B (zh) 一种氢气天然气混合能源传输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28479A (zh) 一种宽幅纤维网增强塑料复合管材
CN217736671U (zh) 一种新型钢丝网管
CN211059517U (zh) Hdpe钢丝网骨架聚乙烯复合管
CN202719284U (zh) 高刚度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CN106481901A (zh) 一种增强克拉管及其制造方法
CN200996504Y (zh) 设置有阻氧层的塑料管
CN2834872Y (zh) 共挤热缠绕结构壁管材加工模具
CN209856530U (zh) 高强度耐冲击钢丝网骨架复合管
CN102441997A (zh) 共挤热缠绕结构壁管材,加工方法及模具
CN2641419Y (zh) 中空壁缠绕管道
CN201166201Y (zh) 钢带增强大口径低压给、排水管
CN111271527A (zh) 一种碳纤维-pmi复合管道及其制备方法
CN215215130U (zh) 一种内外双承压多孔骨架复合增强管
CN2874177Y (zh) 二次缠绕双重结构壁管材
CN1928273A (zh) 双壁缠绕塑料排水管
CN201416701Y (zh) 缠绕钢丝增强复合塑料管材
CN200968450Y (zh) 波纹型钢塑复合缠绕管
CN104295815A (zh) 一种缠绕波纹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60616A (zh) 一种高强度热塑性管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007457A (zh) 一种高密度聚乙烯/交联发泡增强聚乙烯复合双壁缠绕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